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2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的讀後感範文2000字

文思屋 人氣:6.78K

最近看了《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本書的作者龍應臺。借這本書龍應臺和21歲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視窗。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開啟天窗說亮話。

親愛的安德烈的讀後感範文2000字

本書的寫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她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我可愛的安德烈哪裡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她一定要認識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訊。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我認為第一點應該是要學著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只有父母主動去尋求與孩子的溝通,孩子才能將自己的內心完全對父母開啟,才能進入父母與孩子的良性迴圈溝通中。

本書中母子通訊涉及的內容很廣: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文筆生動,話題廣泛,探究執著,情感深邃,令人感動。

下面我就從中摘錄一些自己認為有感而發的片段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當今巴黎有百分之四十的青年找不到工作,四十出頭的人仍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沒有工作,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龍應臺表示不希望安德烈落入這種人生的軌道,但兒子卻提出“媽,你要清楚地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你會失望嗎?”龍應臺大受震撼,但迴應也夠獨特而精彩:“媽媽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而在乎你是否快樂,未來人生是否有意義及有個人時間;人自強努力不是要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為自己找尋心靈的安適,哪怕你謀生是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母親告訴兒子,金錢與名聲絕不是快樂的核心元素。一半人在讚美我的同時,總有另一半人在批判,我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如何寵辱不驚。

對於龍應臺的回答,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都不是這樣理解的,究其原因是父母的認知範圍有限,這就需要父母在現實生活中,不但要求孩子多學習,同時自己也應該不斷的學習,開闊視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自己提升了才能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安德烈是生長於德國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著來自於母親的中國血統,其他方面已經很難和中國扯上什麼聯絡了。在這樣一個德國新一代青年的眼裡,世界是什麼樣的?安德烈告訴媽媽,我不關心臺灣的過去,不關心淡水河的魚蝦是如何滅絕的,不關心在一個不民主的地區人們如何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關心德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將以何為今後生活的依憑,我只關心我自己每天是不是開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龍應臺的回答是:他是一個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個人”,我無權強令他做什麼,只能和他進行朋友似的交談。她想知道兒子究竟怎樣考慮個人的價值,怎樣衡量中西方思想的異同。安德烈便和媽媽說,請原諒,媽媽,我們的`語境不同,你的很多問題對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或者說對整個德國而言你的這些問題早已得到解決。

作為讀者,我覺得安德烈怎麼可以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說話?而龍應臺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讓我被他們母子間的這種火星撞地球般的交流一再震撼。我知道對於我來說,尚無必要去評斷他們孰對孰錯,關鍵是我得明白他們各自究竟在一個什麼樣的語境下言說。譬如我們常提到中西方如何如何或是中外如何如何,這些說法便會令安德烈覺得荒唐,西方怎麼就成了一個概念?德語世界和英語世界完全是兩個世界嘛,也能統一在西方概念中嗎?或者說德國很可能會和中國走得更近,而根本不是美國。這已是一個後現代的世界,而你卻帶著前現代時期冷戰的思維、東西方對立的思維,你怎麼可能做出關於世界的正確的判斷呢?所以,今天我們中國人所面臨的還是如一百多年前一樣,要不要走出天朝大國的迷夢來認識一個真實的世界。你儘可以說我們有自己的堅守,有自己的策略,有自己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但你不能忽視中國首先是世界上二百多個獨立國家和地區中的一個,所謂外國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N個國家的統稱。這些國家有自己各自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誰是我們的朋友,誰又是我們的敵人,絕非一個簡單的判斷可以概括。過去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並且說世界上還有好多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群眾等著我們去解救,現在的問題是人家到底是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到底歡迎不歡迎我們去解救?

正如白巖鬆在《巖鬆看日本》一書中說的,一切平等的對話必須建立在互相瞭解的基礎之上。對世界,我們首先要以客觀、公正的眼光去看,而不是坐在流俗成見裡痴人說夢。放眼世界是一種素養,過去是,現在更是!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交流問題時,要從孩子的立場去分析問題,從具體的環境中體悟對方是如何想的,對方所持觀點的論據是什麼,只有瞭解了孩子想法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從整體上對孩子的觀點予以是非的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