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放假>

三伏天吃什麼食物好

文思屋 人氣:3.22W

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無疑是人們最難熬的日子,高溫天氣致使人們容易引發上火、生瘡、喉嚨疼痛等多種病症,所以三伏天我們更要把身體調理好,以防疾病發生。尤其是三伏天的飲食要特別注意!那麼三伏天吃什麼食物好?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伏天吃什麼食物好

  

三伏天吃什麼食物好

1、紅糖姜水

材料:紅糖100克、姜20克。

做法:將姜洗淨,切片狀;煮一鍋開水,放入薑片和紅糖,煮30分鐘即可。

營養價值:民間素來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夏季吃將生髮陽氣,祛溼排毒,化痰止咳。三伏天喝紅糖姜水符合陰陽相合,科學養生的原則。

2、三豆湯

材料:綠豆、赤小豆、黑豆、紅糖。

做法:將三豆洗淨,用冷水泡半個小時;三豆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小夥燜煮;大概四十分鐘左右後,豆香溢位,豆質變軟後,加入適量的紅糖即可。

營養價值:《綱目拾遺》就曾記載每日煮湯,與小兒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湯飲之;搗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湯有解毒敗火、清涼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譜之一。

3、苦瓜炒蛋

材料:苦瓜一根、雞蛋一顆。

做法:將苦瓜洗淨,切片狀,雞蛋打入碗中,攪拌成蛋花;鍋內放入適量的油翻炒苦瓜,苦瓜由深綠色變為淺綠色、質變變軟時,再加入蛋花;再翻炒兩分鐘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即可。

營養價值:夏季吃苦味食物,有清熱祛暑、緩解疲勞之效,幫助人們健康度過夏季。

4、山藥排骨

材料:山藥300克、排骨350克、蔥花少許。

做法:將所有食材洗淨,排骨開水泡洗後祛除腥味及血絲;放適量的'水在鍋內燜煮排骨,待水開後,放入切好的山藥;燜煮大概20分鐘後,湯色變白,香味飄散,加入適量的鹽和蔥花即可。

營養價值:三伏天炎熱溼氣重,人體排汗嚴重,鉀鈣微量元素流失嚴重,容易傷陰耗氣,此時最應該食用補血益氣、滋陰養脾的食物。山藥排骨是極好的滋陰食材,並帶有補鈣之效。

5、西瓜汁

材料:西瓜一個。

做法:將西瓜取肉去皮,放入攪拌機裡,可以根據自己口味加點蜂蜜或者牛奶,攪拌成汁即可飲用。

營養價值:我國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西瓜不但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而且能利尿,幫助消化,因此,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別是從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內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

什麼是三伏天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

三伏天忌吃什麼

不能喝冰啤酒

喝冰啤傷胃黏膜。冰啤酒並非人人適宜,更不能過量,尤其是痛風、慢性胃腸炎、心臟病、高血壓、肝病患者都不宜喝啤酒。健康人群每天喝啤酒最好不超過1000毫升,否則易誘發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不能吃辛辣油膩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暑溼最重的一段時間,所以說這段時間的飲食忌辛辣油膩,不能吃過多的燒烤,燒烤+啤酒易患痛風;飲食以清淡為主。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雞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TAGS: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