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文思屋 人氣:2.72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這是學生在國小階段第一次系統接觸代數知識。這一單元學生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國中代數知識的學習。因此,我將其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十分緊張的在一節課內完成了全部教學內容,但從作業反饋來看卻差強人意。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省略乘號寫出各式子問題較大。如b×1應該簡寫成b,而學生卻常常會寫成1b,沒想到1乘任何數還得原數;x×x應該簡寫成x2,可學生卻往往習慣於只省略乘號寫成xx;(a+b)×2應該簡寫為2(a+b),而學生卻常常會寫成(a+b)2,忘記將數字放在字母的前面。

2、作業格式錯誤。部分學生求圖形周長和麵積時列式結果均正確,但卻不喜歡將已知資料代入計算公式求值的格式。看來,這中間還需要一段適應調整的過程。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商的近似值是在小數乘除法之後教學的,學生已經有了小數除法的基礎,且已經掌握了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本節課旨在學生認識迴圈小數,並且會根據要求取迴圈小數的近似值。

上課伊始,出示例7中的圖表,並根據要求列出算式40÷60。當我剛想提出要求時,發現有的學生已經做了起來。我並沒有阻止,而是繼續讓學生在計算中發現問題。算了一會後,發現有的學生抓耳撓腮,有的學生小聲的嘀咕,還有的乾脆停下了筆看同位的。知道學生遇到了困難,我故意問:“怎麼都不算了,有結果了嗎?”“沒有,除不完。”“怎麼可能呢?為什麼除不完?”“老師,真的除不完,你看,總是餘40,根本就除不完。”看來到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時候了。“想知道為什麼嗎?開啟書,看看你能從書上找到答案嗎?”話音剛落,利索的孩子早已經打開了課本讀了起來。一分鐘過後,學生們都發現了問題,知道了這是迴圈小數。但對於迴圈小數的知識,書上只是提到了定義,並沒有做過多的解釋。而學生想知道的並沒有停留在表面,瞧,有的孩子有疑問了:“老師,迴圈小數書上沒有說怎麼寫,該怎樣寫橫式呢?豎式要除到什麼時候?”提的好,看來好奇心已經很濃了。於是我讓學生開啟課本,讀一讀101頁的“你知道嗎”,從中獲取他想得到的答案。

在學生得到想要的答案後,我順勢引導求迴圈小數的近似值的方法。如:保留兩位小數要除到第幾位,保留三位小數要除到第幾位等。有了前幾節課的基礎,再加上濃厚的興趣,學生很快探索出解決的方法,並用30分鐘的時間,高效率的完成了本課的任務。且在練習中也很少發現錯誤,讓我高興的同時也深深的意識到興趣對於學生來說多麼重要。

反思前幾節課的教學,似乎除了灌輸乘除法的法則外就是大量的練習,但效果並不是多好,補充習題中的錯誤層出不窮。想來,計算課本來就是枯燥乏味的,大量的練習只能徒增學生的厭倦感,如果只是純粹的計算,怎麼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所以,在今後的計算課中,首先要激起學生探索的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時,主動的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反思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冊第一次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三次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一、創設情境教學,請會摺疊衣服的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接著1、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盃、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2、剪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摺,然後再剪,剪定後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

這是本節課第一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後,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學生這次操作活動看似一次無目的操作活動,但要一棵小樹甚至一個漂亮的窗花,不去尋找規律,也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摺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徵的初步感知。

二、動手畫一畫,折一折,通過把同學們看到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天安門、飛機、獎盃等)進行分組操作討論,得出結論——圖形對稱後,兩邊完全重合了,從而得出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這是本節課的第二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有了初步感知之後。學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導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探究圖形對摺後摺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三、想辦法做出以各軸對稱圖形、並分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這是本節課達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較為正確系統的認識之後,意在操作活動中鞏固深化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學生這次操作活動手段是多樣的,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

三次的操作活動目的不同,所產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學生在這次活動中,通過有序、有層次的操作更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以認識,充分概念之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本節課最大感受是由於課前準備充分,所有的練習和操作活動較為自然的串聯在參觀的情景中,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因數與倍數》的教學反思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課標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從除法算式的觀察中引入本單元的學習,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乘法算式來匯入新知。(2)“約數”一詞被“因數”所取代。這樣的變化原因何在?我認真研讀教材,通過學習瞭解到以下資訊:籤於學生在前面已經具備了大量的區分整除與有餘數除法的知識基礎,對整除的含義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不出現整除的定義並不會對學生理解其他概念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本套教材中刪去了“整除”的數學化定義,而是藉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雖然學生已接觸過整除與有餘數的除法,但我班學生對“整除”與“除盡”的內涵與外延並不清晰。因此在教學時,補充了兩道判斷題請學生辨析:

11÷2=5……1。問:11是2的倍數嗎?為什麼?因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數,4是5和0.8的倍數,對嗎?為什麼?

特別是第2小題極具價值。價值不僅體現在它幫助學生通過辨析明確了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都是指整數(一般不包括0),及時彌補了未進行整除概念教學的知識缺陷,還通過此題對“因數”與乘法算式名稱中的“因數”,倍數與倍進行了對比。

《合數與質數》的教學反思

在《合數與質數》的教學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縛,體現以“以人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於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實際狀態出發,通過操作、討論、歸納,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從中體驗瞭解決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一、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

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我們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如:讓學生利用學具去擺拼,用“2、3、4……12個小正方形分別可以拼成幾種長方形的方法去體驗質數與合數的不同之處,以操作代替教師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氣氛愉快熱烈,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牢固,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配角”,教學中應把大量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討論、觀察,思考的機會。在教學中我除了給學生動手拼擺的機會,還讓學生把幾個數(如2、3、4、5、6、7、8、9、10、11、12等)進行分類。儘管學生可能分類標準不一樣,但他們都能把只有兩個因數的數分在一類,把含有2個以上的因數的數放在一起。這樣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說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4

歸納合數與質數。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真正活起來。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本節課的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你還想研究質數、合數有關哪些方面的知識。這個學習任務既是給學生在課堂上一個探究的任務,也是給學生在課外留下一個拓展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不同的水平去探究屬於自己的數學空間,從而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反思

《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要求我們教師的角色必須轉變。我想教師的作用必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二是要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景之中的機會;三是要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為學生提供有啟發性的討論模式;四是要鼓勵學生表達,並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的答案開展討論;五是要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結果,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

對照《課標》的理念,我對《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教學作了一點嘗試。

一、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

《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是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後學習的一個內容。如果我們對本課內容作一分析的話,會發現這兩部分內容無論是在教材的呈現程式還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處。基於這一認識,在課的開始我作了如下的設計:

“今天我們學習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麼猜測?”

學生已經學過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這兩部分內容有其相似之處,課始放手讓學生自由猜測,學生通過對已有認知的檢索,必定會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從課的實施情況來看,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什麼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如何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為什麼是最大公因數面不是最小公因數?這一些問題在學生的思考與思維的碰撞中得到了較好的生成。無疑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課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礎。

二、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景之中的機會,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

“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麼猜測?”這一問題的包容性較大,不同的學生面對這一問題都能說出自己不同的猜測,學生的差異與個性得到了較好的尊重,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思想。不同學生在思考這一問題時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相互補充與想互啟發中生成了本課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充分體會了合作的魅力,構建了一個和諧的課堂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知識並不是那麼高深莫測、可敬而不可親。數學並不可怕,它其實滋生於原有的知識,植根於生活經驗之中。這樣的教學無疑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養不就是教育最有意義而又最根本的內容嗎?

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過學生的猜測,我把學生的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理:

(1)什麼是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2)怎樣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3)為什麼是最大公因數而不是最小公因數?

(4)這一部分知識到底有什麼作用?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組織交流,最後讓學生自學課本

這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與他人合作與交流中逐漸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這大概就是《標準》中倡導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應有之意吧。

《最小公倍數》的教學反思

《最小公倍數》這節課,如何讓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較高,知識的掌握也較為自然而紮實,學生的思維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趨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

“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單從純數學的角度去讓學生領會,顯然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我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使這些枯燥的知識變成鮮活、靈動數學,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學到了知識,又體念到了學數學的快樂。

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中,我們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的數學,而是要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探索研究數學。在研究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時,設計了例舉法找最小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猜想、分解質因數比較,一系列開放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有足夠的思維活動空間來解決問題,自主地進行探究性活動,使學生體念到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三、挖掘不足有待改進

1、課初的情境創設雖考慮到與例題之間的聯絡,但過渡得不夠好。

2、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不止是一時之效,如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預案的設計,課堂中順學而導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反思

1、關注學生觀察、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了一些不同材質、大小不同的長方體物件,以製作這些物體需要多少材料這個實際問題入手展開教學,然後讓學生思考,想辦法,動手剪,展開後求出展開圖的總面積即可,從而揭示表面積的概念。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感到很有興趣,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著比較活躍的思維狀態。課堂教學目標的實施非常順利。課後,佈置學生進行課外實踐作業,尋找生活中的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長方體物件,分析製作這個物件需要材料的多少與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的聯絡。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實踐能力。

2、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展開教學。

在教學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注意引導學生依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的特徵展開教學。通過對長方體正方體教具的觀察、測量、計算來體驗探究表面積的整個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還結合學具,讓學生在長方體、正方體學具上標出長、寬、高,然後思考相對的面面積怎麼求,從而讓學生逐步養成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3、強化技能訓練,練好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功:

由於表面積教學已不再死定計算公式,這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所必須。因而在教學中,我關注了學生作圖能力的訓練,從開始的看圖說資料,到根據資料畫草圖,再由看資料想圖形,在這個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讓學生有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聯絡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我設計了多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如要製作一個電視機罩需要多少布、製作一個金魚缸需要多少玻璃、一個牛奶盒要包裝四周需要多大的包裝紙等等,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思考到底要求哪幾個面的面積總和,然後選擇有關資料進行計算,靈活解決實際問題,二不是死板的運用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1、學生生活經驗還有所欠缺:從一些作業中發現有的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有些同學很難與實際物件聯絡起來。比如房屋的通風管,由於缺乏觀察生活的習慣,有的同學計算使用鐵皮時計算了6個面的面積。還有些同學缺乏空間想象力,還是分不清楚具體的面應該怎樣求才是它的面積。特別是一些拓展創新題,更是讓不少學生感到困難。學生缺乏耐心細緻,做不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因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失誤較多。

2、學生對詞語表述的理解能力比較弱:例如橫截面、佔地面積、周圍所蘊涵的數學內涵還不夠理解,影響了解決問題的效果。

《長方體的體積》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圖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課一開始,我並沒有設定“漂亮”的教學情境,而是在學生用數方塊的方法得出幾個立體圖形體積的基礎上,丟擲一個問題,“能不能用數方塊的方法來計算教室的體積?”目的有二:一是拋棄繁索的動作,直奔中心;二是快速刺激學生的探索慾望。果然,課上學生的興趣快速激起,為後面的探索活動提供了足夠的情感準備,並羸得了充分的操作探索時間。

本節課,我最滿意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探索過程及結果。由於在前幾節課拼搭立體圖形中,學生曾用8塊小正方塊既搭出了長方體也搭出了正方體,因此在本節課中,有好幾個小組的學生通過同一次的操作活動,就能同時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並且正9

確地闡述了原因——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同時學生能根據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係——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進一步的揭示了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與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之間的聯絡與區別。在這一個環節的操作探索活動中,學生通過資料的記錄與分析,發現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正方體體積與稜長)之間的關係,知道了求長(正)方體體積所必需具備的條件,並根據資料抽象歸納出體積公式,這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發展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時在整個的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地理解與掌握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聯絡與區別,有助於知識體系的重組與構建,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也是本節課的意圖之一。

但是,在本節課的學生彙報環節當中,學生在彙報時語言表述有些不清楚,且彙報習慣不是很好,這跟學生平時在這個方面得到的訓練機會不多有關係,也跟老師當時的心態——稍嫌急躁有著一定的關係。這提醒了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多所改進,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

不管怎樣,課還是上完了,有收穫,也有遺憾,珍藏收穫,吸取教訓,期待以後的教學會更好。

《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教學反思

“分數的基本性質”在分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約分,通分的依據,對於以後學習比的基本性質也有很大的幫助,它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課時,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商不變的性質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基礎上進行教學,下面讓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作一簡單的說明:

1、創設情境,通過老師講生活小故事的方式引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情景引入和猜測的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研究。這一情境是我在參考“猴王分餅”的基礎上,剛好昨天真的是我小侄子過生日而引用過來的。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放手讓學生操作、觀察、比較。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分析等式含有的規律.但在具體操作時我的引導不夠到位,指向不夠明確,學生顯得有些拘謹,沒放開。

3、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了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我將例題“把分數化成指定分母作分母或指定分子作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進行整裝,通過“希希想要吃到5塊蛋糕,婷婷想要吃到6塊蛋糕,我將龍龍的蛋糕平均分成了48塊時,該怎麼分才公平?”這一情境來進行教學。

課堂中出現的不足也有很多,如:我按照課前設計的教案進行教學,對於預想之外的問題引導的不夠到位;在最後環節“分數接力賽”中,預設不足,沒有考慮到課堂紀律以及比賽的公平性和反饋的方式等;整堂課中老師還是有牽著學生走的現象。希望各位領導和同事們能多提寶貴意見,給我一個改正與提高的機會。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反思

1、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傳統的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究的學習。

這節課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去上,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先複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明確兩個分數相加,一定要分數單位相同才行。然後告訴學生,異分母分數相加,分數單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後安排一定量的練習。

本節課的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並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動手操作,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分數單位不同,無法相加,於是他們通過操作,把兩個分數重新平均分,使他們的分數單位相同,再相加。上述過程,完全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在進行合作,每一個學生都在主動的探究,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這一知識點完全是由學生自己發現的。而且,在整個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在整個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沒有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中,而是以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

2、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課標中不僅使用了“瞭解、理解、掌握、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感受、體驗”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可見新課標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過程既是一個探究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的一個特定的數學活動過程,作為一個活動過程,那就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的性質,獲得一些經驗。

3、聯絡生活實際,利用情境貫穿整堂課。

好的課題匯入能引起學生的知識衝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和求知慾,能引人入勝,輝映全堂。新課匯入的藝術之一在於能把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例題,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的一開始,引出學生很熟悉的過生日的話題,一下子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分蛋糕的方案,並在猜想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礎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問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然後,用圓紙片代替蛋糕,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高漲,從實踐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最後,提出課外延伸題:今天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請你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幾種分蛋糕的方案,哪種是可行的,哪種是不可行的?既擴充套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也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中位數與眾數》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異質同組的兩人搭配,也是平時我們最常用的合作方式,來達到一對一的互助和全員參與共同發展的目的。把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學生與學生的關係變成豐富統一的、互幫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同時,這種合作方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使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這樣就給不愛發言的學生留出了一定的表現空間,差異就不會被當作教育中令人頭痛的問題,而是當作教育的一種財富和底蘊。在這個過程中,我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自己的手,在他們爭執不下時給予理性公正的評判,幫助他們反覆建構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展示學生的才華。同時,我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重視小組彙報交流、自由答辯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時,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評價的主體。

例如:在認識中位數、眾數之後要求學生同桌合作,舉出一組資料互相找找中位數和眾數的這次合作更能體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本來老師出兩道題也行,在這裡為什麼要讓學生出題做呢?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在活動中一人出題另一人判斷,並能有理有據的說明理由,把小問題解決在大組彙報之前,激發了學生說出問題並想解決問題的慾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發揮學生的巨大的潛力引發特殊情況的呈現在小組解決不了的同時反饋到大組來,能使學生產生高度重視,有利於特殊問題的解決。在學生說不出來的情況下,我也做了預先的準備,這又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補,這樣教師的適時點撥,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另外,《中位數和眾數》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材上沒有的,它原本不是國小教材裡的內容,不但對我,對所有國小數學教師來說,都是陌生的,全新的。為了能駕馭教材,我反覆閱讀課本和教師教學用書,領會教材,並且查看了很多資料,力爭琢磨透徹,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還很不到位,因此這節課的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不足,如:在課堂教學13

中學生的彙報中出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又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由於自己經驗欠缺,沒能及時隨機應變,則錯過了不曾預約的精彩。

總之,“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是我在一篇雜誌上看到的一句話,把它作為我這個案例的結尾,是希望能給自己帶來進一步的思考,從而讓自己更好地捕捉課堂中的“意外”,讓它成為亮點,給我的數學課堂創造精彩。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上週我教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是本冊教材第四單元的一個內容。這部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商不變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約分、通分的基礎。而約分、通分又是分數四則計算重要基礎,因此,理解分數大小不變規律我覺得非常的重要。

本節課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情境的創設,遊戲引入。

課的開始,我講了一個兔媽媽分大餅的故事,(同學們,你們聽故事嗎,那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兔山上的兔子最愛吃兔媽媽做的大餅了。有一天,兔媽媽做了3只大小一樣的餅,他把第一隻餅平均切成了4塊,拿了一塊給第一隻兔子。第二隻兔子看見了說:“媽媽,我要2塊,我要2塊。”於是,兔媽媽把第2只餅平均切成8塊,拿了2塊給第二隻兔子。第三隻兔子更貪,說:“媽媽,我要4塊,我要4塊。”於是,兔媽媽把第3只餅平均切成16塊,拿了4塊給第二隻兔子。同學們,你們知道哪知兔子分得多嗎?)通過分大餅這一故事目的是想創設了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激起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在課堂實施中,我發現學生還是愛聽故事的,從這個故事中學生也能說出分到的餅的大小是一樣的。並能非常流利地說出了每個兔子分到每個餅的1/4,2/8,4/16。接著我提出疑問,既然你們剛才說到三隻兔子分到的餅一樣多,那就意味著這三個分數的大小是相等的,那我們還沒有學過分子和分母不一樣的分數的大小比較,你怎麼知道這3個分數大小相等呢?就引出了規律的探索的第一步。

(二)引導發現、探索規律。

在故事中學生得出這3個分數大小相同後,為了給學生創設個性化的學習空間,我對學生說你可以根據老師發給你的材料來驗證這三個分數的大小,如果你覺得不需要這些材料,那也可以不用。這樣的設計我的目的是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探究空間,同時也增添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在學生實際操作中我發現,有的學生用3個大小一樣的圓、有的用3張大小一樣的長方形紙,也有的學生用了分數和除法的關係,運用這個關係的時候還用到了我們以前學過的商不變性質,解決了這3個分數的大小是相等的。

(三)練習的設計

為了有效地防止學生在課堂教學後期產生注意力分散,較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練習設計方面,儘量給枯燥的練習賦予豐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鬆學生的心情,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學習知識,本課中設計了:

①填空。3/5=3×-/5×-=9/-

4/-=48/60

7/49=3/-=-/7=……

②判斷。

①5/25=5÷5=25÷5=5×12=25×12

②12/20=12+2=20+2=14/24

③2/5=2×2/5=4/5

④5/8=5÷5/8×8=1/64

③遊戲。老師寫一個分數,你能寫出和老師相等的分數?你能寫幾個?寫的完嗎?在寫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④1/a=7/b(a和b是不為0的自然數),當a=1、2、3、4……的時候,b分別=?a和b為什麼有怎樣的關係?為什麼有這樣的關係呢?

由於時間緊迫,也沒有好好的去利用。總之,一節課下來,問題多多,值得反思。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今天學習了《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經歷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學習過程,在練習中學生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掌握不太好。

本節課我重視學生對數量關係的理解和列方程與數量關係的對應的方程。如:例7的數量關係: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對應的方程是x-1.39=0.06,如果數量關係:小軍的成績-0.06米=小剛的成績,對應的方程是x-0.06=1.39。

本節課學生設未知數x的後面單位名稱會丟掉。在本節課教學中使用的數量關係,實際上就是以前的“…比…多…”和“…比…少…”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數量關係:大數-小數=差,大數-差=小數,差+小數=大數。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把教師的教變成學生的學,必須深入研究學法,建立探究式的學習模式。教師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觀察、討論、合作、探究學習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教學設計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學法的設計,從大膽猜想、實驗感知、觀察討論到概括總結,完全是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而設計的。具體表現在:

1、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膽猜想。

通過創設“猴王分餅”的故事,讓學生猜測一組三個分數的大小關係,為自主探索研究“分數的基本性質”作必要的鋪墊,同時又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學驗證。

在學生大膽猜想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揭示猜想內容,並對學生的猜想提出質疑,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在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和驗證性質時,通過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自行選擇用以探究的學習材料和參與研究的學習夥伴,充分尊重學生個人的思維特性,在具有較為寬泛的時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猜想結論的正確性,突現出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的特性。整個教學過程以“猜想——驗證——完善”為主線,每一步教學,都強調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3、讓學生在分層練習中鞏固深化。

在練習的設計上,力求緊扣重點,做到新穎、多樣、層次分明,有坡度。第1、2題是基本練習,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概念,並全面瞭解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第3題是在第1、2題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第4題通過遊戲,加深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樣不僅能照顧到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而且有效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反思教學的主要過程,覺得在讓學生用各種方法驗證結論的正確性的時候,拓展得不夠,要放開手讓學生尋找多種途徑去驗證,而不能侷限於老師提供的幾種方法。因為數學教學並不是要求教師教給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兩個概念;會運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簡單的方程。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安排上,儘量為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服務,因此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講解方程的解時,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目的,告訴他們:“解方程就是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個神奇的數,由此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通過練習讓學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處。

1.本課主要對解方程進行了解題練習。通過搶奪小紅花等遊戲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和興趣!

2、通過本課的作業檢測,有少量學生還是對本課的內容練習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師在課下不斷的指導。

3、學生對於方程的書寫格式掌握的很好,這一點很讓人欣喜.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在教學質數和合數一課時,我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參與中產生求知慾望,調動學習積極性。首先讓學生獨立寫出1-20這20個數的因數,再根據因數多少進行分類,然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並感悟到,自然數按照因數的個數可以分為質數、合數、0和1。這時教師出示一組資料,讓學生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數是質數?那些數是合數?最後再次討論,探究什麼是質數?什麼是合數?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學生經歷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 “請學號是質數的同學站起來;”“請學號是合數的同學站起來;”“誰一次也沒有站起來?為什麼?” “誰的學號是最小的質數?”“誰的學號是最小的合數?”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知道了數學無處不有,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知和理解所學的內容。《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教學,我覺得概念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讓學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質屬性上,即讓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對提供的例項進行觀察、比較,自己去發現,去揭示。這樣不僅著眼於讓學生經過自主探究,能夠主動地建構概念,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課中,我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幹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分類、討論、質疑、釋疑、歸納、驗證,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

1、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有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學中根據兒童好動的天性,學生在理解了質數和合數的意義之後,我設計了一個遊戲。利用學號這個資源,採用遊戲的方式,來讓學生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目的在於把學生生活世界和數學世界緊密聯絡起來。讓學生既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又感覺到學號這個數,會包含著許多的數學知識。不僅如此,學生必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完成遊戲。以“操作”代替教師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氣氛愉快熱烈,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牢固,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學生學會分類和歸納的思想。

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充分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中,我呈現一組資料,要求學生自己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分完後先小組內交流。說說你是按什麼來分的?分成了哪幾類?由於採用分的標準也必定不同,然後在讓學生說標準的過程中,感悟到質數和合數的各自特徵,一點點的提煉歸納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分類、觀察、分析、歸納和交流的數學能力,建立正確的分類思想。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交流討論、歸納概括,而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適當點拔,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歸納、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教學設想是:教學設計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做到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從學生站隊(實踐活動,活動認知)的直觀動作認知到畫線段圖進行形象的圖形認知,最後抽象出數學算式,構建數學模型。鼓勵學生用不同方式(圖形模式)表示組合方案,最後尋找相同的地方,經歷同中求異,再異中求同的探究過程。

1.課伊始,直接從解決問題入手,突出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組合問題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我就直接從參加比賽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通過站一站、演一演、列舉、畫線段圖、畫平面圖等直觀方法幫助學生髮現規律,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這樣通過引導學生經歷由雜亂、具體有序、抽象的思維過程,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深刻性。

2.抓住本質,構建數學建模,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本節課我想重點突出把線段圖作為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通過讓學生對比幾種方法,從而發現用線段圖解決問題的優越性。但是由於本節課組合是一節老師們基本上沒有探究過的數學領域,所有在上課時,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放給學生直接去探究,讓學生的探究過程沒有方向。試想一下:學生能想到用畫線段圖、平面圖的方法嗎?所以教師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把著眼點放在大部分學生身上,否則就會造就大批的學困生。

3.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有了更多的感觸。要想上好一節課,首先要走進教材,以整體的眼光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及認知規律。要將靜態的教材活化為引發學生觀察、猜測、實驗、合作的探究過程,課堂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給予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的空間,不是教師要求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而是使學生自覺產生這種需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要與教學過程有機的、自然地融為一體,讓學生去感悟、體驗、總結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不是教師在1節課中教給學生。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多一些教學智慧,多一些對課堂問題的預設,學會靈活地引領學生在探究的道路上發散思維,提升能力。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1、教師應該成為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

教師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種觀念和方法的轉變;從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選擇、設計合適的材料教,更是一種創造和發展。本單元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學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後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自己發現扇行統計圖,我認為選擇這樣的材料不僅有助於學生的發展,也有助於數學學習材料的發展,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有利於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教師不應該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應該成為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

2、學生擁有不可估量的潛力,是學習的主體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學生在教學內容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但學生能不能進行探究式的、自主發現式的學習,並不那麼為大家的行動所接受。我們的教育基本上還是以接受學習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生能不能解決那些連成人都會感到困惑的問題?學生無法解決。但是我相信學生確實擁有不可估量的潛力,只要我們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能展現他們才能的時間和空間,隱藏在學生頭腦中的潛力就會如埋藏在地下的能量噴湧而出。關鍵是要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時間和空間。一個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和空間,只有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3、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一種不錯的教學。近日聽到有人說:“授人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我很贊同這樣的說法。要開發學生的潛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必要的條件,但完全不必為學生準備充分的條件。我們只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漁場”,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學生才能真正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當然,由於我本身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缺點。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學內容。本節課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教材的編排突出在比較與活動中體會並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體積與容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視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它們的意義。教材首先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交流生活中物體的大小和容器盛放東西的多少,感受“物體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體有多有少”。然後,教材圍繞“土豆和紅薯哪一個大”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兩個物體放入水中後都佔據了一定的空間,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樣,說明這兩個物體所佔空間大小不一樣。這樣,通過生活經驗和動手實驗相結合,在學生有了比較充分的感受之後,教材揭示出體積的概念。隨後教材又通過引導學生實驗研究“哪個杯子裝水多”,在學生感受容器容納物體體積大小的基礎上,再揭示的容積概念。引入這兩個概念之後,教材還設計了搭物體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係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為了培養孩子的空間觀念,我將視野拓寬到生活的空間,重視現實世界中有關體積和容積的問題,把它們作為教學的.基礎。學生在他們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許多關於體積和容積的經驗,教學從學生熟悉的實物出發,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在本課學習中,利用直觀教具演示動手實驗貫穿整個課堂,並且在動手實踐中,處處有猜想,處處有學生間的交流合作,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由於體積與容積的教學知識點較為單一,但卻比較抽象。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體積與容積的意義、區別及其聯絡,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實驗操作活動來開展教學。

1、匯入部分我緊緊抓住學生生活中有比較物體大小的習慣,出示兩個大小對比鮮明的正方體,自然匯入到物體大小的比較之中,使課的匯入自然而順暢。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暗藏了物體的大小,是指它們的“體積”誰大誰小,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扣。

2、教學過程中由幾個精心設計的實踐活動組成的,緊緊圍繞著 “土豆和石塊哪個佔的空間大?”等問題來組織和展開動手操作實踐活動的。讓學生充分感受“物體所佔空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體有多有少”,體會體積與容積的含義。

3、這節課充分地體現了數學教學要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現成的”數學,變成了“活動的”數學。

4、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在操作中理解。數學實驗活動與科學學科的操作實驗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該課的學生操作是為學生充分理解“體積”與容積概念服務的,在教學中,學生通過充分的操作感悟,通過對比思考,經過思維提升,才能得出“物體所佔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物體的體積”以及“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是有多有少的,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叫容器的容積”這些重要的數學知識概念。

5、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豐富與完善,最後充分認識與理解的。學生最初對物體大小的比較並不一定準確,有的在比較物體的表面積,有的在比較物體的佔地面積,有的在比較物體的重量,這些都是正常的,是學生已有知識對本課教學的影響,說明學生對體積與容積概念並沒有納入到學生的概念體系當中,只有充分理解了體積與容積的真正意義,學生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這些數學概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正確建立這些概念,而且要幫助學生正確區分這些概念,從而建立起概念網路體系。

本課亮點: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尊重學生,教學中順勢而導;學生在不斷操作、比較、思考與交流中學習,學生思維提升過程得到彰顯;靜與動結合,學習與練結合,充分嘗試了“30+10”課堂教學模式,新課標精神體現較充分。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注重“創設情境”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一個新的亮點。它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然而,“創設情境”是教師個人的任務還是由師生共同完成,是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兩種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積的近似值”教學,談幾點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師備課時一個人精心設計好,避免問題由教師提出來,避免學生始終被教師“牽著鼻子走”。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自然生成問題情境。本課教學從討論“買菜時應該考慮瞭解哪些資訊呢”入手,瞭解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的真實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學生看法的基礎上提供相關資訊,使每位學生都成為情境的創設者。本課還創設了“填寫發票”的問題情境,通過聯絡剛才大家解決的問題,提出“你能幫賣方填寫一張發票嗎?”,使學生產生“填寫發票”的需要。然後指導學生親自嘗試填寫發票的過程,在填寫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填寫發票的方法,從而獲得了“必要的數學”。在這個解決問題的情境中,思考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根據學生隨時出現的問題加以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始終是問題情境的主動參與者。創設情境並非是教師的專利,教師應該積極引導每位學生參與到情境設計的過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學生的主體地位而造成的資訊量比較少,討論的焦點要避免停留在“積應該保留幾位小數”上,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積的近似值”的應用價值。本課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根據計算結果幫賣方開發票寫金額)產生疑惑,並嘗試自己解決,進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達成共識(錢應根據實際情況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而能正確運用於實際生活中。

最後,要充分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資訊量,力求針對性強,且具較強的開放性。學生討論的焦點也最終落腳在“哪種結果更合理”上。從而在討論合理性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積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力求每位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在例5教學後,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加深理解:其一,舉出老師生活中購買東西的例子,有的錢保留一位小數(商場不收分了),有的錢保留整數(自由市場討價還價,瞭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讓學生認識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保留;其二,通過一道應用題的練習,讓學生按老師的要求進行多次保留,比較哪個值最精確,從而讓學生明確,數位越多越精確;其三,安排一道計算結果正好是兩位小數不需要保留的應用題,讓學生明確取近似值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在最後的鞏固練習中結合生活實際,根據3個商場的價目表,讓學生設計購買3樣東西的方案,由於學生要考慮到價格、質量、路程、時間、信譽等問題,因此出現了多種方案,是一道開放題。學生既得到了技能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連乘、乘加、乘減”是“小數乘法”這個單元的內容。生活中需要用連乘獲乘加、乘減解決的實際問題很多,教材選擇了“學校圖書室用正方形瓷磚鋪地”這一學生較為熟悉的素材,設計了“用100塊瓷磚來鋪,夠嗎?110塊呢?”的問題情境。通過解決這一問題,呈現了小數連乘、乘加兩種算式,通過這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學習小數連乘、乘加運算,使學生體會到小數的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的一樣,小數的混合運算也是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有了整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經驗,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並不困難。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學時應當讓學生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理解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道理一樣,避免盲目地進行知識的遷移。因此本節課,我努力做好以下兩點:(1)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現代教育中,知識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實現創新的手段。因此,要讓學生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並不難,完全可以進行知識的遷移。但這樣一來,學生對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就相當於死記硬背。所以,本課我採用教材給我們提供的情境,啟發學生用不同思路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到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並同時體會到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相同。(2)把數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把數學活動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如:從學生們較為熟悉的鋪地磚的活動引入,使學生易於從生活經驗出發,便於學生的理解,也便於學生用不同思路解決問題,有利於學生認同本節課所要領悟的規律。鞏固練習時,我特別注意應用本課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良好情感。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因此,數學教學不能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這樣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

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研究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小數學教學大綱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學科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我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1、本課能創設生動有趣的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學、好學,較好地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

2、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數基本性質和最大公因數的求法。本課無需在此處多費時間,合理的知識遷移,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使知識深入淺出,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3、為學生提供充分探究和發現的時間與空間,從約分含義的理解到約分方法的學習,教師始終立足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基礎上,相信學生的潛能,通過第一組活動,引發學生思考,發現幾個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同;藉助第二組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理解約分的含義;創設第三組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實踐探究的平臺,使學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約分方法,最終達成共同的認識。可以說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在學生的發現、探究、討論中解決,課堂處處閃動著學生智慧的光芒。

4、教師關鍵處的點撥和發人深省的提問充分體現了教學主導的作用,既引導學生的發現,又不限制學生的思路;既能放開手充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又能在發散思維之後,求同存異,提升學生的認識,使課堂充滿生機,啟發引導無痕跡。

5、練習的設計體現了清晰的層次性,尤其是最後遊戲的創設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天真活潑的特點,同時又寓教於樂,使學生對約分的認識有了更新鮮,不呆板的認識。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估計費用》是綜合實踐活動領域的一個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購物這一具體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探索估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現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改進進行反思。

一、學案設計要注意細節。

1、我的學案正反兩面滿滿兩張,的確,這是我根據這節的內容精心設計出來的,但學生看到後,可能會產生抗拒心理——太難了吧,密密麻麻。怎麼辦?這裡面的一些內容可以在教案裡設計,學案裡可以不設計。(學習要求,溫馨提示,這些可以在課上由老師簡單提出。)

2、在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班內展示五種估算方法後,應讓學生比較幾種估算方法的特點,這對後續的做題更有幫助。

3、學習目標表述不是很恰當,原為:根據具體情境,選擇合適方法進行估算。應在此前加“能”。

二、課堂發言要積極、大聲

我班的谷劉強、豆恭、王一豪三人,在課堂中總是不舉手、不發言,即使發言,聲音也小的可憐。尤其是在有人聽課時,上述情況更為嚴重,甚至出現思維停滯,對待一切無從下手的現象。怎麼辦?

這在以前不是沒想辦法,例如:將他們三個人作為課堂的焦點,提出問題後,只要他們三人中有舉手的,那我挑的肯定是他們;還有,在每堂課的展示環節,都由他們幾個先展示,即使他們對問題不能透徹理解,也由他們讀題,由其他同學幫他們回答。

這次聽課,教委領導又提出了幾點寶貴建議,聽後,我決定這樣做:

1、改口號,根據我們班級中現在較為嚴重的問題,14人,有佔1/4多的學生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很大聲。我決定改口號為:我敢說,我會說,我大聲說。(敢說:首先,我不怕錯,我敢舉手,我敢站起來說;會說:不是會說才說,而是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知道多少說多少;大聲說:這是最終目標,從大聲說中可以找到自信,可以越說越想說,越說越會說。)

2、從點滴做起,培養學生敢於發言:針對問題,可以讓他們先說給組長聽,組長要多給予肯定,鼓勵他們舉手說;若不會說,可以讓組長教他們說,組長教後,讓他們在組內展示,最終在班內自信展示。

3、多鼓勵,多評價,這也是促進學生敢說,會說的必經之路。尤其對於那些不敢發言的學生,要在他們幾人中樹立榜樣,一方面,他們不會感覺目標太難以實現,另一方面,好勝心理也會促使他們加油。對於他們的每一次發言,每一次大聲發言都要給予評價,鼓勵。(老師評,學生評,他們幾人互相評)

我的課堂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通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課堂能真正變成:師生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