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1.08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反思1

這節課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起點,通過學生開放的自主探究較好地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絡,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掌握了筆算方法,可以進行正確計算,並理解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演算法和算理。

一、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絡,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

計算教學的引課一般比較平淡,幾乎都是以舊引新的方式。但稍微改變一下,變成學生自己編以前學過的題,再讓學生自己改成要探究的題目,這樣比較能調動學生想探究的慾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二、通過知識遷移,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識。

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演算法算理,引匯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演算法算理,注重知識的遷移類推作用,這樣不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三、注重口算、估算和筆算的聯絡,培養計算意識。

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意識是計算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這節課三位數乘兩位數由於數字較大口算較困難,所以學生會想到估算一下它的值,然後我們再引出筆算,得到它的準確結果,並且還可以利用估算驗證筆算結果。這樣口算、估算和筆算三者有機結合,互相驗證,不但提高了計算能力,而且培養了計算意識。

四、利用獲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生活數學相聯絡。

知識的獲得不能只是純粹的為了“獲得”而“獲得”,而應該是通過知識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所以在本節課中提供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生活與數學的聯絡。

但是這節課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思路可以再簡潔清晰一些,總覺得某個地方有點混亂,但都講完兩天了還是沒找到具體的原因,可能是我講的太多,或者是總擔心學生理解不透所以課堂沒放開。其次是在新授時用時太多,可以再緊湊一些,這樣可以把省略的“課堂小練”環節加上。另外在面向學生群體方面不夠寬廣。

我會在以後的課堂中注意這些地方,同時多聽、多看、多想、多思、多學習,爭取做一名學生喜歡、家長信任、同事認可的老師!

國小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反思2

今天執教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練習課,從同學練習反饋情況來看,效果並不理想。作業全對的同學僅佔全班人數的50%,這令我很費解,因為我覺得這兩天教學還是挺不錯的。作業改完之後,我並沒有急於發給同學訂正,我打開了存在錯誤的21本作業本,仔細尋找著錯誤的原因。最終我發現同學的錯誤主要集中為兩類:一是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一類是積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以兩位數。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又打開了書本重新審視起教材來,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對教材的鑽研仍然不夠深入,對同學的認知水平估計缺乏。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執教四年級新教材了,我自認為對教材的例題編排十分清楚,其實不然。同學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課時“新授課”的教學存在問題。教材中只佈置了一道例題:144×15。我的教學是從口算訓練(兩位數乘以一位數、兩位數乘以整十數)引入的。在教學中通過14×15與144×15的計算方法比較,使同學掌握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方法,理解了其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之間的聯絡;同時還明確了“四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不需要再繼續學習了,因為其方法也與今天學習的方法是一致的,僅僅數值更大一些。到此為止,我認為教學目標基本達成,就依照書本訓練逐個完成。可問題就出在了訓練上。教材的訓練中“想想做做”的第1題有3道訓練,有兩題是“積末尾有0”的乘法,一題是“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在第2題“改錯題”中也佈置了一道“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筆算。課堂中訓練的效果也不好,當時我想可能是第一節新課同學還沒有進入狀態吧,也可能是因為剛學了一道例題就訓練同學還沒完全理解方法吧。

其實不然,“乘數中間有0的筆算乘法”同學是第一次接觸,在這之前同學只學習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兩位數怎麼可能中間有0呢?所以像“想想做做”中的309×26這樣的題目教師應該用“教學例題的'心態”來進行教學,應該在同學嘗試筆算的基礎上,充沛出現同學的筆算過程,尤其是出現一些錯誤的筆算過程,通過對錯誤資源的辨析、佔有,真正掌握筆算的方法。

而“乘積末尾有0”的乘法同學的錯誤主要還是因為三位數的引入,如《補充習題》中的48×225的筆算,同學的在進行25×8的計算時沒有任何問題,到再用百位上的2乘以8並加上進位的2時同學錯誤較多,許多同學都是加的1。面對這樣的錯誤需要在後續教學中加強“一位數乘加類”兩步口算習題的訓練,如:2×8+2,協助同學將筆算的過程直觀化分解。並要提醒同學注意進位數字,改變“進位數字通常是1”的慣性思維方式。

以上反思是否有用尚不得而知,仍需在教學中加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