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機械碩士開題報告

文思屋 人氣:2.81W

碩士是一個介於學士及博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徵具有對其專注、所研究領域的基礎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小編為你整理了機械碩士開題報告,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機械碩士開題報告

一、選題的依據及意義: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一些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逐漸被機械生產所替代,起重機則是其中運用較廣泛的機械,它對減輕勞動強度,節省人力,降低建設成本,提高施工質量,加快建設速度,實現工程施工機械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抓鬥是起重機上十分重要部件,它是用來裝卸物料的裝置。單繩抓鬥的單繩是指它缺少雙繩或四繩抓鬥中固定於抓鬥上承樑上用以張開或倒空抓鬥的支援繩,所以單繩抓鬥雖然具有可以用於任何一種件貨起重機上的優點,但是抓鬥必須藉助於特設的輔助裝置才能張開,因而單繩抓鬥就其構造而言,比較複雜。由於單繩抓鬥的裝卸效率比雙繩抓鬥低,故而它只能用於以件貨裝卸作業為主,僅偶爾用於必須進行抓鬥作業的件貨起重機上。

二、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綜述):

自從本世紀之初,德國人 Pfah 在他的論文“自動取物抓鬥力之分配與抓取過程”中,闡述了抓鬥抓取過程中抓取力與阻力的相互作用與抓鬥引數的影響關係以來,迄今 70 多年。其間應用試驗方法對抓鬥進行機理分析和立足於適用實踐改進抓鬥結構、開發新型抓鬥者不乏其人。我國自 50 年代末,從改進船用抓鬥開始,同時在理論研究生產實踐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豐碩成果。

60 年代初,孫鴻範教授和肖乾信教授都曾對蘇聯的抓鬥設計理論提出質疑,並且應用模型抓鬥和原型抓鬥進行過探討抓鬥引數影響的試驗研究工作。孫鴻範教授為清除長江葛洲壩航道中巨石而研製的耙集式抓鬥和肖乾信教授為首發明的鉗式抓鬥,代表著他們在 80 年代的力作。

在今後的抓鬥研究工作中,仍需繼續加以解決的幾個問題:

(1)目前,還缺少用來評價模型抓鬥試驗結論適用性所必需的相似定理。

(2)在進行模型抓鬥試驗時(例如在試驗檯上進行的試驗測試),不允許忽略或者遺漏實際抓取過程中的重要條件。但是,中外目前的`試驗研究對這一要求解決的還不夠完善。

(3)計算抓取阻力的理論關係式,幾乎都是建立在對抓取阻力合力的作用線進行簡化假定後的基礎之上,因而可靠性較差。

(4)從散體結構力學試驗得出的公式,是否完全適用於散貨粒度增大時抓鬥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結論是很清楚的。

(5)儘管大家都看到了抓鬥在實際應用中填充量將隨著散貨粒度增大而變差,但在目前許多學者的研究工作中,散貨粒度的影響仍然很少被注意到。

三、研究內容及實驗方案:

1、研究內容:

本課題旨在設計一種起重重量為 2 噸的用於裝卸散貨的單繩抓鬥。

2、實驗方案:

本設計將側重於機械方面的設計,主要有抓鬥設計,起升機構設計,執行機構簡單設計。

起升機構用來實現貨物的升降,它是任何起重機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起重機中最重要與最基本的結構。起重機構主要由驅動裝置、傳動裝置、卷繞系統、取物裝置與制動裝置組成。本設計的起升機構將電動機、減速機構、捲筒等緊湊地集合成一體。執行機構的任務是使起重機或載重小車作水平運動。執行機構有無軌執行和

有軌執行之分。本設計採用有軌執行方式。這種方式在專門鋪設的鋼軌上執行,負荷能力大,執行阻力小。設計過程中,首先要確定總體的設計方案,然後各部件機構尺寸、型號等,最後對部件進行校核。

四、目標、主要特色及工作進度:

(一)、研究目標:

對起重機抓鬥有了比較整體的認識,瞭解起重機抓鬥和起升機構、執行機構的基本組成和各部分的功用、原理。

(二)、主要特色:

設計擬定先對抓鬥進行系統的設計計算,然後根據抓鬥計算出的引數和給定的引數再對起重機的起升機構進行設計,參考相關書籍,選擇一個合理的佈置方案。通過計算選用機構中所需的標準部件(如電動機、制動器、減速器、聯軸器、鋼絲繩等)。

(三)、工作進度:

1、蒐集有關資料,熟悉抓鬥工作原理,撰寫開題報告 1 周

2、相關外文文獻的資料的閱讀與翻譯(6000 字元以上) 2 周

3、總體方案設計 2 周

4、抓鬥與起升機構設計 3 周

5、執行機構設計 2 周

6、繪製總裝圖 3 周

7、撰寫畢業論文 3 周

8、答辯準備及畢業答辯 1 周

五、參考文獻:

[1]顧迪民、 工程起重機[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88

[2]陳道南,盛漢中主編、起重機課程設計、冶金工業出版社,1983

[3]起重機設計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1980

[4]倪慶興,王煥勇編著、起重機械、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0

[5]唐照明、計算機輔助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

[6]陳立文、機械優化設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7]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單祖輝、 材料力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