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非物質文化的思考

文思屋 人氣:3.23W

“非物質文化遺產滾滾而來的熱潮中,我們在追究原因時應該反思:是因為我們離開它太久了,我們太想念它、太需求它了。我們急需要有一個熱烈的環境去討論、並有責任回答實踐中所提出來的諸多問題。”由中國民俗學會與學苑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文化傳統與民間信仰——第二屆海峽兩岸民間文化學術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說。

淺談非物質文化的思考

民間信仰是文化有機體的重要構成

在《中國民間信仰》一書中,民間信仰被定義為宗教,認為是原始宗教的繼承者,而現代宗教是原始宗教的改革者,民間信仰的歷史更為悠久。那麼,作為繼承者,發展到今天,民間信仰自然是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的一種活態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葉濤認為,民間信仰是一種大眾文化,作為老百姓為主的文化現象,在當前我們還不能只是把它作為一個學理來看待,還需帶有策略性的思考。

文化傳統和民間信仰並不是對立的現象。民間信仰及其表現於語言的神話、傳說和表現於行動的儀式是任何文化傳統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王秋桂表示,在中國,民間信仰除了承襲遠古的巫術信仰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糅合儒、釋、道三教的教義。民間信仰的傳統當中儒、釋、道、巫這四類人構成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有機體。既然是一個有機體,它就不斷髮展延續。

民間信仰的研究一直是人類學、歷史學、宗教學、民俗學等多學科關注的重要物件。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各地學者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並出現了諸多成果,尤其在具體的區域性個案上,以及發現田野資料的.分析上,比以往更為豐富和有創見。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趙世瑜提出,中國對民間信仰的學術性的研究,逐步地被導向所謂“對策研究”和一些商業化的考量。“比如說像現在我們政府在評定一些什麼專案,地方上都非常熱衷,但背後總是會有一些強烈的商業化的傾向和意圖。關於文化大一統和我們日趨發現的在民間信仰上體現出來的區域差異性、地方多樣性所進行的討論就非常重要。”

30年的民間信仰表述路向,正從他人的傳統到自我的文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高丙中分析說,這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麼熱,從政府到學界到老百姓。信仰是一個集體行動,一定要有社會空間和資源。在這樣的過程中,出現了傳統復興、民俗復興、民間信仰復興、宗教復興。在這樣一些事實裡,學術界做了一些工作,不管持有怎樣的態度,至少把民間信仰等復興呈現出來了,這是被討論和被承認的前提。

“非遺”之後的民間信仰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直率地坦承自己對於“文化遺產”這個詞的經常使用表示不滿,“大多數媒體在運用這個‘文化遺產’的時候,給一般老百姓,或者是一般文化官員的印象,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就像人死了以後的遺產,可以利用它來作為資產這麼一個想法。”他多年來一直在呼籲以更為適宜的“文化傳統”替代“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叫法。他很擔心青春版《牡丹亭》的大製作的後果,會不會使得唱腔方面、身段方面在最精密微妙的一些藝術的展現喪失掉。而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餘少華以世紀初香港民間傳統音樂為例,說明傳統的未必都在民間,也沒有必要把傳統跟創新對立。

實際上,隨著整個經濟的騰飛,特別是百年來向西方學習、對自己傳統文化進行擯棄的過程當中,已經出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復歸。從國際上看,遺產保護當中所謂民間力量特別強大。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與博物館學教授潘守永認為,當前各類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有四種核心力量,即政府的主導與推動力;學者的學術指導與影響力;遺產傳承人/群體(考古遺產的所在地群眾,或工業遺產的所有企業)的文化自覺與內省力;體制機制(包括市場、旅遊)的創新力。他說,這四種關係,前三者之間是利益相關群體,相互之間有矛盾存在“興奮點”的差異。處理好這四種力量的協調與平衡,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遺產保護與再利用就能夠步入良性軌道而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現在對民間信仰的研究,割裂的現象非常嚴重,尤其是‘非遺’出現之後,我們把整體的民間信仰的事項割裂開來,是為了使它找到生存空間。”正在對華北地區的民間組織進行調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葉濤指出,整個民間信仰的研究中,對整體性的要求非常重要,割裂可能會帶來整個文化內涵的淺薄化。

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民間信仰重建

德國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簡濤提出,申遺的出發點和目的是儲存傳統文化,保留、儲存我們的優秀文化。可是太專門地人為地設定一些目標,就是對我們原有的民間信仰或者其他的進行扭曲或者肢解,有些背道而馳。“為了適應、符合申遺的要求,千方百計地把原有的這個東西進行改造,來迎合這種需要,不利於原有的民間文化的儲存和研究。”

是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可以做文化遺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蕭放說:“什麼樣的民間信仰可以符合文化遺產的標準?第一點是傳統性,民間信仰是有歷史淵源的,有一個傳承過程,這是起碼的標準;其次是按倫理性去進行鑑別、考量,能夠對社會團結,對民眾生活健康的民間信仰可以做文化遺產;第三如果要把一些傳統的民間信仰作為文化遺產,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件,其瀕危性應該考慮。”蕭放認為,對於其他的民間信仰也應該採取比較寬容的態度,關注民間信仰的復興或重建的問題;同時也要注意在今天浮躁而功利的社會裡,有一些民間信仰其實也在向西土上發展。

怎麼樣去重建我們這個民間信仰?蕭放認為,首先需要非常寬鬆的一個氛圍,其次,應該有具體的措施,讓老百姓表達信仰的精神需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金澤指出,文化遺產沒了背後的信仰,沒有了精神支柱,其產生和維護以及傳承,本身都成了問題。

“‘海峽兩岸民間文化學術論壇’的舉辦將會延續下去。從中國歷史來看,構成幾千年中華文化傳統的民間信仰如果加以好的引導,對構建中國基層社會的穩定能起到促進作用。”九三學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學苑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孟白表示。早在十幾年前,他就曾在文章中指出,出版社為學者提供服務,一般是後期介入,即出版有價值的學術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在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應積極介入學術研究的前期,如資助支援學者的有出版價值的研究專案,通過主辦學術會議和創辦期刊等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多年來,學苑出版社一直也身體力行,儘量為學術界實實在在做一些事情。“我們總在說中國文化要走出去,走出去不是大躍進式的喊句口號就能實現的,先要有基礎,而基礎就是長年堅持不懈地收集、整理、出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九三學社中央的支援下,學苑出版社能提供平臺加強兩岸學者的交流和凝聚力,有利於學術研究的開拓和發展,也有利於加快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孟白說,在本屆論壇上,來自海內外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同一個民間文化研究目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多學科在熱點話題中產生交流碰撞,更能開闊大家的視野、觸發多方面的研究思考。

TAGS:淺談 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