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資訊科技對企業內部控制影響分析與對策

文思屋 人氣:8.65K
資訊科技對企業內部控制影響分析與對策
一、引言

  按COSO的定義①,內部控制是一種由企業董事會、治理層和其他員工執行,為達到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適應的和法規的目標而提供公道保證的過程,並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和溝通、監控五個要素組成。

  傳統上,企業大量的經營活動和資訊處理活動的記錄主要由人工完成,經營過程的物流、資金流所形成的資料流被記載在紙介質上。與審計職員在這種背景下所形成的風險熟悉與控制觀點,一直左右著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設計。阿妮塔。s.霍蘭德將其描述為:(1)大量使用硬拷貝文件記錄、處理和維護交易的資訊;(2)重視職責和責任分離;(3)會計資料重複記錄和重複資料的大量調整;(4)會計師的反映性要多於主動性,檢查性要多於預防性;(5)嚴重依靠年末對財務報表的檢查;(6)避開資訊科技;(7)控制的結構基於符合性。

  隨著全球化及市場競爭力度的加劇,很多企業加快了資訊化的步伐,以提升企業競爭力。資訊科技在企業的廣泛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手工資料處理方式,而且觸發了企業治理模式、生產方式、交易方式、作業流程的變革,人們的行為模式也隨著企業業務流程化、組織扁平化、作業資訊化而發生變化。固然資訊科技沒有改變企業內部控制目標,但企業內部所發生的變革對傳統的內部控制觀點、控制產生很大的衝擊。因此,如何構建基於資訊科技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為此,文字試圖從資訊科技對企業內部控制要素的著手,資訊科技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呈現的新特點,探討內部控制系統設計謀略,以期達到充分利用資訊科技來進步內部控制質量的目的`。

  二、資訊科技對企業內部控制要素的影響分析

  1.改善企業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構成一個單位的控制氛圍,是所有控制方式和方法賴以存在的執行環境。它包括員工的老實度和勝任能力、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治理理念和經營方式、組織結構、授予權利和責任的方式、人力資源政策和實施。資訊科技使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發生以下的變化。

  首先,企業組織結構趨於扁平化。由於機資訊處理技術替換大量業務層和中間層的人工資料處理工作,資料以磁介質的方式儲存在資料庫中,並能通過迅速傳輸到企業各個角落。資訊科技減少資訊在傳統組織的通道傳輸中延遲、失真以及噪音干擾,降低資訊獲取本錢,擴大資訊釋出範圍,增進組織各層次職員的資訊傳遞與交流。原先多人分工協作的工作被資訊科技重組後只需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大量的人工控制被資訊系統的自動控制所取代。這種變化導致企業組織結構趨於扁平化,內部控制層次明顯減少,崗位更加精簡,責任更加明確,效率更加進步。

  其次,進步員工地位和素質要求。隨著組織扁平化和業務流程化與資訊化,企業決策層次向下移動,基層員工獲得更多的決策機會,同時對員工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資訊科技平臺下,員工需要熟悉計算機資訊系統,持有實時、積極的控制觀點,熟悉業務發生時資訊科技所能提供預防、檢查及糾正錯誤和識別舞弊的機會,充分應用資訊科技與自己的專業知識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企業人力資源治理將結合資訊科技特點制定員工僱用、培訓、提升和獎勵政策。內部控制設計更誇大以人為本、人機結合的原則,通過增強員工識別風險能力、發現題目與解決題目能力、與其他業務職員協同配合能力,利用資訊科技的控制能力來進步企業內部控制質量。

  再次,改善資訊不對稱狀況,進步對“內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