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英漢翻譯中源語和目的語的對映關係

文思屋 人氣:4.35K

在翻譯的轉換過程中,有時兩種語言所獲得的認知經驗會出現一些差異,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英漢翻譯中源語和目的語對映關係探究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英漢翻譯中源語和目的語的對映關係

 前言

在認知語言學中,對映(mapping)一般指人類對不同認知域之間意義的產生、轉移和處理的認知能力,它主要指的是概念間的認同關係(identicalrela-tion)和對應關係(correspondingrelation),或稱匹配關係(matchingrelation).在認知語言學家看來,對映是各種認知能力中存在的一種主要的,而且是較為普遍的認知現象,其過程就是通過把某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上去,從而形成相似或相異的匹配關係。(Lakoff,1987:5-11)人們進行思考和交流時,就是在構建心理空間的對映關係。這種對映是言語者用一個心理空間中的概念去指稱和激發另一個心理空間概念的認知操作過程。(Fauconnier,1997:8-10)由於語言之間的翻譯轉換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心理認知活動,因此認知對映理論不僅可用來闡釋隱喻等諸多語言使用現象,還可用於考察語言之間翻譯轉換的複雜過程。轉換過程是翻譯根本性的區別特徵。(王建國,何自然,2014:7)翻譯活動作為一種認知過程,已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同。翻譯活動主要涉及源語的理解和目的語的產出這兩個階段。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而言,對源語的理解是譯者依賴或者藉助於源語的語言資訊,在大腦中構建對源語文本的認知心理空間的過程。

這種心理空間一旦在譯者的大腦中形成,就會通過目的語對映到目的語的心理空間中去,同時通過對源語文字心理空間的對映比對,最終獲得認知的結果---譯文。這兩大心理空間的構建和相互投射都要受到各自認知模式(cognitivemodel)的制約和影響。一般來說,認知模式由“源認知域”(sourcedo-main)和“目的認知域”(targetdomain)構成,這兩個認知域的具體組成成分是各自的“認知價元”(va-lence).(劉華文,2003:56)由於不同民族認知模式的形成依賴於各自的心理經驗,因而不同民族心理經驗的異同就會造成不同語言認知體系的差異。實際上,翻譯的過程就是在目的語的心理空間中為源語價元尋找認知心理理據的過程。由於源語和目的語各自包含的認知模式不盡相同,在翻譯過程中,這兩個認知模式之間會發生以下各種相似或相異的對映關係。

 一、等價對映

在人類的認知經驗中,我們常常藉助於較為清晰的、容易理解的概念去表達比較陌生的、較為抽象的概念,以達到新的認知,即從具體語域---“源認知域”向抽象語域---“目的認知域”對映。兩域之間關聯意義的產生、兩域在特徵上的匹配以及由此形成的認知模式受社會、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影響。在翻譯中,如果源語和目的語在其認知模式上產生概念的通約,就會形成認知模式的等價對映。這時,源語中的認知模式所包含的源認知域和目的認知域,以及其對映關係與目的語的源認知域和目的認知域形成相似的對映關係,這種對映關係可原封不動地保留在翻譯轉換中。如:

(1)But,markmywords,thefirstwomanwhofi-shesforhim,hookshim.(WilliamThackeray:VanityFair)可是,瞧著吧,不管什麼女人釣他,他都會上鉤。(楊必譯)在此句中,源語和目的語的價元存在於相似的認知框架中,它們在各自的認知模式中所產生的意象圖式是相似的,甚至可以說是一致的。根據趙豔芳(2001:68),意象圖式是一種認知結構,是在人類對事物之間基本關係的認知基礎上建構而成的。在英、漢兩種語言中,我們都可以從fishfor(用鉤釣)和hook(使上鉤)獲得“引誘”和“使上當”的目的認知域概念。因此,譯文中可把源認知域中的認知價元直接移植到譯文中,對映其目的認知域。再如:

(2)三月裡劉薰宇君來信,說互生病了,而且是沒有希望的病,醫生說只好等日子了。(朱自清:《哀互生》)oc-torsaidtherewasnothinghecoulddobutwaitforthedaytoarrive.(劉士聰譯)在這裡,漢語的“等日子”在上下文中所產生的目的域概念是“等死”.同樣,“waitforthedaytoar-rive”也可在英語的目的認知域概念中獲得相同的意象。這時,漢、英語在兩個認知模式上出現認知概念的重疊。因此在譯文中就可把源認知域“等日子”直接移植到目的語相對應的認知域“waitforthedaytoarrive”中去。

 二、配價對映

在翻譯的轉換過程中,有時兩種語言所獲得的認知經驗會出現一些差異。這時,源語中所構建的認知域就不能等價地移植到目的語的認知域中,否則譯文就會詞不達意,不符合目的語的認知習慣,或者說目的語的源認知域所獲得的目的認知域未能達到源語中源認知域的對映概念。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就需要對目的語認知模式中的價元進行調整,通過增加或減少價元的手段在目的語中將源語中的目的認知域恢復完整,即調整源認知域的對映價元來配價完整的目的認知域的對映關係。如:

(3)“Buthisbrain?Thatisproperlyrathersoft?

Hemeanswell,butyoushrugyourshoulderstohearhimtalk?”(CharlotteBronte:JaneEyre)“但是他的腦袋?確實相當笨吧?他的心意或許是好的,可是聽他講話,你會蔑視地聳聳肩膀吧?”(祝慶英譯)在源語的認知模式中,“shrugyourshoulders”可表示冷漠、蔑視、厭煩等情緒,但是在漢語中卻缺少這種認知經驗。如果將源語中的源認知域直接移植到目的語中,就會出現目的認知域的概念缺失。為了維持源語的認知經驗,譯文就需要增添認知價元,以提高目的語價元的認知顯現度(salience).在上句中,譯者將其譯為“蔑視地聳聳肩膀”,較好地實現了對英語源認知域的對映配價,從而達到了源語和譯文在目的認知域中的契合。再如:

(4)范進迎了出去,只見那張鄉紳下了轎進來,頭戴紗帽,……(吳敬梓:《儒林外史》)譯文:FanChinwentouttowelcomethevisitor,swearinganofficialgauzecap,…(楊憲益、戴乃迭譯)在漢語的認知模式中,“紗帽”是一個人官職和地位的象徵。如按字面將其譯為“gauzecap”,就無法在目的語的認知理據中獲得相同的認知體驗,從而也就失去了其文化內涵。譯者通過對譯出語源認知域價元的配價,將其譯為“officialgauzecap”,使譯文符合了目的語讀者的認知習慣,達到了與源語目的認知域相同的概念對映。

三、換價對映

在翻譯轉換中,等價對映是根據目的語的認知經驗,在譯文中完整地保留源語認知模式中的源認知域和目的認知域的對映關係;而配價對映則是對源語中的源認知域進行調整和完善,從而達到目的語和源語認知經驗的統一,在譯文中獲得相同的目的認知概念。翻譯中採取等價對映或配價對映的手段都是為了達到對目的認知域的維持。但在翻譯的轉換過程中,出於目的語認知理據的需要,有時我們在保留源語中的源認知域概念的同時,還要對該認知域中的某些價元作一些必要的置換,也就是採用換價對映的方法,以求得譯語與源語在目的認知域上的最大契合。如:

(5)Hewasadvisedtogobackhome,wherehebelonged,notcometheretakinghonestmen'sbreadoutoftheirmouths.(MarkTwain:TheAmericanClaimant)人家勸他回家去,不要到這兒來搶老實人的飯碗。(陳述理譯)在此譯例中,原文把搶別人的工作稱為“搶別人的麵包”,這是對源語目的認知域“搶人家的工作”的對映。譯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認知域的對映結果,同時為了適合漢語的認知經驗和需要,對其中的認知價元作了替換,變成了“搶別人的飯碗”.這是因為在漢語的認知經驗中,“飯碗”的認知域更適合對映其目的認知域“工作”.我們常把“失去工作”稱為“砸飯碗”,把“穩固的工作”叫做“鐵飯碗”.這種對譯出語源認知價元的換價,不僅更切合譯入語的認知習慣,而且還大大增加了譯文的形象性。再如:

(6)Theirfamilyhadmoremoney,morehorses,moreslavesthananyoneelseinthecounty,buttheboyshadlessgrammarthanmostoftheirpoorcrackerneighbors.(MargaretMitchell:GonewiththeWind)他們家的錢多,馬多,奴隸也比別人多,算得上是全縣數一數二了,可是比起大多數窮困的鄰里鄉親來,他們哥兒倆肚裡的墨水少的也是首屈一指的。(傅東華譯)在原文中,“grammar(語法)”一詞用來對映其目的認知域“所學的知識”,但源語中的“語法”與“所學的知識”所構成的認知模式不能直接移植到漢語中表示相同的目的認知概念。因此,譯者充分發揮了漢語的.語言優勢,巧妙借用“肚裡的墨水”對同一目的認知域進行了換價對映,達到了異曲同工的認知效果。

 四、變價對映

認知是人類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人對客觀世界的感知和經驗的結果。當然,認知的過程不是機械地反映客觀世界的過程,而是對認知經驗的組織、完善和加工。Lakoff認為,對映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身體內部和日常的經驗與知識基礎上的。(Lakoff,1993:245)由於源語接受者和目的語接受者生活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心理形態中,有時他們會獲得相異的生活經驗,對同一認知價元會產生不同的認知體驗,形成完全不同的認知模式。翻譯過程中,如果在源語的認知模式中,源認知域與目的認知域的對映關係不能被目的語的認知經驗所理解和接受,那麼只得依據其目的認知域,改變譯出語源認知域中的價元,以符合譯入語的認知經驗。如:

(7)VictorHenrythought,itwasasureicebreak-er,ifatriflegross.(HermanWouk:WindofWar)維克多·亨利心想,這倒是個活躍氣氛的有效方法,也許稍嫌粗野了一點。(施鹹榮等譯)原文用具有形象意義的“icebreaker(破冰船)”

這個認知域對映“打破僵局的方法”這個目的認知域,顯然這種認知模式能被源語的認知習慣所接受。

但是我們不能將這種認知模式直接移植到目的語中,因為目的語讀者不能接納這種認知模式。由於譯者難以在譯文中找到合適的認知價元對它進行配價或換價,所以譯者只能打破原認知模式結構,將它變價譯為“活躍氣氛的方法”,從而直接獲得了源語目的認知域的概念,達到了殊途同歸的表達效果。

再如以下一句:

(8)辛楣一肚皮的酒,幾乎全成酸醋,……(錢鍾書:《圍城》)TheconsiderableamountofwineHsin-meiconsumedearlierwasburninginsideandmadehimsickwithjealousy.(孫藝風譯)在漢語中,源認知域“醋”與目的認知域“嫉妒”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認知模式。但這種認知模式不能被目的語的認知模式所接受,所以譯者對源認知域的價元作了變價轉換,把它譯成了譯出語所對映的目的認知域“jealousy(嫉妒)”.

漢英或英漢翻譯是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兩種語言各自的認知模式不時地制約著譯者對源語的理解和對目的語的產出。在翻譯轉換的過程中,源語和目的語中的各認知模式會發生各種相似或相異的對映關係。由於源語接受者和目的語接受者生活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心理形態中,形成了基本不同的認知環境,對同一認知價元會產生相似或相異的認知模式。譯者的任務就是在兩種認知模式中架起溝通的橋樑,在譯文中最大限度地獲得與源語目的認知域相同的概念對映。因此,從認知對映理論來考察翻譯的心理理據,可以幫助我們從更深的層面上認識翻譯的過程,揭示翻譯的本質和規律,推動翻譯理論的研究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華文。英漢翻譯中的認知對映與還原對映[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5):55-59.

[2]王建國,何自然。重過程,還是重結果?[J].上海翻譯,2014(2):7-12.

[3]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ingsinThoughtandLanguage[M]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5]Lakoff,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