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有關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範文6篇

文思屋 人氣:3.29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範文6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昨天聽了兩位專家的授課,感受頗深。他們課堂上優美的語言,豐富的知識讓我折服。

下面我吸取兩位專家授課的經驗,談一下,我下一步的做法:

一、把講臺當舞臺,把學生當觀眾。自己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把優美的語言、恰當的手勢、適度的感情傳導給學生。導演的怎樣,演的如何,臺下的學生最清楚。

二、把“一言堂”變成“講論會”: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考點提出,讓大家討論,師生互動。優秀生搶著發言,教師給予肯定,學困生逼著也被帶動。這樣整個課堂就是一次研計會。“眾人拾柴火焰高”,沒有解決不了問題。

三、老師本身要不斷“充電”獲取新知識,新技能。光憑一套實在是跟不上教改的步伐。過去要求,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桶水的概念早已過進,現在要求教師必須有一股清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輸送給學生。

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本人一定會認真去做的。

姚新知

學習了利用多媒體教學《春》和《岳陽樓記》的解讀後,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關於現代散文《春》的授課者採取了以“傳道授業”為主要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四十五分鐘內學到很多知識,並把整篇文章的知識及結構做了系統的規納。

文言文《岳陽樓》的授課者採取的方式以“解惑”為主採取師生互動,調動了學生動腦思考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路。

兩位授課老師各有側重,各有千秋。

針對我校特點,關於語文教學,我認為應該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不能千課一面、一個模式,以調動學生的興趣為主進行教學。一旦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採取哪種教學方式,效果都會明顯。

關於現代文的學習:(1)讓學生記住基礎知識(2)學會閱讀課文的方法。抓住某一問題的某一角度,找準切入點,讓學生自己學習,不能讓他們死記所謂的標準答案。如果死記硬背,禁錮了學生的大腦,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休眼狀態,效果不佳。

文言文的學習:學好課內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知識的靈活運用和遷移。 總之,學無定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邯鄲學步。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今年秋天,我有幸來到了古城徐州,參加為期兩天的“於永正教學思想研討會”。兩天的時間雖然不長,我卻受益良多。

於永正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教師。他幽默而又嚴謹,令人景仰卻容易接近。在我看來,他是一個在教壇上勤懇耕耘了幾十年的老教師,更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治學君子。畢業十三年來,我一共現場聽了於老師三次課。

第一次,記不清具體的年月了,在灌南,於老師上的是《小稻秧脫險記》。當時的我是一名新教師,是個徹底的“門外漢”(雖然現在我依然是“門外漢”),根本不知道如何上課,正為如何上語文課發愁呢,加上我實習階段從未接觸過語文課,所以更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這簡單的文章還能教給孩子什麼。可是當我聽了於老師給孩子們上的課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原來語文課可以上的這麼樸實自然、充滿情趣!當他的學生一定很幸福吧!我也要當他這樣的老師!讓孩子愛上語文,幸福快樂的上語文課!課後,我激動地跑到臺上,拿著他的一本書請他給我簽名,捧著這本心愛的書,我激動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更是把從於老師課堂上學來的招式“如法炮製”,用在我的課堂上,可是奇怪的是,效果卻遠遠沒有我想象中的好,孩子們有些不知所措,不能進入情境。我反思,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只是看到了“形”,沒有真正領會於永正老師的設計意圖,所以只能“東施效顰”,“難看”是必然的。不管怎麼說,這次的聽課點燃了我對語文的激情。我期待著能再一次聽到於永正老師的課。

幾年後的海頭國小,我再次有幸聽到了於永正老師的課。那次他上的是《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相比第一次,經歷了十年的教學實踐,我已少了最初的浮躁和狂熱,多了幾分沉靜與思考。我不再著急記錄他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而是思考於永正老師的教學意圖,並與自己平時的教學作對比,努力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一比,真的比出了不少問題:學生的讀寫指導不夠紮實,課堂上形式主義的東西太多,對待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沒有深入鑽研,不能敏銳地捕捉並機智地解決課堂上的生成等等。想到這些,我不禁冷汗直冒,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課後,我買了一本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於老師提筆給我簽下了“大法無形 大教無痕 於永正書 二0一0年春”這幾個字。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長期以來,我們堅持寫教案,用教案,煞費苦心,卻主要從教師自身如何完成教學任務以及怎樣傳授知識的角度來考慮,重在解決“怎樣把學生教會”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為目的,所解決的重點問題是“怎樣才能會學”。以我從事語文教學的實踐來看,我感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還值得我們去嘗試。“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指的是:學生人人蔘與的研究性學習模式,相對於傳統的“講授式”而言,它著重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而要如何在我們的課堂上使“學案”更好地發揮其有效、高效性,我們認為我們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認認真真學理論、增強素質更觀念。

本學期開學初,我校就組織全體教師,對“學案教學”進行了幾次專題培訓,使我們在原有認識的基礎上認識得更深更透了,但教學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小組合作、學案導學”更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學習、摸索,進一步更新、完善我們的課堂教學。

二、紮紮實實搞教研,切切實實提質量。

本學期我校所有年級、所有科目全面推開了“小組合作,學案教學”,為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開展集體備課、組內教師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等活動,以促進教師快速成長。但“小組合作,學案教學”的實施過程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教研”這塊沃土,在實施中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使“小組合作、學案導學”在我們的課堂上更好地發揮出其有效性、高效性。使教師們成為使用“學案導學”教學的行家能手。

總之,“小組合作,學案導學”的實施過程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工程,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乘著“小組合作、學案導學”這股東風,在努力中前行、在學習中進取!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瞭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鍊學生。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根據教材及我班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儘可能的體現編者意圖。

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

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心得體會《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三、就是設計好教學環節。

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絡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

四、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課外閱讀也要掌握方法。

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

2、卡片摘錄法。即在閱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

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

4、批語註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註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

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每個學期初,我都在認真總結上學期得失的基礎上,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以及學生的知識狀況,制定教學計劃,並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證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把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了,需要教師把握好減輕課業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我體會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向四十分鐘要效率,我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啟用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資訊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為此,我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範聽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沒有了陰暗冰冷的“死角”。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採用了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訓練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語文實踐能力。

一、 激發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二、 變換形式——“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遊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遊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遊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如在教學新課程“二年級冊識字7”時,教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在理解“兒歌,”的含義。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注意特徵,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複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遊戲。如“鬥”字的筆順,口令如下:“鬥”字怎麼寫?“鬥”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複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遊戲。

我覺得,語文教學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工作,在今後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更好的為語文教學服務。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6

執教一年級語文已有一個半學期,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並不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認為要想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一定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孩子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接受識字教學,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 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後,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 特別是摘果子游戲最受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著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有成就感 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第二,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和總結,在第一學期學了很多獨體字,再加上學生認識的偏旁越來越多,我指導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比一比等多種方法來識記漢字,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孩子的理解、記憶能力越來越強,這都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孩子們越來越覺得學生字並不難,興趣越來越高。

第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識字四》這一課,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蜘蛛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四,利用偏旁部首歸類識記生字。比如學習提手旁的字,足字旁的字、月字旁的字等等,讓學生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 如:我讓學生蒐集衣服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認識,孩子的興趣很濃,從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漢字,而且孩子們之間還進行了交流,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識字量。

另外,我還佈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現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識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