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城南舊事》有感【熱門】

文思屋 人氣:2.13W

讀《城南舊事》有感1

讀《城南舊事》有感【熱門】

我在9歲時就看過城南舊事的電影,但我並沒有看過書。這個暑假我終於得到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那天爸爸剛把這本書交給我,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親身經歷,其中小英子、妞兒和瘋子的故事最令我感動;在小英子去找妞兒的時候,英子看到了瘋子秀貞小英子並沒有像別的孩子害怕瘋子,在背後罵瘋子,而是主動走上去跟瘋子說話,瘋子並沒有欺負英子而是很熱情地擁抱英子和英子談起過去。從中英子知道了,秀貞在戰亂時期自己和女兒小桂子走散了瘋子還讓英子幫忙找小桂子,小桂子的背上有一大塊青記……一天小英子看到妞兒的背上有一大塊青記,於是小英子想到了秀貞水的話,她發現以前妞兒說的她的家庭,以前發生了的事跟秀貞說的十分吻合。小英子急忙帶妞兒來到了秀貞家。妞兒找到了母親。當晚他們準備坐火車回老家找父親,但,她們被活活地壓死在火車下。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讓人難忘的,同時更是讓人改變的時候。童年時期過後。我們就不能再問父母撒嬌。這本書寫的是舊時代人的生活,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童年的懷念……作者把他的童年描繪得身臨其境,希望大家能珍惜童年,因為童年是一去不復返的……

讀《城南舊事》有感2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有空靈飄逸感,會讓你百看不厭,會讓你捧腹大笑……

《城南舊事》訴說了天真可愛的小英子那童話般的幼事,讓小英子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讓一朵充滿幼氣的小花永遠在花園裡怒放,把小英子在草地上踩得小腳印永遠留住,把小英子在畢業典禮上那幾滴眼淚永存下來,把那一首首歡樂的童謠永遠記在心中。

這本書裡有很多故事有《冬日童年駱駝隊》還有《惠安樓》,《我們去看海》,《蘭姨娘》,《驢打滾兒》,花兒落了,我已經不是小孩子》,我先從《冬日童年駱駝隊》講起吧,說的是:每年冬天,駱駝隊都會來小英子住的衚衕,他是來買炭的,小英子的爸爸在和他講錢,而小英子跑到駱駝身邊學駱駝吃草,因為老師說過要學駱駝這種沉得住氣的動物。

第二篇《惠安樓》是這樣的:小英子認識一個住在惠安樓的女孩,大家叫她瘋子原來這個女孩生過一個孩子,可是那個孩子被瘋子的媽媽送走了。小英子還認識一個女孩叫妞兒,她是一個被別人領養的女孩,有一天,那個叫瘋子的女孩告訴小英子她的孩子叫小桂兒,因為她是在美麗的秋天,生出來的,到處都散發著桂花的味道,所以取名叫小桂兒,她六歲,頭髮後面青色的胎記,她拜脫小英子找一找,有一次,妞兒跑來對小英子說要找回自己的母親,這是,小桂兒發現妞兒很像小桂兒,他叫妞兒把脖子伸出來看一看,於是,小英子驚奇的發現就是瘋子所說的的小桂兒,她馬上帶妞兒去找瘋子,於是瘋子和小桂兒走了。

第三個故事是《我們一起去看海》故事是這樣的:(讀後感 )有一天小英子和夥伴們在玩球,突然球飛了,找不到了,夥伴們不把這個當回事,而小英子心想一定要把那個球找到,有一天,小英子出來找球,遇到一個人,他撿到了那個球,,小英子認為他是一個好人,天黑了,他和那個人道別,有一天又遇見他了,,他說他的弟弟學習很好,有一天,老師說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要畢業了,他們要開畢業典禮了,老師讓小英子表演小麻雀,表演的那天,小英子表演完,就和媽媽坐在一起,小英子突然看見那個幫她拿到球的人,老師發畢業證書了,,有考試第一的人去領,小英子覺得哪個去領畢業證書的人是那個幫他拿到球的人的弟弟,有一天,他在那個幫他撿到球的人的布包裡拿了兩個銅佛,小英子送給了一個男人,有一天,有人說抓盜賊了,,小英子一看,一下子驚呆了,原來,那個賊就是那個幫小英子撿到球的人,而那個逮住賊的人正是那個要銅佛人,那男人還說:“是一個小姑娘給他引的路。”

第四篇文章是《蘭姨娘》,是這樣的:小英子認識一位叔叔,他叫德先叔,爸爸把他帶到家裡,讓他住在這裡,有一天,小哥來小英子家,說蘭姨娘被施老爺趕出去了,不讓她住小英子家。可是,蘭姨娘還是住了進去,有一天,蘭姨娘正在吃飯,突然,德先叔進來了,回到房間裡,小英子問蘭姨娘,你覺得德先叔怎麼樣,蘭姨娘說他像四眼狗,於是,小英子告訴了德先叔,德先叔沒說什麼,小英子回到房間跟蘭姨娘說,德先叔說你長得不錯,蘭姨娘很高興,吃飯時,蘭姨娘和德先叔說了好多話,有一天,燈籠節時,蘭姨娘和德先叔在一起,不久,他們在一起了,坐進馬車,走了。

第五篇是《驢打滾兒》,有一天,宋媽的侄兒來了,說回去看看丫頭兒和小栓子,一天晚上,黃板牙來了,宋媽問:“孩子呢?”黃板牙支支吾吾地說:“上——上他大媽家去了!”小英子出去玩了,又回家了,她發現大家都很傷心,於是,小英子問媽媽這是怎麼了,媽媽說:“小栓子死了,丫頭兒被人領養了。”小英子和宋媽去找領養丫頭兒的人的住處,可是就是找不到,小英子的媽媽說讓宋媽回家在生一個,於是,宋媽就回家了。

第六篇是《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講的是:小英子上六年級了,小英子的爸爸病倒了,在畢業典禮上,老師讓小英子代表六年級的同學領取畢業證書一年級的小朋友唱起那首小英子曾經唱過的那首歌,那時小英子哭了,所有的畢業生都哭了,小英子回到家中,發現石榴盆底下有幾粒沒長成的小石榴,問:“是誰把石榴摘了!”妹妹說是自己掉的,突然,廚子老高說媽媽來電話了,說爸爸已經——,於是小英子走出院子,看那夾竹桃,小英子默唸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小桂兒,‘瘋子’,蘭姨娘德先叔,宋媽,他們告訴我,失去一樣東西非常可惜。

讀《城南舊事》有感3

拿起《城南舊事》的時候,書中的一切都是那麼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與緩緩而逝的歲月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只是這文字之間盪漾著的純淨的童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兒或許有外婆的歌謠,有友好的夥伴,有月光下的蛙聲,有夏日老樹的蔽蔭……但我們的這些記憶已經記不得了,伴隨著歲月緩緩地逝去,我們已學會了遺忘,於是我們因為忘記過去而惆悵不已。《城南舊事》讓我想起我的童年,雖然我還沒走出童年,但以前發生的事我只有模糊的記憶了。我承認自己記性不好,或許昨天發生的事今天就忘了,或許剛剛記得要去做的事轉眼就忘了。但回憶以前的事,我不禁想:我眼中的世界也如林海音眼中一樣的清亮、純潔嗎?書中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人世間複雜的情感。看《城南舊事》的時候,原以為忘記的小夥伴的臉,無印象的舊事此時竟鮮活起來,似乎就在眼前。其實每個人的記性都一樣,只是芸芸如我們,無意間丟失了那把鑰匙,從而無法開啟。想想現在我們的思維,總以為世上很危險,壞人很多,要時刻警惕著,把人都想得那麼壞,總以為男生女生在玩很不正常,常會有“哦”的怪聲,其實只是我們想得太複雜了,使得我們之間總有一條不能跨越的隔闔,讓我們彼此變得陌生。

這本《城南舊事》就像夏浪裡的一縷清風,讓我知道別錯過童年。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童年過去了,就沒有再回來的時候了。讓我們改變壞的思維,讓我們的`美好童年不再是童話,讓我們活得更有意義。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為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表演。合上這本書的最後一頁,身邊環繞著一陣淡淡的清香,久久不願離去……

讀《城南舊事》有感4

我到此刻還記得暑假讀完《城南舊事》這本書時的情形,我合上書後摸著書面沉思了好一會兒,就像要從書中的場景---20世紀二十年代老北京的某條老胡同裡走出來一樣,帶著不捨和傷感。

這本書是臺灣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小說集。正是由於作者要使“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才讓幸運的我們感受到了不同的童年時光和時代畫卷,使人彷彿置身其中,也寧願沉浸其中。姑且不談文中許多非常棒的人物描寫、心理描寫,場景刻畫等等,但就“情懷”這個主題就讓我感觸很深。

一是悲憫的情懷。書中英子雖然是一位孩童,但從她的心理活動、對人的判斷,甚至是使的小伎倆(書中《蘭姨娘》篇)等等,我認為她其實就是一位成年人。作者利用英子孩子的身份,利用她的眼,表面上是表明英子眼中沒有成人世界的標籤,如“瘋子”“賊”等,在她眼中,瘋子和張家、李家的大姑娘沒什麼兩樣。實際上,我的體會是,作者要表明的就是不要有標籤,才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有的樣子,有了悲憫的情懷,這個社會才會溫暖。誰敢說擁有悲憫的情懷還分小孩和成人嗎?

二是成長與離別的情懷,或許這不能稱情懷。離別總是讓人傷感,但是成長總伴隨著離別,這是人一生中永恆的“主題”,誰也不能改變它,就像書中每個篇章的主人公到最後都會離英子而去一樣。而英子也正是通過對“離別”的感悟成長了,就像文中所寫的“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是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成長。

我想,讀書正是有這樣的意義,通過對他人的經歷的瞭解,有自己的感悟,讓心靈開花、讓自己成長。這是我讀《城南舊事》最深的兩個感悟:要有悲憫情懷;成長有時會伴隨著離別,要去珍惜和努力!

讀《城南舊事》有感5

童年是一條船,滿載五彩斑斕的夢;童年是一條路,一路灑下歡聲笑語,讓人流連;童年是一本書,記載著美好愉快的時光。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家林海音的腳步,來到《城南舊事》裡尋找童年。

《城南舊事》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惠安館》。“惠安館”裡有不時響起小販叫賣聲的衚衕、種著夾竹桃的四合院、屋裡冒著熱氣的暖爐、厚厚的能直立起來的小棉褲、西廂房的小油雞、佛照樓的八珍梅......而故事中的慧貞是老北京城南一個衚衕裡有名的“瘋子”。其實,她並不是真瘋,而是因為太過於思念自己的孩子小茬子,而當英子發現自己的好朋友妞妞就是慧貞的孩子小桂子時,不禁大吃一驚。讀到這裡,我也是好驚奇,原來英子一直以來的好朋友妞妞就是慧貞的女兒!同時,我也為他們感到由衷的高興,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可是還意猶未盡,好像繼續看看他們的幸福生活。

在《惠安館》裡最好笑的就是英子一家人念“惠安館”了,媽媽念“灰安館”,宋媽念“飛安館”,宋媽念“惠難館”,由於地區不同,她們每個人念出來都不一樣,真的是太有趣了。還有一次,媽媽把“買一斤豬肉不要太肥”,念成了“買一斤租漏,不要太回”。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誰叫英子一家都不是北京人,也說不好北京話呢?

後來過了幾年,爸爸得了重病,他的夾竹桃,石榴的葉子都落了。英子十三歲,不再處於童年階段,她已經長大了。這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啊,童年就好比一朵擁有十三片花瓣的花,每增長一歲,就掉了一片花瓣,掉完了花瓣,童年也就結束了。

我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深深的被老北京城南所發生的事情感動,彷彿我就是英子,我格外珍惜我的童年,除了努力學習之餘,童年也正是快樂放肆的玩耍的大好時機,只因為我們都有一顆毫無雜念純真的心。

還有,小英子是善良的。她並沒有因為秀貞的“瘋”,而害怕她,反而和她成為了好朋友。並用她自己的方式讓秀貞和妞相認,還偷了媽媽的金鐲子給她做盤纏,體現了她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質。這些優點我們都要向她學習。

讀完這本書,我們彷彿能聽見林海音輕輕的嘆息,以及對童年的眷戀,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時光,卻只剩下回憶。那美好的時光悄悄地“溜”走,越走越遠……

讀《城南舊事》有感6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為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裡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城南舊事》中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翻開那一襲墨黑的《城南舊事》,不知為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來,一絲淡淡的憂傷籠罩在我的身旁。

這本書是描寫舊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從童年的駱駝隊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間英子經歷了許多成長的變故。也就是這樣,一個個人物開始走進故事裡:惠安館內被稱做瘋子的姑娘秀貞、英子的好朋友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無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風聲的德先叔、被施家趕出來留宿英子家的蘭姨娘、英子家的僕人宋媽、因病去世的爸爸……他們都是英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會她許多道理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惠安館那章。秀貞是英子搬到新家認識的新朋友之一。她天天聽著她念叨著小桂子之類的話,使英子很好奇,她覺得假裝有一個小桂子很好玩,於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館和秀貞玩,聽她講小桂子的事。可是似乎衚衕裡誰都說秀貞是瘋子,不許自己家的孩子靠近惠安館。但是在英子的眼裡,秀貞跟其他人家的姑娘沒什麼兩樣嘛。直到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了宋媽說的話,才知道秀貞為什麼會變瘋的。原來,秀貞和一個借宿在惠安館的學生相愛,有了孩子,但是他必須得回家一趟,可怕是被他媽扣在了那裡,一走就是六年。後來秀貞生下來一個女孩,卻被她媽丟到了齊化門城根下,她從那時開始就瘋了。英子從秀貞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她還告訴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後面有一塊青疤,拜託英子幫忙找到小桂子。秀貞的眼睛下面有兩個淚坑,英子的好朋友妞兒也有兩個淚坑,英子經常把妞兒和小桂子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妞兒和英子哭著說她不是她爸媽親生的,說要回齊化門找她的親生父母時,英子恍恍惚惚地去掀開妞兒的頭髮,發現妞兒的脖子後面真的有一塊青疤。她想讓秀貞和妞兒回惠安找她爸去,於是拿上媽媽的金手鐲,帶著妞兒跑去找秀貞了。秀貞連夜整理好行李,帶著妞兒去搭火車。可是英子不捨得妞兒,便使勁跑去追趕妞兒。那天夜裡,又下著大雨,英子還發著燒,但她最後還是頂不住了,幸虧剛好遇見了媽媽,她才不至於暈倒在馬路上。後來,英子有一次聽媽媽說原來那天晚上秀貞和妞兒被壓在了火車底下了……英子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她那又溼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淌過淚坑流到嘴邊了。

本書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著這個雜亂的社會,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著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因為她覺得太陽是從碧藍的大海上升上來的,但是它也是從淡藍的天空上升上來的呀。而她更有一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樂於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為了別人家一家團聚,竟把媽媽的金手鐲都拿去給別人做盤纏,這是件幾乎連一個成人都做不到的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想這本書也是林海音為了懷念她的童年而寫的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7

在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名叫《城南舊事》的書。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這本書是作者對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人物和景色的回憶和懷念。小說是用第一人稱敘事方式,所有的描寫都是作者親身經歷的,讓讀者感到真實可信。

《城南舊事》共寫了5篇故事,有:《惠安館》、《我們去看海》、《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其中,讓我最難忘的還是《惠安館》這篇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英子的兩個朋友秀貞和妞兒,她們是母女,她們倆為了尋找妞兒的親生父親,結果,死在了火車輪下······這篇文章寫得非常感人,用了許多好詞好句,在文章旁邊,我也知道了很多修辭手法和說明方式等等。

《城南舊事》這本書不僅能夠提高我的閱讀能力,還能提高我的寫作水平,也能豐富我的課外知識,我一定要多讀這一類的好書.

讀《城南舊事》有感8

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看過,現在再看,還是會有不同的感觸。

童年啊,是多麼美好的字眼。在童年中,或歡喜或憂傷,我們都在一步步成長,一步步去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人的模樣。

就像英子,她的童年在城南,一個盛滿了她許多許多美好記憶的地方。小孩子的世界充滿各種未知和好奇,單純地想把整個世界都染成彩色,然後用最大的善意,去擁抱這個彩色的世界。直到後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小小的英子被迫成長,就那麼一瞬間,她好像突然長大,小小的大人學著去冷靜地扛起這個家。

當孩子很好,無憂無慮沒煩惱。我總是在抗拒成長,因為我知道,長大了,我就會失去很多。然而有時候,也就只是那麼一瞬間,我會感覺自己突然能接受長大。

還依稀記得那是個非常晴朗的天氣,那時的太陽還在山頭徘徊。慢慢的,等到小朋友們被家長一個一個地接走,我在教室裡坐立難安,時不時地伸出頭看看窗外。一個小時後,太陽落山了,班裡只剩下我一個人,還有在一邊陪著我的老師。我開始大哭,腦子裡想的都是:我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這麼晚了還不來接我。

老師為我擦了擦眼淚,說:“老師先送你回家,好不好?”“不要,我要媽媽,我媽媽一定會來接我的。”我帶著哭腔,說出來的話連我自己都沒底氣。

又等了很久,我自己擦乾眼淚,腦子的想法突然清晰起來,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可以自己走回家的。站起身來與老師告別。

我憑著記憶走那條已經走過無數次的路,現在沒有人再牽我的手,我們總得學著去放開那隻手,畢竟以後的路還很長,只能自己慢慢走。或許在這條路的開頭有人和我一起,但是以後的路,孤獨的旅程,總得自己走。還記得那一年,我五歲。

我知道,無論我是否抗拒,人總是要長大的。慢慢的,我會像小英子一樣變成一個大人,學著自己去頂天立地。

讀《城南舊事》有感9

回憶過去——兒時的時光,那一些美好的記憶是最珍貴的,如同一份厚厚的記錄冊,冊上記錄了成長的點滴。自從閱讀了《城南舊事》後,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的我,耳邊頓時響起了那稚嫩的聲音,腦海中浮現出一隻胖乎乎的小手正緊握著鉛筆寫歪歪扭扭的大字……本書不僅勾起我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純真回憶,還聯想到兒時和父母親密無間的情景。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文中主要講了:在畢業典禮之前,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回想起昨天去醫院看望爸爸的情景。由爸爸奇怪的話,使“我”想起了一年級因賴床不起被爸爸痛打一頓。但事後,爸爸親自來學校,拿來一件大夾襖和幾個銅板。當畢業的一霎那,韓老師的一番話,“我”就再也不是小孩了。這時又使“我”回想爸爸讓“我”去銀行寄錢。當“我”剛進家門時,聽見老高說爸爸去世了,這時才體會到“我”長大了。

雖然爸爸的花兒落了,但英子變懂事了許多,爸爸給英子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在英子成長的歷程上,父親的嚴厲與慈愛,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好。“爸爸說的,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這句話使我印象很深,這是爸爸病危時對女兒的諄諄告誡:要堅強、要勇敢地面對生活,它飽含了父親對女兒的殷切希望與深深的愛。

其實我也有過一次經歷。傍晚,爸爸吩咐我去買醬油。一開始,我死活不肯去,因為去附近超市買醬油會經過一段靜僻的小路,聽附近居民說,曾經午夜的時候發生過有壞人跟蹤的事。想到這裡,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要不這樣,我和你一起去,但醬油你去買,怎麼樣?”“哎!這不都一樣,我還是要去買醬油。”我說。“那你早點去,早點回來,不就行嗎?多餘的錢全歸你。”爸爸笑眯眯地說。一聽有錢可掙,我連忙拿著20元錢出門了。一路上,我還想著多餘的錢怎麼花。想著想著,就到了超市,從貨架上取下一瓶醬油後,轉身去買我的東西。等到天色暗暗的時候,我才走出了超市。路燈發出橘色的燈光,兩側的行道樹發出沙沙沙的聲響。原本行色匆匆的行人變成了星星點點的黑影。我不禁哆嗦了起來,步調也慢了下來,冷風呼呼地吹,我腦海裡滿是恐怖的鏡頭。走著走著,穿過一段靜僻的小路,頓時發現好像有人在跟蹤我!扭頭一看——原來是隻小狗。哎!虛驚一場。

回家後,我把來去的經過述說給爸媽聽,爸爸聽完後很高興,說我長大了,獨立了,還說碰到什麼事情,都要學著去嘗試。

那一天,我長大了。其實,爸爸當時是想培養我的獨立能力,是為了鍛鍊我,從身邊的小事來培養我,就如同英子爸爸一樣——自己去寄錢。其實很多事情,父母讓孩子做什麼是有原因的,並不是不在乎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從小培養一種好的習慣,我們應該聽從。雖然年代不一樣,但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盼望孩子們能懂事點,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

讀《城南舊事》有感10

淡淡的文字,靜靜地流露,不刻意雕飾,緩緩流淌成一首未寫完的歌。我看到了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看到了老北京的那個小衚衕,看到了小衚衕裡那雙童稚的大眼睛,那眼睛足以裝下世間所有的疑問與好奇。

英子的世界一片純真,她從不給自己的心靈上鎖。紛擾困惑的事,就這樣自由穿梭在她的童年裡。

椿樹衚衕裡,英子沒有戴著有色眼鏡看秀貞,她是秀貞第一個朋友,只有她,才能理解秀貞思念小桂子的心。上帝也有憐憫之心。小桂子正是英子的小夥伴妞兒!

然而,一場大雨莫名其妙的把英子衝離了椿樹衚衕,英子昏昏迷迷了10天,醒來後卻是另一個地方,新簾子衚衕。

英子開始了另一段生活。英子分不清好與壞,是與非。是啊,人太多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孩怎能分清呢?賊是什麼樣的?哪裡是天,哪裡又是海呢?實在太複雜了!過去的事呢?過去都過去了。

生活在繼續,但童年無法繼續。爸爸的夾竹桃落了,英子再也不是小孩了!

曾經的我,也一樣分不清海和天,也滿懷希望,想把海與天,用鉛筆,輕輕緩緩淡淡地分開。

回想過去燦爛的微笑,乾淨純樸,像午後恣意的陽光。

如果人生是大大的,有盡頭的圓,我,還能再繞回童年麼?

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哀愁,感覺卻不是淡淡的,是種沉沉的相思味,悠悠地泛起在那久遠的年代。

忘不了的憂傷,終將風乾成童年的那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