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生活是數學教學的土壤論文

文思屋 人氣:1.6W

【摘要】本文針對現今數學教學過程中實行的題海戰術,不注重數學的實用性,生活性,導致學生整天鑽在符號堆裡,昏天黑地地做題目,不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厭惡學習等狀況進行系統分析。指出病因,並提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文章對“生活化”教學做了一些粗淺的分析,並提出了幾個“生活化”教學的方法。

生活是數學教學的土壤論文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生活,素材,學以致用

數學是一門充滿智慧、充滿人文精神的學科。數學與生活之間具有廣泛的聯絡。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課程標準也十分重視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倡導數學問題生活化和生活經驗數學化。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數學所獨特的魅力,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並且使每一位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建立起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不畏困難、嚴謹求實的思想品質,以及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但大量的事實反映出數學教學中這樣一個現實: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但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絡。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將本來好“玩”的數學弄得面目可憎、枯燥無味,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昏昏欲睡,學生課堂參與低下,“教師每天講著正確的‘廢話’,學生整天坐著無奈地‘陶醉’”。這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是因為老師沒有把生活引入課堂,學生不能產生熱情、共鳴。學生只是被動地、勉強地理解而已,如讓他再進行創造就更難了。

面對數學教學的這種狀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開始啟動,它給教師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感受,讓教師看到: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學過程實際是學生學習體驗和探究創新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如果脫離生活是萬萬不能完成的。所以教學應當要尊重個體,充分發掘其興趣,變“數學課堂”為“生活數學”。讓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廣泛在生活中進行運用、檢驗,從而獲得全新的“知”,深層次的“知”,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應提供所學內容的實際背景,使學生體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數學與日常生活及其他學科的聯絡,使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親身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即數學教學走“生活化”之路。何為生活化?“生活化”即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現實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數學教學生活化呢?

1依託教材,促進學習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進行學習活動的基本線索。

學習材料生活化即依託現行教材,加強“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得聯絡起來,讓課堂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處理教材,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內容,給數學課本增加“營養”,讓數學貼近生活,用具體生動、形象可感的生活例項解釋數學問題。例如在學習“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時,引用建築工人利用鉛垂測垂直的例項,學生恍然大悟,一些深奧的數學理論知識其實可以用淺顯的生活例項去詮釋。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場景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真切情景。

2在生活化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

建構主義的認識論從哲學的角度指出:“在現實世界中,可以通過我們的感覺和經驗構造我們的學習,也就是人類適應經驗的過程,是知識增長的過程。”這就是說,從學生生活出發,從學習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學生才能真正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立體幾何學習之初,介紹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位置關係時,教室中牆面,牆面與牆面的交線就是現成的模型,或者手中的筆、書就是線面最直觀的模型,藉助這些真切的模型,可以幫助學生輕鬆走入立體幾何之門。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做個有心人,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的原型,學習數學時如同身臨其境,數學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和靈性的,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

3捕捉“生活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數學的學習是枯燥的。特別是推導公式,學生的積極性更低。為此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以及學生的生活環境,捕捉適當的生活素材,把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內容作為讓學生進行觀察、猜測、推理與交流的有效載體,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情境中掌握,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推導過程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例項:與你做一筆交易,我每天給你5000元,你只要第一天給我1分,第二天給我2分,第三天給我4分,以此類推,這樣交易為期一個月,你願意嗎?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個個熱情高漲,以主人翁的的身份投入到情境中去了。這樣一個引人入勝的序幕一旦拉開,帶著這份熱情,後面前n項和的推導就水到渠成地解決了。

4學以致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我們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道理,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讓學生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分段函式的教學中引入商場各類打折資訊,聯通公司話費資費標準,計程車收費標準等生活場景,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分析問題,然後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訊,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景;還要鼓勵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將數學“冰冷的美麗”轉化為學生“火熱的思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動起來、活起來、笑起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傳統的教材再現生機與活力;才能使傳統的課堂充滿個性與靈氣;才能使數學教學更加豐富多采;才能讓數學因生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