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測定與管理

文思屋 人氣:1.43W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測定與管理
摘 要 銀行操作風險尚無一個準確的統一定義,關於操作風險的測定框架一般包括基本指標法、標準法和高階計量法,而關於操作風險的管理機制通常包含兩種:內部控制機制;以度量法為基礎的資本補償機制。這些為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測定與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關鍵詞 操作風險 測定框架 管理機制 商業銀行

1 操作風險的含義
  目前還沒有關於銀行操作風險的統一定義。有人認為在排它性的方式上,操作風險可以定義為“每種非可計量的風險”或“除了市場和信用風險以外的所有風險”。新巴塞爾協議將操作風險定義為:“由於不完善或有的內部程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本定義包括風險,但不包括策略風險和聲譽風險。”而國際銀行業從內部管理角度將操作風險定義為:來自交易失敗和非常規操作導致的損失可能性; 諸如建築和裝置等資產的損失導致的實體損失風險; 由於內外欺詐犯罪事件帶來的損失可能; 因為僱傭、工作場地安全或監管環境的變化導致的法律和負債風險; 體系的嚴重變化導致的國家風險。顯然,國際銀行業的操作風險定義,實質是新巴塞爾協議的具體細化。
2 操作風險測定框架
2.1 基本指標法
  基本指標法下,銀行持有的操作風險資本應等於前3年總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個固定比例。其模型表示如下:
   KBIA=GI·a
  其中,KBIA:基本指標法需要的資本;GI:前三年總收入的平均值;a:15%,由巴賽爾委員會設定,將行業範圍的監管資本要求和行業範圍的指標聯絡起來。
2.2 標準法
  在標準法下,銀行的活動被分為8個產品線:公司、貿易和銷售、零售銀行業務、商業銀行業務、支付和清算、代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和零售經紀業務。在各產品線中,總收入是個廣義的指標,代表業務經營規模,因此也大致代表各產品線的操作風險暴露。各產品線資本要求的是用銀行的總收入乘以一個該產品線適用的係數即?茁係數。?茁值代表行業在特定產品線的操作風險損失經驗值與該產品線總收入之間的關係。應注意到,標準法是按各產品線計算總收入,而非在整個機構層面計算,例如公司金融指標採用的是公司金融業務產生的總收入。
  而總資本要求是各產品線監管資本的簡單加總。按照如下方式計算:
   K TSA=∑(GI1-8×?茁1-8)
   其中, KTSA:標準法下的資本要求,GI1-8: 按基本指標法的定義,8個產品線中各產品線過去3年的年均總收入;?茁1-8:由巴賽爾委員會設定的固定百分數,建立8個產品線中各產品線的總收入與資本要求之間的聯絡。
2.3 高階測量法
  關於高階計量法,常見的有三種具體方法:內部度量法、損失分佈法和極值法。
  (1)內部度量法。是銀行採用監管者規定的標準,自己收集損失資料,自己估算風險資本的一種方法。在對銀行業務劃分不同領域後,再在每個業務領域中定義不同的風險型別,對不同領域與不同風險型別的組合規定相應的風險暴露指標EI,和預期損失與非預期損失的轉換系數r,並利用銀行自己的內部資料計算損失概率PE和損失程度LGE,公式為:
  風險資本=∑i∑j[EI(i,j)·PE(i,j)·LGE(i,j)·r(i,j)]
  其中,i表示業務領域,j表示風險型別。
  與基本指標法和標準法相比,內部度量法使銀行朝著精確度量前進了一步。它按照不同的損失型別對風險暴露指標進一步細化,能完整地描繪出銀行業務的風險全貌;基本指標法和標準法中的固定百分比被分解成損失概率和損失程度,有利於銀行使用自己的資料;轉換系數r考慮了銀行業務之間的相關性造成的所需風險資本的減少。但該方法對銀行收集整理內部資料建立自己的損失資料庫的能力要求較高。
  (2)損失分佈法。即根據損失資料庫中每一種業務類別的損失特徵選取擬合度最優的模型,對損失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做出假設,得到操作風險損失在未來時期內的可能分佈,以此來估計該類業務操作風險所需資本金。整個銀行操作風險要求的資本金總額是各個業務類別資本金的加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