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疾病>

沉浸在掌控感怎麼辦

文思屋 人氣:2.88W

你會有一種強烈的掌控感嗎?你又會沉浸在掌控感裡嗎?沉浸在掌控感怎麼辦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沉浸在掌控感怎麼辦

新的一年,有一份職業發展計劃固然不錯,但我們總會遇到計劃外的各種變化,著實讓人抓狂。

然而我們過分關注計劃的同時,恰恰忘記了,我們更需要的,是一些令自己怦然心動的目標,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進行反思,給自己一些留白的時間,因為在漫漫職業生涯裡,我們不是鐵打的機器;而成功本身,更不是一紙完美的計劃就能達成的。

溫馨提示:文中素材取自真實的諮詢案例。為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在撰文時會經過加工與處理,均不是真實呈現。請讀者朋友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多留意故事背後的問題實質。

一、我渴望一份完美的職業發展計劃

當助理把Sally的諮詢案例放在我面前時,我認真閱讀了對方的資訊,在我看來,來詢者Sally無疑是屬於高智商、高自律、有追求的那類人群中的一員,但即便如此,她依然猶疑、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

背景資訊:Sally,女,32歲,某知名大學管理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後一直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從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做到了部門經理

按照Sally的說法,她每年都會給自己定一份完美的職業計劃,但從去年開始,她漸漸感覺自己力不從心了,等年末一盤點才發現,很多計劃依然束之高閣,她不禁感到憂心忡忡。

諮詢訴求:結合自身的職業情況,該如何制定一份完美的職業發展計劃?

按照約定的時間,我和Sally進行了正式諮詢。

二、我絕不允許自己無所事事

我依稀記得,我和Sally第一次視訊通話的情景。

那天Sally穿著一款簡潔精緻的深藍色大衣,化著淡妝,頭髮盤在後面,紋絲不亂,看的出來,這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商務人士。

“Sally,你今天來找我,只是希望我幫你制定一份職業發展計劃嗎?”我問她。

“是這樣的,曉璃老師,我是個猶豫不決的天秤,現在正面臨著選擇的關口,可我就是遲遲做不了決定,就想找你幫幫我。”Sally說。

“哦?那麼你能用十分鐘時間大致和我說說,你之前的職業決定都是怎麼做出來的嗎?”我問。

Sally簡短利索地回顧了她的職業履歷。

Sally大學時讀的是化工專業,當時填報志願時也和很多人一樣迷茫,更多的是衝著那所向往的大學去的,當時她的大學聯考成績不是特別突出,所以為了能夠增加上那所大學的勝算,就選了一個在當時招生人數最多的專業。

然而大學四年,在今天的Sally看來就是一個“錯誤”。

大學畢業之後,Sally在家人的安排下來到了一家化工院工作,但Sally實在受不了“無所事事”的工作狀態,於是,她開始自救,積極備考研究生,用了半年時間如願以償,考上了管理類專業的研究生。

“你當時出於什麼動機轉向管理專業的?”我問Sally。

“做技術工作太無聊了,想著和人接觸應該會好一些,就選擇了管理專業。其實那個時候最單純的願望就是,脫離那種無所事事的'工作狀態,感覺自己呆下去很快就要崩潰了。”Sally倒也坦誠。

研究生畢業之後,鑑於Sally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經導師推薦,進入了這家上市公司工作,直到做到了部門經理的職位。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

按照Sally的說法,她現在遇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困境,彷彿就要看到傳說中的“職業天花板”了。

三、你掌控的一切,反過來也在掌控著你

Sally甚至提出年後跳槽的打算,看得出來,她對這份工作多少有些不滿。

“能說說你對你現在的工作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嗎?”我問Sally。

“雞肋。”Sally說了這麼一個比喻。

在Sally看來,這份工作顯然有它的好處,比如收入不錯,環境也可以,人際關係都很熟,學習培訓機會也很多,可問題就在這裡,由於太過熟悉,她恍惚覺得在公司裡,自己已經看不到太大的升職機會了。

她說出了很多大公司的一個普遍特徵。

的確,在大公司,你會發現人才濟濟,任何領域都有特別厲害的專家,按照Sally的話說,她根本體會不到任何成就感,並且十分憂慮未來的路。

“通常說來,在看到職場天花板時,一般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橫向跳躍,比如換個環境或者換個公司,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能夠迅速獲得新鮮感,但問題在於可能你跳過之後會發現,你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依然會遭遇今天的困境;第二種是縱向延展,比如找到你這個領域內的行家,做些職業訪談,看看在你目前的局面中,自己還有哪些沒做好的地方,哪些可以繼續改進與挖掘的地方,繼續提升自己;第三種是想想自己還渴望做什麼,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但問題是有可能會佔用主業的時間精力,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及專注力,影響到你的工作表現。”我說。

“我每年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完美的計劃,以前都能圓滿完成,但是從去年開始,我發現我的計劃漸漸就失靈了。”Sally好不沮喪。

“哦?是臨時出現了什麼狀況嗎?”我問她。

“說不好,更多的是一種焦慮和恐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後面該如何發展了。”Sally說。

“可我們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看,你前期發展的算是不錯的了,從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部門主管,那麼後面,你可能需要進入下一個生涯階段了,那就是在這個平臺之上,看看還有哪些能力和資源可以積累的,同時更需要你拓展視野。”我說。

“這種感覺很不好,”Sally皺起了眉頭:“我不喜歡去外面社交,因為我無法把握每個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這麼些年來,我一直在兢兢業業做的一件事,就是掌控我的未來。”

“Sally,說實話,你認為未來能被你掌控嗎?”我問。

我告訴Sally,從我諮詢過的案例來看,有些職場人士的職業生涯出現了轉機,恰恰緣於一次看似偶然的機會,但這種機會,一定要走出去才可以有,絕不是呆在屋裡一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

“你的意思,是讓我有意識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結識更多的人嗎?”Sally問:“可如果我投入了時間精力在上面,萬一達不到我想要的結果怎麼辦?”

“你想要怎樣的結果?”我問。

“比如你剛才說的,一份不錯的機會呀。”Sally說。

隨著諮詢的深入,我漸漸發現,Sally是一個掌控欲很強的職場人士,她覺得什麼事情都能按照她的計劃進行,才會給她巨大的安全感,而一旦這件事超出了她的掌控範圍,變得有些風險甚至前途未卜時,她就會在心底就會拒絕這件事情,始終不敢踏出第一步。

正是如此,本來領導有意安排她負責一個大專案,但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Sally無法忍受提心吊膽的感覺,就婉言謝絕了,從此,Sally負責的都是那些掌控感滿滿的專案,但專案收益很一般。

於是這些年來,Sally一直做的波瀾不驚,卻很難體會到成就感,這才是背後的根源所在。

四、你追逐的掌控感,正在扼殺很多可能

我問Sally:“比如一名保險業職員,你想到的可能性是什麼?”

Sally想了想說,最好的路徑,當然是一路飆升,最終當上公司董事長才好呢。

有一名保險業職員,每天備受工作折磨,卻又無力反抗,便在業餘時間寫作,最終成為世界有名的小說家,他叫卡夫卡。

如果都按Sally的計劃,估計就沒有卡夫卡了。

聽完這段,Sally噗嗤一下笑了,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心心念念想要掌控人生的信念,是那麼不堪一擊。

我繼續分析,在Sally之前的認知模式裡,好像職業生涯發展等同於考了哪些證書、提升各種職場能力、參加培訓學習等等,卻從來不曾想過,為自己找一個具有更大可能性的平臺,抑或是自己走出去,多認識些朋友,創造更多的機會。

Sally點了點頭,她說自己從來不曾意識到,完美的計劃背後,竟是扼殺了其他的可能性。

是啊,人生最可好玩的地方,就是處處充滿了各種未知與欣喜,當你開始做一件事,從最開始的牴觸到接納,再到後來的投入乃至喜歡,你身上發生的每一次變化,並不是因為計劃做的多麼好,而是在做事的磨礪中,你會產生全新的體驗與發現。

有一個觀念我很贊同,那就是成功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事先設定好的,中間有大段大段的探索時間,從方向的確定到資訊的蒐集,從能力的提升到心態的調整,從眼界的拓展到人脈的積累,這中間的諸多步驟,也絕不是計劃所能預計到的。

如果執著於計劃本身,不容許出現一點差池,很可能還沒開始行動,就被這份完美的機會打消的連嘗試的念頭都不曾有了。

對於Sally而言,她迫切需要做的,是整合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格局,尋求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在這裡一味死磕計劃。

我給Sally最終的建議如下:

1、對於自己輕車熟路的那些事兒,根本用不著計劃,只需要養成習慣不間斷去做就好;

2、對於工作這件事情,務必重新審視。

因為工作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所有人都渴望不受約束不受管制,所以如果一份工作讓你感到很舒服,你就要當心了。

3、不要指望選對一個職業可以一路順風。

任何一個在職場有過打拼經歷的人都知道,自己最終投入的那個職業,可能不是最開始看中的那個,但最終你扛過來了,沒準哪天你的面前就出現了新的機會,你只需輕輕一跳,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4、所謂計劃,恰恰是針對你想嘗試一些自己不願做的事情才需要制定的,這種計劃,它真正的意義有點類似於“憋大招”——你需要主動放棄當下的快樂,只為了醞釀一個更大的結果。

TAGS:掌控 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