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紅樓夢》有感(合集10篇)

文思屋 人氣:4.95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紅樓夢》有感(合集10篇)

讀《紅樓夢》有感1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頭記》全書共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中心,創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貴族公子賈寶玉,嫻靜穩重的薛寶釵等等,為我們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如:“黛玉葬花泣殘紅”早晨寶玉和黛玉在聊天。寶玉無心說了一句冒犯黛玉的話,黛玉哭著就跑了出去。黃昏,黛玉以為寶玉被別人叫去一整天,心中擔心,晚飯後過來看他,丫環沒聽出來是誰,沒讓黛玉進去。

黛玉聽了,氣的愣在門外,想到自己孤苦伶仃。不禁落下淚來,她回房抱膝含淚坐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寶玉聽到山坡那邊有人在低聲哭泣,邊哭邊訴說,非常傷心。寶玉止住腳步細心聽,只聽那人念得悲悲切切,痛徹心扉。原來這是黛玉因為昨夜被關在門外,傷心難過,將這些殘花落瓣拿來掩埋時因感而發吟出一首《葬花吟》。當寶玉聽到“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只是誰”時,不禁大哭,黛玉看見是寶玉,就質問他,昨晚為何不讓丫鬟開門?寶玉發誓說不知道這件事。黛玉想可能是丫鬟偷懶,於是原諒了寶玉,兩人破涕為笑,重歸於好了。

精彩故事還有很多,建議大家看一看。

讀《紅樓夢》有感2

《紅樓夢》寫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的一系列件。總體展現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歷史。

讀《紅樓夢》,令人記憶最深刻的是“黛玉焚稿斷痴情”,黛玉與寶玉如此情投意合,但若不是黛玉這病,也許寶二奶奶便不會是寶釵。

可惜兩人痴痴念念,如此苦等了幾年,卻換來一場空,這便更讓數多年輕人懷疑愛情,怕黛玉與寶玉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可當時封建社會是同意三房五妾的,若黛玉不嫌棄,其實可以給寶玉做二房。但,也地黛玉對寶玉的痴情在被焚燒的手稿中已全化為灰燼了吧!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紅樓夢》的開篇詩,其實已經表明了《紅樓夢》難以讀懂,特別是寶黛兩人的最後結果,更是讓人難以琢磨啊!

也許當你成家之時,也還未必能讀懂“那一片痴心,卻換來一場空”這一現象。

為何這般痴心,苦等,換來的還是一場空?可在這其中不也曾嚐到過甜頭嗎?未必定為一場空。

讀《紅樓夢》有感3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是繪畫版的《紅樓夢》,圖文並茂,簡淺易懂。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的長篇小說,被譽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為我國清朝偉大的小說家曹雪芹所創。小說人物特別多,關係錯綜複雜,對人物的描寫也極為生動。如果沒有電視幫忙,還真會弄錯呢!

小說中眾多的人物中,我對林黛玉這個人物記憶最為深刻了。她是個漂亮、有才氣卻又敏感、多心的人。她很漂亮,誰都承認。有才氣,她曾在眾人面前一展才華,最擅長寫詩。可她偏偏又是個極為多心的人,往往人家無心的一句話,她偏往自己身上套,往壞處想,總是誤會別人。因為她爹孃去世早,寄居在外婆家,想到這一點她動不動就掉眼淚,甚至還見不得別人在爹孃身邊撒嬌。有一次薛寶釵在她娘身邊撒嬌,她就感覺不舒服,又開始傷心了。

這樣的事例小說裡還有很多。林黛玉會在花謝時把花聚在一起,葬在土裡,葬花時眼淚就不由自主地地掉下來了。有一次晚上,林黛玉想到賈寶玉那裡去坐坐,敲了敲門,只因坐在門口的晴雯正生著氣說:“寶二爺吩咐誰都不準進去。”林黛玉聽了信以為真,以為是寶玉故意氣她,後來又聽到屋裡有薛寶釵的聲音,就更傷心地哭了起來。

大家知道了她的脾氣,也都怕她,不敢惹她,這樣她更孤獨了。我認為林黛玉的性格不好,是她過於多愁傷善感,過於自憐,否則不會這樣體弱多病,讓眼淚和藥伴隨她的終生,她的命運自然是個悲劇了。

我希望大家做人要想開些,生活自然會更加美好,不要像林黛玉那樣。

讀《紅樓夢》有感4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讀黛玉的《葬花吟》,讀出黛玉心中的孤寂與悲傷;看新版《紅樓夢》,悟到的是人生的繁華與蒼涼。

我是從寶玉快要娶寶釵時開始看的。我看見了那一大家庭的虛偽、可憐、還有,累。是的,他們活得真累!鳳姐騙寶玉說:“給你娶林妹妹可好?”原本寶玉丟了玉也失了心的,可一聽徑直從床上彈起:“好啊,好啊!”滿目驚喜,神情煞是可愛,令人不禁莞爾。寶玉對黛玉的愛,痴迷的,難以割捨的,緊迫的,就像曾經說的一句:“我是為林妹妹病的。”感情真摯,溢於言表,令我感動。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會是一個騙局。鳳姐她們騙了兩個單純且執著的人,她們的騙局也註定要付出代價,代價也在後面一一體現且慘痛,慘痛到令人又有些不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其實她們充其量也只是別人的玩偶,天意弄人,順著早已鋪好悲劇之路一步步走下去,傷痕累累,血淚斑斑。

我發覺蔣夢婕演的黛玉很好,她將黛玉死前的絕望揮灑的淋漓盡致。燒手絹焚詩冊時絕望的笑,自嘲的笑,讓我心中莫名壓抑。我想阻止:“黛玉,為什麼要燒了這些?你寶哥哥會一無所有的!”可她用空洞的眼神彷彿在告訴我:“不!今生已還盡了淚,我什麼都不願留!”黛玉啊,你真是個傻瓜,一個執著的傻瓜。可現在你執著的令人害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今生的絳珠仙草已為神瑛侍者流乾了一世的淚,燒了罷,燒了所有的愛,所有的怨,前世今生,互不相欠。

臨終時你說:“寶玉,寶玉,你好…好…”是的,你沒有再叫寶哥哥,而是悲憤的叫著“寶玉”!你好?好什麼呢?好狠心吧。不過我想,應該是好好的活著,縱然有千番怨,萬回恨,也是你前世欠他的,今生註定的。所以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你走了,那個叫林黛玉的如詩如畫的傳奇女子的一生就此定格。就像曾經有人說過的一樣:“真正的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悲劇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你確實做到這點了,你就這樣淡淡的去了,只留下一身的愁怨與孤寂讓世人評判、嘆息。

這邊滿目淒涼,黛玉魂歸離恨天,那邊張燈結綵,寶玉混娶薛寶釵。這是怎樣的戲劇性呢?可悲、可嘆!賈府的那些人拆散了一對有情人,最終,黛死,寶瘋,釵怨。這樣的結局她們也不想要吧?可這樣的結局又有誰知道呢?好端端的三個人,都是大家的掌上明珠,可是,明珠捧在手上太久了,最終還是不慎跌落到地上,散了一地的碎片,留了一地的悲傷。你看,代價真的在一步步逼近他們。賈府的悲劇仍在上演,探春遠嫁,賈府被抄,鳳姐憔悴,據書上說命不久矣。那麼精明的一個人,曾經是隻手遮天,呼風喚雨,但註定她最終只落個破席裹屍的下場。

如斯顯赫的家族,在當時是一個神話,可他們最終沒有續寫祖輩們用生命譜寫的傳說,僅傳了三代便沒落了。這麼一大群女人,曾經清純可愛,才情絕代,但最終,死的死,走的走,只留下一座孤院,雜草叢生。舊欄遺址,瑟瑟冷風,吹醒了人們曾浮華一世的夢,物依舊,人已非。

“奈何天,傷懷日”,“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歌詞我一遍一遍細細的看,我想,結局早已註定了吧。究竟是宿命的悲,還是輪迴的痛呢?

這一曲“紅樓殤”,這一世的繁華,終究不再依舊。

讀《紅樓夢》有感5

喜歡在午後懶懶的陽光下,沏上一杯清茶,躺在搖椅上,一頁頁地品味,那種感覺很愜意……

週末,閒來無事,隨手拿出《紅樓夢》,雖已讀過,但還是忍不住再次坐下來慢慢品讀。再讀《紅樓夢》,感觸最深的便是王熙鳳。書中有二百多個人物,唯獨為她的魅力所震撼,為她的才智所傾倒。

鳳姐的出場,首先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眾人皆屏息,再加上衣裝之華麗,這氣勢就高人一等,正可謂美中含威,人稱“胭脂虎”。她為什麼會如此有威嚴呢?一是與生俱來,二是手中有權,三是有能力。

協理寧國府,是對鳳姐能力的充分肯定,從側面也能透出她的威氣來。鳳姐受命於危難之際,對寧國府積重難返的局面,一上來就理清頭緒,抓住要害。她的這種超人的洞察力,確實是榮寧二府無人能及的,這也就樹立起了威嚴,成為眾人眼中“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的女曹操。眾人只是聽聞鳳姐要來管理寧國府,就發出了這樣的恐懼之言:“那是個有名的.烈貨,臉酸心硬,一時惱了也不認人的”;可隨之便有人說:“論理,我們裡面也須得她來整治整治。” 可見鳳姐有能力、有威嚴,“辣女”的名聲早已傳千里了。

王熙鳳掌權時,利用職務之便貪汙受賄,錦衣衛從鳳姐的房間查出了五七萬金和一箱借券。風光體面是她的權和威帶給她的,悲慘的下場也是她的權帶來的。其實,權若運用得當,就像鳳姐協理寧國府,為大家造福,也為自己樹立良好形象;若運用不好,就像“弄權鐵檻寺”,鳳姐落得了悲慘的結局——“哭向金陵事更哀”。

不由得,我想到了法官。他們在經歷各種形式的選拔考試後,進入法院,成為一名法官,他們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一紙判決千鈞重,既能讓婚姻解體、財產易主,又能讓自由喪失、生命終結;既能讓企業破產,又能讓當事人絕處逢生。因為這份威嚴與權力,法官成為讓人夢寐以求的職業,然而,如果運用不當,這份權力便會成為罪惡之源。

法官作為國家法律的執行者,是社會矛盾和糾紛的終局裁決者,是社會正義最後防線的守護神,只有腳踏實地,立足本職,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氣、昂揚的銳氣、浩然的正氣,勇於拼搏,才能正確利用好手中的審判權,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審理好每一起案件。

讀《紅樓夢》有感6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痴夢仙姑林黛玉,絳洞花王賈寶玉,誰為情痴,二人終別離。

林黛玉這株絳珠草註定要用短促卻美麗的一生來償還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情,她償還的方式是用自己的眼淚。曹雪芹繪了一個脫俗而高傲的林黛玉,但這一縷芳魂也註定是脆弱而寂寞的。多愁善感、睹花落而傷春盡,見殘紅而悲淚灑,是她的一切,除此,她一無所有。用草來形容她大多是不合適的,草有韌勁,而林黛玉卻軟弱,每日淚眼朦朧,這淚時而來得有由,大多是顯得有些小兒女狀了。

賈寶玉本是一塊天外的頑石,獲得靈氣之後來到人間。林黛玉的眼淚彷彿是上天的甘露,滋潤著賈寶玉的靈氣,使他如同他身上從天外世界裡帶來的那塊玉石般始終出淤泥而不染。在女兒眾聚大觀園中,賈寶玉是那樣的幸福,他是一塊被黛玉眼淚感化的石頭,始終保持他那如同頑孩般的性情。

他們的結局卻只能用慘烈來理解,林黛玉的優柔寡斷導致她氣絕身亡,而人們至今還在”討伐“賈寶玉為何只是出家而未能有勇氣與林黛玉”生不同時死共穴“。其實封建家族已經讓他們的靈魂受盡折磨而死,沒辦法,生不逢時。

讀《紅樓夢》有感7

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文化.高速發展,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揚州成為了對外開放城市,與《紅樓夢》中的賈府相比,我為當今自由的婚姻觀所影響,為揚州好人們的動人事蹟所感動,為揚州的不斷進步而驕傲。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人們的境遇迥然相異,倘若寶黛生於當今,定能收穫美滿的因緣:鴛鴦可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與這些人相比,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生於不斷髮展的揚州,我們的物質條件充實了,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尋求精神的家園,這不是幸福揚州的真切體現嗎?可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學習似乎成了一種累贅。想想看,黛於玉不也是揚州人嗎?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風氣下,還能專心於學業,終有所成,寫詩作賦不讓鬚眉,同時揚州人我們為什麼不能像她一樣呢?況且現在的硬體設施完備,教學方法漸趨成熟,我們怎呢感甘於人後呢?就算林黛玉天資聰穎,不聽常人,那香菱的成功又怎麼說呢?香菱在我們眼中絕對算不上聰明,但她卻能學詩到達廢寢忘食的地步,著正式她的祕訣——勤奮,“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材”我們只有勤奮學習,才有機會去獲得更高得技能,為揚州的發展乃至中國的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如今民主,自由,富強,文明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我們不能忘卻那黑暗的封建社會,以此為鏡,努力開創揚城,法律嚴明,安定和諧的新局面,作為聯合國最佳人居獎的獲得者,我們應該保護好環境,創造綠色揚州;我們應該注重教育,構建文化揚城;我們應互相幫助,共鑄大愛之城......說真的,生於揚城真的很幸福。

讀《紅樓夢》有感8

最近我們學校又發了一本新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讀紅樓夢有感國小作文。故事的情節非常曲折,講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小說講述了林黛玉愛上了賈寶玉,但是賈寶玉的長輩們不許他跟林黛玉結婚,林黛玉雖然長得好看,但是她體弱多病,而且非常嬌氣,一直要哭,到最後賈寶玉沒和她結婚,結果黛玉憂鬱而死。這篇故事也講了當時的人們是多麼辛苦,暗示了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生活貧困的生活現實。整個作品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為主線展開,向我們展示了封建社會四大家族的由勝而衰的沒落過程。作品令人深思,也讓我們生活在今天文明富足年代的中國人慶幸生在好年代,由此也更加珍惜,並且提醒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回報生活。

看完書,掩卷思考。我覺得林黛玉這個人不好,我不太喜歡這個人物。她動不動就哭,一直含著淚水。而且身體也不好,總是生玻她和寶釵是一個特別大的對比,寶釵遇事穩重,識大體,顧大局,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對待生活有熱情,有上進心。從某個角度上講,她和寶玉是一對金玉良緣。但是,偏偏又碰上賈寶玉厭惡仕途,由此給這段姻緣增加了一層陰雲。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會有許多人,他們有抱負,積極進取,在權力名譽和地位的方向上堅毅地前行著,也有一些人,他們看到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權利和地位,到頭來不過是一片浮雲,生活在他們看來,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快樂,讀後感《讀紅樓夢有感國小作文》。所以,這些人並不去追逐名利,只是在享受當下。對待生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價值觀是:無論我們的腳步到達了哪裡,都不能忘記我們出發時瞄準的方向是快樂。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襲人轉過了頭,對著寶玉微微一笑,黛玉瞅了寶玉一眼,寶玉也只一笑,那邊的寶釵一句話沒說,只有些深意的看著,賈母笑的卻合不上嘴了。

林妹妹是嬌弱的,溫和一笑,便足以讓寶玉充當護花使者,她多愁善感的輕撇秀眉,含著眼淚將逝去的桃花埋葬。而她從小與女子廝混在一起的寶哥哥,亦是陪著她一起看孤落飄零。

《紅樓夢》有兩大陣營,一是寶釵,二是黛玉。

應該說,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最高權威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捱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於是她被學者定位封建統治的衛道士。

林妹妹哭哭啼啼的紅腫了眼,哭道“你是要改了麼?”她被定為賈寶玉的紅顏知己。

賈寶玉最後怎麼說?他說:不改!打死也不改!

我們對《紅樓夢》進行細讀品味,就會發現“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只是一個空泛而美好的願望。

說到底,惟其艱難,主人公的受難,更能凸顯寶黛二人愛情的價值感。我們並不能偏激的說誰對誰錯。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比名利,比金錢,比青春都要重要一點點,不多,就一點點。

襲人可以說是裡面最可憐的一個角色,襲人是寶玉的通房丫頭,日後寶玉成婚了,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林黛玉有時還會笑稱襲人是嫂子,可見黛玉對這事也是有看法的。

當我看到襲人開始在人前搬弄是非,想讓黛玉搬出去的時候,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自私,軟弱,首鼠兩端。可她應該得到諒解,因為不是不同情他人,就是不憐憫自己。

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悲劇,寶釵的鬧劇。

故事就會發現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著自己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可以選擇,那麼,死於傷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芽的灰暗生活裡,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種“碧雲天,黃花地”的哀愁,並不是空泛無由的,好的感情總是最接近人類美的本質。女子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些,註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寶黛二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感情是一種如此稀缺的資源,除了珍惜,我們別無它法。

讀《紅樓夢》有感9

在今年最後一天,終於將《紅樓夢》上下冊全部讀完了。書中的人物各有歸宿:有的生前不如意,但死後卻登入極樂世界;有的曾經呼風喚雨,卻在孤苦失落中黯然離世;有的曾經遭遇不幸和波折,但最終迎來了柳暗花明;有的曾遍享人間富貴,但也不得不在無奈和不捨中撒手人寰。

全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充分體現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時不報,時候不到”這樣樸素的哲學思想。 以史老太君為例,心地善良、善待他人、遇事豁達、明辯是非,最終了無遺憾的走向了人生的終點。與史老太君心性最相似的是薛寶釵,儘管有寶玉的不辭而別,想來也可擁有平安喜樂的一生。以王熙鳳為例,待人刻薄,心腸恨毒,自私自利,機關算盡,最終財散人亡。

全書給我的感覺,整體有些傷感,有這麼多又漂亮、又聰明、又能幹的人中俊傑英年早逝。黛玉、鳳姐、迎春、秦可卿、晴雯、鴛鴦、尤氏姐妹等等,這麼多如花似玉的女子,都是這樣的結局,這讓人有些不忍和不安。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對美貌女子的偏見,難道這樣的人不應該擁有美好的人生嗎。倒是襲人、平兒的結局還讓人稍感安慰,也許還是由於他們這樣不辭勞苦、樸實無華的性格吧。

全書的後四十回由他人撰寫,還是能看到與前八十回明顯的不同。有一種感覺,前八十回體現出的典雅和精美在後四十回裡再難看到。後四十回的重點在於按照既有的故事主線,給書中的各種人物安配一個合理的結局,保證故事的完整性。但對於各種場面的鋪陳,各種細節的描寫等方面明視訊記憶體在差距。皇上對賈珍、賈赦、薛蟠等人的赦免也有些突兀,多少有些不合邏輯。後四十回倒是讀得很快,不必再去認真理解那些典雅華麗的語言。

總體感覺,《紅樓夢》確實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好書,書中對建築、音樂、服飾、民俗等的描寫,全景展現了那個時代貴族生活的全貌,對書中人物性格的刻畫準確到位,確實值得一讀。

讀《紅樓夢》有感10

最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紅樓夢》。這本書講了賈家興亡的故事。賈家是一個大家庭,但是最後為什麼滅亡了?因為王熙鳳放高利債,最後鬧得家破人亡。但是我很喜歡林黛玉,因為她是敏感而善良的,剛強、冷漠,但最後含恨離世。為什麼呢?因為她喜歡賈寶玉,但最後賈寶玉娶了薛寶釵,她本來身體就不好,一聽便昏了,不久含恨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