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究後金融危機對高職學生就業的影響

文思屋 人氣:2.52W

 摘要:始於2007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至今仍然餘威猶存。金融危機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導致了歐債危機與美國經濟復甦乏力,這些都深刻地影響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經濟形勢變化。目前,世界正處於後金融危機時代,新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低碳與環保的“綠色主義”壁壘被強化,使得我國原來拉動經濟發展“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中的出口的作用大大降低,筆者認為,要實現我國經濟的科學持續發展,就要堅決地由外向型增長方式向內向型增長方式轉變,這就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內部保障。

探究後金融危機對高職學生就業的影響

關鍵詞:後金融危機 高職學生 就業 影響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目前,在我國的三次產業中,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明顯。

1.第一二產業的比重偏高,第三產業的比重偏低。以2011年為例,全年第一、二、三產業佔GDP 的比重分別為10.1%、46.8%、43. 1%。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目前已開發國家的第三產業比重大概佔70%,開發中國家大概佔50%,而我國的第三產業比重則長期在30%~40% 之間徘徊,也就是說,目前我國第三產業比重不僅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70%),甚至還低於大部分開發中國家(50%)。

2.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比重偏小,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偏大。從當前我國的目前狀況來看,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仍處於主導地位,而技術密集型產業仍處於劣勢地位。出口產品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或者代工型產品。制約我國產業升級的兩個關鍵因素是產業研發投入不足和技術創新能力差。儘管我國製造業總量約佔到全球的6%,但是研發投入僅佔0.3%。我國30多個行業大類當中,其中210個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17個行業的產能位居全球第一,但與產量產能高地位極不對稱的是,這些行業大但並未掌握核心智慧財產權,這就給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造成了困難。要轉變目前這種狀況,就必須加快推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二)對內需起到了拉動作用

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是擴大內需。推動經濟逐漸增長得依賴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產業部門的擴張或縮小都是由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和消費需求總量的增長而引起的。需求結構的變化可直接影響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與相同發展水平國家相比,目前我國消費率明顯偏低,因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擴大內需是我國實現快速發展和實現經濟穩定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

二、金融危機對高職學生就業的影響

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造成了大量勞動者的大規模失業。“已開發國家的就業如果要恢復危機前的水平將要到2015年。”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原本大量吸收高職畢業生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經營維艱,甚至破產倒閉,造成了部分高職畢業生臨時性失業、工作崗位的不穩定以及就業質量的下降,不可避開地對高職學生的就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週期性和暫時性失業

週期性和暫時性失業可能會演變為持久的失業。通常情況下,因為金融危機的週期性,由金融危機而引起的失業也只是暫時的週期性失業,等到經濟逐漸復甦以後,週期性失業將會慢慢消失。如果我們對這種週期性的暫時失業視而不見,這種週期性失業就可能會演變成為永久的結構性失業。這種因金融危機而導致的臨時性失業會很正常地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如果在2~3年內失業者仍然保持失業狀態,他們就可能慢慢地被勞動力市場所拋棄,他們的技能也將在這個失業的過程中逐漸消失,最後,他們將永遠地消失在勞動力市場中,週期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暫時性失業就這樣演變成了持久的結構性失業。從筆者瞭解的情況來看,有很多高職畢業生處於這種週期性的暫時失業狀態,需要引起高職院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

(二)貿易保護主義延緩了高職學生的就業增長

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經濟普遍處於衰退時期,特別容易滋生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世界貿易組織統計顯示,2008年WTO成員國中就有18個不約而同地發起了反傾銷調查,共208起,這比 2007年增加了大約28%[3]。接下來,2009年全球發起的反傾銷調查達230~250起,增長11%-20%;發起反補貼調查41起,增長高達193%。貿易保護主義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的'出口企業以及在這些企業工作的高職畢業生。

(三)我國勞動者的比較優勢逐漸下降

經過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的勞動力優勢不斷降低,越南等新興加工國家憑藉更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對中國的加工出口企業產生了巨大的競爭壓力,以往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優勢的加工型貿易必定競爭力降低。由於很多原本設在中國的工廠逐漸遷往勞動力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國家,客觀上對高職學生就業產生了不利影響。

(四)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漸增加

金融危機後,很多低技術水平的製造業企業停產停工,但在同樣的經營環境下,一些技術水平高的產業中就業的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很多相關的企業出現了用工荒。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仍然注重“大而全”的低端人才培養模式,而沒有突出“小而精”的高階人才培養模式,這也是導致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一個重要理由。

總而言之,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高職學生的就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筆者認為,在後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在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重大調整的小背景下,只要高職院校積極應對各種困難與挑戰,切實轉變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主動與市場和社會對接,就能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就能解決好高職學生的就業難題,就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博.淺析後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J].中國證券期貨,2011(12):8-9

[2]燕曉飛.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全球就業難題及警示[J].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2011(4):30-35

[3]程大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與應對思路[J].經濟縱橫,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