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文思屋 人氣:5.12K

論文摘要:高職財務管理專業由於起步較晚,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專業定位模糊、課程設定不合理、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問題;高職院校應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與管理學科、職業資格教育和創業教育相結合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時加強實踐教學內涵建設、教學團隊建設和優質教材建設。

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財務管理,培養模式

一、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設定本專業培養目標時不明確,基本上是在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增加了金融、法律、管理、理財等相關工作崗位,並強調其就業的廣泛性。而財務管理專業到底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勝任什麼樣的工作崗位在表述上模楞兩可。其培養目標不準確,對學院的專業設定和人才培養起不到指導作用。

(二)專業定位較模糊

從許多高職院校對財務管理專業介紹來看,其描述與會計專業相似。只是會計專業偏重於會計核算,而財務管理偏重於財務應用,從本質上來看並無太大差別。在財務管理的教學實踐中,由於其專業定位模糊,導致教師和學生對該專業的瞭解比較膚淺,很多學生對會計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之間的關係不清楚,甚至把二者混為一談。

(三)專業課程設定不合理

目前,許多學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定問題上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專業課程設定可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而能體現其專業學科特點的主要是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的設定上課程安排不精,很多學校則是在會計專業課的基礎上增加某些金融、稅收、理財方面的課程,能體現職業教育特點和財務管理專業特點的課程較少。

(四)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

目前的高職教育中,由於財務管理專業本身起步較晚,加上財務管理實踐與理論差距和師資力量、教學條件的限制,使得課程中的實踐性內容偏少,且缺少適合財務管理的專業實驗室,要麼與會計專業同用一個實驗室,要麼實驗室只是擺設,很少起到實踐教學的效果。目前的高職教育中財務管理專業本應重視案例教學,卻沒有引起重視。

(五)師資隊伍相對薄弱

從師資隊伍看,目前給財務管理專業授課的絕大多數教師仍然是有會計知識背景的老師,或者是從其他相關管理學科上臨時轉過來的老師,具有金融學、投資學、理財學知識背景的老師所佔比例偏少,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教師所佔比例更少。

(六)缺乏適合高職財務管理專業的教材體系

目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在教材使用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大困難,幾乎很難找到專門針對財務管理專業的教材,應用情況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情形:一是使用會計專業教材,二是使用財經大類教材,三是使用本科教材。教材的嚴重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本專業更好的發展。

二、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的特點

1.與高職院校企業管理學科基礎接軌

市場行銷、會計學、旅遊管理等幾個專業都是高職院校管理類比較成熟的'學科,財務管理專業擁有與這些學科專業相同的基礎,該專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管理學科中的公共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的有利資源為其服務。

2.與職業資格認證教育接軌

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打造有豐富興趣愛好的職業化人才,因此,財務管理專業在課程設定上應設定與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教育接軌的“職業資格”課程群。

3.與創業教育接軌

創業教育既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就業還符合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對高職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財務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可全面植入創業教育課程群。

三、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途徑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計劃

1.設定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專業如何定位也就是專業的市場定位。本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金融機構、投資公司、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從事會計核算、會計報表分析、金融、投資、理財、經濟管理等工作。就業方向決定了人才培養規格是具有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道德修養,具備會計處理、報表運用、納稅申報和投資、融資等基本技能知識和資訊收集、處理的基本素質要求和具有一定創新意識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2.確定人才培養計劃

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吸收企業專家直接參與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根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狀況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確定本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標。圍繞所確定的職業能力要求設定課程模組,並結合職業技能鑑定考核大綱,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

(二)構建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

1.教學模組設計

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模式應當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資格證書為切入點,按照職業需求,堅持基礎理論教學與校內同步模擬實訓並重。按照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課程應設定以下幾個模組素質教育模組、會計核算模組、會計資訊處理模組、金融、理財模組、職業技能模組、創業教育模組。

2.教學課程設計

教學模組的合理設定決定了課程設定應體現其要求,應設定以下課程:公共基礎課(包括:英語、數學、體育、入學軍訓、思想政治、就業指導、心理諮詢等);專業基礎課(包括:市場行銷、管理學、統計學、納稅籌劃、沙盤對抗創業實訓等),體現了素質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要求;專業核心課當中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體現了會計核算的要求,管理會計、會計報表分析、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財務軟體的應用,體現了會計資訊的應用處理的要求而金融學、投資管理、風險管理、財務管理,體現了金融理財的要求;會計從業資格取證、助理理財師取證課程、案例課程則體現了職業實訓和職業技能的要求。1.教學手段的改善

以學生為中心,把教師、學生、企業會計、專案和實訓場所有效組合起來,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和調動各種元素,使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使平面的知識變為立體化。

2.教學方法的改進

“以任務為驅動,以專案為路線”進行教學改革實踐,改變傳統閉卷考試的唯一考核方法,實行學生技能考核綜合化,可以對學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道德等全方位地進行評價。

(四)搞好實驗實訓條件和實踐教學內涵建設

1.改善教學實訓條件

改善實習實訓條件按照“校企聯手,雙向互動”的基本思路,根據財務管理崗位技能培養的要求,在現有實訓室的基礎上,建設沙盤對抗模擬實訓室、銀行業務模擬實訓室、財務崗位模擬實訓室和ERP實訓室。將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能鑑定及網路教學為一體的實踐教學系統,滿足學生畢業頂崗實習和教師頂崗實踐培訓需要。

2.加強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通過建立健全實踐教學保障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考核標準及操作規程,建立完整齊全的學生校內實訓手冊和校外實習檔案,做到實踐教學的組織落實、時間落實、地點落實、制度落實、人員落實、實踐內容落實和經費落實,使實踐教學達到標準化、規範化和科學化要求。

(五)進行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1.不斷充實教師隊伍

有計劃地引進財務管理、金融、理財等相關專業的應屆研究生、博士生充實到教學隊伍當中。由於應屆研究生、博士生對新事物有著獨特的見解,從而能夠增添現有教師隊伍的活力,也能引領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術。

2.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比例

按照專兼結合的方針,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聘請足夠的行業企業人才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提高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專任教師要有計劃地到企業培訓,或到企業進行崗位訓練,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六)搞好配套優質教材建設

1.引進優質教材

加強優質核心課程和配套教材建設優質核心課程要體現崗位技能要求,並能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在理論教材的選取上要積極使用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優質高職高專配套教材,這種教材是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而編寫,便於學生的掌握和吸收。

2.編寫校本實訓教材

根據新會計準則體系的要求,組織教師自編實訓教材,對每一門實訓課程根據其內容按崗位特點進行細分,全面構建以“崗位實訓及考核”為特點的實訓教材體系,形成理論與實踐教材相配套的、載體多元、內容豐沛、與時俱進的教材體系。

參考文獻

1 鄧金額 周蕘陽.高職財務管理專業推行“411”工學結合模式初探[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5):39-41.

2 郭琳琳.論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建設中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J].新西部,2009(10):213.

3 周亞娜.對創新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探討 [J].會計之友,2007第11期下:86-87.

4 胡愛榮.深化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就業能力 [J].經濟師,2011第1期:133-134.

5 譚愛強.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財會通訊綜合,2010第3期下: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