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企業管理>

企業戰略行為的決定因素

文思屋 人氣:2.69W

在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相對靜態時,環境的可預測性強,競爭優勢可保持性高,企業戰略主要是理性決策,其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

企業戰略行為的決定因素

第一,企業戰略決策是一個“特定時間點上的決策”。實施企業戰略管理的企業應該在自己認為需要進行戰略調整或者開始一個新的經營週期之前,由企業戰略管理者對與企業今後發展有關的重大、長期和整體性的問題進行研究,制定儘可能正確、全面和詳盡的戰略,這就是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戰略制訂階段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務。一旦企業戰略得到通過,企業高層管理者在此後三年或者五年戰略實施階段的任務就是執行。

第二,企業的戰略行為應該是預定的,就好像一個“線路圖”。如果承認企業戰略決策是一個“點決策”,那麼就等於認為所有企業的戰略行為都應該是事先計劃,而不包括應急反應的行為。根據理性主義流派的觀點,企業在戰略制定階段所需要做出的決策不僅包括宗旨、目標、戰略與政策,而且還該包括中間計劃、行動方案、重大行動的程式以及各種計劃、方案的預算。制定這樣的戰略基本上就等於預先規定了戰略實施過程中幾乎所有戰略行為,這就是所謂的“戰略計劃的預定說”。

第三,企業戰略決策的核心是制定目標。根據理性主義流派的觀點,企業戰略決策的核心就是制定企業的目標,甚至認為制定戰略就是制定目標。為了提高企業戰略實施的有效性與效率,非常強調目標的全面性、數量化和可測性,因此這個時期的企業特別偏好以下行為:①為所有重要的經營活動制定目標;②高度關注目標的定量化;③喜歡將數量化目標逐一分解、細化。理性主義流派認為戰略目標越是具體與數量化,戰略的評價與控制就越容易。

第四,企業戰略決策是理性決策。理性主義流派針對經驗主義存在的侷限,提出企業戰略選擇的正確性依賴於戰略制定者的思維過程的理性化程度與決策方法的科學性。其中,設計學派強調的是戰略思維模式的重要性,計劃學派主要強調的是戰略制定過程和方法的科學性,而定位學派主要是戰略選擇的科學性。正是因為它們的貢獻,建立了企業戰略管理的過程模型和層次模型,只要依據這些模型和方法進行分析和推理,那麼戰略決策的科學性就能夠得到保證,這就是所謂的“戰略制定程式化”。

企業的經營環境已經開始從相對靜態向相對動態轉變;企業戰略管理者的決策通常是在時間和資訊有限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戰略決策應該是一種次優決策;企業的戰略決策不再是個人的決策,而是一個團隊的集體決策。

在相對動態環境下競爭,快速應變與創新成為競爭優勢和利潤更重要的來源,因此,企業戰略決策有一部分是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做出的,企業戰略行為事實上也包括一部分非計劃和具有積極作用的應變與創新性行為。在相對動態的環境下,企業在戰略制定階段不應該過分重視目標,尤其是非常具體和數量化目標的制定與實現,而應該更重視企業的戰略意圖、宗旨和定位的選擇與保持;不應該過分地關注“具體的細節和步驟”,應該更關注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應變與創新;不應該只重視戰略決策的邏輯過程與科學方法,更應該關注影響企業戰略決策的深層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如公司治理、組織結構、管理機制、控制方法、高層管理者構成以及企業文化等因素。企業戰略行為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企業的戰略行為既包括事前計劃的行為,也包括事中反應性的行為;既是“點決策”,也是 “過程決策”。企業在“點”上的決策相對比較巨集觀,主要包括意圖、願景、宗旨、定位、方式、政策、原則、手段的設計,這種事前的計劃可以防止未來企業在重大戰略的選擇上迷失方向或者失去控制。同時,企業在“點”上的決策又不能夠太具體和數量化,它必須給“過程”中的管理者足夠的應變和創新的空間,以便容許管理者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競爭對手的反應對自己的戰略進行一些動態的調整、創新與轉型。有效的戰略管理者必須能夠在“事前計劃”與“事中反應”之間保持動態的一致性,能夠在“點決策”與“過程決策”之間保持動態的連續性。

第二,有效地制定與實施戰略管理既需要依靠理性,也會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認識這個特徵,將有利於企業戰略管理者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決策和合理選擇決策的方法。企業戰略管理者在“點”上的決策,包括對企業的戰略意圖、宗旨和定位的規定,可以更多地藉助理性思維的過程和採用理性分析的方法,但是在“過程”中對戰略意圖、宗旨和定位的堅持,則更多是依靠企業的價值偏好和選擇。企業戰略管理者在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決策則需要應變、博弈,面臨速度、創新的要求,因此理性的方法就顯露出其侷限性,而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就會取而代之。考慮到這種特點,動態環境下的企業更應該重視公司治理,組織結構、管理機制、控制方式、高層管理者、企業文化的設計與建設,從而提高動態環境下戰略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TAGS:企業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