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鋼琴教學改革論文

文思屋 人氣:2.43W

一、鋼琴教學改革的方法

鋼琴教學改革論文

(一)教學模式的改變

教學模式是開展教學的教學方法和開展整個的教學的指導方針,因此要培養鋼琴演奏人才,就要將原有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樹立新時期的藝術教育觀,真正的開展素質教育,將學生培養成能彈、能唱、能譜曲的人才而不是簡單的一個鋼琴演奏員。將學生的鋼琴教學和各種美學教育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有一種美的感受,體會什麼叫做美,積極的去尋找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情操、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將很多藝術相關的學科也納入到學生的培養方案當中,例如心理學、美學、音樂素養等等,多種學科共同滲透到音樂當中,搭建一個鋼琴的新的教學模式即可以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又能有力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前的教學實踐主要以講課為中心,學生聽課練習為主,這種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要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到以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模式,這也是新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

(二)提高師資水平以及教學裝置的完善

鋼琴是一個以實踐為主的課程,這需要教師不僅要有充分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的能力,具有較強的作品分析和欣賞的能力,還要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要使鋼琴藝術朝著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教師不應像以前一樣僅僅教學生樂理知識、各種演奏技巧,研究各種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學生在鋼琴學習中都能得到樂趣,成為不同方面的人才。教學方面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教學裝置,較好的教學裝置是開展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學生鋼琴能力的一個重要保障,擴大音樂室的開放時間,讓學生可以多多的進行練習,提高其實踐的能力,舉行各種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在大型場合的舞臺上進行表演,增強她們的實戰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演奏心理狀態

學生的心理狀態對鋼琴的.演奏效果有著十分大的影響,舞臺上音響的效果,演奏者自身的緊張心理都會使演奏的效果不好,因此對演奏者的心理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生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心理狀態,提高他們的應變的能力,在目前的教學中太多的注意學生演奏技巧,而很容易忽視了學生整體協調性的控制以及在演奏過程中不被其他因素分散注意力的能力,而這些對於一個鋼琴演奏者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導致其鋼琴演奏水平難以達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是一個十分必要的教學環節。

(四)加大力度對教師進行培訓

一個優秀的教師才能培育出好的學生,教師水平決定著學校的教學水平,所以高校一定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的投資,對青年的音樂教師進行多方面的培訓,提供其演出、學習、交流的機會,讓青年教師能夠積極的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講好的經驗引進到自己的學校,努力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提高做出一個保障。

(五)引入多媒體教學

隨著資訊化教學的快速發展,我國很多學科都引入了多媒體教學,讓學生以立體化的感覺所學的內容,鋼琴教學也可以這樣,可以將音樂作品、音樂會現場視訊等等在上課的時候為學生播放,並在播放的間歇為學生指導,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實戰的經驗,又可以學習基礎知識。

二、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鋼琴教學的不斷完善,我們的鋼琴教育要向著現代化、科學化邁進。高校的鋼琴教學要積極的思考教學改革方法,完善教學方法,從每一個細節做起,積極的與學生對話,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對鋼琴的興趣,為我國的素質化教育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