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夢想小鎮建築空間論文

文思屋 人氣:1.68W

1設計理念

夢想小鎮建築空間論文

傳統的江南中式建築,空間佈局多為封閉院落式,房間圍繞庭院或天井佈置,立面大量使用磚木等建材,院牆上開漏窗以增加通風。我們在不失傳統江南建築韻味的基礎上將其概括提煉成一種現代的建築語言,以凸顯年輕人的活力,契合倡導新經濟為主的小鎮內涵。通過靈活的空間和中密度的建築,以簡潔的線條、流暢的空間、精巧的細部重新詮釋江南建築的意境。本專案致力於在辦公建築中挖掘地域文化價值併成為周邊城市肌理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有核而無邊界”的夢想小鎮發展模式創造條件。

2規劃設計——肌理再生、古為今用

江南古鎮街巷空間緊湊,尺度相對較小,並不利於現代功能空間的展開。如何既滿足現代辦公的需求又體現小鎮的風味是本專案的挑戰。通過對創業小鎮各功能空間的梳理,綜合考慮各功能採光通風及視線干擾等因素,合理確定建築間距與區域位置,與街巷、廣場共同融入小鎮的肌理之中。創業小鎮均為建築高度不超過4層的多層建築,以圍合庭院組織空間,形成組團。略窄的街廓比例、連續的街巷介面、以人為主的步行空間尺度與收放自如的廣場空間,使人在創業園中能夠感受小鎮的空間序列。整體規劃採用“一點、一線、兩面”的排列模式。“一點”即中心建築節點,中心區由綜合服務展示中心、大學生創業中心組成,形成建築視覺中心及景觀中心。“一線”即設定一條貫穿東西的交通主幹道,串聯起各個建築組團。“兩面”即設定沿河景觀展示面及沿餘杭塘南路城市展示面,沿河景觀展示面建築採用高低錯落、體塊穿插的設計手法,使沿河介面富有層次感,讓沿河的景觀介面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整個自然生態體系中。在沿重要城市道路——餘杭塘南路的建築空間排布上,我們採用了整體的處理手法,並形成一定的節奏與韻律,使得創業小鎮在餘杭塘南路上形成簡潔大氣而不失豐富的城市介面。地塊的中心位置餘杭塘南路一側設定專案的主要出入口,並設定大型入口廣場,起到禮儀廣場的作用。靠近西側汽車庫處設定專案次入口,方便機動車就近入庫,減少車流對內部交通的'干擾。由於本地塊地形為狹長型,為了考慮人流進入的便利性,在正對水城北路的位置再單獨設定一處人行出入口。沿河建築組團之間設定穿堂小巷,可使靠城市道路一側的辦公人員順利到達濱水景觀帶,使人們盡享古運河美景。在地塊西側和東側各設定一處機動車停車庫,方便地塊兩側員工就近停車,縮短步行距離。

3單體設計——空間多變、適應發展

創業小鎮二期一標段共由13棟建築單體組成,每個單體均為小鎮整體不可或缺的有機單元,建築採用3、4層為主的獨棟式單體設計。考慮大學生創業公司的成長為循序漸進式,隨著公司的發展,對辦公空間的需求會慢慢提高,所以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辦公空間的靈活多變性,衍生出適應不同階段企業發展需求的組合形式。而建築通過連廊或平臺互相連通,連廊、架空層及錯落佈置的平臺或沿河、或沿街、或沿花園廣場,與室外景觀相互交融滲透,形成了豐富多變的休憩空間,為年輕的創客們提供了相互交流或獨思冥想的場所,進而迸發創新靈感。建築形態意在延續傳統建築風格的神韻,造型採用淺灰色調的現代中式風格,明快大方。通過簡潔的坡屋面、線條、片牆、窗槅、漏窗等,與傳統的倉前老街遙相呼應;通過虛實及體塊穿插與現代城市介面自然過渡。外牆材料以石材、玻璃、金屬為主,同時結合木質構件來詮釋建築風格,通過尺度、顏色、透光度的對比力求豐富而統一。

4景觀設計——半宅半園、一院一景

設計借鑑江南傳統的“半宅半園”,採用“一院一景”的庭院模式來組織空間,形成了秩序與自在並存的空間氛圍。每個組團以“宅”和“園”兩種型別交錯佈局,疏密有度。“宅”院以小型天井式庭院呈現,營造處處有景的辦公空間。而“園”院則採用較大的庭院空間,提供了借入外景的內向公共空間,是辦公空間的自然延伸。同時在設計中遵循都市計畫所確定的總體定位和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優化水體綠化等自然資源,提升其對於城市總體的生態和景觀價值,並沿河設定城市水岸遊步道及自行車道,促進創業小鎮與城市的互動融合。

5結語

我們試圖以小鎮的形式作為創業與創意辦公空間的載體,強調地域性與獨特性,強化人的體驗與記憶,這也是專案創造辦公展示空間背景的最終訴求。我們希望建築根植於豐富內涵的地域文化,漸進融入人們的內心進而激發無限的靈感與深層的思考,讓更多在此揮灑青春的大學生創業者美夢成真。

TAGS:論文 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