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我們仨》讀書筆記(精選10篇)

文思屋 人氣:1.0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仨》讀書筆記(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仨》讀書筆記(精選10篇)

《我們仨》讀書筆記1

看罷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總覺得要寫下點什麼!不寫的話,就好像有一件心事沒去完成一樣,深夜也難以入睡!這就如同我每去一個地方,總要留下幾張照片,以證明我來過···

說實話,看先生的《我們仨》只花了我很少的時間!我是禮拜天去圖書館借的這部作品,昨晚深夜的時候就已經看完啦,而這一切只因我沉迷於先生的故事中,難以自拔!而在看完的那一刻,我卻有一股巨大的衝動,一定要寫一篇讀後感,一定要寫!所以說,在夕陽下沉的這個時候,我坐在窗戶邊寫下這篇讀後感!以證明看完這部作品後,我曾有這樣的感動,心悸有如此顫動過……

要我來說,先生的這部作品是談不上偉大的!因為它畢竟只是一部甚為簡單的回憶錄!或許用“動情”來形容更為貼切!對,是這樣的,這是一部絕對的動情之作!是一位已達九十二歲高齡的老人,面對著喪夫逝女的巨大悲痛,在床榻前完成的動情之作!先生以她那純樸的語言將讀者們拉入到她的生活中,感受她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所以在字裡行間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先生對逝去親人的無比追憶與懷念,甚至於為之落淚!而就我個人而言,當讀到作品最後時,我彷彿感覺到先生一下子變成了一個趴在床上不斷啼哭的嬰兒,她需要親人的懷抱,她需要親人的溫暖···任身邊的人在怎麼相勸,她卻始終啼哭著,因為她太思念她的親人啦!是那種痛徹心扉的思念!所以我說,這部作品撞擊著讀者的心靈,澎湃著讀者的真情···

一對夫妻,一個女兒,構成了先生的一家!這確實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但是,這也是一個悲情的家庭!起先,我並不這麼覺得,只是在讀完整部作品後,我才發出這樣的慨嘆!我總結了一下,這種悲情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我該說,先生的一家始終顛沛流離,從國外輾轉到國內,而後在國內又不斷地移居,只是到先生年老時才有了一個穩定的居所!

是啊,先生家庭的這一路上,飽受了太多的心痠痛楚,而這又是常人所無法體諒的!第二,我該說,先生並沒有一個快樂的晚年!事實情況也確實是這樣的,當先生與丈夫錢鍾書還在世的時候,他們那被先生喻為“此生唯一傑作”的可愛女兒便因病先離他們而去!

一年後,丈夫錢鍾書又離先生而去!此後,在這個世上便徒留先生一人,孤獨地承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想想,一個年過九十的老人是如何一個人承受著這巨大的悲痛的!我們雖能想象的出,但我們絕不會理解出先生的痛楚!!!

細看書中,先生無比的懷念著自己的女兒!那書中所描寫的場景一一再現,讓我們感受著一個平凡母親對孩子的百般疼愛,看出一個可愛孩子對母親的萬般孝敬!而當女兒真的離自己而去時,先生便將對女兒的思念幻化成了這部作品!因為在一開始,先生並沒有寫回憶錄的想法,反而是自己的女兒在生病住院期間一直在寫著《我們仨》,只是後來女兒離去,先生為完成女兒的這一心願才下筆寫這部回憶錄!而我們所要清楚知道的是,當時先生的身邊已沒有了女兒,沒有了丈夫,只先生自己···

我在想,先生寫這部回憶錄就只是為了單純的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嗎!想必沒這麼簡單吧!先生或許是在用她的方式叩問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始終銘記一個永恆的話題:親情!是啊,偉大、無私的親情!先生的家庭是那麼的平凡,但為何當我們這些讀者去拜讀時,仍會被深深地打動呢!我想,這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也一直懷有著一份親情!只是我們都太過於遺忘,只是在被別人感動時,我們才想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人啊,為何一定要這樣呢!難道一定要等到失去後才學會珍惜嗎?

最後,我得說明一下!先生的《我們仨》是指丈夫錢鍾書,女兒錢媛(先生與丈夫都叫女兒為“阿圓”)還有先生自己楊絳!而我為何要稱呼楊絳女士為“先生”呢!其實是這樣的,我看完這部小說後,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我看到很多的讀者都稱呼楊絳女士為“先生”,想必都是為了表達心中的那份崇敬之情吧!所以我也沿用著這個傳統,稱楊絳女士為先生,同樣,也是為了表達我的崇敬之情!還有,作品中有一段寫的極為動情,也倍為傷感,看到這段話時,我的心中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淒涼!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樂樂地一起過日子。””

“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此刻,夜幕已經降臨,略有涼意!從窗戶向外望去,校園裡的路燈都已亮起,為步行的人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我們仨》讀書筆記2

昨晚夜燈下開始讀《我們仨》這本書,黃色的光照進內頁,情感就緒。然後卻是發現幾度快要讀不下去,與書的情感僵局在第三部幸然自破。也許是因為九十二歲高齡創作,也許真是老人常做的夢,所以內容充斥著夢與現實的交叉。這本該在我的喜好裡投籃命中,但又偏自小不喜楊柳花草類的修辭,加之目前所有教學經歷裡多和國小生接觸,所以對此種寫作手法及偏愛的感悟力很抗拒,看到會頭疼,深感乏味。

我愛直接的、尖酸的、深刻的。話裡要藏只藏針,不藏風雪。

第三部直到附錄,尤其附錄裡錢媛的部分,很喜歡。第一次聽到楊絳的名字,後面跟著“先生”二字,以為是個男性。像她和錢鍾書這樣的人,在我們自小的課本里已經被推到了不可企及的位置,又在生活年代之隔里加深了我這代人對他們的不甚瞭解,重點在不是很感興趣,覺得不太會有共同語言吧。

其實是心態偷的懶。年代更迭,但從無新事。錢媛的畫和寫信的語言活脫脫就是現在我們現在年輕人的感覺,很可愛。不免感嘆生命易逝。

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在外留學直至生子、回國……種種由一家二口再到一家三口所上演的經歷,都是我所羨慕的安靜、不爭的生活。如果,如果說某天我想要婚姻的話,那他們二人的相處方式是我羨慕的。如果又說某天想要孩子的話,那錢媛的性情也是我所向往的。更有“如果說”的例如父女關係、母女關係、女兒女婿、婆媳關係、爺孫關係種種。

字裡行間也曾透露他們年輕時的瘋狂,但又讀來始終恬淡靜好。聽過楊絳先生不喜張愛玲,不知真假,但就寫作風格上,我肯定是極愛張的。可如果能選擇一種人生去過,楊絳先生這本書降服了我。張的人生該是王家衛式的電影,不大哭也心悶。

一些特殊時代下的經歷,是讀後理解最淺薄的部分。對歷史熟知寥寥,也就難免自以為是的覺得虧欠,虧欠作者的深情書寫。我不信書寫者不渴求讀者的理解,只是在那個年紀,無所謂了。她還是希望我們能一起陪她尋覓到歸途的吧。她總是怕一個人的。

開始讀的時候,覺得寫的也不過如此,可是讀到他們那麼多的經歷,有關學術上的成就以及與人交涉中的大智若愚,教書育人,家庭教育……都深覺不易。他們好像總是在看書,幾近榨乾自己,但又說常會偷偷溜出去玩。讓我感受到了學霸的碾壓……於是更心慌,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年,雖然是從現在起彌補是最佳時期,也只是最佳安慰而已,浪費了就是浪費了,可惜之情無法消散。只求不過於影響本就脆弱的心態。也惋嘆,一輩子都無法看完想看的書、聽完想聽的歌、賞完想賞的影視劇、走完想走的地方……這麼說來,美好竟是多的。

最後不要臉一句,我一直想寫書或者寫個現代詩集……還有劇本。不過也最多是有生之年系列了。錢錢對不起!始終自我質疑。

《我們仨》讀書筆記3

這些天,在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感慨萬分。有幸,在歷史的過往中,有過這樣一個溫馨單純的家庭,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攜手留下了暖心的痕跡。

《我們仨》分三個部分。楊絳先生以獨特的筆法、一貫的慧心,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一部分是“我們倆老了”,而開篇第一段就為整本書埋下了伏筆。太陽西沉,黃昏薄暮,楊絳先生與丈夫錢鍾書一同散步,有說有笑,走著走著,楊絳先生忽然發現自己的丈夫消失不見了。任憑她怎麼找,怎麼喊,都找不到錢鍾書的影子,也聽不到他的半點回應。空曠的野地,寂靜的夜色,只有她一人,只有她一人的聲音,在空蕩蕩的荒郊野地裡飄蕩著,楊絳先生的孤悽與害怕加深了。她找不到回家的路,夢中的自己悽悽慘慘,好像只要能找到錢鍾書,就能一起回家。就在自己的惶急中,楊絳先生突然醒了,發現自己的丈夫就在自己的枕邊酣睡著,“呼——”楊絳先生如釋重負。之後,她告訴醒了的錢鍾書,埋怨他丟棄了自己,但錢鍾書不為夢中的自己解釋,只安慰她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浮生若夢,而這是一個“萬里長夢”。歲月在一季季風雪裡輪迴,倆人執子之手的愛情,終怕有一人會先離自己而去,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天長地久。

都說夢有預知的功能,楊絳先生常做的夢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我們仨失散了。古驛道上,落葉滿地,一棵棵楊柳都變成了光禿禿的寒柳,楊絳與自己的丈夫女兒失散了。夢像沾了泥的楊花,飛不起來。趟過河,攀著山,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都是離情。在第二部分中,自己的丈夫與女兒先後得了重病,相繼去世,面對生離死別,楊絳先生用古代詩歌“楊柳”這一意象來折射自己內心的孤單與悲傷,肝腸寸斷後,生命只剩回憶,留下的就只能是悲傷。斑駁的屋子,女兒的聲音,丈夫的身影,往事在腦海不斷出現,怎能用“悽悽慘慘慼戚”來描述。“我眼前一片昏黑,耳裡好像能聽到嘩嘩的水聲。山裡沒有路,我在亂石間拼命攀登……我說:‘你倦了,閉上眼,睡吧。’他說:‘絳,好好裡。’”楊絳先生沒有說“明天見”。一生的情,一瞬的離,明天亦能再見?晨光熹微,水聲嘩嘩,山上的“望夫石”還在期盼著丈夫的歸來。

逝者如斯夫,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可溫馨的回憶還在,生活仍要繼續。在書的最後一部分裡,楊絳先生重溫了一遍和他們一同生活的歲月,和他們再聚聚——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九三五年七月,楊絳與錢鍾書遠赴英國,千里求學,共讀牛津。時光總在靜靜的日子無聲無息地流過,每個在外的遊子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每每想起,只能用讀書來化解對家鄉的思念,所以他們的大部分時光都在圖書館裡度過。而生活又是百味叢生,換房、做飯……隨著平淡的歲月流淌進心房,為他們的內心增添了一份恬靜與安詳。直到女兒錢瑗出世,宣告了一個家庭的完整……

全書是楊絳先生以夢的形式娓娓道來的。虛實結合,詳細生動地描述了楊絳先生與丈夫和女兒的一生歲月,也是讓楊絳先生撕心裂肺的歲月。同時加上古代詩歌抒情的經典手法借景抒情,把豐富複雜的情感寄予景物之中,讓讀者感同身受。

《我們仨》中楊絳先生的一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清華才子,滿腹經綸,一身痴情;她是大家閨秀,江南才女,一世柔情。從清華校園裡相遇的那一刻起,便註定要琴瑟和鳴,綵鳳雙飛,譜寫一段不巧的人生。一場邂逅,換來了美好的愛情,從此經年相伴,即使繁華逝去,歲月斑駁,彼此的生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

同時文中的許多經典語錄也是讓人值得去思考的。“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這讓我想起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禍福相依,不能只看眼前,目光要學會放長遠,畢竟“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我們仨》讀書筆記4

楊絳先生優雅而博學,從她的文字中書香君能感受到她那顆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她的文字溫暖而安寧,幽默而睿智。她有一個被時代熟知的稱號“錢鍾書夫人”,錢鍾書先生曾這樣評價他的妻子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贈予楊季康(楊絳本名),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是錢老對於夫人的評價,同時也是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最高讚歎。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

一本好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帶給我們人生的啟迪。《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讀《我們仨》,書香君在她樸素的文字下感受到這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老人在歷盡滄桑後無聲的探尋,是寧靜生命裡擲地有聲的娓娓道來。

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從“我們倆老了”到“我們仨失散了”,再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楊先生一貫平實而溫婉的文字中,將“我們仨”一生相依相守的苦難和美麗展現在世人面前。在那樣一個被漂泊、戰爭、分離、貧窮充斥著的特殊年代,一家人相互扶持、鼓勵,依然對生活保持著樂觀而積極的心態。在楊絳先生清新雋雅的筆下,生活的苦難沒有難為到充滿愛的家庭,幽默而生動的場景躍然紙上,讓書香君回味而嚮往。

我們仨讀後感:在楊絳看來苦難是一部荒誕的喜劇,即使“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書香君也能在這樸實的文字中感受到“我們仨”真實而溫暖的生活。她的文字如同一面鏡子,教人正視世間的悲歡和人生的磨難,平靜面對並學會坦然接受,同時積極地追求人生理想,在不斷體驗和實踐中提升生命的質量。

《我們仨》讀書筆記5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段平凡溫馨的親情故事,有一個平凡溫馨的名字——《我們仨》。《我們仨》這本書我很早時就買回了家,當時只翻了幾頁,看這本書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沒有優美華麗的字句辭藻,只是一位老人如數家珍地敘說自己一家人的故事,便把它丟在一邊。隨著年齡的增長,那顆浮躁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我才讀出其中的意味。

《我們仨》就像一杯清茶,需要你慢慢去品,才能辨其味、知其香。這本書只有不到二百頁,卻用最樸實的文字講述了三人在天意下相聚,又在古驛道上相失。第一部《我們倆老了》只有薄薄的一張紙,也只講述了一個老人常做的夢,卻道出了一種害怕失去最親的人的惶恐。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用亦真亦幻的手法,講述了在鍾書和錢媛患病之時,楊絳女士兩頭奔波,卻仍無法挽留親人的離去。最終,“我們仨”在古驛道上失散。三里河的寓所因為親人的離去,也成為了一個暫住的客棧。

楊絳女士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獨自一人在青燈下回憶“我們仨”。這本書的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也是這本書的主體,像寫日記一般記錄了三人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這部分記錄了許多家庭瑣事,正如我們普通人一樣,一個學者之家也需要關心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瑣事。連有一身傲骨的學界權威錢老先生,幹家務活也如我一般笨手笨腳,不得不隨時向妻子求助。楊絳女士正如很多老爺爺老奶奶一樣,不厭其煩地對後輩講述年輕時的種種趣事,而我們這些聽者也好像圍坐在楊老身旁,感受大學者平凡簡單的快樂溫馨。

《我們仨》這本書可以看作一本幸福指南,為許多人指出幸福的方向。這一家三口十分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樂趣,如把飯後的散步美其名曰“探險”;錢老是在學術界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可在家中卻如孩童一般要被人寵著,被人照顧:楊絳女士幹起家務活來乾淨利索,算是家務事上的頂樑柱。可她還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帶著女兒才敢走夜路……很多人只顧著為了追求遠方那虛無縹緲的幸福,可到達時才發現幸福就在自己出發的原點。平平淡淡才是真。楊絳女士一家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他們與世無爭,不求富有,不求聞達,“成名,只不過是多了一些不相知的人而已”。

他們只希望有二三志同道合的知己,一起徹夜長談;只希望家人都健康平安,能與家人一起在平淡中享受快樂和溫馨。如果你在尋找幸福的路上迷失方向,請讀《我們仨》。讀過這本書後,你或許能停下腳步,在與家人朋友的平淡中,嚐出幸福。

《我們仨》讀書筆記6

這本書最開始是在網上看到的,很多人都說這本書非常感人,於是我去學校圖書館找了,可是這本書並不能外借,我在圖書館看了大半本。這本書很薄也就一百來頁,剩下的是假期在網上找的盜版資源,但是感覺比紙質書差很多。

楊絳先生寫這本書的實話已經九十二歲高齡了,很難想象一個快百歲的老人突然遭遇女兒和丈夫的離世,內心是一種怎樣的悲痛。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整本書中並一味地表達喪夫喪女的痛苦,而是寫一家人之間溫情細節,著筆細膩,娓娓道來。有時候我會因為他們說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會心一笑,我並不懂什麼高深的寫作技巧,複雜的內涵蘊意,只是單純的因為這一家人平淡的相處而感到溫馨親切。有時候會因為他們的經歷和情緒而感到莫名的難過,看著錢媛在病床上仍然執筆寫《我們仨》的目錄,記下與父母生活的點滴,讓我感受到濃烈的悲哀。看著楊絳與錢鍾書依偎在一起,這一刻沒有文學家沒有翻譯家,只有一對老夫妻,只有彼此的濃濃愛意。在這本書中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心靈雞湯,它呈現給我們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三口之家,淡淡訴說著夫妻間的愛情,母女間的親情,以及家人離世後的種種掛念與不捨。

其實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些看不懂的,裡面總是夢境與現實不斷切換,讓我分不清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慢慢看下去,我才發現原來那不是夢境,那是真實發生的事,只是楊絳先生以做夢的形式講述了親人的離世。以一種虛幻的手法讓我們看到死亡。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不忍心的,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在經歷了這麼大的悲痛後,盡然還要寫出一本書來,難道不是傷上加傷嗎。但當我真的看過這本書後,才發現並不單描述喪失親人的悲痛,而是寫了很多親人在世時的溫暖回憶,這也許是一種紀念與祝福吧,把和丈夫女兒相處的細節記錄下來。雖然他們已經離去,但是有關他們的記憶不會逝去,會永遠留在楊絳先生的回憶裡。

這本書的後記裡還有許多錢媛小時候寫的信、簡筆畫,還有錢媛生前為母親《我們仨》寫的目錄。有些字跡不清晰,內容也很簡單,但是看著這些他們留下的東西,我感觸良深。人活在世,並不一定要留下什麼供世人談說的曠世美名,而是要留下一些有意義的東西,讓人紀念的東西。

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總體感覺淡淡的,所有的感觸都是在全書讀完後才有的。雖然不能說因為一本書而看透生命的意義,也能從這本書中讀到自己的感悟。我並沒有因為它看破生死,但它的'可貴就是在於讓人能夠重視和尊重生命。我想一個人如果能像楊絳那樣淡定從容,那麼死亡就不會那麼可怕,離去何不是又一次相聚的開始。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珍惜時間,珍惜每認識的一個人,感謝生命中路過的每一個人。

《我們仨》讀書筆記7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這本書為我們平靜地講訴著一個家庭的故事,兩個人,三個人,一個人,最後他們都“回家”了……

先生的文章,情感總是平和的,我很是喜歡;先生的為人更是讓人肅然起敬,我很是佩服;先生的愛情,更是讓人羨慕。

老爺子和先生於二十四五歲結婚後,直到一九九七年老爺子去世,他們一同度過了六十四載的時光。過去人的愛情總是含蓄的,書中從未提及過“愛”字,但無一不傳遞著“愛”,他們之間的愛,是相依相伴,是互相懂得,“鍾書常自嘆拙手笨腳,我只知道他不會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那樣一把抓。我並不知道其它地方是怎樣的笨,怎樣的拙”、“能和鍾書對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會嫌棄鍾書刻薄了。我們餓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鍾書和我就以此自解”。這些無不透露著,先生對老爺子做人做事的懂得,欣賞他所擅長的事情,理解他所不擅長的,甚至偶爾他做下所不擅長的事兒,她便會大加讚賞,由衷的開心。誰不愛這樣的女人呢?這樣的愛,是自由,是包容,是理解,是尊重。這樣的尊重還體現在他們有矛盾的時候,“我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遇事兩人商量。”在教育女兒方面,他們也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孩子自己決定,不予干涉”,這樣開明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了一位優秀的女兒。

她這麼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這就是,我們仨的意義。

《我們仨》讀書筆記8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

對於失女喪父後的楊絳來說,家可能就是回憶和思念。回憶是動名詞,思念是現在將來進行時。

翻開書,合上書,我看見的,正如那些全家福照片一樣,是楊絳先生的青年、中年到老年以及他們仨的一生——相守相伴,相聚相散。

家,是心靈的港灣,是累了倦了想要去的地方,以至於楊絳先生在失去女兒後的那句:“不過,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每每讀此,我只能無力地痛心,蒼白地悲涼。人走茶涼,曾經被楊絳視為“終於有了一個家”的“家”已經不復存在。

楊絳在書中苦心經營的這個家,處處都是溫情溫馨。那細碎微小的愛讓人暖心,三心連一體,所以“我們仨兒是不尋常的偶遇。”“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千千萬萬個平凡之家,平凡而平淡之中,每個人都活出了自己的不平凡。正因為這個樸實的家,“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回憶是美好的。“我們常一同背詩,我們發現,我們如果同把某一字忘了,左湊右湊湊不上,那個字準時全詩最欠妥貼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藍天碧海終有涯,你我之情無時盡,楊絳先生將濃濃長思念,化作一字一句的《我們仨》。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人生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人間果真是沒有永遠。他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已經不知不覺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楊絳

《我們仨》讀書筆記9

這三四天臨睡前躺在床上看楊絳寫的《我們仨》,昨晚看到十二點,也就把整本書看完了。看完這本書也就能大體瞭解錢鍾書從結婚後直至去世的一個生活軌跡。錢鍾書一家三口是那樣的相親相愛,真的令人非常感動。錢鍾書夫妻喜歡互背詩詞,喜歡相邀“探險”,從中收穫了生活的許多樂趣。當妻子不在身邊,錢鍾書總是把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給妻子讀。他們把這種記錄下來的生活中瑣瑣碎碎的事比作滯留海灘上的石子,相聚時就搬出來觀賞玩弄。他們彼此尊重自己的人生見解與選擇,從不勉強,足見他們做為大師的睿智。楊絳寫了這麼一句話“我想,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有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說我的道理,不該干預;尤其不該強他反抗父母。我記起我們夫婦早先制定的約,決計保留自己的見解,不勉強他。”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能如此之融洽地生活了一身一世。

從書中可以知道錢鍾書和他的妻子楊絳最喜愛的事情就是讀書,他們不追名逐利,不喜歡交際應酬,最以讀書為樂。還可以知道錢鍾書和他的女兒記憶力都非常好,似乎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讀完此書似乎心上也壓上了一種似有似無若輕若重的傷感、惆悵、憂傷。是因為他們的女兒比他們更早地離開人世,當錢璦走了,錢鍾書又走了之後,楊絳在書中寫到“不過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讀來是多麼的酸楚而又令人傷感。是因為大師的凋零和後繼乏人嗎?錢鍾書只有一個女兒錢璦,但錢璦卻比他們更早離開人世,錢璦也是一個優秀的學者,可是她的婚戀生活缺乏該有的幸福美滿。但他們的不平凡學問與成就,更不平凡的甘飴寂寞、澹泊自守的精神大約就是留給後人最好的紀念。

《我們仨》讀書筆記10

閒來讀到楊絳的作品《我們仨》,這是楊絳暮年寫下的她與丈夫、愛女之間溫馨有愛的文字,這是講述親情愛情的感人作品。而我只想借大師的題目,講述一下我現在珍惜感恩的朋友至情,它不只是三人行的友情,是以讓我倍加珍惜。

北京,這個地方說大,它是真的很大,大到從東北角的平谷到南邊的大興,需要兩個半小時;可說小,它卻也很小,小到只要想見,我的摯友就能很快相見。讀書期間對朋友的概念應該還是不甚明朗的,畢業之後,大家都各赴各的前程,相互間的問候也少了許多,才驚覺生命中一兩摯友的重要性。 我自認是一個幸運的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可以結交一隻手的數量的摯友,更重要的是她們也互為知己,週末幾個人泡在一起,真真讓我有一種人生大贏家的錯覺。但人生並不會處處是如意,我沒有愛情的眷顧,但友情讓我不孤單;親情不在身邊,但友情常伴!

有時想想,知足常樂,只有對擁有的當下知足,才能保持常樂;只有對現狀保持清醒地審視,才能時刻準備進步。我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態,對生活知足,對工作清醒審視,希望可以一直這樣,在快樂中去追求工作的進步、在進步中追求生活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