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營改增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論文

文思屋 人氣:1.49W

摘要:作為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重頭戲,營改增自實施以來,對行業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特別是在內部會計控制方面,對企業產生了新的要求。在營改增大背景下,創新財務管理方式,轉變財務管理思維,進而適應營改增趨勢,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立足內部控制工作實踐,探索營改增對財務工作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以期指導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

營改增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論文

關鍵詞:營改增;內部控制;會計核算;財務管理

作為我國稅制改革的重頭戲,營改增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其的負擔,對企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也產生了相應變化[1]。在這樣的複雜環境下,釐清營改增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對於提升單位綜合實力和財務管理規範化程度,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於此,要想讓企業分享營改增帶來的改革紅利,提高綜合競爭實力,就要牽緊內部會計控制這個“牛鼻子”,著力解決財務管理的關鍵問題。

1營改增的內涵與意義

1.1營改增的概念簡析

從概念和構成上來看,營改增是指將企業原來應繳納的營業稅轉化為增值稅。最早從2012年開始,我國就啟動了營改增改革試點工作,最初試行領域為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並受到了從業者的歡迎。在經過“先行先試”和規範論證後,營改增在我國多個行業鋪開。從本質看,營改增的目的在於減輕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2]。作為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關鍵部分,營改增對於我國企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產生了新的`影響。

1.2營改增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財稅改革體系中,營改增是一個關鍵環節,對整個經濟體系發揮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具有較強的聯動性,對於我國稅收體系產生了較大影響。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營改增進一步推進了我國產業連通,打通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助推產業發展精細化、鏈條化,擴大了中間環節,對於提高我國服務業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整體作用來看,營改增有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層級的提升。從國家稅收層面看,通過營改增,進一步釐清我國財稅體系制度,明確地方和中央在稅收分配上的關係,打通產業發展鏈條,對於推動我國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層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營改增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分析

2.1營改增對供銷業務核算產生的影響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進行供銷業務核算,需要涉及增值稅進項稅抵扣等多種會計要素,在工作實踐中,會計核算人員要對各項成本明細進行精細化計算,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解釋說明,明確可進行抵扣的相關專案和條款。在會計內部控制相對成熟的企業中,要對歷史資金專案進行逐條分析,並進行適當調整。對於新興企業而言,只能逐步增加採購業務型別,並根據營改增要求,進行有效的內部管控。在企業採購方面,營改增也會產生很大影響[3]。在歷史成本核算中,會計要對購銷合同和發票進行核算。在工作中,會計人員必須採取分工負責的方式,分別進行核算,對於營改增所涉及到的專案,進行有效、精準的對照、核對,對於不同型別的專案進行區分對待,從而實現內部控制目標。

2.2營改增對會計資訊披露的影響

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中,資訊披露佔據著重要地位。會計資訊對於財稅部門監管和企業決策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於此,強化會計資訊披露質量和規範化程度,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要求,在營改增背景下,對企業會計資訊披露也產生了新的要求[4]。自從營改增實施後,企業會計在賬務處理上,要進行適度的調整和改進,由於增值稅和營業稅在稅務報表上存在較大差異,在企業利潤表中,並不能反映增值稅,往往要結合進行考慮。在企業資產負債上,營改增專案主要體現為固定資產和應交稅費等多個方面。基於此,在開展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上,要適應營改增變化需求,要注重會計資訊披露的規則和質量,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規範化程度。

2.3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產生的影響

由於計算方法不同,營改增對於企業會計核算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開展業務核算過程中,營改增之間一般只會計算稅金、附加和應加稅費等要素,隨著營改增的開展,則只需要在計提和繳納環節進行核算,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則提高了企業核算的質量關要求,同時對於不同財務指標的計算,也產生了區別[5]。營改增要求企業在開展財務核算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對於稅額和業務種類進行準確的計算和抵扣,這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營改增背景下的內部會計控制問題分析

3.1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

企業治理問題是現代企業經營的核心問題,而內部控制則是企業治理的核心與關鍵。在營改增背景下,由於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不夠規範,很多內部控制機制流於形式,不同工作環節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在實際工作中,埋下了較大的財務管理隱患。很多企業雖然建立了自身財務管理風險防控體系,但由於標準較低,或者落實不到位,很難滿足企業現代市場化經營需求。以上諸多問題,對於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3.2缺乏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

根據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念,提升內部控制的重要途徑是將財務管理關鍵環節放入制度的流程當中,建立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是加強與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在財務管理方面,內部控制的重點在於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交叉監督,明確監督環節與交易流程,通過制度指引,規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實現財務管理工作與企業日常經營工作的有機銜接,提升內部控制管理層級。

4營改增下提升內部會計控制的思考

在營改增背景下開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水平,最為重要的是建立內部控制基礎性框架,實現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規範化運營。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構建上,要秉持權力制約理念,實現各工作部門和工作流程之間的相互銜接,通過各部門和工作流程之間的有機制約,提升財務工作的規範化水平,實現權力和責任的合理分配,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的動態平衡,將企業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為基礎業務開展提供最為堅實的保障[6]。在開展內部控制過程中,要秉持科學規範的經營理念,服務主營業務大局,讓內部控制工作發揮作用,助力企業總體經營水平的有效提升。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不是一個模式化的工作,而是一個動態過程。在傳統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當中,很多工作都按照預定計劃推進,不管是內部控制模式還是程序,都較為呆板,通過開展內部控制動態監測,可以將企業的內部管理風險降到最低,將風險化解在矛頭當中。強化提升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要抓住財務管理工作的節點性問題,抓住工作“牛鼻子”。在現代企業經營理念中,財務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體系性,其工作體系由若干工作節點組成,只有搞好節點性工作,才能保障企業內部控制水平,滿足企業發展經營要求。對於內部控制問題,要做到未雨綢繆,通盤考慮事前、事中和事後,建立內部控制預警機制,完善危機應對措施,以提升工作總體水平。

5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代稅後改革體系中,營改增是重頭戲,發揮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在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中,受到營改增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在供銷業務核算、財務報表資訊等方面,亟待進一步規範提升,進而適應營改增政策趨勢,提升財務管理綜合水平,提高綜合發展能力,為主營業務的發展夯實財務管理基礎,提高財務規範化運營程度,將潛在的財務管理風險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劉新勇.“營改增”對內部會計控制影響的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

[2]樑佳.“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0).

[3]繆桂英,黃林華.增值稅徵管模式下營改增企業稅務內部控制的改進[J].稅收經濟研究,2014,19(2).

[4]陳穎.“營改增”對安徽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商業會計,2014(21).

[5]譚文劍.論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與監督[J].中國電子商務,2014(18).

[6]王春燕.當前我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完善研究[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