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工作報告>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文思屋 人氣:1.64W

“資訊科技考試制度實施與學生資訊素養相配套的實踐研究”是河北教育學會“十一”課題規劃立項課題,又是本校重要研究課題。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本課題週期為兩年(2006年1月—2008年2月),分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進行。由課題負責人張國棟校長,麗、屈建偉、孫文嬌、賈新穎、陳笑竹、尹鈺老師共同研究,目前課題研究研究完成了課題準備、課題立項工作,課題實施階段、現在進入課題結題部分,自從立項以來,本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工作,作了較為廣泛和深入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一、課題研究概述

將資訊科技考試與學生資訊素養進行整合,找到資訊科技會考與學生資訊素養培養的最佳結合點,形成新型資訊科技課教學模式,編著資訊科技考試與資訊素養培養相統一的校本教材,提高學生資訊素養。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 什麼是資訊素養,資訊科技和資訊素養的關係;

在20世紀80年代,資訊素養是一種綜合的能力與素質,隨著時代資訊化的發展,經過短短的幾十年,資訊素養的含義已很明確的演變成此時代的所需的一種品質與素養。

由此我們即可總結出新的資訊素養的含義:資訊素養是人認識、創造利用資訊的品質和素養。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資訊道德、資訊意識、資訊能力。

培養學生的資訊能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是資訊科技教育的根本目標。資訊素養的培養實質上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和再學習的能力,而且學會使用現代資訊科技高效率地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學科課程教學為"主食"

學科課程教學是學生獲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徑。開好《資訊科技》課程教學是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主食",學生在學科課的學習中增加資訊科技基礎知識的儲備,掌握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採取"任務驅動"、"主題性研究"等教學模式與方法,加強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2、學科課程整合為"配菜"

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是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一條有效途徑。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去學習其它課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學科的學習效率,而且對提高資訊素養也起了不斷補充和逐步完善的作用。

3、各種傳媒為"佐料"

電腦報刊、雜誌和相關的電視訊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只要我們正確地引導學生運用好這些資源,學生將受益非淺。

例如,如果學校給開設《資訊科技》課程的班級規定了讀報時間,讓學生定期學習相關讀物。若學生在學習《電腦小神童》,IT行業成功人士的經歷,以及對製造病毒程式人員的懲罰過程中,不斷提高資訊素養。

4、建好學習環境"生力軍"

學校、家庭和社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機組合體,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方面努力。

5、學校教育是"主力軍"

提高學生資訊素養,學校必須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加強硬體、軟體和潛件建設。由於對資訊科技教育認識上的不到位,大多數學校只重硬體建設,忽視軟體和潛件的發展,導致硬體裝置成了擺設,資訊科技教育成了口號,學科教學成了形式。因此,提高學生資訊素養,必須加強"三件"的建設,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件"齊頭並進,才能真正形成資訊化的教學環境。

6、家庭教育是"地方軍"

現今,電腦進入了大多數家庭,家庭教育是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地方軍",我們通過"校-家"聯合培養的方式取得了較好效果。

7、社會教育是"游擊隊"

社會培訓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我們可以引導對資訊科技有興趣的學生參加社群教育或少年宮的電腦愛好者俱樂部,鼓勵他們參加少兒計算機水平考試,提高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

實踐證明,當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參加水平考試,拿到了證明自己學習水平的證書時,學習的興趣更濃了,勁頭更大了。這樣,資訊科技也實現了因材施教。

8、搭好學習形式"表演場"

若是脫離實際講一些資訊科技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會覺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只有以多種學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學習鋪路搭橋。

9、建設生活應用"主舞臺"

提高資訊素養最終是為學生適應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所以,教師在設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形式時,應儘量使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接近,讓學生感受到資訊科技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資訊科技。

10、組織個性發展"分會場"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個性特長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為偏愛資訊科技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空間,是促進資訊科技課程發展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方式。

(2) 結合課例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規律,通過操作實踐,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具體來說,應該培養學生獲取資訊的能力; 評價、判斷、組織資訊的能力; 運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課例的研究,來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動態幻燈片>是選自河北大學出版的高中<資訊科技>第四章第三節<播放效果>的內容.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初點具備利用POWERPOINT創作.編輯多媒體作品的能力,這節課是使演示作品由靜態的變為動態,這樣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所以這一課採取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辦法,實現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結合.

能過這個典型課例讓學生能夠對幻燈片中的物件設定動畫效果並學會幻燈片設定切換效果.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提高學生比較,表達,探究等方面的能力,並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讓學生享受到探索的樂趣,從而樹立自信心;同學們之間交流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適時的提出願望,將課堂內容進行延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資訊科技素養.

現在的高中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但多數情況下還比較膚淺和不夠成熟,尤其對於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整體表線膚淺,不求甚解,老師點則通,不點則不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讓學生敢於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讓學生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同時注重間接興趣的作用,在平等才愉悅的氛圍中通過聯絡生活和實踐操作體會來實現對知識和能力的學習和掌握.

(3)落實《全日制普通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標準》,如何將建構主義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教學理念應用於教學中,在提高資訊科技會考過關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對高中資訊科技課程進行了很大的調整,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既是新課程的基本目標也是總的課程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資訊素養?對學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資訊科技新課標中對高中學生的資訊素養具體要求為:對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對資訊及資訊活動的過程、方法和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及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在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過程中,掌握資訊科技、感受資訊科技,感受資訊文化,增強資訊意識,內化資訊倫理,使高中生髮展為適應資訊時代要求的具有良好資訊素養的公民。

在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要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對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主學習必須以充分的資訊資源作為保障,一本教材、一本教參、幾本習題集是遠遠不能滿足自主學習的需要的。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資訊科技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國小普及資訊科技教育。教育部頒佈的《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了中學要將資訊科技課程列入畢業考試科目,考試實行等級制,《綱要》從指導思想上確立了資訊科技課的地位,突出了對資訊科技課考查的操作方式(無紙化),側重考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TAGS:報告 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