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水滸傳》有感(集錦15篇)

文思屋 人氣:2.6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水滸傳》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水滸傳》有感(集錦15篇)

讀《水滸傳》有感1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寫的長篇小說,說的是北宋末年當政者橫徵暴斂,以至官逼,民反的情形,描寫宋江起義和失敗的經過以及眾多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書中的很多故事引人入勝,比如讓人叫好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武二郎醉打蔣門神、不可思議的花和尚倒拔垂楊柳等等,學習英雄好榜樣——《水滸傳》讀後感 吳柏緯,讀後感《學習英雄好榜樣——《水滸傳》讀後感 吳柏緯》。

書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有猛撞的李逵、足智多謀的吳用、為民除害的魯提轄、花和尚魯智深……整整有一百單八將。在眾多英雄中我最喜歡景陽岡上打虎的武松了。武松的海量讓人佩服,他讓“三碗不過崗”成個一句笑話,連喝了十八碗都能步履輕盈,直上景陽岡。他過人的膽識更讓人欽佩,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並不像李逵那樣蠻幹,做事不經大腦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他機智勇敢、有勇有謀,真正的英雄應該是像武松一樣智勇雙全、臨危不懼,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話又說回來,武松要是沒有高超的武藝,又怎敢入虎穴呢?

學習也一樣,只有練就一身好“武藝”,才能打得路上的“攔路虎”滿地找牙、落花流水,才能成為學習上的“英雄”!

讀《水滸傳》有感2

這個寒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裡面精彩複雜的故事情節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深深的打動了我。

《水滸傳》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故事,成功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行俠仗義的綠林好漢形象。書中108位好漢,性格迥然不同。李逵的粗心莽撞,魯達的粗中有細,武松的勇猛利落,林沖的忍讓,宋江的足智多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歡及時雨宋江,在每次有危險的時候,他都會用計謀化險為夷,真是名副其實的“及時雨”。我還喜歡魯達,雖然他沒有足夠的智慧,但他很講義氣,對人很真誠,在現在社會,缺少的就是真誠,看來我們現代人還要向草莽英雄好好學習啊!看完這部蕩氣迴腸的英雄傳奇,我心潮澎湃,完全沉浸在書中,好像自己就是一名大俠,專門懲惡除奸,還好老媽點醒了我,一味地陶醉在英雄主義中是成就不了大事的,《水滸傳》就是一個例項,聯絡現實生活,做事光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要有毅力。

讀《水滸傳》有感3

放假的這段時間裡,我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說到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恐怕沒有什麼人是不知道的吧?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施耐庵撰寫的,而且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水滸傳》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

這《水滸傳》裡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是這本書的主要亮色。他們個性鮮明,有老謀深算的,亦有勇猛豪放的,他們的性格將故事裝點得更加豐富多彩,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正義的。他們是英雄,是敢於與封建社會作鬥爭的英雄,是敢於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的英雄。

要說這本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我想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打虎的武松。

不過,我想到的可不是這個,而是綽號“黑旋風”的李逵。他在梁山泊享福的時候,想起遠在在偏遠鄉村的母親,便回鄉去接母親。不料,在沂嶺上,母親被老虎吃了。於是他怒從心生,殺死了四隻老虎為母親報仇。

而說到李逵,我們也可以同時想到宋江。在大家的記憶中,宋江有一個綽號“及時雨”。而他還有一個綽號,“孝義黑三郎”。他在知道父親病故後,星夜趕回家奔喪。雖然他的父親並沒有真的逝世,而是想念他了,於是騙他回家,但宋江並沒有因此責備父親。還比如公孫勝。他因母親年老無人奉侍,而不願入夥梁山。

不過現實生活中,特別是九零後、零零後的年輕一代人身上又有幾人能做到真正的孝順呢?就在前幾天,爸爸媽媽在飯桌上討論事情的時候,我就聽到了一些事。他們以前的朋友患了癌症,住院了。而那位朋友嫁出去的女兒,至今沒去看過他,也沒有照顧一個人在家的弟弟。

想到這,我也想到了媽媽。這幾天,媽媽住院了。那天晚上,我趁著月光,看到媽媽急匆匆地出去。之後到了第二天上午,我一直都沒看到。直到中午,媽媽打電話告訴了我這件事。聽到這樣的訊息,我很難受。同時我也反思了我自己。想到了,以前因為媽媽做飯不好吃,而放下筷子離開的場景。媽媽每天要照顧奶奶,也要照顧我,實在是辛苦。我應該替媽媽多分擔一些。

作為當代中學生的我們,哪一天父母不在為我們的衣食住行操勞呢?哪一個父母不為我們做到了他們能做的一切?而我們呢?有幾個不是抱怨他們嘮叨、煩人?因為一些小事不合心意而大發脾氣。有些人還離家出走,讓父母在家著急擔心。這樣的行為,還能稱之為“孝”嗎?

在小時候,奶奶就教育我,要在父母回家後給他們倒一杯水。給他們捶捶背呀,揉揉肩啊,讓他們少操一點心。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莫要等到將來,再去後悔……

讀《水滸傳》有感4

合上那本厚厚的書,抬起頭來,彷彿梁山就在眼前。我仰望那漆黑如墨的夜空,仰望那舟般的明月,仰望那夜空中遙不可及的108顆星......

歷史彷彿在眼前重現。

北宋末年,狼煙四起,烽火連天,民不聊生。

八方好漢,四海英雄,起義梁山,美名永傳。那梁山一百單八將,在宋江的帶領下,衝下梁山,廣納賢才,號召八方,想要推翻當時政權。一百單八將各盡其能,各顯神通。戰場上,他們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生活中,他們情同手足,義字當頭。他們義無反顧,他們拋灑熱血。他們秉承著“天地不容奸黨”的信念勇往直前!他們創造了屬於他們的情義時代!現代社會早已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封建社會,而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不會再出現像這一百零八位英雄一樣的人物,但是他們的精神是我們現代人所需要的,所缺少的。

對國,忠義為先;對家,道義為前;對他人,信義當頭;對自身,正義在首。心在山東身在吳,漂洋過海漫嗟噓。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水滸傳》的故事,早已終結,但關於“義”字的情分,才剛剛開始......

讀《水滸傳》有感5

今年暑假,我終於有幸可以讀到媽媽珍藏了近30年的老版《水滸傳》。以前她怕我不小心弄破,所以一直不讓我碰她的這些“老古董”寶貝書籍,讓我只能望書興嘆,這次在我再三懇求和保證下,媽媽總算同意給我看其中的這套《水滸傳》。

《水滸傳》講的是宋江等108名英雄好漢的故事,他們有的是犯下了殺人劫物的重罪,有的因好打抱不平犯了罪,有的因不滿官府的欺負等,紛紛逃上梁山泊,收服天下義士,替天行道,為民除害。他們雖抗拒朝廷,卻從不濫殺無辜,做到以德服人。後來請求招安,被朝廷封官,為國出力。最後,宋江等人戰死、病死,被人們永久地傳頌。

宋江等人做人以忠義為本,特別看重兄弟情義,因而吸引了眾多有志好漢上山,好漢們也從沒有一個叛變的,個個不管怎樣都不願意分開。就說李逵吧,攻打荊州時,他因魯莽追殺敵人,結果延誤了時間,破壞了大計,導致大敗,本該斬首示眾,可宋江念於兄弟情義,不曾殺他,也不曾罰他,反倒是飲酒取樂,勸慰大家。還有一次,盧俊義被困谷中,宋江等頭領從四面八方趕過去救援,殺退了敵軍人馬,救出了盧俊義,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故事中有的英雄不幸去世,兄弟們披麻戴孝,設靈堂,殺牛宰羊的祭拜,痛哭一番,這也表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兄弟情。

《水滸傳》中還有許多我沒有悟到,但是我最佩服的就是好漢們重情重義,肝膽相照的兄弟情誼。幸運的是我也有一位對我關懷備至、情深義重的好兄長。平時他不但在學習上幫助我,更是在生活中關心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哥哥外出玩時,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腳上嗑破了點皮,雖然傷得不重,但老哥二話沒說背上我就走。我已經有80多斤重了,死沉死沉的,老哥被我壓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我多次要求他把我放下來,可他就是不聽,執意我把揹回了家。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古語說:“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媽媽說,只要我們兄弟間能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就一定能幹成大事。

讀《水滸傳》有感6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他成功塑造了108為位好漢的形象。

這108位英雄好漢,都是因為朝廷被逼無奈而上梁山的。正是這108位好漢對朝廷懷恨在心,才使得他們有了動力去反抗朝廷,起義成功。 我喜歡《水滸傳》裡的魯智深,他赤手空拳便把鎮關西打得沒氣了,但是魯智深並沒有害怕,還說:“哼!別裝死!今天我就饒了你!”說完,還大步大步、看上去很有氣勢的走了。

如果換成我,我連打都不敢打他。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李逵。他粗中有細。又一次,一位農民告當地財主搶了自己兩畝地,土財主聽了,給了李逵兩張銀票,希望寬恕自己。李逵知道地主肯定搶了地,就問:“這位農民說你搶了他四畝地,你認嗎?”財主一聽,立馬上了當:“四畝?我才搶了兩畝!"說完,李逵就叫人把財主拉下去,打了一百大板。李逵十分喜愛梁山。

有一天,李逵收到一封信,看到一半,就把信撕成兩半,原因只是上面罵了梁山一句話。李逵英勇無比。一次,宋江和戴宗正在法場上,馬上要執行死刑。李逵立刻衝過來,見官就砍,最終救下了宋江、戴宗。

讀《水滸傳》有感7

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受益匪淺。

《水滸傳》這本書中刻畫些浩大繁雜的場面,刻畫了一百多名好漢的形象。場面十分吸引人,引人入勝,尤其是一些武功高強並且很有心計的英雄好漢的故事,我更是愛不釋手,故事的一切盡收眼底。

想必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喝酒,醉得不省人事,差點被一隻大老虎偷襲。然後,他不僅沒有驚慌失措,相反,他還臨危不懼,毅然地與老虎拼殺起來。最後,他靈活地躲過了老虎的進攻,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讀完這篇故事,我對武松從心中升起一種敬佩之意。

武松臨危不懼。在一隻老虎出現他面前時,他沒有選擇逃跑,而是毅然拼殺。我讀這句話時就從毅然此種感覺到武松這種臨危不懼,我就開始佩服他了。

武松還有一點,便是他的武藝十分高強。因為書上說老虎用三招來對付人們:一撲,一掀和一剪。這三招足以置人於死地了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武松雖高大,但步伐十分靈活,老虎用一半力氣對付武松,但武松卻全部都躲過了,還在老虎露破綻時見縫插針,給予有力的回擊。由此可以體會到,他武藝高超、身手敏捷,這令人佩服。

可再看看我,我的缺點就立刻顯現出來:平時,路上的一隻小狗都會讓我害怕,更別說是一隻老虎了,要是見了這麼凶狠的動物我肯定會嚇得屁滾尿流;做一道奧數題時,我遇到了難一點的題就放棄,而不知道仔細讀題後見縫插針;武松面臨危險時臨危不懼,而我卻在別人打架時上去起鬨。這些鮮明的對比讓我慚愧。我和武松真乃天壤之別啊!

《武松打虎》這一篇文章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以後我要向武松學習,照他面臨困難時的精神學習,改掉我的缺點!

啊!《水滸傳》這本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還有一些寶貴的做人道理,讀了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啊!

讀《水滸傳》有感8

俗話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個暑假,我讀了不少名著,唯獨《水滸傳》這部小說是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形象的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其中,我對盧俊義的印象最深。盧俊義是市民階級的上層人物。雖然他堂堂一表、凜凜一軀的英雄形象和力敵萬人、通古博今的高超武藝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他不聽別人的勸告,總把忠言當惡言。

寫到這,我不由得想起我妹妹。前幾天,天上突然著小雨,妹妹還在外面悠閒地騎著自行車。我連忙叫妹妹進來,說一會兒下大雨了。我苦口婆心的勸她,她就是不聽。說時遲那時快,雨突然間越下越大了,直到這時,妹妹才慌忙地把車騎回來,渾身上下都被雨水淋溼了,像落湯雞似的。俗話說得好——“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好藥雖然是苦的,但是隻有苦才能治病。忠實的勸告往往都是不順聽的,但是卻對我們的行動有好處。

《水滸傳》使我受益匪淺。我還要繼續看下去,從中汲取更大的精神力量。

令人愛不釋手的《水滸傳》!

讀《水滸傳》有感9

我利用這個寒假期間,我閱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豐碑,又似世界文學寶庫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奪目的明珠。

我讀這本書之前看見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買。《水滸傳》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發生以及失敗的整個過程,展現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歌頌起義軍英勇的反抗精神和梁山好漢行俠仗義的人格魅力。這裡有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故事,為我們塑造許多栩栩如生人格。梁山一共有一百零八個好漢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好漢們像分佈各地的河流回歸大海一樣,從各個地方奔向梁山泊,梁山義軍也逐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在眾多好漢中,武松是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景陽岡打虎”“怒殺潘金蓮”“醉打蔣門神”……都是來來回回寫武松的。

現在,看了我的介紹,相信也一定喜歡上了這本書吧,找機會看一看吧!

讀《水滸傳》有感10

替天行道,英雄之信念也!

古人曾雲:大丈夫生天地間,應以天下為己任,終生不移。梁山英雄們舉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殺富濟貧,乃真英雄也!

梁山好漢個個集正義和公理於一身,他們疾惡如仇、除暴安良,所作所為,人們無不拍手稱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為的是解救金氏父女;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義劫生辰綱,為的是接濟貧困。

一部《水滸》寫出了英雄之信念:替天行道。勇往直前,英雄之本色也!一百單八好漢齊聚梁山,但英雄們前進的步伐並未停止,他們剷除了前進道路上一個又一個障礙:三打祝家莊,掃平曾頭市,二退高逑老賊

一部《水滸》顯出了英雄之本色:勇往直前。然而宋江卻招安於朝廷,梁山大業毀於一旦,讀到此,我百思不解,頓生惋惜之憾。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

讀完《水滸》,歌星劉歡那高亢激昂的歌聲,總會在我耳邊久久迴響,迴響。

讀《水滸傳》有感11

今日讀了《水滸傳》開頭,108好漢的由來呼之欲出。宋仁宗年間,國泰民安,繁榮昌盛,風調雨順,偏偏三登過後,物極必反,悲從中來,瘟疫橫行,洪太尉奉旨去請張真人,可是大施權力威風,逼迫道長開啟封門,無意中放出了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整整108名。

本文開頭描寫,變對仗成詩,人物刻畫細緻,洪太尉貪生怕死,玩弄權術的可惡嘴臉赫然紙上,並且對大蟲,大蛇,還有"黑氣"的描寫,多個排比,氣勢大,形象,果然名著的寫作不只內容出彩,文筆也是非常精彩。

故事的寫作,常常就是從"不信邪"開始。就如同許多電視電影,總是有人要一探究竟,開始打開了故事序幕。並且古人寫書,總是講究個來頭,紅樓夢從兩位仙人的敘述開始,水滸傳從洪太尉放出"黑氣"開始。

宋仁宗,從最近的"清平樂"開始,對這位帝王有了一定感性認識,之前也通過片段文字,對這位皇帝有了一定理性認識。他仁厚剋制,禮賢下士,在他一朝,有鐵面無私包拯,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有詩人宰相晏殊,有韓琦等等。他尊重文人,尊從宋太祖的不殺士子的祖訓,對待朝臣虛心納諫,就連封妃,也是不超越祖制,生活簡樸,心憂萬民,宋朝南北兩朝,文人才子輩出,最後一朝天子跳海,還有十萬軍民追隨,可見當時人民眼中,宋朝是多好的時代。

三登,九年一登,每登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萬民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田禾大熟。

也許樂極生悲,命途多舛,總是好壞更迭,文章從宋仁宗三登之後寫起,天下瘟疫盛興,無一人不染病。所以在得意時需謹慎,失意時要淡然,高處不飄飄然,低處不自怨自艾,也許轉折正要到來。再者人生本來就是起起落落,一朝一夕的風光榮辱算不得什麼,笑到最後才是贏。

讀《水滸傳》有感12

要說什麼書最好看,我會果斷地選擇《四大名著》,要問最喜歡哪一本,我當然會說《水滸傳》。

《水滸傳》,在施耐庵的筆下描繪的生動鮮明,描寫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每一個都神勇無比,一心為民。這些英雄好漢們聚在一起,在梁山上無憂無慮地生活,舉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一起為貧苦的老百姓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創造美好的明天。可當時的宋朝無比黑暗,好漢們一心熱血,報效國家,可被奸詐小人所陷害,弄得有家難回,只好上梁山。宋江為了兄弟們的前途,為了不再揹負“梁山賊寇”這個罪名,就進城招安了。可誰又能想到,朝廷裡的奸臣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計的陷害忠良,使一個個好漢戰死沙場。

最後宋江和李逵被逼喝下毒酒緊緊抱在一起的那一幕最讓我感動,他們雖不是親兄弟,但勝似親兄弟,他們有著純真、深厚的兄弟情,彼此坦誠相待,沒有二心,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又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嗎?現在社會雖然是民主、和平的,但生活中還是有很多醜陋的人和事,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或錢財不惜欺騙、傷害別人,不惜破壞人間最美好的情意。有的'人為了一點小事就發生爭吵,不顧別人的感受。我們難道就做到了嗎?在學校裡和同學打架,為了一點小事就吵吵嚷嚷,不懂得謙讓、友好相處。在家裡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經常對家人發脾氣等等。

偉大的經典名著帶給人的影響是能伴隨人的一生的,我從中瞭解到了許多的知識,領略到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藝術魅力。正如高爾基所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以後會多讀一些像《水滸傳》一樣的中國文學名著,瞭解更多的歷史,瞭解更多的知識。

讀《水滸傳》有感13

我讀了《水滸傳》中李逵背母一段深受感動。我被李逵的孝心,勇氣感動了。

話說,李逵為了讓娘上山同享快樂,不辭萬里揹著母親回山。途中路過 嶺時,母親口渴,李逵便到溪邊取水。取完水後來尋老母時,倒找不到母親了。李逵心中疑惑,便去找母。走不到30步就發現一塊血跡,順著血跡,李逵找到了一老虎洞,洞口有兩隻小老虎在舔一條人腿。李逵心頭火起,一連把老虎母子死只全殺了,把母親的骨頭坑葬了,大哭了一場。

李逵他真是一個大孝子啊!但是有時他也不夠聰明。當時天色已晚,正是毒蛇猛獸出沒之時。為何李逵不揹著老母到西邊喝水呢?如果這樣的話,李逵的母親就不會被老虎吃了。但轉念一想,當時李逵眼裡最重要的是母親的感受。

如果在那樣的情況下,我會怎麼辦呢?也許我也會找到那個老虎洞,但是我沒膽去殺虎,大哭一場走了。但李逵卻堅持報仇,他的勇敢也令我敬佩。

或許我們不能幹一件大事來報答母親,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讓我們行動吧!

讀《水滸傳》有感14

這個暑假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假期。由於我早早地寫完《暑假作業》,於是在剩下來的時間裡我便讀我原先看不懂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邊讀邊觀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使我對作品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水滸傳》是一部古典白話小說,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作品被譽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集合了許多口傳、說書藝人唱本、戲曲,並經過文人不斷加工整理而成的小說。它描寫了北宋時期一群及中下級鄉紳、官僚、軍官因為不堪忍受官府、朝廷的剝削、壓迫、欺凌,奮起反抗上梁山聚義的故事。全書情節曲折動人,形象逼真生動,一百零八將各具神韻,語言通俗簡練,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是一部受備受讀者歡迎、雅俗共賞的著名長篇小說。

《水滸傳》裡面人物個性鮮明。可你如果問我喜歡或討厭誰,我卻說不出來。因為我喜歡的人有優點也有缺點。比如宋江我既喜歡他的領導能力,可也討厭他的膽小,李逵我既欣賞他對宋江的義氣,可又討厭他的魯莽。還有許多人也是這樣。

讀完整個《水滸傳》我感慨萬分,對裡面的一百單八將敬仰不已。他們對宋江的忠義都讓我感動,我要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讀《水滸傳》有感15

在政治課上,我們學習了“友好交往禮為先”,意思是說,要想與人友好交往,首先要講禮貌、懂禮儀。但讀了水滸傳之後,我就不得不說“友好交往‘酒’為先”了,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為你慢慢道來……

有一個成語叫作“借酒澆愁”,意思是當心情鬱悶時,藉助酒來麻醉自己的憂愁,就像李白所說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事實上,借酒澆愁是不會讓我們忘記憂愁的,相反,我們只會“愁更愁”罷了。那是不是說,酒就一無是處了?其實不然,在水滸傳中,作者施耐庵巧妙地在故事情節中加上了酒,使酒成為了溝通人與人心靈的一座橋樑,因為酒的存在,讓更多的路人聚在了一起。

魯智深和史進兩位豪傑的初識,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喝酒,他們在酒中,談論屬於他們的話題,互相瞭解對方,增進友誼;吳用和阮家三兄弟有幸相遇,是酒讓他們看清了對方的為人,成為不折不扣的友人;劉唐來投奔晁蓋時,也是兩人共聚一堂,共飲美酒,共商大事……

在書中,在那個時代,有多少個朋友的結識緣自於酒。在酒中,他們放開心胸,把自己最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出來;因為酒,他們都看到了對方最真實的一面。就這樣,他們在酒中相見、相識、相知,最後成為真正的友人。

在古代,一方面,借酒銷愁愁更愁,但另一方面,酒還能成為了人們友好交往的象徵;而在當代,儘管大量酗酒有害健康,但是,少量飲酒卻能活血益壽。由此看來,事間萬物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而酒只是一個生活中小小的剪影,如果一個人能夠把生活中的每一個剪影閃光的一面抓住,留在自己的腦海裡,表現在自己的行動上,那他必是一個聰明的人。或許,一時之間,我們無法使自己擁有一雙慧眼,但我們要學著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身邊的萬事萬物,學習我們所能發現的亮麗景象,不斷地完善自己,就像施耐庵挖掘了酒優秀的一面。不知不覺中,你可能就進步了。

友好交往6e9e‘酒’為先,此時的酒為我們展現的是它亮麗的一面。同樣,此時的你是否抓住了身邊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