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旅遊>導遊詞>

青巖古鎮的導遊詞

文思屋 人氣:8.44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遊,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遊詞,導遊詞是我們引導遊覽時使用的講解詞。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青巖古鎮的導遊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青巖古鎮的導遊詞

青巖古鎮的導遊詞1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各位前來青巖的朋友,下面就由我,帶領大家移步青巖感受青巖古鎮這座明代古城的滄桑與內涵,領悟現代文明與古代文化的衝擊。

青巖古鎮是貴州省四大古鎮之一,其餘三個古鎮是鎮遠古鎮、丙安古鎮和隆裡古鎮。青巖古鎮建於明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距今已經有635年的歷史,它建於貴州建省之前,見證了整個貴州的風雨滄桑。

作為貴州省歷史文化古鎮,青巖的文物點多達百處,其中23處已收入《中國文物地圖集。貴州分冊》。漫步青巖,古色古香的古鎮勝蹟隨處可見。交錯密佈於鎮內的明清古建築,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其中8座石碑坊現存3坊。這些古建築都是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雲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均為貴陽市僅見的精品。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趙理倫百歲坊”是清朝光緒年間所建,造型獨特,工藝精巧。最為有趣的是兩側石柱上的“下山獅”,最具匠心。中國絕大多數的獅子造型都是站著或者蹲著,這種下山獅的設計打破傳統理念,充分體現當時的建造者們對於建造這座牌坊的重視和匠師的高超技藝。我國著名的建築大師劉海粟先生稱讚這種工藝“實屬罕見”。百歲坊的對面是定廣門,它是青巖古鎮的南大門,建於明天啟年間,距今也已三百多年的歷史。城牆依山勢而建,蜿蜒曲折2000餘米,極富南方山寨城堡特色。

古鎮上最有名的人物當數雲貴第一狀元趙以炯。現存的趙以炯故居始建於清代中晚期,為穿鬥式懸山頂木結構二進四合大院,坐南向北,有朝門、兩廂、正房、後房及全井、花園等。佔地面積828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朝門是雙開垂花門,高4米,寬2。1米。懸木製匾額上書“文魁”二字。北側院牆內壁上繪製有百壽圖,用各種顏色書寫各種字型“壽”字100個,現存的有30多個。現在的趙以炯故居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遊覽了這麼久,想必各位已經飢腸轆轆。青巖的美食一定會滿足您的胃,也會滿足您的心。青巖的滷豬腳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一定會讓您大快朵頤,酣暢淋漓;香甜酥脆、美味可口的百年老字號黃家玫瑰糖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濃稠掛碗、酸甜適中、回味悠長的青巖雙花醋開了您的胃,醉了您的心。

感謝各位遊客,希望青巖之旅帶給大家的是歡樂、是美的感受,青巖古鎮歡迎您的再次到來!青巖與我在這裡等著大家再次重聚!

青巖古鎮的導遊詞2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它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一座建於600年前的軍事古鎮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錯密佈,寺廟、樓閣畫棟雕樑、飛角重簷相間。悠悠古韻,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豆腐果、泡豆腐、豆腐皮、狀元蹄、狀元膀、雞辣角等,養豐富、食法多樣、是青巖的著名小吃。

小小青巖給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當地的美食了。青巖可能是所有古鎮中特色小吃最多的一個了吧。也許是侷限於當地的物產,小鎮的傳統特色小吃所用的原料其實並不複雜而特殊,僅僅是一些家常的五穀雜糧、葷腥畜肉而已。但在鎮內巧婦的精妙手藝加工下,一盤盤極有特色的小吃就擺上了桌面。

豆腐圓子是用豆腐捏成圓球狀,再裹上面粉做成的。在油鍋裡微微一炸,出鍋的時候黃燦燦的。趁熱蘸點貴州特有的沾水,再整個兒放入嘴裡,外脆內軟,甜中帶辣,確是極品的美味。 糕粑稀飯,早餐的首選,藕粉做底,上面放上一個煮熟了的米糕團,看上去煞是可愛誘人,一般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餞之類的配料,然後用勺子把米糕搗碎,和在藕粉裡一勺勺吃,口味甜糯,細滑無比。米豆腐想必幾乎西南的每一個小鎮裡都有,可到了青巖這米豆腐也不同了。當地有一種特殊的米豆腐,用綠豆粉和各種蔬菜調和在一起,色澤嫩綠,這樣的.配方可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哦。

青巖的美食還有很多,比如蜜汁豬肘、酸湯魚等等,當地還盛產各種山間野菜,處理後襬上飯桌也是極具特色哦。

青巖還有自身特有而遠近馳名的土特產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寬家於1874年首戶生產傳承至今的百年老字號。青巖雙花醋也有百歲高齡,至今不衰,其醋液濃稠持碗,色如醬油黑中帶紅,酸味適中,曲香回味悠長而略甜,"老貴陽"們對它頗為偏愛。古鎮方圓3平方公里,鎮容佈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櫃臺和木櫃臺。鎮內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共30多座廟宇祠堂,這批古建築氣勢雄偉、雕樑畫棟,工藝精妙絕倫,令人歎為觀止。其中不少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頗具觀賞價值。

青巖古鎮的導遊詞3

巖鎮位於貴陽市南郊29公里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據今已有600年的歷史,最貴州省的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越過空廓的田野,登上層層的石梯,就看見古城牆的殘垣及堪稱青巖門戶的定廣門,門上飛簷翹角、雄偉壯麗。

邁過定廣門,是一座歷經600年風雨滄桑的石牌坊,坊上倒臥的石獅子彷彿向人們訴說當年纏足守德的婦女為石坊“殉情”的滄涼。

青巖古鎮的石巷道、木宅、民居以及富有當地特色風味的豆腐果、玫瑰糖迄今仍保持當年的風貌,倒是增添了些供遊人休息、乘涼的亭臺樓閣。

青巖還有一座莊嚴的道觀“萬壽宮”和佛寺“祥雲寺”。在經歷千百年滄桑後,如今已沒有當年的旺盛香火,但建築還完好無損,保持著當年的模樣。

古鎮上還有在清光緒年間經保和殿皇帝殿試,大魁天下,考中第一名狀元的趙以烔的府第和清代著名學者周漁潢的故居以及儲存他著作的“桐 書屋”,既說明了貴陽地區的人才輩出,更增添了青巖古鎮的文化氛圍。

歷經多年,青巖古鎮仍用它古老的模樣在人們的眼前展現。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保護它,讓它繼續為人們訴說古老的故事,不被時代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