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企業成本有效控制的常見方法探討

文思屋 人氣:1.66W

成本中心是對企業成本相關的各項費用進行控制、考核的中心,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相關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企業成本有效控制的常見方法探討

一、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國內企業面臨市場需求層次升級、行業內部競爭日益激烈、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調整等多方面的壓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戰勝對手、取得市場領先地位,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的必修課題。

借鑑國外諸多知名企業的成功經驗,筆者所在公司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針對本公司的成本控制實施管理:一是制度化:成本中心責任制,以成本控制為出發點建立有針對性的考核和激勵措施;二是精細化:工序成本最優化,即生產線結構設計以及人員、裝置、物流效率的最優化;三是智慧化:通過大功率用電裝置的智慧化改造,實現科學的能耗成本控制。

二、成本中心責任制

在面對企業內部諸多浪費現象時,企業的領導們時常會抱怨。

筆者認為,在我國現有國情下,所有責任心的問題都與所有制結構和考核、分配機制不到位有一定的關係。

因此,對於成本浪費現象不必怨天尤人,要激發全體員工尤其是各級管理人員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主人翁意識,實現全員成本控制。筆者所在公司主要採取以下幾個步驟完善成本績效考核機制:

(一)成本中心的劃分

成本中心是對企業成本相關的各項費用進行控制、考核的中心,是進行費用歸集、分配和對成本加以控制、考核的單位。

通過成本中心的設定與職責劃分,企業可以將總成本分割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可控制的成本單元,每個獨立成本單元的成本控制由對其產生具有全部或主要責任的部門或個人進行管控,從而做到綜合成本控制管理的有的放矢、有據可依、責任到人(部門)。

企業部門成本中心是其責任者對各項成本負責的基本考核單位,在劃分成本中心時,應力求做到只要有成本費用發生的地方,都歸集到某個成本中心,從而在企業形成逐級控制、層層負責的成本控制體系。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的所有部門均與成本發生的關係,就製造企業而言,成本控制的關注點主要集中於原材料採購、製造過程、銷售及售後過程等。各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負責人只對可控成本承擔責任,公司只針對責任成本進行考核和控制。可控成本應具備可預測、可測量和可控制的特點。

(二)確定成本考核主體、考核指標和激勵措施

1、確定考核主體及被考核物件。成本中心的責任劃分應以公司的組織架構為基礎,按照部門、個人的具體職責分工將其歸結到一個或多個成本中心,並確定各成本中心成本控制的主要負責人、關聯負責人及其所承擔的權重。

2、考核指標的設定。

每個成本中心可以根據需要設定一個或多個成本控制(考核)指標,成本考核指標必須是可實現、可測量的,各成本中心考核指標目標值設定的依據主要包括:(1)企業成本總控制目標的分解;(2) 企業成本中心的歷史經驗資料;(3) 行業的該項成本專案的平均控制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該項成本的控制水平。

3、激勵措施的設定。針對被考核物件的激勵措施是否科學、有效,是影響成本控制目標實現程度的關鍵因素之一,激勵措施的設定應當滿足以下條件:(1) 符合總成本控制目標的需要;(2)成本考核的正激勵、負激勵措施需要具有足夠的激發力量,以促使被考核物件採取組織所期望的適當行為或達到組織預期的結果;(3)激勵措施必須按照約定期限考核、反饋。以上條件若不能滿足,成本考核將失去實際的意義或偏離企業總體成本目標。

(三)確定統計方法、評價方式、反饋方案等

成本考核指標的統計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規模和條件,通過ERP 系統軟體和人工統計兩種方式蒐集日常的資料,各成本中心預算專案的統計方法由被考核人與公司主管領導、財務部門負責人共同合議確定。

考核一般分為設定考核專案及指標、確定統計方法、分配預算、資料統計、實績對比與評價、結果反饋、獎懲實施、改進措施等階段,評價一般採取客觀評價結合主觀評價加權平均的方式,客觀評價以資料統計為基礎,主觀評價一般由公司主管領導及財務、企管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考核小組負責,通常制定年度計劃並按月或季度分階段考核。

(四)考核的實施

根據預先設定的考核指標和統計方法,由指定的部門(人員)進行統計、評價。考核結果經過企業內部流程的審定後,必須及時、有效的對被考核人進行反饋。

反饋包括成本控制績效回顧、獎勵與處罰措施等環節。公司主管領導應根據績效完成情況,選擇先進或後進人員進行面談以進行鼓勵或誡勉。

三、精細化的工序成本控制

企業要降低成本,產品製造過程的工序成本是不可迴避的主要環節,是製造業企業成本控制的重點。

(一)精細化的生產線結構設計

由於生產裝置產能不均及工序節拍不協調而產生的待工成本浪費是在從事生產製造的企業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的。企業的每種生產裝置、各個工序的節拍要保持相互匹配、產能實現平衡,可以借鑑 Cel(l單元)式生產的理念進行生產線規劃。

這種起源於日本索尼公司的生產模式,將生產線的各個工序分解成若干個簡單機動、柔性的小單元,根據市場訂單量可以隨意調整目標生產量,具有調整方便、切換迅捷、裝置投資少等特點。其主要特點如下:1、單件流動。出口與入口保持一致,價值鏈內人流(操作流)與物流分開,保證物流的精確控制以及操作流的工作質量確認清晰可測量;2、生產節拍的同步化。主輔線生產節拍同步,裝置與人的作業同步,不同工位的作業節拍同步;3、作業員多技能化,以便根據生產需要柔性化地進行人員分配和操作內容調整;4、小型、靈活、廉價的自動化裝置;5、高度的作業標準化,強大的生產計劃、生產支援能力的支援。

(二)通過自動化降低工序人工成本

隨著我國製造產業結構升級壓力的加大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人力成本壓力不斷加大,以關節機器人、自動抓手系統、AGV 搬運系統基本單元為代表的自動化技術在可靠性、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優勢日漸凸顯。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已經廣泛採用並不斷升級的自動化替代人工模式對製造業未來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例如,日本製造在自動化投資與使用人工的選擇時,通用的規則是:某個工序的自動化投資若不超過1,200 萬日元,可節省一個人工的話,則選擇自動化投資,若超過1,200 萬日元,則使用人工。

自動化在可靠性、製造成本方面的優勢在高階製造尤其是某些關鍵工序上十分明顯。由於整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的原因,我國製造業所使用裝配的自動化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然巨大,究其原因,決策者、管理者的思路是最大障礙。

(三)一線作業人員效率的優化

在中小企業廣泛使用計件工資手段提高一線作業人員效率,其優點是最大限度激發一線作業者的工作主動性,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可逐步降低製造人工成本和綜合成本。

計件工資計算的主要依據是計件單價,即工人完成每一件產品的工資額。

一般按各該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率除日(小時)產量來確定,計算公式如下:

計件單價 = 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準÷日(小時)產量定額若按工時定額計算計件單價,計算公式為:

計件單價 = 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準×單位產品的工時定額為避免計件工資將員工導向盲目追求產量的誤區,應在實施計件工資的同時,在工資結構中加入相關考核專案,例如質量考核、現場環境考核及安全考核等,適當加以平衡,實現綜合成本的.下降。

計件工資雖然可以激勵員工多勞多得、提高生產效率,但其存在的缺點是一線作業者容易一味追求產量,忽視質量、其他消耗成本及其他管理要求。同時,標準工時的核定困難,隨著生產效率的逐步提高,容易產生勞資矛盾。因此,在計件工資手段實施的同時,必須通過必要的質量、環境、安全等考核手段加以完善。

筆者所在公司通過計件工資的實施,大大激發了一線員工的勞動積極性,2012~2014 年三年時間,勞動生產率平均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計件員工工資收入也隨之增加,員工離職率明顯降低。

四、大功率用電裝置的智慧化改造

對大多數製造企業而言,用電成本是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以下結合筆者實踐經驗舉例介紹用電成本控制的一種方法和理念。

(一)大功率用電裝置能耗分析

根據每個企業裝置能耗狀況,企業的大功率用電裝置有不同的劃分標準。因此,可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及成本控制的需要,將對企業能耗成本產生主要影響的單一裝置或一組裝置列入大功率用電裝置清單,對於每臺或每類裝置按照以一定時間段為單位進行用電統計和分析。例如,車間內一盞照明燈不足以列入大功率用電裝置管理,但車間內 200 盞照明燈(600W)可作為一組裝置列入大功率用電裝置管理。統計分析的專案包括裝置額定功率、使用要求、理論能耗、實際能耗、使用效率等,從中發現進行可以提高電能利用效率的空間。例如,A 空壓機額定功率為 120KW,供某車間裝置用壓縮空氣及工件清潔用槍使用。白班生產時車間為滿負荷工作,用氣點約 150 個,此時 A 空壓機滿負荷執行方可滿足車間正常供氣。

夜間生產時,車間用氣點僅為白班用氣點用氣量的一半,此時A 空壓機間歇啟動即可滿足車間正常供氣,但由於A 空壓機自身不具備變頻功能,夜班生產時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單位產值的能耗高於白班。基於上述情況,可針對該空壓機裝置的使用需求、裝置能力、能耗情況進行系統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

(二)智慧化節電措施的制定與實施

根據以上案例分析的結果,可明確得出A空壓機不適合車間夜班生產需求的結論,即夜間生產可採用更合適的空壓機裝置

因此,針對該車間的使用要求,可提出如下兩個節電方案:方案一:根據對夜間生產對空壓條件的測算,選取一臺功率為75KW的B空壓機,A、B空壓機可根據使用需要進行人工切換或分時段自動切換;方案二:技術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將A 空壓機進行變頻改造或替換,使之隨著下游用氣量的不同進行變頻工作,以達到節能的目的,這種方案最大的好處是節能效果理想且對未來用氣需求的變化實現了柔性化的解決方案。

(三)智慧化用電的系統方案

按照上述例子的方式對主要用電裝置逐一分析後,將企業全部主要用電裝置按上述方法進行歸類、分析,根據電網分時段計價的特點,以及企業生產與用電裝置之間、各用電裝置之間、用電總量與時段之間的關聯性進行系統分析。

綜上所述,要實現成本控制的理想效果,可以從通過績效措施激發各個崗位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工序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大功率用電裝置的智慧化措施等幾個方面入手,結合企業自身條件及外部環境,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

參考文獻:

[1]孫茂竹。成本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何瑛。戰略成本管理研究綜述。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3]柳志福。試論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策略。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2.2.

TAGS:成本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