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雷雨》中蘩漪的形象研究

文思屋 人氣:9.47K

蘩漪是封建資產階級家庭和黑暗社會造成的悲劇人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篇探究蘩漪形象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雷雨》中蘩漪的形象研究

內容提要:《雷雨》中蘩漪是可怕的,但當她發洩出慾望的怒火後,當她帶著血與淚控訴出十八年來所收的折磨與痛苦時,我們不難發覺,她又是可憐的。蘩漪在進行著 “要一個男人真愛她,要真正活一下的女人”的生活抗爭。可是當時的社會正處在中國社會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期,封建專制的勢力強大了,一個弱女子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孤獨寂寞的她緊緊地抓住手中救生的稻草,想重新拾起一個破碎的“夢”,把自己還給幸福。但是這條路卻導致了她變態,終究走向了滅亡。

可以說她的不幸命運暴露了封建資產階級家庭和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她的悲劇是這個社會所造成的。

一、《雷雨》背景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也是曹禺的成名作。初在《文學季刊》上發表時並沒有受到多大關注。後來,一批留日學生在東京神保町一個大學的禮堂裡演出了這部話劇,結果引起了轟動。然後再回到中國引起了反響,震驚了劇壇。這部作品對中國現代戲劇運動的產生與發展發生了重大影響,曾被稱為“中國話劇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石。”成為中國話劇創作走上成熟的標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劇本以二十年代初期的中國社會為背景,通過對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裡的父子、夫妻、兄弟、主僕之間的複雜關係和尖銳衝突的描寫,深刻地暴露了剝削階級家庭的黑暗、腐朽、混亂和資產階級的殘暴與虛偽,並且為一群被侮辱與被損害者提出了悲憤的控訴。

二、蘩漪的形象分析

《雷雨》中共塑造了八個人物,而在這些眾多角色中塑造最成功的要屬蘩漪這個形象。劉西渭曾說:“《雷雨》最成功的性格是女性,蘩漪是一個站在常規道德之外的反叛者,一個被犧牲者.她極富熱情,具有內在的生命,故能從愛到嫉妒到破壞,是一個有特性的充滿行動的人物”.她有表面的陰鷙,有內心的柔情,有令人不寒而立的陰冷,更有其難以言及的痛苦。全面地認識她,我們就要去看一看她豐富的個性,她漫長而又短暫的周宅生活,和她那最終的不幸結局。

蘩漪是一個可怕的女人。由於落進周樸園的魔掌,被長期軟禁在與世隔絕的周公館,生活在寂寞枯淡的環境中,性格變得怪異。正如曹禺先生自己所說“她一望就知道是個果敢陰鷙的女人,激烈如火、像魔鬼一樣的女人。”令人恐懼,讓人害怕。有作家這樣評論“她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女人,猶如一柄沒有過人的力氣便不能駕馭的利劍;猶如一杯沒有鐵石心腸便不能飲下的烈酒。”她的出場描寫就讓人不寒而立“她會愛你如一隻餓了三天的狗咬著它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來你也會像只惡狗狺狺地,不,會不聲不響地狠狠地吃了你。”蘩漪陷入對周萍的愛中不能自拔,瘋狂的情慾燃燒著她。使她本來就不安定的靈魂、被壓抑的生命更加灼熱,靈魂變得扭曲。在第三幕她緊追周萍,如一幽靈一般出現在四鳳的窗前“她像個死屍,任著一條一條的雨水向散亂的頭髮上淋溼。痙攣地不出聲地苦笑著,淚水流到眼角下,望著只顧擁抱的人們。再閃時,見她伸進手,拉著窗扇,慢慢地由外面關上。”“……顏色是很慘白,整個面部像石膏的塑像。高而白的鼻樑,薄而紅的嘴脣死死地刻在臉上,如刻在一個嚴峻的假臉上,整個臉龐是無情的,只有她的眼睛燒著心內的瘋狂的火,然而也是冷酷的,愛和恨燒盡了女人一切的儀態,她像是厭棄了一切,只有計算著如何報復的心念在心中起伏。”讀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魯迅的一段描寫:“……像毒蛇似的在屍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賓士……”這在預告著一場讓人可怕的報復行動即將開始。當週萍帶著四鳳離開時,她卻將大門緊鎖,在所有人的面前承認與周萍的關係“(不顧地)告訴他們,告訴四鳳,告訴她!……我只要你說:我--我是你的。……(報復地)你現在也學會你的父親了,你這虛偽的東西,你記著,你才欺騙了你的弟弟,是你欺騙了我,是你才欺騙了你的父親!”最終不僅沒有得到愛情,還害死了周萍,也害死了無辜的四鳳和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周衝。

蘩漪是可怕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蘩漪的心理處於一種病態。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女人,她深知與周萍的關係是不正常的,畸形的,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更何況,她還有一定的思想,接受了幾千年的封建傳統教育,按常理不應該與周萍之間發生這種感情。她的精神肯定不正常,如果正常的話她就不會和周萍發生這段不倫的戀情,如果正常,她就不會做出傷害那麼多人的事情,包括傷害自己的親生兒子。她空虛,她百無聊賴,她的精神無所寄託,但在那樣的社會,像她這樣的女人是何其多,別人都能忍受,只有她,做出瞭如此的事,就算她什麼都沒有了,她還有周衝啊,完全可以把感情傾注於周衝的身上。她的心靈是扭曲的,長期的心理壓抑,使得她僅有的那點理智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行為,才使得自己處在“母親不像母親,情婦不像情婦”的境地裡,長期的`受著精神折磨。當週萍對和她的這種不正常的關係感到厭倦,要拋棄她,離開她,去追求一個年少的女孩的時候;當親眼看到自己用生命去愛的男人懷裡抱著別的女人,情話綿綿的時候。蘩漪的心徹底碎了,支離破碎,她開始陷入瘋狂。此時的蘩漪已經失態,處於顛瘋的狀態。就在周萍堅決地拒絕她,要離開她時,她徹底的瘋了,變成了“一個被愛情與仇恨之火燒成的活鬼.”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她失去母性的一聲大叫:“我沒有孩子,我沒有丈夫,我沒有家,我什麼都沒有,我只要你說:我--我是你的。”這是她走投無路的病態的掙扎。她在自己單純,聖潔的兒子的面前,承認了同周萍的關係,迫使周樸園認下了侍萍,使得周萍再一次陷入戀愛當中,在痛苦和毀恨中自殺身亡。蘩漪也在愛與恨都燃盡之後,走到了她的末路,徹底的瘋了。這正是由於她病態的心理,才做出了這種病態的事,才有了這種可悲的結局。

蘩漪是令人恐懼的,是病態的,可她的一切又是令人憐憫的。在那個女性沒有絲毫自由與地位的社會裡,不知有多少呼吸不著新鮮空氣的女人,蘩漪就是當中的一員。蘩漪是一個具有新思想的女性,有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她“有火熾的熱情,一顆強悍的心,她敢於衝破一切桎梏。”為了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為了得到愛,她極力改變身為工具的命運,她敢於與舊社會,舊家庭作鬥爭,作一次困獸猶鬥。然而,在那三綱五常的封建社會裡,她的力量太小,她選擇的道路太崎嶇,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最後還是掉進在火坑裡,讓情熱燒瘋了自己的心智。正是這樣她才更令人憐憫。她所渴求的不過是一個資產階級女性對愛情、婚姻和自由的追求。難道這有錯嗎?這只是一個覺醒的女性最基本最可憐的要求。然而蘩漪卻痛苦於自己的軟弱無力,不能從“牢籠”的家庭裡逃脫,又不甘心“安安靜靜地等死”.她渴望自由,就像久旱之後盼著甘露。她顧不得封建禮教的“桎梏”,顧不得亂x的罪名,她要拼命的逃脫這個摧殘自己靈魂的“井”,逃出那漆黑而殘酷的“黑暗之淵”.不自覺中以自己感情的殉葬把個性解放與反封建的旗幟舉到自己所能達到的最高度,然而她卻終究沒能掙脫封建的枷鎖,在時代大潮的拍打下經受不住考驗,從理想的高處墜落,走向毀滅。

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妻子,她理應被人去愛,然而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得到真愛。首先,蘩漪的丈夫周樸園寧願將感情寄託於數十年未見生死不詳的侍萍身上,也未對他產生過發自內心的愛憐。這對於一個女人、一個妻子是何等的不公與打擊,女人可以不要榮華富貴,可以乞討街頭,但只要有愛,她們就會覺得幸福無比,就能得到滿足。很多人都認為,蘩漪對周樸園只有深刻的恨。然而我卻覺得,這段建立在封建禮制下的夫妻關係,除了生活和道德上的依附以外,還是有愛情存在的。儘管這種感情微乎其微,但還是影響著蘩漪的舉措。如果不愛,蘩漪當初就不會嫁給周樸園;如果不愛,她不會介意自己的丈夫為了紀念侍萍堅持著不開窗的習慣;如果不愛,她不會奪下週樸園唯一珍藏著的侍萍的照片;如果不愛,她也不會如此的憎恨周樸園;如果不愛,她不會產生足以毀滅一個家庭的深深恨意。在這看來,她對周樸園是有一種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也就充分表現出她是一個可憐的人,令人同情憐憫。“當著她見著她所愛的,紅暈的顏色為快樂散佈在臉上,兩夾的笑窩也顯露出來的時節,你才覺得她是能被人愛的,應當被人愛的。”可現實中周樸園又是怎麼對待蘩漪的呢?周樸園從未想過要關心與瞭解她的內心世界,他只把繁漪的異常表現看作是有“病”,一味地要她“吃藥”,以為這就是盡到了丈夫的責任,說不定還為這種“關懷”而產生某種自我神聖感。周樸園對蘩漪更多的是專橫獨斷、唯我獨尊。特別是強迫蘩漪喝藥的場面,“叫你給太太煎的藥呢?”,“為什麼不拿來?”,“為什麼?藥呢?”,“(慢)倒了?哦?(更慢)倒了!藥還有麼?”,“(低而緩)倒了來”.接著是高聲,“(高聲)倒了來。”,“你最好現在喝了它吧”.最後到嚴厲,“(忽然嚴厲地)喝了藥,不要任性,當著這麼大的孩子。”他見妻子蘩漪不吃,就動員全家人來作戲,先是叫小兒子周衝來勸說,“衝兒,你把藥端到母親面前去”,“去”,“說,請母親喝”,“(高聲地)我要你說”,見小兒勸說不行,又命令大兒子周萍來跪勸,“萍兒,勸你母親喝下去”,“去,走到母親面前!跪下,勸你的母親”,“(高聲)跪下!叫你跪下!”還冷峻地說:“蘩漪,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孩子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他內心要維護的是整個家庭,要使這個家庭有秩序。對蘩漪沒有半點柔情。他的內心,他的話,他的行為都是為了實現自己專制的目的。一個女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得到的卻是冷漠和身心的折磨。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憐憫嗎?

其次,周萍,是她一個名份上的兒子,蘩漪卻對他產生了愛的感情,這一點也充分說明了她從周樸園那沒有得到愛,正是缺少愛,缺少情,內心空虛,才至使她走上了這條不該走的不歸路。她愛周萍,愛的那樣激烈,那樣義無返顧,寧願揹負社會的譴責與唾罵。她如一匹執拗的馬,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道路,這正是一個資產階級女性對愛情、婚姻和自由的追求。她抓住周萍不放手,像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她為了愛,為了周萍,為了那不能見到光的愛而寧願吃藥,寧願忍受周樸園的專制。然而,周萍卻並不真正愛過蘩漪。他是出於階級闊少爺的劣根性,在精神空虛,一時衝動之下引誘了自己的後母,使得蘩漪陷入了可憐又可悲的深淵。他根本沒勇氣去愛蘩漪,正如作者所說:“愛這樣的女人需要有厚的口胃,鐵的手腕,巖似的恆心,而周萍是一個感情的奴隸,顯然不是的。”當他看到年輕漂亮的四鳳時又移情別戀了,將和蘩漪的關係拋棄腦後。他要離她而去,這對繁漪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她怎麼可能願意失去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呢。沒有周萍,就意味著她將要失去生活的光明,失去內心的希望,重新回到令人窒息的生活中去,她不願意失去已經得到的真實生活,她要把周萍從四鳳手中奪回來。她認為還有一線希望,她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努力,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她找來情敵四鳳的母親,想讓四鳳離開周萍。為了讓周萍回心轉意,她甚至連作為母親的臉面、太太的臉面都不要了,跟周萍苦苦懇求:“蘩漪:哦,萍,好了。這一次我求你,最後一次求你。我從來不肯對人這樣低聲下氣說話,現在我求你可憐可憐我,這個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哀婉地訴出)……萍,我沒有親戚,沒有朋友,沒有一個可信的人,我現在求你,你先不要走--(懇求地)不,不,你帶我走,--帶我離開這兒,(不顧一切地)日後,甚至於你要把四鳳接來--一塊住,我都可以,只要,(熱烈地)只要你不離開我。”作為女人,她已經把自己降格到這麼一個卑賤的地步,將自己的自尊放在腳底下去踩了,用這樣的方法來挽留愛情。然而周萍卻堅決的要離開她。並說出讓她徹底崩潰的話“周萍:(惡狠地)我要你死!再見吧!”蘩漪的心涼了,她明白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她不甘心,她不能忍受這樣的屈辱:“一個女人,你記著,不能受兩代的欺侮。”最終引發了近乎瘋狂的“雷雨式”的情感大爆炸。“蘩:(向周衝,半瘋狂地)你不要以為我是你的母親,(高聲)你的母親早就死了,早叫你父親壓死了,悶死了。現在我不是你的母親。她是見著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不顧一切片地)她也是要一個男人真愛她,要真正活著的女人!……(擦眼淚,哀痛地)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這個死地方,監獄似的周公館,陪著一具閻王十八年了,我的心並沒有死。你的父親只叫我生了衝兒,然而我的心,我這個人還是我的。(指周萍)就只有他才要了我整個的人,可是他現在不要我了,又不要我了。她向著周萍:我要你說,我要你告訴他們!你告訴他們,我並不是你的後母……”這席話中夾雜著多少痛苦的淚水啊,是一個被壓迫靈魂的血淚控訴,控訴了十八年來自己忍受的折磨與痛苦。這樣一個痛苦茫然的女子,為了愛她付出了所有的真愛,到頭來卻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只能於斂聲息氣中爆發釋放,只能在瘋狂的報復中尋求解脫。這足以令我們憐憫。

三、蘩漪的悲劇原因簡析

蘩漪把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依附在一個不應該愛,不值得愛的人--周萍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一個最不該寄託的人身上。周萍空虛、憂鬱、卑怯、矛盾的靈魂始終籠罩在周樸園精神統治的陰影中。他連自己都拯救不了,怎麼可能救得了蘩漪,更何況這場愛情本身畢竟是違揹人性的,是不道德的。這就註定她的愛情將是悲劇。

蘩漪是被周樸園囚禁在家庭這座牢獄中的囚徒。周公館的環境以及與這個環境相通的整個社會像鐵箍那樣把她緊緊地束縛住,使她無力擺脫。可是“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蠻勁,使她做出不顧一切的決定,她愛起來像一團火那樣熱烈,恨起來也會像一團火,把人燒燬。”繁漪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性格的扭曲,她的愛變成恨,倔強轉為瘋狂,她追求周萍,不惜陷入“母親不像母親,情婦不像情婦”的可悲境地,這與其說是愛的爆發,不如說是恨的宣洩。在她徹底明白得不到時,她毀滅了這份感情,也徹底的毀滅了自己。這是她性格造成的悲劇,也是這個摧殘人性的社會所造成的。

四、結束語

蘩漪是可怕的,她帶著恨與悲淪為癲狂,留給我們的卻是眼淚與憐憫。她是一個被汙辱和被損害者,雖然是劇本使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的發展,最終毀滅。但她“可怕”、“病態”“令人憐憫”的形象卻深刻而震撼,人們在被蘩漪這個飽滿而真實的戲劇形象所震撼的同時,又引發深深的思考。是誰造成她的悲劇?正如曹禺本人所說:“這個人物的深刻之處,在於她從又一個側面,揭示了這個家庭和社會,猶如一個封閉禁錮的黑匣子,是連一點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的,在這個黑匣子裡,人性被扭曲異化,美的心靈被扼殺窒息。

參考文獻

1、①曹禺《雷雨·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版第10頁。

2、②曹禺《雷雨·序》,曹愚文集[M]第1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12.

3、③楊立民《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02.06.

4、④餘秋雨《天涯故事》,中國盲文出版社,2006年05月

5、⑤《曹禺作品精選》(雷雨)且夫選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56頁

6、⑥曹禺 ,《曹禺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

7、⑦《曹禺作品精選》(雷雨)且夫選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65頁

TAGS: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