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注重教室文化建設提高班級管理效率論文

文思屋 人氣:2.41W

【摘要】教室文化的建設,要從班級的遠期、近期目標出發,以提高全班學生素質為目的;依據學校教學階段和學生的年齡特徵而定。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室文化設計和建設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可從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來進行建設。

注重教室文化建設提高班級管理效率論文

【關鍵詞】教室文化;建設;班級管理;效率

我國古代很早就注意環境對人的。孟子講求環境對人的陶冶。董仲舒認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孟母三遷”的故事,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文化環境決定論也認為“人是一定文化環境的產物,同時,人也創造文化環境”。它重視人環境的建設,強調發揮育人環境的作用。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創造人。”今天,我們仍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組織和創設良好的環境,控制和改變那些不良環境,要增加學生生活環境中的有教育意義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擾和阻礙教育的因素,使學生的、生活環境,有利於他們的全面的。

教室作為學生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其文化環境是以學生為主體創造出來的,而文化環境反過來又給學生以改造,決定和影響他們的成長髮展。一個幽雅的、健康的環境,無不影響著學生個性的培養,心理素質的鍛鍊,道德習慣的形成,知識才能的增長,意識的強化。教室文化建設是班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異乎尋常的意義。我在任班主任期間,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教室文化建設,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創造美好環境,培養良好性情

整潔、美觀的環境,能振奮精神。教室的淨化是一個班級精神風貌的外在表現。在教室淨化最原始階段,我向全班學生提出要做到“五無”,即地面無雜物、痰跡,牆面無汙漬,桌椅無刻印,門窗無積塵,衛生無死角。學生每天打掃教室,培養學生愛護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樹立淨化教室、保持教室衛生人人有責的思想。隨著良好習慣的慢慢形成,我也注重了高品位教室文化的建設,逐漸融入了始於日本,後風糜全球企業界和管理界的——“5S”管理(整理——SEL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TKETSU、素養——SHITSUKE)。提出了“四化”目標,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為語言規範化、學習用品擺放定位化、衛生打掃用具隱蔽化。“5S”管理活動的開展,造就了一個更為安全、舒適、明亮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使學生進一步養成了“文明守序,按規定行事”的習慣,從而提升了學生真、善、美的品質,培養學生認真做事的習慣,營造團隊精神。

二、強調製度文化,人人蔘與制定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使人的道德達到完美與和諧的境地,那你就要創造環境與言語的和諧關係。”教室文化滲透各個角落,小則一句名言警句,大則一個班級規章制度的實施,如果我們都把它當作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它都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度文化包括規章制度(如:班規、細則(如《學生考核細則》)、規範(《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道德規範、人際交往方式、文娛活動方式等,它是教室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協調一致、相互制約、有機發展的制度文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的工程。對教室制度文化堅持正確導向,著眼點是建立競爭機制,使學生活動(包括學習、工作和生活)經常處於競爭狀態之中。對於制度文化既要強調宣傳教育,也要認真加強制度建設,有關各項制度、細則的設計,公佈前要經過班級全體學生的反覆討論一致認同後,方能執行,以達到共建的目的。

三、設計文化情境,建立文化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說話。教室的牆壁也應儘可能體現出積極的精神和理想。把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攝影作品,製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著教室的.四壁。這樣既美化了教室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學生創作的熱情,時時給學生以啟迪。

“學習園地”的定期更換,利用同學們的創意,選擇一個主題及一組色彩,設定了一系列專欄。每一期都能體現著各自的風格和追求。

針對學生在讀書書目選擇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繫統性,為了幫助學生培養讀書興趣,學會鑑別、學會選書,多讀書,讀好書,有系統地讀書;也為了讓學生學會讀書的,有效率地讀書,從而扭轉學風浮躁現象,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可建立班“讀書角”,學生自動拿出自己最愛的書籍,集中放在書架上,進行交換閱讀。這樣,既使學生嚐到了讀書的樂趣,提高了閱讀能力,又激勵了學生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學風,形成了獨具個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利用各種座談會,討論優秀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和身邊發生的人與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素質,讓他們各抒己見,並加以引導,促使他們看有所悟,學有所知,取長補短,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質。

四、開展多種活動,培養綜合素質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室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通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有目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開展“我為班級建設獻一計”主題班會,開展以愛國主義為的主題演講、讀書競賽,富有紀念意義的歌詠比賽、詩歌朗誦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喚起對國家、、人民的責任感,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文化素質,是教室文化建設的題中之旨。

用環境,用學生創造的周圍情景,用豐富的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幽雅的人文氣息,厚重的教室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教育(如潛在的規範作用、導向作用以及個性的塑造作用等)是不言自明的!事實表明:成功教育的特點是使學生在沒有意識到受教育的情況下發生的,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教室文化在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