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選】高中生物說課稿三篇

文思屋 人氣:2.9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高中生物說課稿三篇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細胞的分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2節內容。本節內容包括兩塊知識,一是細胞的分化,一是細胞的全能性。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是細胞生命中的重要現象。高度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這是細胞的全能性。前面學習了細胞的分裂,它是理解細胞分化和細胞全能性的基礎,而細胞分化與後面將要學習的細胞癌變,基因的表達,有著密切的關係。學好這一課,有利於完善學生對細胞生命現象的整體認識,同時有利於學生對後續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2.三維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闡明細胞的分化;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圍繞上述知識目標,本節課將實現以下能力目標:首先通過學生收集分析有關幹細胞的資料,從而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其次通過探究細胞分化的特點和細胞全能性的體現,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通過課前收集資料,課上進行交流討論,進而關注健康,珍愛生命,從而實現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細胞分化是分子與細胞的主幹知識,是生物大學聯考的高頻考點,所以我把它作為教學的重點。植物的組織培養和動物的克隆,其原理都是細胞的全能性。細胞全能性與生物前沿科學緊密聯絡,知識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我把它是確定為教學的難點。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學習了複製羊的形成過程,前面又學習了細胞分裂,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同時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為這節課的成功學習奠定了基礎。由於學生還沒有學習基因的表達,所以細胞分化的本質和細胞全能性的體現就顯得難以理解,教學中要注意這部分的處理。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課前讓學生蒐集造血幹細胞相關的資料,為課堂上的交流做好準備,同時我準備了胎兒發育的錄影,胎兒組織細胞的圖片,植物組織培養的圖解,複製羊形成過程的示意圖,在課堂上創設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歸納知識結論。

四、說具體的教學過程

(一)引入設定:播 放“胎兒的發育”錄影,錄影展示了由一個受精卵細胞發育成一個胎兒的全過程,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求知的*望。看完後,我追問學生: 一個受精卵,如果只進行細胞的分裂,能形成一個胎兒嗎?答案是否定的。細胞通過分裂只產生相同的細胞,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細胞的分化。

(二) 新課設定:

1、細胞分化

⑴細胞分化的概念

展示:胎兒和一些組織細胞的圖片

設疑:

① 你能據圖說出組成人體胚胎的部分細胞嗎?

②這些細胞在形態、結構、功能上有何不同?(簡述肌細胞、神經細胞,血細胞的不同)它們都來源與一個相同的受精卵,為什麼不同?因為發生了細胞分化,那麼什麼是細胞分化,與細胞分裂相比,它又有什麼的特點?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並交流討論,準備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舉例說明,歸納出細胞分化的概念,(體會細胞分化後形成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細胞)和特點(永續性、穩定性、不可逆性)

⑵ 細胞分化的意義

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為什麼要發生分化?

追問:沒有細胞的分化,有人體產生嗎?

引導學生歸納出:有了細胞的分化,才會形成不同的細胞,進而形成不同的組織、器官、人體,因而細胞的分化是個體發育的基礎。

⑶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探討以下問題:

① 細胞分化是否意味著細胞中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為什麼?

② 同樣來自一個受精卵,且每個細胞都攜帶有相同的遺傳資訊,為什麼還會出現差異?

教師舉例:紅血球和肌細胞

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討論分析出:

不同細胞中遺傳資訊的執行情況不同,細胞在遺傳資訊控制下合成特異性蛋白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 細胞的全能性

⑴細胞的全能性例項展示

已經發生高度分化的細胞,還能像早期胚胎細胞那樣,再分化成其他細胞嗎?

多媒體演示實驗過程:

①胡蘿蔔韌皮部細胞培養成植株的過程

觀察現象: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②綿羊“多莉” 整個克隆過程展示

觀察現象: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具有發育成個體的能力。

根據上述事例引導學生思考:何為細胞的全能性

思考:高度分化的動植物細胞為什麼具有全能性?

教師點明:

高度分化的動植物細胞由於細胞核中具有該物種全套的遺傳物質仍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3、幹細胞的研究

我們體內還有沒有可以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關於造血幹細胞資料

教師展示圖片並提問:造血幹細胞有何特點?有何功能?

骨髓移植是什麼意思?有何意義?

學生觀察、讀圖,思考回答相應問題。

思考:人體還有哪些幹細胞,研究用途有哪些?

教師補充:

將幹細胞在體外培養出組織和器官,解決器官移植治療疾病的難題

4、設計課堂練習:

設計一道典型的課堂練習題:通過當堂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重點,反饋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改進教學。

5、師生共同小結

6、佈置課後作業

五、說課反思

1、短時間內準備,能脫稿說課,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完;

2、說課程式周到全面,在15分鐘內將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意圖,教學手段的使用介紹得清晰、明確;

3、由於知識點較多,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完,語速就較快,顯得較匆忙,語調無法抑揚頓挫,顯得激情不夠;

4、在說教學過程時,最好先定好框架,這樣便於非專業評委瞭解你的大致教學程式,在非專業評委面前,說得越簡單越好,越形象越好!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 、老師們,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內容是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首先,我對本節內容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節內容。《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這一節,首先在節的引言中,明確指出自然界的生物體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選擇地從無機自然界中獲得的,沒有一種元素是細胞特有的。但細胞與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和差異性。這部分內容較為淺顯,但是結論非常重要,對於學生了解生物的物質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知道為什麼碳元素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

2、能力目標:學會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方法。

(1)通過對C元素的分析,說明有機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組成細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過對不同化合物的質量分數的學習,培養學生理解、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同生命的物質性;認同生物界在物質組成上的統一性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教學難點:1.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圖片投影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講述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新課:(3—5分鐘)

地球上的環境千變萬化,但都是有一定的物質組成,比如地殼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氣,那麼這些物質由哪些元素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這些生物從環境中獲取物質,那麼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組成?

2、講授新課:(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瞭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裝置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

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組成細胞的元素:概述組成生命的元素。結合P17兩個餅形,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缺鋅導致DNA複製和RNA合成不能正常進行,胰島素裡有兩個鋅;缺鐵會貧血;碘、硒甲狀腺激素不可少)。提出問題:在兩個統計圖中顯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簡單解釋一下碳在生命物質中的地位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指導學生完成討論題

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以問題引導:你的實驗材料選擇了什麼?你預測你的實驗材料含有什麼有機物比較多?你選擇的試驗儀器和試劑是什麼?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幻燈片展示本課的要點: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是什麼(C、H、O、N);組成細胞重要化合物(無機物、有機物);檢測糖類等物質的方法(包括試劑、操作、反應結果)

4、板書設計

5、佈置作業。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通過學習, 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後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 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過程。這是生殖細胞形成的基礎,又是遺傳和變異和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以及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其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初學者對此缺乏感性認識,較難抓住本質。

四、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資訊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裡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六、具體的教學過程

分為二部分

第一部分:導言

首先以問題引入,引發思考(1)什麼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麼?回答之後,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又設計動畫模擬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並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後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後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

由於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能否以有絲分裂方式產生?之後引出減數分裂概念。並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裡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麼?什麼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麼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後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先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複製,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於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複製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後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指出:四分體個數就是同源染色體對數。這樣處理,較好地突破?"四分體"這一教學難點。分裂後期,先顯示一種同源染色體分離情況,形成兩個子細胞,接著讓學生討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的分離情況?討論之後在後期又出現另一種分離圖,由此說明: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源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即不同對染色體之間可能自由組合。為後面學習遺傳學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學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強調兩點?"分裂"和"等數"。"分裂"即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等數"即染色體數目不再減半。至於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尤其突出有絲分裂後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圖的比較,使學生通過畫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減數分裂的本質。接著,全屏展示減數分裂的全過程,目的有兩個,一是總結減數分裂的實質,二是利用板書複習各分裂時期細胞的名稱。板書如下:

&nb

sp;精子的形成:

精原細胞 初級精母細胞 次級精母細胞 精子細胞 精子

(複製) (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變形)

2n 2n n n n

在上面學習的基礎上,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染色體行為變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連續動畫過程。

最後,總結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先讓學生討論,教師再作補充,這樣既使學生理解其意義,而且培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後指出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義,從而既聯絡了上節課內容,又使本節課內容前後呼應。

為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第一道題考查學生對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性的掌握情況,第二道題考查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概念的掌握情況,通過兩道練習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能否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情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講授減數分裂這部分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把複雜的問題具體化,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給學生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