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自主創業>

13名貴州大學生艱辛創業路

文思屋 人氣:2.18W
13名貴州大學生艱辛創業路
他們是大學裡的莘莘學子,又是一個特殊的創業團隊———由13名在校大學生自發組織的貴州大學盛達創業團隊。  

    從一個人閒暇時的胡思亂想到而今的小有名氣,從剛開始的2人發展到今天的13人,成功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痛苦和艱辛。  

    2004年11月,貴州大學大三學生羅俊、陳華等人成立了自己的創業團隊。  

    陳華說,這一切都得益於自己的創業情結,“勇掘第一桶金”不僅可以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還為將來在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打下基礎。

    一個團隊要生存,首先要資金。資金的短缺問題成了他們們創業路上的一個“攔路虎”。  

    為了讓團隊能夠正常運作起來,陳華和羅俊從每個月家裡給的400元生活費裡拿出300元作為團隊運作資金,而自己的一日三餐就和方便麵打交道,連3塊錢一個的炒飯都不捨得吃。  

    儘管省吃儉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認識到僅靠生活費來維持團隊的運作是不科學也是行不通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羅俊聽說貴陽市科技局有一筆專項扶持資金。他欣喜若狂,跑到科技局申請“大學生創業基金”。第一次去,羅俊碰到的.只有懷疑的目光:“大學生?你們有經驗嗎?先把資料放在桌子上吧。”  

    然而,自信和創業的熱情支援著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去找。終於在第10次的時候,他們碰到了科技局王局長。在瞭解他們的情況後,王局長被他們的執著打動,專門撥出16000元專項扶持資金,還找到市智慧財產權局為他們免費申請了8項國家專利。  

    資金解決了,但是團隊在開發新產品道路上卻沒有因此一帆風順。  

    起初,他們打算在貴州找商家合作,但幾個月下來,沒有一家公司願意。他們決定在網上釋出招商資訊,把目光投向其他省份。  

    三個月過去了,不少商家打電話給他們,但一聽說他們是在校大學生,都紛紛退卻了。只到有一天,鄭州匯豪科技集團公司從網上看到招商資訊後,主動聯絡要求合作研發“家庭面部保養天然果蔬面膜加工機”。  

    研發的過程也是艱苦卓絕的,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一次又一次地改進與完善,一遍又一遍地在工作室裡模擬論證,直到他們研製出第5臺樣機,才終於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