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天河觀後感1000字

文思屋 人氣:1.53W

電影《天河》主要是以事關國計民生的“南水北調”偉大工程為主線,看看下面的天河觀後感吧!

天河觀後感1000字

天河觀後感1

“從前有人對我說,天上有條古老的河。七夕鵲橋來相會,浩瀚蒼穹不寂寞。今天我要對你說,地上有條年輕的河。清澈倒映兩岸花,迷醉彩蝶水中落。天上的河,地上的河,天地大愛誰懂得。一個是神仙的故事,一個是英雄的傳說……” 影片《天河》帷帷落幕,悠揚的歌詞彙入涓涓細流。天上的河,地上的河,天地大愛誰懂得。又是一部重大現實題材的年度力作,又是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好故事。

“南水北調”是一項舉世矚目的大工程,要想通過100多分鐘的電影全景式細緻展現顯然不可能。影片聚焦了工程形成過程中最牽動人心也最觸及人利害關係的衝突矛盾極點——搬遷,以此為重點,再現國家大家與小家的多重關係。以情動人,以愛暖人,愛感蒼天,情湧大河,《天河》緊緊圍繞“情”與“愛”,深動再現黨民魚水之情,官民船水之愛的感人一幕幕。  “南水北調”工程通俗講就是將長江丹江口的水通過“天河”引至京津華北等地,以福祉等地人民。近年來,華北地區日漸缺水,尤其北京,隨著人口總量超過2000萬,用水,用好水問題日漸突出。長江丹江口卻水資源充足,洪水季節水患氾濫成災。以“天河”將丹江口多餘的水引至缺水京津地區,既解決了長江水患氾濫問題,又補缺了華北水荒嚴重現實,乃共贏互利大好事。

以往同類型影片大多以枯燥鏡頭語言描述工程之偉大、艱難,以及人物角色的高大上。《天河》則以情感為紐帶,將黨民情官民情有機融入父女情、夫妻情、兄弟情等人間真情中...老百姓對土地的濃情,對烈士的深情也都被深深鐫刻在影片的每一個角落中。 影片最能觸及心底的移民戲份。為做好移民工作,李幼斌搬出最能以情動人卻又不失魄力手腕的老婆俞飛鴻,關鍵是,要搬遷移民中既有廣大鄉親朋友,又有李幼斌片中

的老父老母,胞兄胞弟。由於牽涉到賠償、移祖墳等重大事宜,黨民關係、官民衝突被至於千鈞一髮之地。影片對移民高潮大戲環節的衝突設定極具戲劇效果。這感人一幕不禁讓我想起現實生活中那不斷激化著官民矛盾的強拆新聞片段。試想,如果官方都能像《天河》中的俞飛鴻、李幼斌這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方法解決衝突,再不配合的“刁民”,再難啃的骨頭,在鐵石的心腸,也都有被融化的那一刻。愛感蒼天,情湧大河,一切矛盾都消弭、化解於這無形的情、愛之中。

自古忠孝兩難全。然而在南水北調這一惠及千家萬戶的歷史巨集大工程中,董望川、周曉丹和江浩以國家利益為重,彰顯人間天河的大愛無疆。那些為南水北調工程做出重大貢獻的移民,付出情與痛的代價都是值得的,是值得寫進天河佳話裡的史詩。個人價值與中國夢密不可分。小家與國家密不可分。歷史不會忘記地上那條年輕的河,曾經,多少工程師把家國夢與青春夢在這裡凝匯,多少水源地移民舍小家為大家做出巨大的貢獻與犧牲。

追夢、築夢、圓夢。南水北調,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偉大的水利事業。讓我們向偉大工程的建設者和移民們致敬!

天河觀後感2

以往對於“南水北調”工程僅限於字面的理解,通過觀看《天河》這部電影,我對“南水北調”工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這項工程所有的建設者更是滿懷敬意;對庫區移民所做的犧牲,他們內心的難以割捨,感同身受。這不僅是一部為所有日夜付出的建設者,為千千萬萬做出巨大貢獻的移民們歌功頌德的電影,更是通過感人至深的細節描述,讓所有的觀影人流著淚看完的電影。

圍繞著總工程師董望川,其妻周曉丹,學生江浩以及庫區移民之間的生活、工作、感情問題展開。作為總工程師董望川常年出差,“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和妻子周曉丹也因為聚少離多而產生隔閡。好不容易回一趟家,卻因為學生江浩突然離職沒有能夠按時回家陪妻子好好吃一頓飯。就連最後妻子病倒,也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能夠陪伴在側。這讓我想起千千萬萬被迫離開家鄉,外出謀生,投身偉大祖國現代化建設的人們。誰又想到處奔波不得安寧,誰又想聚少離多不能相聚,可是為了祖國的發展,為了自身的進步,誰能不作出割捨和犧牲呢?就算是在常人眼裡看起來十分高大上的“南水北調”總工程師也不例外。隔行如隔山,作為外行人我們也許無法切身體會,但是這部電影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這些建設者們的光榮、偉大、奉獻和堅持。他們是值得敬佩的,是應該被銘記的。

董望川的學生江浩,這亦是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為了年邁的父親,年幼的女兒,他不得不被現實逼迫離開他曾堅守的崗位,另尋出路。當他決定離開,他的恩師董望川十分不解,繼而憤怒地向學生江浩表明“此生你不再是我的學生!”我理解董望川的心情,更同情江浩的處境。而後江浩以另一種身份再回到“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工地上。為了節省醫藥費,為了方便照顧臥病在床的父親,他把父親接到工地上簡易的板房裡,一邊努力工作一邊照顧年邁體衰的父親,看到這一幕,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自古忠孝兩難全,而江浩他卻做到了。當董望川得知事情的真相,並沒有責怪江浩,還暗地裡為江浩的女兒安排學校。他們之間不僅僅是師生情,更重要的是戰友情誼,為了同一個理想奮鬥。江浩努力工作,拼盡全力解決了一項技術難題,差點丟失性命。當他順利逃脫險境,他的恩師董望川哽咽地說道“你永遠是我的學生“。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建設者,他們都為”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和犧牲,為大家不顧小家,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了共同的信仰竭盡全力,共同守望。他們值得被歌頌,他們應該被歌頌。

影片中作為庫區的移民,丹陽市槐樹村村民所作出的犧牲和奉獻一樣感人至深。由於涉及到遷移祖墳的問題,村民們遲遲不肯配合政策移民。對於這點,從小在農村

長大的我深感理解。因為在農村人眼裡,把祖墳看得比天還大。後來市政府修改方案,決定對烈士紀念碑進行修整,怎可知此時大小村民冒著雨齊聚在市政府門口,表示願意配合市政府安排遷移祖墳,而不同意政府修整烈士紀念碑。因為那裡躺著曾為保護村民們而犧牲的烈士。可想而知,村民們不論從心理上還是行動上,都為“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裡,故土難離,安土重遷這些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村民們強烈的愛國情感和知恩圖報的情懷最終戰勝了他們對故土的依戀,服從政府的安排,到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所有移民的犧牲精神都為人所折服,深感敬佩!

向所有為“南水北調“工程作出貢獻的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