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紅樓夢》國中讀後感

文思屋 人氣:7.15K

《紅樓夢》裡的人物是悲慘的,但它卻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種錯綜複雜的表現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國中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紅樓夢》國中讀後感

《紅樓夢》國中讀後感1

今日,天氣晴朗,萬里無雲,讓我原本惆悵的心情好了許多。我閒著沒事做,便從書櫃裡拿出了一本《紅樓夢》坐在沙發上細細品讀。《紅樓夢》是我(快樂的元旦作文)看過很多遍的,可每看過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它講述了四大家族的興盛衰敗。其中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還有薛寶釵三個人的感情故事為線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敗壞,主要故事是從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賈府初試,在成長中相知,以“木石前盟”為信念相愛。

但最終寶玉卻在半清醒狀態下被騙而娶了長輩眼中“金玉良緣”的'薛寶釵。而林黛玉終只有在落得焚稿斷痴魂,舊離恨天。當寶玉清醒後,發現所娶之人並不是林黛玉,便丟下懷孕的薛寶釵獨守空閨,離家出走當和尚其他主配角皆紅顏薄命。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最終沒落。

讀罷,心頭竟然覺得酸酸的,不知是為四大家族的衰落而嘆息,還是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而痛心吧!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真真切切的反映了當時社會包辦婚姻的黑暗。四大家族相互相互勾結一損皆損的境地也揭示了封建貴族的腐朽。

《紅樓夢》裡的人物是悲慘的,但它卻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種錯綜複雜的表現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墮落及封建社會必然崩潰沒落的歷史趨勢,體現了追求個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並深刻而全面的揭示了賈,林,薛之間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給了我莫大的感慨和反誤。

我小心翼翼的把《紅樓夢》放進書櫃,看著藍天白雲,心情竟然舒暢了很多。

《紅樓夢》國中讀後感2

寒假裡,老師讓我們讀兩本書。再任選其一,寫一篇讀後感。我讀了一本鄭淵潔寫的《皮皮魯保衛叛逆者》,一本四大名著中,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在這兩本書裡讓我感觸最多的是《紅樓夢》。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裡面描寫的是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愛情故事。寶玉和黛玉原本是一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戀人。但在那個封建制度下,不得不分開。寶玉屈從於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薛寶釵。結果卻以林黛玉病死,賈寶玉出家,薛寶釵孤獨終身而結束了這個愛情悲劇。

其實《紅樓夢》並不只是一個愛情悲劇故事。就如曹雪芹在書的卷首所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它裡面還隱藏著許多未解之謎,值得我們去探索。例如書的開始有一個叫“甄士隱”的人,他的真實含意就是:將真事隱瞞的意思。還有一個叫“賈雨村”含意是:假語村言,是藉著老百姓的嘴去說,去流傳……

《紅樓夢》裡隱藏的祕密,讀一次是看不出什麼的。它需要你去反覆的去研讀、去探索。如果一下能看懂,那還要“紅學家”幹嘛呢!

曹雪芹真是厲害,我一定要把《紅樓夢》研讀下去,把裡面的祕密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