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推薦】理想演講稿範文錦集五篇

文思屋 人氣:1.82W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理想演講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理想演講稿範文錦集五篇

理想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長大後,我的職業理想不是做老闆,也不是電影明星、運動員,而是能做一名快樂的老師。

雖然權力、金錢、自由的時間和名聲都能使人快樂,但是,我認為來自內心深處的自由、來自智慧的快樂才是最大的幸福。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面對的是求知勤奮的學生,傳授的是人類的智慧結晶、文化成果,收穫的知識的傳播、文明的進步和滿天下的學子。幸福快樂莫大於斯。

古今中外,很多聖賢大哲就是快樂的老師。兩千多年前先師孔夫子最快樂的事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和弟子們一起研究學問、開啟智慧。我們在《論語》裡看不到愁煩,看到的是孔夫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冉冉將至,看到的是孔夫子"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等快樂的人生境界。

在西方,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是一名街頭教授,也是快樂的孔夫子式人物,他教導青年,卻從不收取學費。亞里士多德在自己開創的學園裡邊散步邊上課,被成為"逍遙學派",康德、黑格爾、尼采也是邊教學、邊思考哲學的教授……

在美麗的校園、在安靜的圖書館、在寬闊的教室,到處都充滿學習的氣息,文化的氛圍,這裡沒有塵世的嘈雜,沒有盜賊罪犯,沒有衣食之憂,有的是人類心靈與智慧的家園,有的是深刻與崇高,感受到的是價值與意義。

為了能實現這一人生理想,我會加倍努力學習。讓我們一起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理想演講稿 篇2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在教學中我們已經有大量事實證明:好的語文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一切語文活動都離不開語文習慣,要想學好語文,必須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一旦學生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他就能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素的情況下,非常自覺地饒有興味地去學習,去讀書。學生時代播下了良種,將來便可贏得未來的豐收。我們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勤用學習輔助工具的習慣

國小生學習語文最常用的學習輔助工具是字典。現在的課本里,從二年級開始就設計了查字典的練習,因此,對於國小中、高年級來說,學生必須學會查字典。

我的具體做法是:學生在課文預習時自己查出生字詞的讀音和詞義;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人手一本字典,簡單易操作的字,就讓學生當堂動手請字典幫助解決;在課外閱讀時,遇到不懂的字詞務必翻閱字典,並在字上標註讀音。長此以往,學生必然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除字典以外,許多都有《百科全書》《格言警句》等各類的學習工具,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還有日常生活中的電視、手機、網路、報刊、雜誌等等更多的資訊傳媒都能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我也常提示學生學習有時可以在生活中進行,如果吧生活資料轉化為學習工具,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對於現在的語文學習來說,學會學習比直接學會知識更重要,老師不可能總守在學生的身邊“以備諮詢”,所以,必須讓學生自己學會尋找各種學習的工具和途徑,從而提高自己的獨立學習能力。

二、養成勤於質疑的習慣

大文學家巴爾扎克說:“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偉大發現應歸功於為什麼,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質疑是創新思維的源泉。對於那些總是不經思考而繼承,把自己的大腦作為裝知識的簍子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無法完成獨立思考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質疑。學生只有有了疑問才會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才會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才會獲取課本內暗含的新知。

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有很強的質疑意識,但有時仍覺得無章可循,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以下幾種辦法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質疑:1、激發學生的質疑興趣,讓學生產生想問的慾望,如在講《楊震暮夜卻金》時,可以先談楊震拒收金子的結果,這樣學生心裡產生疑問:為什麼楊震據絕收金子呢?2將知識轉化為合理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問,;3、教給學生語文質疑的方法,如讓學生從內容、主旨、人物精神、文章寫作特色等方面下手,讓學生能夠多角度提問。

總之,“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質疑,長大後也一樣會對生活發出質疑,正如課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裡提到的科學家一樣,將來也成為一名有作為的人才。

三、培養學生朗讀和背誦的習慣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葉聖陶先生就曾有一段關於朗讀重要性的描述:“吟誦的時候,對於感悟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朗讀,就像一位出色的導遊,能把學生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在老師的引導朗讀中學生似乎真的走進了美麗的桂林山水一般,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說明學生在朗讀時,特別是在熟讀之後,對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就會在詞句上、表達方法上有所吸收和積累。朗讀確實可以提高學生感悟水平。同時,朗讀也能體現出一個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生活也是一種詮釋方式。我們提倡學生平時多朗讀各類文章。

背誦是積累知識的最有效方法。國小階段正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不可錯過。《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國小三個年段必須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並推薦了優秀詩文背誦的具體篇目。在教學中,我堅持課本中規定背誦的課文,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對於《課程標準》規定的80首古詩詞,則作為語文課外活動或課外閱讀的重要內容,並適時舉行古詩詞朗誦比賽和規定篇目過關。對於課外閱讀中遇到的佳句名篇,也提倡學生背誦下來。學生的背誦積累一旦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煥發出與眾不同的光輝,這樣的習慣必然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四、培養愛讀書多讀書的習慣

中、高年級學生應該把讀書提高到一定高度。語文老師平時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愛讀書是多讀書的`前提條件,多讀書則是愛讀書帶來的必然結果。為培養學生愛讀多讀的習慣,以下辦法可以借鑑:首先,樹立讀書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的模仿性極強,根據學生敬佩偶像,崇拜名人的特點,我們可以經常利用給學生讀一些名人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特別是上到一些孩子們喜歡的課文時,便向他們介紹作者是如何讀書的。這種名人效應帶來了很好的效果。其次,把讀書列入家庭作業,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讀書任務。再次,不定期地開展“故事會”、“朗讀會”、“向你推薦一本書”、讀書收穫多”等活動。營造“以愛讀書多讀書為榮”的氛圍,激勵學生愛讀多讀,養成良好的讀書風氣,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五、培養勤於動筆的習慣

1、讀書必做文章摘抄。做文摘好比採星摘玉,沙裡淘金,積少成多,必然會大有收穫,可以摘寫、影印或剪貼;2、五、六年級學生可以試著給文章作批註,預習時及時寫下自己迸射出的思想火花,聽老師的講課時,要篩選捕捉重要資訊,認真記下重點內容;3、堅持寫日記。巴金也曾說:“寫吧,只有寫,你才會寫。”做到根據學生能力,限一定字數,有內容,有中心,有真情實感。可寫所見所聞所感,也可是自然景物、人物活動、生活小事、社會新聞或語言片斷素描、讀書感悟、心靈獨語等。尤其是當有“以我手寫我心”的強烈的表達衝動與慾望時,及時記錄和捕捉靈感的火花,記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長期實踐積累,就容易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美文。不記流水帳,不幹巴巴應付,每人每週至少1篇,教師做好認真批閱;4、定時定量練習鋼筆字、毛筆字,追求數量,要充分考慮質量。要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一手漂亮的字,會大大提高一個人的品位。

學習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經歷漫長的學習活動的積累。然而,學生在國小階段所形成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一定會使他們擁有成就的一生。

理想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定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這次市委審時度勢,英明決策,開展幹部思想作風建設,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我們從思想深處來一次追根溯源的自省,從行為規範上來一次實事求是的自糾!通過這樣的自省與自糾,把最好的工作作風體現到工作中,用最好的工作開拓發展的新局面。做為一名年輕幹部,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作為。

作風是什麼?在我的詞典裡,作風就是一種品格,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為人、處事方式的一種選擇,樹立一種作風,就等於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一種生活的態度。

翻開自己簡短的人生履歷,回味自己蹣跚的人生步履。在實現自我,追求進步的歷程中,是否背離過理想,是否漂浮不定,我不得而知,但是在內心深處,自己總有絲絲悔意,總覺得自己還不夠踏實。

17歲那年,我從師範畢業,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國小老師,那個時候,自己激情彭湃,看到自己的學生,就覺得自己十分有成就感,因為這種成就,自己工作也非常努力,總覺得自己要對得住那些可愛的學生,那些質樸的家長,我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擔憂,也為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暗自高興。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學期,我去造訪一名因貧失學的學生,那是一個破落不堪的家,三間土磚屋垮了一間,兩張搖搖欲墜的床上是雜亂的稻草和千穿百孔的棉絮,一邊是孩子的父親緊鎖的愁眉,一邊是孩子希冀的眼神。99年正是農村學費最高的年份,對於一個溫飽都尚未解決的貧困家庭而言,幾乎是沒有希望,我沒有多想,把孩子接到學校,從自己第一個月376塊8毛錢的工資中拿出了200元資助他上學。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自己的責任心、事業心是多麼的強烈,內心深處是那麼純淨,我覺得,我與學生是一體的,我與自己的工作崗位是一體的。

但是長時間的農村生活,總是難以填平自己年輕浮躁的心情。聽到同窗講述城市生活的五彩繽紛,講述感情生活的羅曼蒂克,我開始覺得自己生活得太渺小,太卑微。

20歲的時候,我開始為自己擔憂,覺得前途沮喪,人生黯淡,在學校不努力,在家裡發牢騷,準備放棄自己的工作。我的啟蒙老師,當了20多年農村教師的母親對我說,“做人,就要對得住人;做事,就要對得住事”。這對我的振動很大,讓我放棄了原來的念頭,覺得人到哪裡都應該把事做好,人活一張臉,在哪裡都不應該讓別人講閒話,不能丟了這個臉。

20xx年,我自學完了專科課程,考上了湖南師範大學,很幸運的成為了一名學生。從鄉村到都市,從老師到學生,我的心態又發生了變化,認為自己好不容易趕上了上大學的末班車,那些世俗的“青春理想”又在我的心裡躁動了起來,我也想和其它同學一樣,好好享受這難得的青春。原來的學生給我來了一封信,上面是簡短的一句話,“老師,我們想你。”下面密密麻麻的寫了很多名字,讓我很受感動。人置身於燈紅酒綠的都市,是很容易忘卻自我的,原來,我們可以墮落得這樣不知不覺。我想到了自己的事業,學校能夠把這種學習的機會給我,不是讓我來享受青春的,我應該懂得知恩圖報,我應該學有所成。讀過了一些書,也請教過很多師長,感覺自己在心智,思維方面都進步了不少,對做人、為學都有了一定的認識。

別人都說,20多歲是最經不住誘惑的時候,特別是在這個思想開化,物慾膨脹的後精神時代,我們還是缺少堅定的信念,還是缺少實在的人生。大學畢業,我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北京了列車,歷經萬難,謀得了一份編輯教學輔導資料的工作,北京的燈火闌珊、北京的人潮洶湧、北京的繁華世界,讓我激越,讓我自足,也讓我迷戀,我以為,我就要開始新的生活,我以為,我的夢想就要從這裡開始,我還奢望,在這個城市將會有我五彩斑斕的人生。但是我為表象所迷惑,在真實的開始自己的都市生活的時候,我才知道艱難,400塊錢一個月的地下室裡,擠著三個跟我一樣來追夢的年輕人,炎熱讓人無法入睡,別人的冷眼讓人委屈,一個月賺回來的工資,除去坐車、住宿、吃飯,已經所剩無幾,幾個月的苦累盤剝著我的身體,也在消磨著我的堅持,那段日子,我最想的就是回家。苦苦支撐了幾個月之後,我還是背上行囊,回到了曾經屬於自己的天地,短暫的漂泊,沒有給我留下光華,確留下了一種浮躁的心情。

有人說,80後的人都有一種浮燥的特質,我並不否認,畢竟有太多的東西在誘惑著我們,而我們卻不夠堅定。

xx年下半年,市委辦借調文字幹部,學校推薦了我,說實話,我非常向往這個崗位,但是對自己又缺乏信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幹好,再加上當時教育局一直不同意放人,我也就只好放棄這個念頭。但是辦公室的領導還是沒有放棄我,一直為我的事情協調,終於,我得以成為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辦公室的領導和同事們寬厚的接納了我,給了我這樣一次機會,我也深知這樣的機會難得,我想,拼了命我也要挺過來。

做文字工作難!做文字工作也苦!因為要入門,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工作量,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吃盒飯的日子是地久天長。在別人還在熟睡的時候,我們還在冥思苦想,當別人和家人共享天倫的時候,我們還在加班加點。但是,辦公室的同事們就是這樣工作的,他們年齡有的比我大得多,工齡也比我長得多,大家也不計較,也都無怨無悔,特別是王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後,好多次和我們一起加班至凌晨,還有一次凌晨三點鐘來辦公室和我們討論報告,想到這些,我都感懷不已,領導、前輩們尚能如此,我又還有什麼理由放鬆自己呢?

理想演講稿 篇4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明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我學的是電子商務專業,之前我對電子商務並不瞭解。後來經過學習,懂得了電子商務是利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網路技術,而且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隨著網際網路日益普及,電子商務也極為廣泛應用。只要我們掌握了基本技能,就能為以後的工作增加籌碼。學好一技,終身受益!

有些家長認為,學電子商務沒用,不知學了之後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那是他們不瞭解電子商務。其實電子商務的就業方向很廣泛的,例如:網路編輯、網路營銷、網站網頁、網上貿易等,並不是說讀電子商務沒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工作多得數不勝數,只要我們不好高騖遠,踏實做人、用心做事,就可以成功。現在網際網路充滿著生機和活力,不要認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好的機會都沒有了。其實充滿奇蹟和希望的地方很多,敢想就能實現,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正是因為太多的猶豫讓你錯過了機會,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這新興的產業,正是因為世俗讓你失去了勇氣和判斷力。人生就是這樣有趣,人生的道路,看起來好像很曲折,但事實並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夠做到拋棄浮躁,安定自己的內心世界,錘鍊自己,讓自己發光,就不怕沒有人發現,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知識的自己立身的唯一資本,我們要相信自己,勇敢面對挑戰,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又怎麼會相信我們呢?職校生並不比高中生,我們沒有必要自卑,應該相信自己!

職校的日子讓人珍惜和懷念。在這裡,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懂得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除了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們更加註重專業技能訓練和實際能力的鍛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平時,我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在班裡,我擔任了班級的班長,並多次帶領同學們獲得學校的流動紅旗;利用課餘時間,我參加學校圖書室管理活動和參加了學校的學生會組織,並榮幸地做了學生會主席一職,努力做到為同學服務……人在活在當下。要把握現在,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勇於自強不息,敢於拼搏,愛拼才會贏!我從不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我相信自己可以;我從不懷疑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因為我相信自己能行。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思路決定出路。相信自己可以,相信自己能行,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理想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以及在場的所有同事大家上午好!

我是聯亞公司二樓生產部22組員工,我叫蔣豔,首先非常感謝公司能開展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有這麼一個展現自身的機會,同時也非常榮幸能代表我們班組來參加這麼一個品格成就未來的演講競賽。

時光如流水般慢慢流逝,二十年的歲月只是彈指一揮便已煙消雲散。20歲的我們丟掉了兒時的幼稚天真,丟掉了少年時的固執、放蕩,卻拾起了一習成熟,一份回憶和一種責任。20歲的我們開始面對生活,開始感受社會,開始觸控世界。於是,在我們的肩膀上一副沉重的擔子將被挑起,它的名字叫責任。接下來為大家演講的是品格中一大要素___責任! 題目是<青春放飛夢想,責任成就未來>!

說到責任,責任是什麼?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承擔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在現實生活中,只有那些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高的榮譽,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會失去周圍人對他的信任與尊重

人可以清貧,但我們不能沒有責任,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可以放棄身上扛的責任,扛著它就是扛著自己對生命的信念,責任能使人堅強,能讓人勇敢,只要我們能認真的勇敢的擔負起自身的責任,那我們所做的就是有價值的,我們就會獲得尊重,無論事件大小,無論難與易,都取決於我們如何去面對,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發揮。

年少的我們懷著對社會的嚮往踏入社會,面對自以為繽紛多彩的生活,心中躊躇滿志,血液裡流淌著無窮的鬥志,相信年輕沒有什麼,相信未來不是夢!然而當自己真正身處這個複雜的社會時才發現一切都只是自己在想象,現實生活的殘酷,工作所帶來的壓力,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當這一切困難被無限放大甚至自身無法承受的時候,有過低沉,困惑,迷茫,掙扎過,也妥協過,有過期盼,也有過失落,流過委屈的淚水,也綻放過幸福的笑容,無論痛苦還是快樂,我想這些經歷都將是青春路上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

在磕磕絆絆的日子裡,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自己今天快樂嗎?又是否滿足?學到了什麼?對工作有沒有做到盡職盡責。。。對同事,對朋友又是否做到問心無愧呢?在我想只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主動爭取,只要肯努力肯付出,不怕輸不服輸,勇於承擔,相信自己的人生一定會豐富多彩!

我們正直青春年華,為何不大膽放飛夢想 就算面對這樣複雜的社會我們更應該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明確自己身上的責任,將兩者緊密聯絡起來併為之付出努力,才能適應現在的社會,進而更大的空間和層次上發展自己,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

那麼就從這一刻開始,讓我們青春放飛夢想,成就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