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集錦8篇

文思屋 人氣:6.9K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集錦8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說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藉著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藉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沒有本領。寓言諷刺了仗勢欺人者的奸詐狡猾。全文語言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和表演。

說學情分析

學生年齡小,容易被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所吸引,因此,本課學習起來並不難。本課語言生動有趣,易於學生理解,學生朗讀的慾望很強,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以各種方式讀文,讀後分析人物特點。此外,通過表演來理解部分詞語,增強感受,讓學生在一個活潑、輕鬆的環境中理解課文,學習詞彙,明白寓言故事。

說教法

國小中年級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準,以讀代講,在反覆誦讀中體驗課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課採用誦讀法和講解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教學媒體為輔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燈、拖拽、擦除等功能,讓學生在生動、形象、愉悅的情境中品讀、感悟課文。

說學法

本篇課文的學習主體是國小中年級兒童,他們在語文知識和能力水平方面還不是很高,還不能獨立由語言文字來切實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學生要融入一定的課文情境,合作交流,反覆誦讀,這樣才能體悟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體會寓意,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

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難點:揭示寓意。

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教師匯入:春天到了,萬物復甦,森林裡的小動物們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門。看,這是誰?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嗎?(聰明、狡猾;凶猛、威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發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間的故事。(板書課題:狐假虎威)

二、品讀課文,感受體味。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在書上找一找,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竄過、撲過去、逮住了)

(2)指導朗讀。多麼凶猛的老虎啊,你們這麼讀,讓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讀——齊讀。

2.學習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師匯入:老虎多麼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餚,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請大家自己讀讀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讀2~5自然段,其他同學用橫線畫出狐狸的話,用波浪線畫出老虎說的話,注意表示它們的神態和動作的詞。{多媒體出示課文}

(2)集體討論: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狐狸在想什麼呢?

②“扯著嗓子說”是什麼意思?

③“你敢吃我?”這句反問句是什麼意思?該怎樣讀狐狸的話?(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嚇性)

④老虎聽了狐狸的話有什麼反應?畫出描寫老虎動作的詞。(一愣、鬆開了爪子)這兩個動作說明了什麼?老虎為什麼被矇住呢?

(3)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誦課文。

【多媒體出示課文,抓住對狐狸的說話語氣的理解,引導學生認識到狐狸面對老虎其實是膽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質的狡猾。】

3.學習六至八自然段。

教師匯入:接下來狐狸又想出了什麼招數,想在老虎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請大家自己讀讀6—8自然段。

(1)指名讀文。

(2)分組討論: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為什麼不趕快逃命,反而要帶老虎在百獸前走一趟呢?(驗證自己剛才所編造的謊言)

(3)它們往森林走的時候各是什麼樣子?你讀懂了嗎?狐狸是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是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昇華。

1、匯入:百獸是被誰嚇跑的?(老虎)從哪裡看出是被老虎嚇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嚇跑的?

填空:

原來( )是藉著( )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總結:人們把“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比喻借別人的威勢來嚇唬人的行為,其實自己並沒有本事。

2、小練筆:老虎明白了百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說板書設計

狐假虎威

神氣活現 半信半疑

搖頭擺尾 東張西望

國小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本教時的內容是一起點新目標英語第七冊的module2 unit2 Amy painted a picture部分,課題為Past Actions(過去的行為)。

·教學目標

在對教材進行了仔細研讀後,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出發設計了本課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知識:1、在教材基礎上拓展若干與主題有關的單詞:cooked, helped, watched, phoned, painted,washed,clearned,finished、

2、 sentence: Mr Smart cooked noodles、

Ms Smart phoned grandma、

Sam watched TV、

Amy painted a picture、

技能:1、能聽懂各個人物過去做過的事情的語句描述。

2、能運用媒體的可操作性完成練習,合理組織語言,運用寓言進行交流。

3、能對自己家人昨天或做過的事情進行書面的描寫。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對所學內容形成初步的總結和歸納能力,對本模組出現的諸多-ed的發音規律做一個總結,並運用一般過去時進行表達。

2、藉助多媒體的可操作性來練習鞏固知識點。

3、能根據老師的指示完成從聽說到讀寫的遞進過程。

3、情感目標:

瞭解英國的孩子是如何在家完成作業和家務勞動的,使學生有興趣在家中幫助家長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能運用本節課所學的詞彙和句型描述過去的行為。

2、教學難點是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恰當的使用本節課所學的語言知識描述自己過去發生的事情。

二、學生情況

本課授課的物件是四年級學生,本班學生大多數已經接觸英語3年了,基礎還行,但書寫能力還不是很好,學生感知能力處於較直觀的水平,因此我選用歌曲、圖片等較活潑、直觀的資料讓學生感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本班有48人,人數較多,所以在課上我多次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說的機會,鍛鍊每位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前一個單元中,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了過去時的句型,對V-ed形式很瞭解,如:cleaned,helped,finished,washed,watched等,並能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

三、教學策略

本課時主要知識點是動詞過去式的用法,對於這一特殊的語法現象如何在課堂上體現呢?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通過任務型的教學途經達到發展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我決定藉助多媒體課件來創設儘可能真實的語言情景,哎還原生活的同時提供儘可能多的相關的語言資訊,從而讓學生在接受資訊的同時感受勞動的樂趣。

教學流程如下:

1、首先通過歌曲律動調動課堂氣氛,通過單詞卡片充分向學生展示動作情境,將英語的真實語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這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記憶鞏固單詞。

2、利用媒體的呈現與演繹創設語言情景,讓學生學習本課拓展詞彙:cleaned、cooked、helped、watched、painted,並能準確地發音,同時運用詞彙進行語言的運用達到語量的增加,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3、利用多媒體設定任務,多次播放CD-ROM,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再跟讀課文,模仿語音語調的聽力訓練;隨後展示學生一些相關圖片,創設情景,先讓學生感知,思考句型,輔以一定的句型呈現,加以操練達成說的目標。

4、最後出示一些練習,讓學生進行操練,通過練習完成從口頭表達到書面寫作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步步遞進和最終完成。首先出示完整的句型結構,讓學生進行整個句子的操練;然後採用半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在已有的句型的感知理解基礎上,進行表達;最後採用無提示方式,讓學生鞏固已學句型,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5、重點難點突破

過去式的運用是本課的難點,為了有效突破難點,我藉助單詞卡片,網路資源,課前查找了很多動作的圖片,通過幻燈片的形式播放,讓學生觀看圖片,從而留下形象直觀的視覺印象,然後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句子操練。在句型的操練過程中,我採用創設情景、層層遞進的教學方式,先感知,然後採用半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在已有的句型感知理解基礎上,再操練,最後進行表達

國小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望廬山瀑布》是部編版國小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8課的第二首詩,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這首詩抓住瀑布的動態美,運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方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全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充分體現了詩人浪漫的情懷。

本單元以“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為主題,讓學生通過品詞析句,感受語言美和祖國河山的壯麗,增強語文學習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了並學習了一些古詩,尤其是對唐詩、對李白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初步掌握了古詩的朗讀方法。

在瞭解學情和本單元特點的基礎上,我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下:

1、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瀑、布”等6個生字,學寫“爐、煙”2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能借助畫面啟用想象、感受詩意,能用自己的話簡單描述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並把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韻美,激發學生對古詩的學習和積累興趣,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2、說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熟讀成誦。

藉助畫面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句意境。

二、說教法:

為了使學生學得輕鬆,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品讀感悟法”進行教學。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精心準備了每一張幻燈片,利用長短符號、圖片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朗讀、品味詩情畫意。

三、說學法:

依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課堂上,主要通過“看、聽、想、說、讀”等活動,讓學生使用“批註、自主探究”等方法去觀察、去想象、去積累、去使用語言、去感受古詩韻律之美和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之美。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環節:

一部分學生沒看見過瀑布,瀑布圖片的播放,既可以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觀察,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又激發了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同時,利用圖片識記“瀑布”兩個生字,相信孩子們印象會更深刻。

2、解詩題、知詩人:

教學時,我借用給“望”組詞這個小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望”在這裡是遠看的意思。接著提問:詩人遠看什麼呢?進而引出詩題的意思。

3、初讀古詩,感受韻律美: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在已有的學習經驗基礎上,自由讀古詩,然後老師範讀,形成對比,引出“平長仄短”的讀詩方法,讓學生感受新的讀詩方法更吸引人,從而激發學生對古詩的濃厚學習興趣、體會古詩的音韻之美

4、認好生字:

依據低年級學生認知規律,我先讓學生借用拼音認讀字詞,在詞中記。識記生字的過程,學生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去記憶它們的字形。學生介紹完自己的方法之後,出示不同情境的詞語,復現生字,加強鞏固。

5、寫好生字:

這節課,我著重指導學生書寫“爐、煙”兩個火字部的生字,通過這兩個字學習一類字。

6、品讀古詩:

在教學前兩行詩時,學生通過觀察、自讀,感受畫面和詩句內容,相機點撥,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學生邊說、我邊畫,幫學生構建一幅完整的畫面,以便他們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說詩句的意思。

後兩行詩,則藉助圖片和重點字詞幫助學生理解。

7、最後,讓學生在抒發情感的基礎上再詞按平長仄短的方式讀古詩,把情用讀表達出來,以讀悟情。

古人遊歷山水,寄情自然,這是一種高雅的情懷。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所以我們才得以享受這美好的詩篇。文化需要傳承,古詩教學就是很好的一種載體,在這方面,我也是初探,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

國小說課稿 篇4

根據《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要求,以育人為宗旨,以健康第一的要求為目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及本校實際情況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因此,在教案的總體設計上,本著求實、拓寬、探索、創新的思路來展開,在教與學的關係上,既強調教師“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學生“學”的主體地位。

一、教材:

《彎道跑》屬於田徑教學範疇,是學習田徑中各類跑的基礎教材。彎道跑是快速跑中的一部分,中長跑中彎道的距離佔有很大的比例,故此學習彎道跑有它的實際意義。

二、物件:

經過多年的教學及訓練,我發現,八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快速期,在課堂上表現為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由於身體發展的因素,力量性不強,可塑性大,好勝心強,勇於克服困難,喜歡對抗運動和參與活動性的遊戲,因此,我積極鍛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練習小組長的組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選擇適應他們生理和心理髮展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在練習中去思考,去發展他們的體能與智力。在歡快的氛圍中練習,在練習中穿插多種形式的練習方法,並以各種小遊戲來拓展課堂教學,教師再以激勵性的語言及時的進行鼓勵,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互助互學、謙虛嚴謹、共同提高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彎道跑的技術原理,明確跑的目的是發展速度,為中長跑打好基礎。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彎道跑的技術動作,掌握好適當的身體傾斜度和合理的擺臂方法。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個性,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為終身體育活動打基礎。

(4)能力目標:發展速度、耐力、靈敏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提高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身體內傾、手臂的正確擺動、腳的正確用力。

教學難點:克服離心力,提高速度。

四、教法指導:

首先採用問題激勵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其次採用講解示範法,以生動的語言,準確的動作示範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感;最後採用分組練習法、評價法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動作要領,達成教學目標。

五、學法指導:

在學法上主要採用嘗試練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互評互幫法。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嘗試練習,然後在相互比較、小組研究、互評互幫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原理、懂得方法,最終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

六、教學流程:

收心熱身——激發興趣——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實踐——交流分享。

國小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龜兔外傳》是遼海版《品德與生活》第四冊第四單元《生活中的我》的第1課《多彩的我》的一個主題活動內容。

第四單元《生活中的我》事本冊教材課程內容的最後一個單元,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梳理兩年來課學習中自己成長、發展變化的活動指引。

生活中的我應該事豐富多彩的,多方面都應得到發展的,本單元的三個主題活動從三個維度反映了學生在生活中要成長髮展的方向。其中主題活動一,《多彩的我》是引導學生多方面發展自己,應涉及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做人方面,要初步形成有主見、不盲從地品質,做一個有獨立個性的人。

二、說教學目標

1、初步做到有主見、不盲從

2、知道在生活中多方面發展自己

3、願意為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發展特長

三、說教法

兒童是課程的主體,他們是真實的,有思想的、有感情,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我在本課教學中採用講故事、討論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注重以豐富的情感、語言激發學生,調動他們的心理活動、思想活動,引起他們情感的共鳴,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教學準備

1、烏龜和兔子的圖片及頭飾

2、悄悄話信箱

說教學流程

在本課中,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1、情趣匯入:

今天老師請到了兩個神祕嘉賓,掌聲有請,(出示烏龜和兔子的圖片)

你們認出了他們了麼?知道他們的故事麼?(生很容易就能說出來)

師小結:是呀,《龜兔賽跑》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那你想不想知道烏龜和兔子之間還有什麼有趣、離奇的故事呀?好,我們今天啊就來了解一下他們之間的另一個故事——《龜兔外傳》

師板書課題

(生動、新奇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一種興奮而又好奇的心理狀態下走進了教學活動中。)

2、講演聽看故事,悟道理

先請同學勇敢地到前面對照圖片,將《龜兔外傳》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請同學評價

然後提出如果能活靈活現地演出來就更好了,你們說呢?那我們小組合作組織排練怎麼樣?學生按組排練,教師指導並參與角色。

選取兩組學生進行彙報,並簡單地對同學們的表演質量做出評價。

(通過故事、表演使學生對故事內容有了清楚的認識,從而更加了解了故事意圖,盲目地效仿別人而忽視自身特點是沒有主見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通過生生之間的互評、互助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

教師緊接這讓學生說說自己從故事中知道了什麼,受到了什麼啟示?(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最後教師小結:是啊,《龜兔外傳》就是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分清是非,不能盲目地判斷和輕信。(教師板書:做事要有主見,不盲從。)

3、出注意,想辦法

在同學們的生活中,一定有過類似 小烏龜的經歷,,那就把它寫在你們手中的“心事卡”上,然後頭到“悄悄話信箱”中,不用簽名,同學們可以毫無保留地寫出來,看看大家能不能幫你解決。學生填寫“心事卡”。

老師當著全班同學從“悄悄話信箱”中抽取出幾張心事卡,大家一起來看看。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麼?你願意幫助她解決問題麼?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彙報,師生進行評價。

(用故事中的道理聯絡生活中的實際,體現了《品德與生活》課程貼近學生生活的特徵。結合生活中學生遇到的問題,運用感悟出的道理去解決,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同時,“悄悄話信箱”也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4、再創作

好多年前,《龜兔賽跑》的故事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今天《龜兔外傳》又讓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事有主見不盲從的道理,那我們能不能再為龜兔創作一個新的寓言故事?讓可憐的小烏龜建立自信並快樂起來,讓驕傲的小白兔改正缺點、踏踏實實做事。總之,展開你豐富的想象,進行創作。

學生自願組合,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寓言故事內容,並分工合作,並聯系表演,向全班彙報,師生評價。

(這一設計,創造性地開發了教材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思維,這是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的具體體現。)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本課。

國小說課稿 篇6

一、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本節課《認識Word》一節內容,是四年級的內容,在本冊教材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環節,它起到承上啟下的知識連結作用,基礎性很強對學生今後的電腦技能學習有著深遠的意義。學習《認識Word》不僅可以鞏固前面已經學過的“塊操作”及“美術創意”,同時為學習其他“修改文件”、“板報設計”打下基礎,根據新課程內容標準,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瞭解Word視窗功能,學會常用工具欄的名稱、按鈕的使用及文字輸入。從而更有效、更直觀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件”、“儲存文件”的重難點教學效率,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鞏固和提高。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對電腦的認識有一個共同性是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學習一般的興趣都不高,學習比較被動,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很多學生對電腦的好奇只停留在玩遊戲上。加上學生的來源不同,本地生之間的差異性,本地生與外來生之間的差異性,體現在電腦技能基礎、知識接受能力的個性差異。於是,我設計的教學任務要顧及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顧及到學生的技能基礎和個體差異,同時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實用性。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又要考慮到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整體基礎,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務要符合學生生活實際,還要注意任務的層次性,由學生自主選擇。另一方面設定較高層次、一般層次、較低層次教學,從而保證每位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穫。

三、教學目標

鑑於對教材的解讀和對學生學情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word視窗的組成,瞭解word的啟動方法及word文件的儲存方法。

2.掌握word中選單欄、工具欄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計算機進行文書處理的意識並提高相應的能力。

4.讓學生積極嘗試用計算機來表達思想。

5.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知識遷移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啟動和退出word的方法。

2.難點:認識word視窗的組成及其主要功能。

五、說教學設計

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效的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預設了如下的學習活動。

1. 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2. 設定任務,自主探究。

3. 參與遊戲,突破難點。

4. 歸納總結,成果展評。

具體闡述如下: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師:展示用Word編寫出的各種詩歌、日記、短文等作品。圖文並茂的文學作品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認識Word的教學埔平道路。

首先讓學生觀察、欣賞教師所展示的各種文學素材。

師:這些漂亮的作品都是用文書處理軟體word製作的。Word功能強大,我們可以做word來寫作文、記日記,還可以在文章中插入漂亮的圖片,做好以後,還可以用彩色印表機打印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讓我們開始學習word吧。

[從學生身邊的活動出發,讓學生對新的知識點產生興趣,由此感知知識對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出更強烈的學習慾望,不斷探索科學知識的真諦。]

二.設定任務,自主探究

活動1:word的啟動。

教師示範。

單擊“開始”按鈕,依次指向“程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xx”,單擊“microsoft office word 20xx”命令,開啟word 20xx視窗。

[板書:word 20xx的啟動。執行“開始——程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xx”命令。]

學生操作。

教師提問: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啟動方法?

學生上機嘗試,請個別學生向全班學生做示範。

討論:你認為哪種方法比較好?請選擇一種你認為最好的方法啟動word。

[通過學習讓學生順利地啟動“Word”視窗的方法,並對其視窗進行初步的認識。]

三.參與遊戲,突破難點。

活動2:word視窗的組成。

1. Word視窗和寫字板視窗很相似,先開啟寫字板視窗讓學生說一說各部分的名稱。

2. 開啟word視窗,教師介紹常用工具欄、格式工具欄、任務窗格、狀態列等。

3. 小遊戲:

遊戲1:在選單欄中找命令。

遊戲目的:熟悉選單欄中的命令,每小組至少說出5個。指出相應命令所在的選單,最好能說出命令的功能。

遊戲2:在工具欄中找命令。遊戲規則同上。

教師:工具欄中的所有命令在選單欄中都可以找到,你們相信嗎?

與教師比一比:學生考教師,由學生說出工具欄中的命令,教師在選單欄中找出相應的命令。

4. 小練習:輸入“實踐園”中的文字。

[通過遊戲的方法使學生始終保持興趣高昂的狀態,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活動3:儲存word文件。

1. 單擊“檔案”選單中的“儲存”命令,彈出“另存為”對話方塊。

2. 在對話方塊的“儲存位置”框中選擇D盤中自己的資料夾。

3. 在對話方塊的“檔名”框中輸入檔名。

4. 單擊“儲存”按鈕。

學生完成“實踐園”。

[通過學習,學生可以從比較中掌握正確的文件儲存方法,完成儲存文件的操作,完成了理論到實際的應用,實踐了知識的遷移。]

活動4:退出word。

學生自主嘗試退出word的方法。

[培養學生:

(1)動手能力(敢於大膽操作,掌握正確的Word操作方法)

(2)動腦能力(敢於思維、想象,有探索精神,有求知慾)

(3)動口能力(敢於師生對話、同學交流,觀點互動、取長補短、共同分享)。]

四.歸納總結,成果展評。

現在每組推選一名本組中畫的最好最有創意的作品進行全班展示,大家分別給每個作品進行打分,評選出小小打字員。

(學生進行自主點評,打分,說說好在什麼地方,有哪些方面做的還不夠。)

[通過全班交流,更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各獎項的評比,達到了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多元化評價,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最後教師歸納總結。

六.教學理念。

縱觀本課的學習活動的預設,我始終立足於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宗旨,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資訊科技,感受資訊文化,增強資訊意識,內化資訊倫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國小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秋天的收穫》選自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金色的秋天”。本單元總體目標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瞭解季節變化的特點,人和自然的關係,知道愛惜勞動成果。進一步瞭解出行安全,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樂於幫助別人,尊敬老人。發展表現美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秋天的收穫》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主要以“收穫的季節”、“小小豐收會”兩個環節來具體介紹秋天的收穫以及人們豐收的喜悅心情。其中“收穫的季節”旨在引發孩子們去觀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秋天收穫些什麼,欣賞豐收的景象,並實際參與一些秋收活動,體驗收穫的喜悅,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珍惜勞動成果、尊敬勞動者的情感。“小小豐收會”主要是引導大家蒐集當地秋天收穫的東西,舉辦豐收會,從而觀察瞭解當地秋天的主要土特產。在蒐集展品的過程中,學生又會加深對自己家鄉主要物產的認識。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以及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各種感觀,觀察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2)能力目標:增強勞動意識和技能,發展表現美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創新的能力。(3)情感目標:觀察並參與秋天的收穫,體驗豐收的喜悅,願意與別人分享快樂。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尊敬付出勞動的人。

三.說重點、難點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由此不難看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感受秋天的豐收,體驗豐收的喜悅,從而熱愛秋天,熱愛、尊敬付出勞動帶來豐收的人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並內化為品德,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

四.說教學準備

要想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因此,在課前我佈置學生結合看電視或隨家長去郊遊、採摘等,瞭解秋天的收穫;蒐集一些愛惜糧食的詩歌或諺語;準備一些秋季的果實和做水果拼盤的工具。我則準備了有關秋天收穫的場面,農民勞作的場面等視訊資料的CAI課件。

五.說教法

制定了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後,關鍵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和學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二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活動式、啟發式、合作探究等等。我選擇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從課程性質和兒童特性而決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活動型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個基本特徵。本課程的性質強調活動,所以我設計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各種活動。而且深入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因此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通過兒童的觀察、蒐集資料、討論合作、親身經歷體驗、動手操作從中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他們知道本課是生活的再現,繼而熱愛生活。這些生活知識的獲得與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出來的,不是由教師硬性的傳授給他們的。新課程條件下,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主體,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根據這些理念,所以我預設了上述基本教法。

六.說學法

關於學法,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很多情況下,教法與學法是緊緊地交織在一起的。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力等等,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七.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教學過程,根據本課內容,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流程:兒歌引入,分享收穫→動口動手,展示收穫→瞭解種植過程,珍惜收穫。由分享收穫而醞釀情緒,由展示收穫而抒發感情,由珍惜收穫而內化品德。現在就具體地來說一說每一項活動的設計。

活動一:兒歌引入,分享收穫。

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兒童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所以上課伊始,我先用一首讚美秋天的兒歌匯入:

秋天到,秋天到,農民伯伯秋收忙。收來蘋果紅,收來香蕉香,收來稻子黃,收來串串葡萄亮。秋天像個魔術師,變出果糧香又香。

這首兒歌節奏鮮明,朗朗上口,充滿童趣,用它匯入可以活躍氣氛,調動學生情趣,為“分享收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時我自然而然的延續兒歌提問:“秋天這位魔術師讓你看到了什麼?你做了些什麼?”由此引入“分享收穫”的活動。一問激起千層浪,有了課前觀察的鋪墊,此時的課堂就會成為同學們自我發表的天地,同學們將自己觀察、收看或調查、訪問、親身實踐的情況和感受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樣,比如:模仿農民開著收割機賓士在豐收的田野裡,編排節目,模仿果樹和採摘者,表演採摘時的喜悅,用照片介紹自己參加採摘或去郊遊的感受,這時我再適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在熱情洋溢的音樂聲中,課件將同學們帶入了真實的生活世界,面對此情此景,同學們情緒高漲。

活動二:動口動手,展示收穫

看著課件上的豐收景象,同學們自然地想到了抽屜裡自己準備的收穫物,於是“小小豐收會”正式拉開了帷幕。整個豐收會我把它分為幾個小活動:首先是“說一說”,請每個學生在小組內介紹自己帶來的收穫物的名稱、特點等,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於現代農業技術的發達,反季節蔬菜、水果很多,為了更好的落實認知目標“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我特意安排了第二個小活動“辨一辨”,通過課件辨析哪些是秋天收穫的果實,把它請進豐收會,這種方式形象直觀、明白易懂。為了讓學生初步學習用分類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我安排的第三個小活動是“分一分”。請學生看畫面,豐收展就要開始了,收穫物太多了,不能全堆在一起,咱們給它們分分類吧。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按自己的標準來把收穫物放到不同的地方。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生活經驗各不相同,自然分類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按顏色、大小、形狀、軟硬、光滑粗糙分類,總之無論他們如何分,我會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並選取其中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分法(比如按糧食類、水果類、乾果類、蔬菜類),用卡片標出擺放地點,讓學生先判斷自己所帶收穫物的“家”應該在哪,然後擺放在相應位置。第四個活動是“轉一轉”。讓學生們分組參觀豐收展,在展會上轉一轉,感知各種收穫物的形狀、顏色、氣味等,再次感受豐收的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有一種強烈的需求,總想自己是發現者、探索者,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待體會創造的快樂。”因此我在豐收展後又安排了一個做水果拼盤的活動。小組合作,洗淨手和水果後,削皮切塊或去殼,每組做一個水果拼盤,比一比誰的拼盤有創意,水果色彩搭配得當,這一舉有三得,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與其“直白”式的說教,收效甚微,不如讓學生親自去實踐,在他們品嚐著各自得意的作品時,熱愛秋天之情也將伴隨著香甜的水果味從口裡沁入到心中。

活動三:瞭解種植過程,珍惜收穫

生活在城市中的兒童,一般很難理解農民伯伯勞動的艱辛和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那麼如何徹底摒棄灌輸式教學和形式主義教學的條框,追求德育無痕。在生活的大背景下對品德教學實施無痕教育呢?教師必須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學習活動中抓住契機,運用情境感受,強化實踐體驗,在不露痕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德行。

由於時間關係,有些小組的水果拼盤肯定沒有吃完,以此為教育契機,問問同學們沒有吃完怎麼辦,將關注點引導到“豐收果實是怎麼得來的”這個問題上,並同時出示教材中兒歌的前半部分,引發學生思考,進入活動三。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利用課件展示農民種植收穫物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這時再補充出示兒歌的後半部分,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為了及時鞏固學生剛剛生髮的情感,接著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愛惜糧食的詩歌和諺語,比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為艱” 、《鋤禾》等。最後讓整節課在《鋤禾》的朗讀聲中結束。相信此時的朗讀已不再是單純的朗讀,而是學生道德情感的抒發——熱愛勞動、尊敬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這樣既落實了德育教學內容,又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八、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圍繞“收穫”點明瞭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既要學會分享,又要懂得珍惜。

總之,這節課以活動為主,這些活動來源於生活,立足於生活,指導於生活,以學生為本,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之中,去感受,去體驗,去創造,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情感,內化品德。

國小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依據教材自身特點,新課標指出:“讓孩子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於是我把“指導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語言材料,領悟描寫方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鎮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背誦喜歡的句段。

2、認字11個,寫字9個,學習新部首四字頭,學習多音字“著”,繼續練習獨立識字。

3、體會先總後分、由分而總的描寫順序,練習找段落的中心句。

3、用學過的方法學習“目不暇接”“歡鬧”“熱情”“忙碌”等詞語。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文章描寫細膩,語言淺顯易懂,的散文,敘述方式也特別明朗,。根據本單元本章節的訓練重點,本設計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尊重“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昇華情感,提高閱讀能力。在學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試著獨立閱讀,通過探究小鎮的早晨美在哪裡?從而體會到改革開放給小鎮帶來的勃勃生機,以及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說教法、學法

1、以讀促講。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更適合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只有把讀作為理解與感悟的手段,才能體會文字背後蘊藏著的美。

2、讀悟結合。新課標明確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地感受、體驗和理解”。而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給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和體會。

3、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討論交流,合作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生學習、交流過程中不斷提醒、點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優勢互補中使得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說教學程式

針對這篇課文內容簡單、結構清晰的特點,我在教學時分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滲透由 “總——分——總”的描寫方法。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體會小鎮早晨“恬靜”、“熱鬧”、“忙碌”的特點;感受的體會到改革開放給水鄉小鎮帶來的勃勃生機,以及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下面,主要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共分三個環節進行。

匯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思考一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小鎮的特點的,用橫線出。

教師板書:“恬靜”、“熱鬧”、“忙碌”,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品悟質疑板塊

一、出示:小組研討提綱:

1、自由朗讀全文,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是從哪些詞句中具體體會小鎮“恬靜”、“熱鬧”、“忙碌”這一特點的,用波浪線畫出並圈出重點詞,小組成員輪流交流,及時補充。

這幾個問題的提出目的是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說自己的想法,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學生根據思考題在文中圈圈劃劃,並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彙報交流:

1、指一小組上前來彙報:一人一個自然段,先說自己的感悟,體會,再請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最後朗讀。

2、彙報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靜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小鎮的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型的橋洞中悄悄鑽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2)、第一個小組成員彙報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抓住重點句子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註。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恬靜”。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配樂朗讀等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並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3、彙報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二個小組成員彙報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註。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熱鬧”。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小組比賽朗讀等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並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4、彙報第四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三個小組成員彙報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註。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忙碌”。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男女生賽讀等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並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5、彙報第一、五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四個小組成員彙報自己的體會,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註。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文章“總分總”的描寫方法。

寫作板塊

一、積累: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採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方法。

二、1、 圍繞中心寫一段話:

校園(公園、菜市場….)的早晨 的,(熱鬧、整潔、忙碌……)

2、領著學生閱讀同步閱讀文庫(教師出示),欣賞一篇文章。新課標要求三四年級學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40萬字,因此在教學結束時引導學生閱讀《巷》這篇文章,讓學生在品味美文的同時,享受閱讀的樂趣。至此,本文的學習已經結束。但真正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應該拓展到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學習完本文後,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優美的作品產生興趣。所以,最後提倡孩子去閱讀更多的作品,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