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000字

文思屋 人氣:1.79W

《親愛的安德烈》,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和她兒子安德烈三年通訊的一部通訊集,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

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書名字叫做《親愛的安德烈》,是一部通訊集。這本書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和她身在德國的兒子安德烈三年堅持通訊的成果。

龍應臺,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她在臺灣有著博士學歷,而她的文字,有著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理性。比如《野火集》,比如親情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

十八歲,對於有些孩子和父母來說,成為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龍應臺在這本書的開頭寫道:“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狀況,但是又有多少父母願意同龍應臺一樣嘗試著去認識長大了的孩子呢?她在書中堅定地說,“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訊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出乎意料地是安德烈同意了,於是三年的堅持就有了這樣一本由36封家信構成的書。

寫信的過程是辛苦的,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兒,小的時候就隨父親定居到德國去了,而龍應臺則留在了她的故土臺灣。安德烈最擅長的是德文,龍應臺最擅長的是中文。所以他們各退一步,用英文來寫信。書的序中寫著:“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我常批評他文風草率,“不夠具體”,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細節。在寫作的過程裡,我們人生哲學的差異被凸顯了:他把寫作當“玩”,我把寫作當“事”。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出現對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我有八分的認真,兩分的知性懷疑。他對我嘲笑有加,我對他認真研究。”不過還好,安德烈雖然總是不耐煩母親的催促,但是每次到了截稿日期還是會認真地寫完信。

如果你認真去讀這36封家信,你可以從中看見鮮活的母子二人。安德烈正如母親所說,有著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的男孩。字裡行間常常能看見他幽默的一面,比如當讀者來信問他為何能堅持三年時,他四兩撥千斤地回覆到:“老兄,應該要賺稿費。”他還有些小嘴硬,比如,在最後的最後,為書寫序言的時候,他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而且,寫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雖然我絕對不動聲色。”除此之外,他也有他認真的一面,他很認真地告訴母親,說他希望“寫信本身就是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而不是工作壓力。”偶爾來一句總結“畢竟人生不是一場沒完沒了的party”,也能看出他玩世不恭的態度下隱藏著的成熟的思考和理智。也難怪讀者來信說,剛開始一直認為安德烈是個虛構的人,看了幾封信後,他開始相信安德烈這個人是真實的存在的。

龍應臺呢,除去作為一個盡職的作家不厭其煩的催稿以外,她還扮演了一個盡職的母親的角色。大到安德烈的學習、戀愛、將來的工作方向、對於國家、藝術的看法,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顧及到了。在信的末尾常常會有一句“哦,孩子,答應我,踢完球滿頭大汗時,不要直接吹風”或者“啤酒即使單薄,也不要多喝”,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再怎麼濃重的母愛,都可以濃縮成一句句叮嚀,透過網路和文字,傳到安德烈的心裡。相信他感受到了,相信翻開這本書的人也都感受到了。

龍應臺母子間不同的觀點和相互的討論,成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安德烈的十八歲,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德國,生活多姿多彩猶如熱帶魚,足球、朋友、下午茶。而龍應臺的十八歲,在二十世紀的臺灣小漁村裡,沒有高速、沒有下水道、沒有音樂廳、美術館,有的只是黑衣白裙、齊耳直髮。時代的差異,自然造成了思想的差異,也不可避免的在書中有了爭論。母子倆討論民主、討論政治、討論該不該反抗一名“權威教授”,從香港沒有咖啡館引申出忙碌於工作的香港人到底有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討論龍應臺的古典樂,討論安德烈的嘻哈樂,討論戀愛觀。有鋒芒的劍才是好劍,有思想碰撞的書才是好書。一味的炫耀母子情深卿卿我我的書毫無看點,一味只懂得理論死氣沉沉的書也不吸引人,無比慶幸這本書結合了這兩方面,像火鍋中的鴛鴦鍋,一半麻辣使人清醒,一半清甜使人溫暖。

隨手翻開一頁,都是滿滿的感悟。龍應臺的文字很有思想,安德烈的文字充滿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味道。我挑選了這樣一段給大家欣賞。題目叫做《我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混蛋》。這裡面安德烈和龍應臺討論到了公平和正義的問題。安德烈寫到:“我發現:是,我知道中國大陸的婦女在極不人道的工作環境裡,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會因而不買耐克的運動鞋。我知道麥當勞為了生產牛肉大面積破壞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們的老闆口袋裡塞滿了錢,但我不會因而不去吃麥當勞。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於營養不良,但我不會因而勉強自己把每一餐飯的每一個盤子舔乾淨。換句話說,我發現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我是一個日子過得太好的年輕人,狠狠打我幾個耳光也不為過,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見自己的生存狀態,而且至少,我並不以我的生存狀態為榮。”這段話並不是什麼傳遞正能量的話,相反地,還有些消極的因素在裡面。可是作文剛剛寫過“橫看成嶺側成峰”,換一個角度想,這何嘗不是現代人最缺少的坦誠和踏實呢?做了,知錯了,不逃避不退縮,不掩飾不做作,大大方方地承認了。雖然無奈,卻毫不忸怩地告訴別人自己的挫敗和無能為力、自己的安於現狀。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有人領著公款旅遊吃喝、有人頂著氣功大師的名號招搖撞騙、有人誇下海口卻臨陣脫逃。在這個社會風氣浮誇的時代中,總是叫囂著、喧譁著公平、正義的人,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其實和安德烈所說的生活狀態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爭論、激辯,面紅耳赤雞飛狗跳,卻沒有人能冷靜地站出來指著自己的鼻子說你就是這世界不公平不正義的幫凶。以身作則,倘若這個道理他們都不懂得的話,那些所謂的客觀的、冷靜的、偉大的言論,都像一個個華麗的泡沫,一戳就破,風吹過,了無痕跡。相比於他們,安德烈的坦然,安德烈的自我剖析,比十萬字慷慨激昂的論文還來得震撼人心。至少,他讓我苦苦去思索過,我們掛在口頭的公平和正義,到底應該怎樣去追求。

最後,我想念兩段書中感動我的話。第一段是龍應臺與安德烈談到戀愛觀。她說,“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也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願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第二段話,是龍應臺關於父母的解讀。她說,“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房子吧。”

我想,和在座的各位一樣,不管父母是不是住慣了的舊房子。我們只希望,父母是永遠那棟不會老去的房子。

謝謝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

(第一~~三封信)

讀完了前三封信,我看到了兩國兩代人的差異。龍應臺的一切就是讀書,世界是不存在的;而安德烈呢?流行音樂、時尚、電影

誰擁有的更多?小漁村的貧乏帶給了龍應臺一些方面的殘缺,但也給予了她一種悲憫同情的能力。二十世紀的社會給予安德烈知識和享受,卻讓人體會不到這一代“定錨”的價值究竟是什麼。這樣的差距引發了我無盡的思考。而關於國家的問題,我對德國的歷史瞭解的不是很多,我不能理解他們對“愛國”的逃避,我認為愛國是一種意識,不管你是否表達出來,它都將沉積在心裡,難道不是嗎?而那素樸的民族主義,如果因歷史的操弄而被灌輸得過多,則會失去了那內心的深遠與寧靜。

(第四~~六封信)

在今天的內容中總是看到這兩個詞:“年輕”、“清狂”。年輕就是清狂嗎?也許不是。現在無憂無慮的一代。又有多大的事能去反叛呢?我們也不是如此放蕩不羈吧!我們只是愛玩,愛自由,愛放鬆自己。但一個“玩”字,不同時代與背景的青年對於它的詮釋也大不相同。一九六八年的歐洲青年向權威挑戰,向上一代人丟石頭,龍應臺的那一代人那時還在是愛黨愛國教育,玩群體遊戲唱“團結就是力量”。但是龍應臺說的也對呢,“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年少的我們經歷的只是“平原”,但今後佈滿“荊棘”的道路,還是需要自己去開創。所以放下也許存在的“懶惰”,你的“勤奮”會帶來不再迷茫的未來。

(第七~~九封信)

讀了這三封信,我的良心似乎都受到了譴責。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窮苦的人民,我們這代90後卻安逸地生活著,我們現在享受的一切都是那些人換來的,而我們卻從來沒有給予他們任何回報!安德烈在十九歲時想到的這個問題,突然間讓我有了犯罪感,也使我看見了這個世界的醜惡嘴臉。也許任何人都想去抗爭,但是在信仰和現實之間,這條路是很難找出來的。龍應臺說安德烈還沒到尋找具體著力的點的時刻,但那個時刻什麼時候才會到來呢?我們現在能做的也許只是在災難來臨時捐出一份力,在享受面前做出一份推辭,可這綿薄之力也總能改變一點點,做自己能做的,這也很重要。哦,這消極與積極的道德!

(第十~~十二封信)

這次安德烈談到了他目前的.兩個煩惱:討厭的英語教師和感情問題。如果是我遇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教師,我也會和安德烈有同樣的做法,可看到龍女士丟擲的一個個問題時,我想到了後果。在這種事情中,需要的是智慧,蘇格拉底的態度顯然更理性。再說感情問題,我很少在書上看到一個十九歲的男孩敢公開談論自己的感情(看來外國人真的不一樣)。失戀是一件痛苦的事,在安德烈口中卻成了如灑潑牛奶之類的小事,其實內心很難過的吧?在遇到喜歡的人時,一定要拿出你的勇氣,坦白自己的感情!“讓木屋裡有和平,讓豪宅裡起戰爭”,這句話很好呢,明顯就是批評那些中產階級主義,也許這會成為我的座右銘哦!

(第十三封信)

這封信突出了一個主題:左派和右派的概念。初看題目頭—“向左走,向右走”,我還真沒想到這樣的內容。但我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選邊站”,這只是一個名義,許多不曾經過權力測試而自我信心滿滿、道德姿態高昂的理想主義者都是不可靠的。所以這些革命家、改革家、理想主義家一但掌權,國家會變出什麼面目?臺灣就是個例子,我們已經看到過太多墮落的英雄、虛假的民主鬥士、輕易讓權力腐蝕、人格破產改革者和革命家了。最後說說安德烈的舉動吧!他的正義感和對那個安妮的批評令我信服。但是希望他能看清理想主義的本質—它是珍貴的,也是脆弱的,是容易腐蝕的。好好把握這一切吧!

(第十四~~十五封信)

今天都在談論音樂呢!我也喜歡音樂,特別是那種旋律和諧、流暢優美而靜謐的古典音樂,聽的時候,心都飄蕩起來,隨著音樂擺動。不知道安德烈的“美感”到底是怎樣一種境界。好的東西最後總會被人們認同,安德烈說德國突然冒出來許多極為深刻的創作者,就是如此。令我驚奇的是龍應臺的發現:舒伯特的歌—Der Lingdenbaum居然翻譯錯了!不是“菩提樹”,而是“椴樹”!這首讓人們流唱百年的歌曲到頭來竟是一個錯誤?椴樹是德國人溫馨甜美的家園、和平靜謐的生活、溫暖的愛情和親情,對中國人來說卻是個陌生的詞彙,而菩提樹卻充滿意義和遠思,翻譯者也許也是因為這個吧!

(第十六~~十七封信)

安德烈就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小鎮了,從他的文字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那濃濃的不捨之情。他的幾個朋友都是混血兒,但這一點並不影響到他們的友誼和彼此之間的默契。多國文化,就像湯裡的香料,反而使生活多了自衛。曾經擁有過的美好時光揣在心裡我們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從那裡來……

混血兒一直是我羨慕的物件,他們擁有兩國的背景與文化,也能精通多國語言,但一直不知道有一些煩纏繞著他們—如果你問:“你從哪裡來?”估計他們就會沉默不語了。國際是個麻煩的東西。但是不管國家變不變,泥土和記憶都不會變,還有那一個心中的小鎮。

(第十八~~十九封信)

香格拉底,多麼美的名字啊。可根據龍應臺說的場景來看,那就是大煞風景了。在我心中,它應該是個類似於青藏高原的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可當它被圈在那小小的柵欄時,就失去了那份純美的意義。上海的城隍廟就是這樣,那靜謐神聖的寺廟居然被幾個保安擋在了裡面。不管是什麼,只要扯上了錢,就會有一股銅臭味。但這一切也是因為貧富差距,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有一種“問題意識”,例如:不買沒有道德承擔的品牌,不買動物的毛皮……這一點一滴都能改變這世界,哪怕只有一點點。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問題意識”,每個人都要獻出自己的一點點,每個人都要努力完善這個世界!

(第二十~~二十三封信)

香港是這三封信的主要話題。香港是個美麗的城市,也是個忙碌的城市,也許它缺少一種安德烈口中的“生活藝術”,但這也是一種美—熱鬧是中國人的“習慣”,比起德國那只有音樂的小酒吧,我們會更喜歡吵吵鬧鬧、大家一起大聲談笑的場面。

切回正題,香港是個沒有文化的城市嗎?當然不是!至少我覺得不是,香港很忙,不意味著它沒時間思考,它的經濟成就一直很值得驕傲,它的“搏殺精神”令人佩服。可那次遊行安德烈和龍應臺的見聞讓我又有些失望,遊行應該多是年輕人啊,我想說的就這封信的標題:大學生哪裡去了?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這可不行。這樣的香港,將來會怎麼樣呢?

(第二十四~~二十七封信)

果然兩代人的品味還是不一樣,例如安德烈和他父親選擇的兩個酒吧,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意境;而龍應臺與安德烈的衣櫥裡,也是截然不同的擺設。什麼是品味?它就是細緻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獨立個體的呈現。每一件,都正好是貧窮所吝嗇給你的也是威權政治所剝奪於你的。所以,“麵粉麻布袋”的那一代—龍應臺的品味,很難有空間。如果給我選擇兩瓶保質期不同的牛奶,我也會選日期將近的那瓶,不是品味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已經被灌輸了太多不要浪費的思想理念。可當我看到那位青島朋友的故事後,心中突然理出了思緒:對呀!我這樣做不是一直都在追尋那個壞的了嗎。也可以說,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是今天我最大的收穫。

工作,是目前青年的一大難題,好的工作就似乎意味著你的成就。但是我覺得在現代生活的框架裡,給你意義、給你時間、給你快樂的那份工作才是一真正好的、適合你的工作,好好選擇屬於你的那份工作吧。

(第二十八~~二十九封信)

李小龍的雕像居然是莫斯塔人言和的信物!這個藝術品絕對不是Kitsch(回答龍應臺的問題)。而《音樂之聲》、《雪絨花》(國內翻譯)在我看來很美啊,為什麼對安德烈他們來說卻成了Kitsch呢?也許是文化差異吧,例如要是把被大家以為是正典奧地利“民歌”的《小百花》帶到奧地利,他們可能會壓根沒聽過。我覺得,藝術和Kitsch之間的界線確實是模糊的,每個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而安德烈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單,我覺得很有趣,但我真的覺得最後一條不能列入其中—母愛,這可不是能進行評論的物件。Kitsch到底是什麼呢?

(第三十封信)

安德烈,一個能寫出這麼優秀的文章的大學生,爭取交換留學卻“落榜”了?在人生競爭的跑道上,跑得不夠快就會被淘汰。不知道安德烈是否會很傷心,對此表示同情。

因為龍女士的過失,安德烈在十歲那年就品嚐到了做一個“Loser”的味道,不好受?但我覺得很好,這種“失敗啟蒙”也許能讓你學習到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失敗者。龍女士小時候的經歷不就是例子嗎?“失敗啟蒙”給她的教訓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戰、去質疑“成功者”的定義。人總要經歷失敗,早點接觸到更能讓你平靜地面對以後的波瀾,所以請不要懼怕“失敗”的來臨。

(第三十一封信)

安德烈抽菸,這不是件好事,老聽人家說抽菸有害健康,這是真的,希望安德烈能改掉這個壞毛病。而談到香港政府禁菸的事,我的感觸也很深。確實啊,吸菸應該是個人的權利,我相信也有很多“煙迷”不情願,那為什麼就沒有人出來評判呢?德國那些報紙的反應,我覺得才是正常人應該會有的舉動。香港沒有民主,但是有自由,媒體的獨立跟批判精神,還是被容許的吧?香港政府是很強大,正如安德烈所說的—“香港政府簡直是個所向無敵的鐵金剛”。但我覺得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民主的那方面的問題。香港的人民啊,我不是說一定要反對政策,而是希望你們也可以學會利用自己的權利。

(第三十二~~三十三封信)

老,在我眼中是件很可怕的事,看到龍應臺的文字,讀到她母親的言行舉止,我就更加害怕哪一天我也會變成一個健忘的小老太婆了。龍女士是個經常在鎂光燈下的人,我滿以為這樣的她應該會談一些老使她更加有智慧之類的話,可在她的信中,談的都是生命敗壞的過程,這很樸實,也很真實。時間流逝得飛快,“老”便隨之而來,也許我—一個孩子不該說這些,但它總要降臨的,這就是生命的過程。

老,還有另外一個層次:如果你身邊與你同齡的人十分幼稚,而你卻顯得成熟,你就會覺得自己像個百歲老人,對吧?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已經進入“老年期”了呢?也許你就會和安德烈一樣,心中產生對未來的疑惑與不安了。老就是這樣,等你老了,你再去自己進行細細體會吧。

(第三十四~~三十五封信)

兩代之間的文化差異,個人主義的追求,演變成了安德烈和菲力普與龍應臺的鬥智鬥勇,形成了母子之間的隔膜。我覺得龍應臺已經是一個超乎尋常的中國母親了,雖然這兄弟倆不這麼認為。在我看來,亞洲母親最普遍的思想就是好像認為你是她生出來的,所以你的一切都由她來掌管了,“亞洲價值”和“歐洲價值”真的很不一樣。但即使是這樣,安德烈、菲力普,一個母親誠摯的愛,你們還是不應該拒絕,換作任何一個母親,應該都會傷心吧?而菲力普發現的現象,我在仔細觀察後,發現確實是那樣—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等我長大了,我可要避免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