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大全

文思屋 人氣:1.69W

●.談笑自若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大全

東漢末年,曹操與孫權、劉備為首的孫劉聯軍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曹操被打敗。孫劉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縣)。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擊敗了吳軍的先頭部隊。

孫權手下的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決雌雄。東吳名將甘寧上前勸阻,認為南郡與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互為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後再進攻南郡。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甘寧率軍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當時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後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餘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雲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築高樓,然後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下,射死射傷不少甘寧的士兵。城中的將士們都恐懼起來,唯獨主帥甘寧跟平時一樣鎮定,談話笑容非常自然。(原文是:“城中士眾皆懼,唯寧談笑自若。”)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枝箭,選派優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於甘寧率軍沉著頑強地固守夷陵,使得曹軍一直無法攻破。

後來人們就用“談笑自若”來表示平靜地對待所發生的情況,說說笑笑,不改常態。自若,跟平時一樣。

●.螳臂當車

春秋時,魯國有個賢人名叫顏闔,被衛國靈公請去當太子蒯瞶的老師。顏闔聽說蒯瞶仗著父親是一國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蠻不講理。顏闔感到教育這樣一個學生十分困難,不知如何是好。

顏闔到衛國後,他先去拜訪衛國的大夫蘧(qú)伯玉,請教如何才能教好蒯瞶。蘧伯玉回答說:“顏闔先生,您先來問情況是對的,您想教好太子確實很難辦到啊。”他進一步分析說:“我舉一個例子說吧!螳螂自不量力,自己跑到馬路上來,舉起雙臂來阻擋前進的車輪,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儘管它自己確實認為這種舉動是勇敢的,但是確實沒有意義啊。顏闔先生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為像螳臂當車一樣,您要小心慎重!有些事情不是您一個人能解決的,您還是好自為之吧!”

後來,人們就用“螳臂當車”作為成語,來比喻沒有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就輕率地去做辦不到的事,結果必然會招致失敗。螳,螳螂;當,抵擋。

●.尾大不掉

春秋時期,楚靈王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的弟弟公子棄疾。公子棄疾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少的軍功。為了表彰棄疾建立的功勳,楚靈王把蔡國的大部分土地賜給他,並且封他為蔡公。但是過了不久,楚靈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無宇請進宮來請教。

楚靈王問申無宇說:“我把棄疾封為蔡公,你怎麼看?”申無宇說:“國君是不應當把親近的人封在外面的,因為日子一久,他的力量大大發展,就會威脅國家。俗話說:樹枝大了一定會折斷,尾巴大了就不能搖動,這個道理,您一定是知道的。(原文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申無宇走後,靈王又仔細地想了一下。他認為公子棄疾是自己最寵信的弟弟,一向很忠順;又屢次為國家建立了功勳,受到特殊的封賞,肯定不會背叛自己,因此,就沒有接受申無宇的意見。沒過幾年,棄疾勢力越來越大,果然起兵反叛了楚靈王,楚靈王沒有辦法,只好上吊自殺了。公子棄疾當上了國君,這就是後來的楚平王。

後來,人們就總結出“尾大不掉”作為成語,用來比喻部下勢力非常強大,不聽從上級的調動和指揮。現在多用來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掉,搖動。

●.為虎作倀

從前,在某一個地方的山洞裡,住著一隻凶猛無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為沒有食物充飢,覺得非常難受。於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裡去獵取食物。

正在這時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遠處有一個人正蹣跚地走來,便猛撲過去,把那個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還不滿足,它抓住那個人的鬼魂不放,非讓他再找一個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讓那人的鬼魂獲得自由。鬼魂居然同意了,他就給老虎當嚮導,漫山遍野地去找人。終於遇到第二個人了,那個鬼魂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脫,竟然幫助老虎行凶。他先過去迷惑新遇到的人,然後把那人的帶子解開,衣服脫掉,好讓老虎吃起來更方便。

本來,這個人是被老虎害死的,可是他變成鬼以後卻心甘情願地為老虎做幫凶,古時候人們就把這種幫著老虎吃人的鬼魂叫做“倀”。

這本來是一個傳說,後來,人們根據這一傳說總結出了“為虎作倀”這個成語,指幫助老虎害人的倀鬼;現在多用它來形容那些幫助壞人傷天害理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漢時期,有位有名的將領,名叫李廣。他前後跟匈奴進行過七十多次戰鬥,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

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家的功臣,但他一點兒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總是把那些賞賜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這是一位多麼讓人崇敬的大將軍啊!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為他悲傷嘆息。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李廣立傳時,借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讚頌李廣為人至誠、不尚虛名的美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子和李子有著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都踩出了一條條小路來。

後來,人們就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品德高尚或有實績的人,不待自我吹噓,自然能感動他人。蹊,小路。

●.外強中乾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夷吾曾經在外過了一段流亡生活。在秦國時,他曾經答應過秦穆公,如果將來能夠回國當上國君,一定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

後來,夷吾真的回到晉國繼承王位當上了國君,這就是晉惠公。可是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後來秦國發生饑荒,晉惠公也沒有向秦國施以援助。秦穆公為此懷恨在心,便出兵攻打晉國。晉惠公帶領軍隊前往迎戰,不料卻吃了三次敗仗。當秦軍深入晉國時,晉惠公叫人給他的戰車套上鄭國出產的名馬前去打仗。

大夫慶鄭勸阻說:“自古以來,打仗必須用本國的好馬。因為它土生土長,熟悉道路,聽從主人使喚。現在,您乘外國的馬去迎戰敵人,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樣的馬一旦遇到意外,就會因為驚懼而使呼吸和血液迴圈加快,狂躁不安,從而變得不聽使喚。從外表上看雖然很強壯,可實際上已經十分衰弱了。(原文是:'外強中乾。’)要進不能進,要退不能退,那個時候再後悔,可就晚了啊。”

可是晉惠公根本聽不進去,仍然一意孤行。戰鬥開始後不久,晉惠公的車馬便開始四處亂跑,結果陷入泥濘之中,進退不得。晉惠公就這樣被秦軍毫不費力地俘虜了。

後來,人們引用“外強中乾”來表示外表好像很強大,內部卻很空虛和脆弱,多用於貶義。幹,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