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衛生統計主體的評審與改善

文思屋 人氣:2.66W
衛生統計主體的評審與改善
        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學模式到社會、心理、生物學模式的轉變和質量觀念的更新,實施衛生統計質量控制的物件不應是統計工作,而是衛生統計主體。衛生統計主體是影響統計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1衛生統計主體的再思考
        統計主體是指從事統計者,不僅僅是指專門從事衛生統計工作的人員,它應包括4個人群。不同的主體對衛生統計質量的影響各不相同。
        1.1專業統計人員:主要負責統計資訊的採集、加工、整理、分析與再分析、資訊表達與傳播。要求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較強的實際分析能力。
        1.2衛生服務人員:主要負責填報開展衛生服務工作的各種原始登記。要求能準確把握統計概念,並掌握一般的統計方法論。
        1.3衛生服務物件:主要負責提供有關衛生服務內容的個人及家庭成員情況。
        1.4衛生調查物件:主要負責提供與衛生服務相關的人口、和社會需求等情況。
        由此可見,明確認識“內部衛生統計主體”和“外部衛生統計主體”的含義對提高衛生統計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外部衛生統計主體是指為衛生機構提供有關衛生統計資訊的個人或機構。內部衛生統計主體則是負責收集、整理、彙總、分析衛生統計資訊的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提高外部衛生統計主體對統計工作的認識,加強內部統計主體的相互瞭解、相互支援、相互提高、相互協作,是提高衛生統計質量的保證。
        事實上,外部衛生統計主體作為衛生統計資源的提供者來說,他們是主體。但作為衛生服務的物件來說,他們又是客體。那麼,他們在提供衛生統計資訊的時候,往往首先是從客體的角度,要求能安全、便捷地接受服務,能尊重他們的知情權、決定權、隱私權,能認同衛生機構的服務確切可靠,並且能瞭解衛生機構的職能,瞭解有關藥物、飲食、保健方面的知識。內部衛生統計主體,在收集、整理、彙總、分析衛生統計資訊的時候,希望所提供的衛生統計資料對領導決策、加強管理、改善服務、研究有利用價值。
        2評價衛生統計主體的滿意度
        衛生統計主體的滿意度對於衛生服務機構具有重要意義。在製造業,顧客滿意、職工滿意因而提高了社會滿足程度已深入理論中,顧客滿意、職工滿意、社會滿意三者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當通過自己的衛生服務使外部衛生統計主體的需求得到滿足這一社會價值被社會認可後,內部衛生統計主體的職業自豪感增強,工作積極性提高,有利於增強衛生機構的活力,推動衛生機構的。
        據有關調查顯示,外部衛生統計主體對衛生服務機構的滿意度不到70%,內部衛生統計主體對其擔任的角色的滿意度只在50%左右。因此,重視衛生統計主體對衛生服務的滿意度及運用調查方法所得出的指標,可知道衛生機構自身的位置,挖掘衛生服務中的巨大潛力。
就內部衛生統計主體而言,對職務、工作環境、條件、成果、以及同事的滿意程度高,其對工作的積極性就高,對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責任心就強。相應地,統計數字的準確性就高,統計分析的邏輯性就強,進而,統計資訊的佔有率亦高,統計資訊精品的產出亦多。反之,當他們所具有的知識及促進各項工作改善的方法在工作中難以應用時,他們就會推動工作興趣,放棄他們的`職業抱負,推卸責任,最終導致衛生服務物件的利益受損,衛生統計工作的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