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東亞經濟一體化預期效應加以分析論文

文思屋 人氣:1.2W

一、貿易轉移與貿易創造效應

關於東亞經濟一體化預期效應加以分析論文

東亞各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各不相同,日本是已開發國家,韓國和東盟中的新加坡是新興工業國家,屬於中等已開發國家,而中國和東盟其他成員國都屬於開發中國家,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經濟一體化會大大促進區域內的資源優化配置和各成員國的產業結構升級,使其貿易創造效應大於貿易轉移效應,兩種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為貿易規模的擴大效應。

北美和歐盟實現經濟一體化之後明顯的貿易擴大效應使我們對東亞經濟一體化的貿易擴大效用有樂觀的估計,可以預期,東亞經濟一體化實現之後,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下降會產生貿易擴大效應,各成員國的貿易規模都會有較大增長。其中,因為現有的各種貿易壁壘對開發中國家的出口影響更大,發展中成員國的貿易擴大效應會更加明顯。目前,中、日、韓和東盟分別是彼此重要的貿易伙伴,彼此之間貿易總量也佔據了本國貿易總量的大部分,經濟一體化實現之後,無論是貿易總量還是各國在彼此貿易伙伴中的`位次將進一步提高,同時必然有區域內GDP的大幅度增加。

二、生產轉移與投資轉移效應

克魯格曼認為經濟一體化實現之後成員國之間貿易壁壘的降低提高了區內貿易自由度,擴大了所有成員國的本地市場,使集團內部區位更具競爭力。東亞地區是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高,人口最多的地區,如果能夠實現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其市場規模將在世界上各個區域性經濟組織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必然能吸引大量資本向區內轉移。

從20世紀60年開始,日本通過對東亞地區製造業的直接投資,逐步將已失去比較優勢的產業轉向亞洲“四小龍”和東盟。而自80年代中期後,亞洲“四小龍”也開始加速向東盟、中國大陸進行直接投資,轉而著重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東亞大規模的FDI和迅速增長的地區內貿易促使各國和地區產業結構呈現連鎖型轉變,逐漸形成了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相交織的國際分工體系。可以預期,隨著一體化的實現和貿易、投資壁壘的降低,產業轉移的障礙將大大減少,這將使日本、新加坡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將更多的國際直接投資投向東亞其他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中國、東盟可以獲得更多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將使東亞地區吸引更多的區域外國際直接投資,在與北美、歐盟及其他地區爭奪外資的競爭中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

三、福利效應

克魯格曼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會提高成員國的福利水平而降低非成員國的福利水平。在區域內,如果國家之間市場規模不等,則容易出現產業由市場規模小的國家向市場規模大的國家轉移,規模小的成員國容易被邊緣化,貿易自由化過程中,市場規模大的國家獲益較多。他同時指出,如果區域內貿易自由化與外部多邊貿易自由化同時進行,就不會出現邊緣化的問題。 東亞各國的市場規模雖然存在較大差異,但東亞經濟一體化是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進行的,在東亞各國推進一體化程序的同時世貿組織多邊貿易自由化談判也在進行,因此東亞經濟一體化不會出現市場規模小的國家被邊緣化的問題。可以預期,東亞經濟一體化實現之後貿易和投資的增長將提高各成員國的福利水平,尤其是其中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福利水平將隨著本國經濟科技實力的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增加而大幅提高,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收益最終可以體現在各成員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四、其他效應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市場擴大、區域內產業之間的競爭、產業結構優化、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影響,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實現預計也將有這些方面的效應。

首先,一體化將東亞各國之間孤立的市場聯絡起來,組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大市場,從而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中、日、東盟各自的市場都具備一定規模,但與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相比依然不具備規模優勢,實現一體化之後,東亞市場的規模將可以與歐盟和北美相抗衡,從而獲得更多規模經濟利益。其次,東亞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比較優勢各不相同,經濟一體化實現之後,貿易自由化得以實現,區域內各成員國的廠商將面臨比以前更為激烈的競爭,競爭程度的加劇可以使廠商提高資本和技術實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自身競爭力。再次,東亞經濟一體化實現之後,因為商品和要素流動壁壘的取消以及經濟政策的協調,交易成本將大大降低,東亞各國之間將有大規模的資本、生產資料以及勞動力的流動,資源在區域內部將重新配置,並在總體上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