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高中說課稿合集三篇

文思屋 人氣:1.43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高中說課稿合集三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傳授目標:正確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養目標:能準確地應用它們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思想教育目標: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材分析

1.重點: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決方法:利用簡單的舉例得到一般的結論.

2.難點: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區分。解決方法:運用對比的方法比較它們的異同.

三、說活動設計

1.活動:思考,討論,對比,練習.

2.教具: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正

1.新課匯入

隨著社會發展,先進技術,使得各種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高標準嚴要求,使得商品生產工序複雜化,解決一件事常常有多種方法完成,或幾個過程才能完成。排列組合這一章都是討論簡單的計數問題,而排列、組合的基礎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組合的關鍵.

2.新課

我們先看下面兩個問題.

(l)從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車,也可以乘汽車,還可以乘輪船.一天中,火車有4班,汽車有2班,輪船有3班,問一天中乘坐這些交通工具從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板書:圖

因為一天中乘火車有4種走法,乘汽車有2種走法,乘輪船有3種走法,每一種走法都可以從甲地到達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這些交通工具從甲地到乙地共有4十2十3=9種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類辦法,在第一類辦法中有m1種不同的方法,在第二類辦法中有m2種不同的方法,??,

在第n類辦法中有mn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共有N=m1十m2十?十mn種不同的方法.

(2)我們再看下面的問題: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條,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條.從A村經B村去C村,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板書:圖

這裡,從A村到B村有3種不同的走法,按這3種走法中的每一

種走法到達B村後,再從B村到C村又有2種不同的走法.因此,從A村經B村去C村共有3X2=6種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個步驟,做第一步有m1種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種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

mn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共有N=m1m2?mn種不同的方法.

例1書架上層放有6本不同的數學書,下層放有5本不同的語文書.

1)從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取法?

2)從中任取數學書與語文書各一本,有多少的取法?

解:(1)從書架上任取一本書,有兩類辦法:第一類辦法是從上層取數學書,可以從6本書中任取一本,有6種方法;第二類辦法是從下層取語文書,可以從5本書中任取一本,有5種方法.根據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種數是6十5=11.

答:從書架L任取一本書,有11種不同的取法.

(2)從書架上任取數學書與語文書各一本,可以分成兩個步驟完成:第一步取一本數學書,有6種方法;第二步取一本語文書,有5種方法.根據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種數是N=6X5=30.

答:從書架上取數學書與語文書各一本,有30種不同的方法.練習:一同學有4枚明朝不同古幣和6枚清朝不同古幣

1)從中任取一枚,有多少種不同取法?2)從中任取明清古幣各一枚,有多少種不同取法?

例2:(1)由數字l,2,3,4,5可以組成多少個數字允許重複三位數?

(2)由數字l,2,3,4,5可以組成多少個數字不允許重複三位數?

(3)由數字0,l,2,3,4,5可以組成多少個數字不允許重複三位數?

解:要組成一個三位數可以分成三個步驟完成:第一步確定百位上的數字,從5個數字中任選一個數字,共有5種選法;第二步確定十位上的數字,由於數字允許重複,

這仍有5種選法,第三步確定個位上的數字,同理,它也有5種選法.根據乘法原理,得到可以組成的三位數的個數是N=5X5X5=125.

答:可以組成125個三位數.

練習:

1、從甲地到乙地有2條陸路可走,從乙地到丙地有3條陸路可走,又從甲地不經過乙地到丙地有2條水路可走.

(1)從甲地經乙地到丙地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2)從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2.一名兒童做加法遊戲.在一個紅口袋中裝著2O張分別標有數1、2、?、19、20的紅卡片,從中任抽一張,把上面的數作為被加數;在另一個黃口袋中裝著10張分別標有數1、2、?、9、1O的黃卡片,從中任抽一張,把上面的數作為加數.這名兒童一共可以列出

多少個加法式子?

3.題2的變形

4.由0-9這10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複數字的三位數?小結:要解決某個此類問題,首先要判斷是分類,還是分步?分類時用加法,分步時用乘法

其次要注意怎樣分類和分步,以後會進一步學習

練習

1.(口答)一件工作可以用兩種方法完成.有5人會用第一種方法完成,另有4人會用第二種方法完成.選出一個人來完成這件工作,共有多少種選法?

2.在讀書活動中,一個學生要從2本科技書、2本政治書、3本文藝書裡任選一本,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3.乘積(a1+a2+a3)(b1+b2+b3+b4)(c1+c2+c3+c4+c5)展開後共有多少項?

4.從甲地到乙地有2條路可通,從乙地到丙地有3條路可通;從甲地到丁地有4條路可通,從丁地到丙地有2條路可通.從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5.一個口袋內裝有5個小球,另一個口袋內裝有4個小球,所有這些小球的顏色互不相同.

(1)從兩個口袋內任取一個小球,有多少種不同的取法?

(2)從兩個口袋內各取一個小球,有多少種不同的取法?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課是<經濟生活>內容的第一堂課,講述貨幣的相關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商品的交換都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只有懂得貨幣,才能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只有瞭解了貨幣的產生和本質,才能為經濟常識以後各課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幫助同學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走出拜金主義的誤區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此外,本課從學生具有一定生活體驗的“錢”入手,是全書的開篇,起著引領和匯入作用,是深刻認識各種經濟現象、進行後續學習的基礎,所以必須高度重視。

2、教學目標確立的依據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普通高階中學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以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落腳點,確定瞭如下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的知識目標是:識記一般等價物和貨幣的定義;理解商品交換經過物物交換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四個階段以及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運用所學原理分析貨幣產生的過程。

②根據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判斷能力不成熟及涉世不深、閱歷淺的實際情況,結合思想教育要求,確立的能力目標是:培養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運用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用聯絡、全面的觀點認識一般等價物、貨幣和商品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③針對思想政治課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途徑和某些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實際問題,確立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通過學習貨幣知識,教育學生正確對待貨幣,要對學生進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傳統教育,增強學生抵制拜金主義思潮影響的自覺性。

3、重點、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教學重點為貨幣的本質。因為只有懂得了貨幣的本質,才算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價值規律;才能使學生對貨幣有正確認識,抑制拜金主義和“金錢萬能”的腐朽思想,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學難點是“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因為貨幣產生前金銀只不過是普通的商品,歷史上充當過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有很多,但後來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商品都要貨幣去交換,這對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二、說教法

依據思想政治課的性質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生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實際出發,課堂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實現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轉變。本堂課我採用了以下教學原則和方法:

1、教學原則: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即在組織課堂教學,落實教學內容時,能密切結合和聯絡當前社會熱點、社會生活中和學生身邊的一些具體的例子,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教學方法

①情景教學法:通過課件演示,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②合作探究法:圍繞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成長的實際,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我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營造和諧、寬鬆、民主的氣氛,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形成了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③自主學習法:通過引導學生讀、議、悟,讀思結合,動口動腦結合等多種方法,適應探究性學習的要求,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想方設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凡是學生能讀懂、能說得出、能解決的問題一律讓學生自己來做。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教學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幫助者、引導者、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本堂課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方法:

1、“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方法,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2、讀議領悟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讀性強的特點,組織學生閱讀——分析——歸納,理解基本知識和原理,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討論法,把學生在思想認識中存在的誤區同本課內容結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提高認識。

四、說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合作探究法

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貨幣。為什麼人們離不開貨幣?它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使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得出,貨幣是用來購買商品和服務。

【探究一】

(一)商品的含義:

1、從現實生活來看,我們擁有貨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眾多的商品中,這些商品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探究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2、並學會判斷商品和普通物品、勞動產品的區別。一是勞動產品,其次必須用於交換。

3、分析價值的含義: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不同商品之間能夠進行交換是因為生產商品都耗費了人的體力和腦力,而這種體力和腦力是沒有差別的,是任何商品的生產所共有的。

4、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探究二】

情景教學法

(二)一般等價物的產生

1、利用幻燈片演示感受物物交換的困難,創設教學情境。

讓學生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a。如果擁有紅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誰能成交?

得出:兩人都能成交——偶然的物物交換

b。如果這幾個人都成交,需要什麼條件?

得出:雙方都互相需要——擴大的物物交換

c。你能設想出讓更多的人都成交的辦法嗎?

得出:把自己的東西換成市場上大家都樂意接受的商品,然後再用這種商品去換回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即最好的辦法是媒介交換——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讓學生談談他對這種交換的感受,並概括總結提高交易成功概率的辦法。

最終找到解決辦法:尋找大家相對比較樂意接受的商品,即一般等價物的產生。

2、這裡須明確一個問題:

一般等價物,首先明確它是物——商品;其次,等價(物)說明該商品可以表現其他商品的價值;最後,一般(等價物)——它可以與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充當各種商品交換的媒介。

自主學習法

(三)分析比例貨幣與其他一般等價物──揭示貨幣的本質

1、多媒體展示牛羊、貝殼、布匹等一般等價物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它們的缺陷。

2、展示課件,說明金銀的優點,揭示貨幣的產生:由金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

3、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貨幣的產生過程。

得出: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是貨幣與其他商品的本質區別,因此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4、歸納小結

教師點拔啟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參與框知識的重溫與梳理工作,然後教師操作課件把貨幣的產生過程逐步展現出來,其目的是使學生鞏固深化所學的知識,通過歸納總結,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系統化、網路化,明確重點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絡。

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是商品交換髮展的第四個階段。

5、分析:“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

(1)“金銀天然不是貨幣”:意思是金銀天生並不是貨幣。因為金銀最初出現在市場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當商品交換髮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當一般等價物都集中到金銀上,由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才是貨幣。因為金銀並不是一來到世界就成為貨幣的。

(2)“貨幣天然是金銀”:意思是貨幣天生應該由金銀來充當,或者說金銀天生就具備了充當貨幣的優良特點。這是由金銀的自然屬性決定的,金銀具有體積小,價值大;易於分割,不易磨損,便於儲存和攜帶等優點。

6、自我發展、開拓視野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貨幣發展史,瞭解貨幣發展的有關知識。並嘗試說明:作為比黃金更貴重的“白金”為什麼沒有成為貨幣。

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學的知識。自從貨幣產生以後,商品的交換就以貨幣為媒介來進行,由於貨幣是一般等價物,能同一切商品相交換,所以它是財富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把貨幣稱為錢,提起錢大家都知道,它的作用可不少,到底有哪些作用呢?請大家預習下一框題:貨幣的職能。

高中說課稿 篇3

1 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1.1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

兩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出現在高中立幾第一章最後一節,這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空間兩直線位置關係,空間直線和平面位置關係,特別是已學習了直線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二面角的平面角,這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而本節內容是第二章多面體、旋轉體的學習基礎,因此,本節的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2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

1.2.1 從定理的證明過程,面面垂直可轉化為線面垂直,就可以看到數學的化歸,"降維"思想。

1.2.2 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從建構手段角度分析,可以看到歸納思想,而這一思想中包含著重組的意識和能力。

2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2.1 基礎知識目標: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變

式,能利用它們解決相關的問題。

2.2 能力訓練目標: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類比能力,會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路和觀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認知和元認知能力。

2.3 創新素質目標: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判定定理,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能力;判定定理及變式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重組意識和能力;判定定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2.4 個性品質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善於發現,獨立的意識,不斷超越自我的創新品質。

3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判定定理的證明及變式探索

難點:判定定理的變式。

關鍵:本節課通過判定定理的證明及變式探索,著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認知和元認知能力。

4 教材處理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建構即認知結構的組建,其過程一般是先把知識點按照邏輯線索和內在聯絡,串成知識線,再由若干條知識線聯構成知識面,最後由知識面按照其內容、性質、作用、因果等關係組成綜合的知識體。本課時為何提出變式呢,應該說,這一處理方法正是基於此理論的體現。其次,本節課處理過程力求達到解決如下問題:知識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發展?又如何從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並賦予抽象的數學符號和表示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觀事物之間簡單的和諧關係。

5 教學模式

遵循教學過程是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十分複雜的動態性總體,是教師和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下進行集體認識的過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又互為客體,啟動學生主動學習,啟發引導學生實踐思維過程,自得知識,自覓規律,自悟原理,主動發展思維和能力。

6 學法

6.1 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著重掌握元認知過程:

6.2 使學生把獨立思考與多向交流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