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醫學生醫德教育教學模式的建構論文

文思屋 人氣:2.49W

1曉之以理,讓醫學生重視醫德認知

醫學生醫德教育教學模式的建構論文

1.1拓展醫德教育教學內容

醫學生醫德知識具有時代性、專業性和系統性。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醫學院校應適時拓展醫德教育內容。醫學院校應著重培養和加強高校醫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制觀念,努力促使他們的道德意識和法制觀念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醫德教育過程中要認識到我國醫德教育的特色。要求每一位醫務人員從醫學生時代起,學習醫德知識,熟悉醫務人員應具備的醫德認知,樹立職業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全心全意地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務。

1.2創新醫德教育教學方法

在醫德教育中,教師為了激起學生立志從醫,將來做一個合格醫生的理想追求,體驗到醫德認知,領會到醫德的真諦,可以採取案例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在課堂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專題討論,將醫德理論融於生動的臨床案例分析討論之中,在討論中將道理越辯越明,得出正確的結論,形成正確的醫德認知。例如,可以選擇一些與課程內容有關的醫德案例,用那些對醫療衛生事業盡心盡力、不辭辛勞、夜以繼日、精心探索、兢兢業業工作的先進案例;用那些對病人一腔熱血,以病人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正面案例,使學生領悟到醫務人員獨特的對病人的醫德認知。同時,也可選擇一些消極案例,從反面對醫學生進行醫德教育。課堂內採取突出學生主體性、參與性的體驗式教學,突出行為舉止和情感薰陶在教學中的作用,重感知輕說教。通過案例教學和體驗式教學,學生能夠體驗到一個推己及人、推人及己的移情式思索過程,可以使各種對醫德的不同認識產生碰撞,增強醫學生辨別醫療言行是非對錯的能力,增加對醫德的認知,促進醫德品質的形成。

2動之以情,讓醫學生培養醫德情感

2.1創設良好情境,建設優美文明的校園環境

校園文化與醫學生醫德教育深度融合,通過校園文化的感染力、滲透力、影響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拓展醫學生醫德教育的空間和渠道。在校園內建立天使廣場、醫學家塑像群、醫學家名言畫像碑林大道,大道兩邊設定校史牆、宣傳窗、報刊欄等,讓醫學生在校園感受到一種濃厚的醫學氣息氛圍和醫學文化積澱;在圖書館大廳中懸掛醫學名家的照片和事蹟介紹,如扁鵲、華佗、李時珍、張仲景、孫思邈等;在教學樓裡張貼中外歷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醫者誓言,如《大醫精誠》《醫學生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胡弗蘭德醫戒》《南丁格爾誓言》等;在教室裡懸掛醫德楷模的勵志名言、事蹟,通過清楚明瞭的文字語言感化學生,謹記自己作為一名醫學生的使命;校團委以徵文、知識競賽、辯論、論壇、醫學技能比賽、學術活動、先進人物事蹟報告會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引導醫學生思考準醫務工作者所應具備的素質;開展榜樣典型教育,邀請醫療戰線的楷模、德藝雙馨的醫學專家來校講解自己的從醫之道,做先進事蹟報告,廣泛宣傳王忠誠、韋加寧式的優秀醫務工作者的先進典型事蹟,號召醫學生弘揚高尚的醫德,使醫學生明確作為醫生擔負著“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重要責任。總之,將醫德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宣傳為醫學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古代醫學家以及現代醫學家的事蹟與高尚醫德,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薰陶學生、教育學生、激勵學生,使學生主動地將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作為自身不懈追求的目標,時刻對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負責,從而培養醫學生醫德情感。

2.2教師以身作則,打造高尚健康的師資隊伍

醫德教育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較高素質和較強工作能力的教師隊伍。教師的言行舉止、知識水平、業務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質的表現,都直接影響醫學生的素質。帶教教師醫德的高低直接關係到臨床醫德教育的'成敗。因此,通過在教師隊伍中推介典型,捕捉醫德醫風亮點、宣傳先進事蹟、培養優秀醫德榜樣等方式,感化學生。所以,在醫德教育隊伍體系的構成上要注意吸納一些綜合素質高、言行一致、嚴於律己、為人師表、身體力行、正派清廉、德高望重的專業臨床教師進入醫德教育隊伍,給醫學生一種最現實、最生動、最鮮明的教師榜樣示範作用,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作用。

3篤之以信,讓醫學生堅定醫德信念

3.1以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醫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醫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今醫學生都是“90後”的青年,在正負能量並存的社會下,醫學院校在整個醫德教育過程中對醫學生要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堅定醫德信念,使他們秉著政治堅定、救死扶傷的偉大理想,明確的人生規劃,獻身於醫學事業,樹立起一切為病人服務的宗旨,把患者康復視為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應在國家的巨集觀調控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框架的引導、制約下,樹立起為病人服務的人生觀,積極主動地、規範地投入到為病人、為社會服務的社會活動中去,把自身的個人利益同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只有當醫學生確定了“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信念,才會形成巨大的道德力量,從而激發他們在以後的醫療工作中,自覺遵守醫德規範,去為實現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奮鬥。

3.2以榜樣的力量弘揚醫德,激勵醫學生堅定信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榜樣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鬥志、創先爭優,最終有效激勵、培育和發掘更多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著力弘揚新時期的高尚醫德和良好風尚。古代有“杏林春暖、橘井泉香”的美談,今天全國衛生系統中有“奮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的首都十大健康衛士馬慶軍、“小處方”醫生王爭豔、“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最美鄉村醫生”鄧前堆、“百歲仁醫”胡佩蘭等榜樣。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是一種心靈的感動,也是催人奮進的鼓舞,激勵著更多的醫務人員以他們為榜樣,樹立救死扶傷、病人至上、熱情服務、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4煉之以志,讓醫學生錘鍊醫德意志

4.1加強艱苦奮鬥精神教育,培養醫學生銳意進取的精神

現在的醫學生大都沒有受過艱苦環境的鍛鍊,缺乏頑強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缺乏與困難做鬥爭的勇氣。醫學院校醫德教育的內容包括加強對醫學生艱苦奮鬥精神的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只有經歷了患難和在逆境中奮鬥的人,才體會到信念的力量,也才能形成堅強的意志。醫學生在進入醫療工作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新事物、新問題,只有通過不斷實踐和探索才能克服困難。作為醫學生,將從事一項艱苦而複雜的工作,醫務人員從事的既是體力勞動,又是腦力勞動,專業性非常強,要求非常嚴格,一臺手術站三、五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其辛苦不言而喻;面對手術中流出的膿血,要不怕腥,不浮躁,仔細認真地進行操作和處理。在大學期間開展豐富的拓展訓練,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培養力爭上游精神,使醫學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才能在臨床工作中吃苦耐勞、勇於奉獻,真正得到廣大患者的信任和支援。

4.2加強挫折教育,鍛鍊醫學生迎難而上的意志

困難是堅強意志的“磨刀石”,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挫折與困難不可避免,然而現在有些醫學生因為條件優越,生活舒適,沒有接受艱苦生活挑戰的勇氣,有些醫學生很希望能有所作為,但不肯努力,也沒有持之以恆的毅力。針對醫學生的這些特點,教師可利用課堂或班團活動引導醫學生開設“模擬醫院”“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活動,把醫學生置於“逆境”中,鍛鍊其挫折承受力,培養頑強進取的志向和品格,使醫學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工作上不畏艱難、刻苦鑽研、勇於拼搏,敢於迎接各種挑戰。

5導之以行,落實醫德行為

5.1走向社會,多渠道開展醫療實踐活動

組織和引導醫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醫療社會實踐活動,是醫學生落實醫德的重要途徑。校團委及其領導的學生會、學生社團每年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舉行“健康衛士工程”“名醫起航”“人性的溫暖”“崇尚醫德,獻身醫學”等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組織志願者、社團成員到養老院、孤兒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社群、街道、鄉村開展義診諮詢、健康體檢、文藝表演等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假期組織學生深入基層醫療機構做實踐調查,並撰寫調查報告。利用每年的護士節、艾滋病日、世界環境日等舉辦相關的宣傳活動,義務獻血,為白血病患者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增強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明白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神聖而崇高,“健康所繫,性命相托”責任的重大,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醫德。

5.2加強制度建設,以醫德評價鼓勵高尚行為

加強醫學生醫德評價制度建設,將醫德評價作為對醫學生評先進、評優秀、評獎學金及就業推薦等方面的關鍵條件,有助於鼓勵醫學生自覺將高尚醫德落實到行動中。醫學院校要建立醫德教育評價體系,記錄各年級醫德教育理論,如思想政治課、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成績並加以分析,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等形式對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進行醫德評價,同班同學之間通過恰當的形式進行醫德互評,構建教師、學生、社會、患者多元化的有效評價體系,有利於增強醫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落實醫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