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英漢語言結構表達微觀差異與翻譯策略

文思屋 人氣:1.3W

英語和漢語在語序分類中存在不同,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英漢語言結構表達微觀差異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英漢語言結構表達微觀差異與翻譯策略

前言

不同文化傳統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說話方式和習慣上會存在著很大差異。比如大家在交談中很自然地會跟隨自己母語的說話方式,他們通常不會考慮如何說,而是脫口而出。與此同時,在聽到對方說話時也習慣按照母語的的思維方式來接收並分析資訊。

因此,非本族語者即使懂得如何使用非本族語的語法,能夠發音準確,掌握了相當豐富的詞彙量,在同本族語者交談時也會產生障礙,從而影響有效的交流。“語言是思維的主要工具,是思維方式的構成要素。思維以一定的方式體現出來,表現於某種語言形式之中”.

英語思維方式是直觀,理性,邏輯性強。漢語的思維方式的特點則在於整體把握,重視內在的聯絡。

一、兩者之間的巨集觀差異

英語和漢語在語序分類中存在不同。英語屬於印歐語言,是一種曲折語;而漢語則屬於漢藏語系,是一種分析語。由於語系分屬不同,在思維的表現方式上也體現出不同。代詞在英語中的使用頻率要比漢語的高。而且,常用被動語態句子,對於介詞的使用也是十分靈活的。而與英語相比,漢語的特點是句子短,沒有主句的句子出現較多等。知道英語和漢語的源頭不同,本質不同,對我們更好地分析這兩種語言的異同有很大的幫助,並可指導我們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2].

二、兩者在結構表達上的微觀差異

(一)稱讚和回答

作為一種十分普遍的言語交際行為--稱讚語(compliment),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國家或地區,它所具有的社會功能都是一致的。它可以用來打招呼、鼓勵、表示祝賀、致謝,甚至縮短交際者之間的社會距離,維護人際關係的社會功能等等。有時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用稱讚來達到奉承目的的人也大有人在。

(二)告別

會話原則(CooperativePrinciple)是著名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賴斯(e)提出的。這是一條指導人們進行會話活動的原則。這在人們的語言交際活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價值在於能夠揭示人們在交際中是否違反了合作的原則,從而讓人們根據語境及背景知識,做到在說話時表達出自己真正想要的表達的含義。而出於禮貌上的顧慮,說話雙方有時是不遵守合作原則的。

(三)兩者在敘事論理的方式上的不同

“中國人做事習慣從整體到區域性,先考慮全域性,再考慮具體細節。而西方人在做事時,則會直奔主題,從細節入手,這種思維方式是解析式的思維方式。西方人見長於分析和邏輯推理,思維模式呈線式,而東方見長於整體式,他們富於想象和依靠直覺,因此可以講是一種圓式思維模式。”

歸根結底,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民族的傳統價值觀念上找到答案。個人主義精神是西方人所崇尚的,他們為人處世是由內而外地看待問題,闡述問題。

三、通過分析兩者的差異進而提高翻譯策略

(一)調整句子的長短度及其結構

在翻譯中,共有兩種方式。他們分別是分譯和合譯。例如:我們在翻譯時可以把英語的一個長句轉譯為漢語的幾個短句,也可以把漢語中的多個短語合譯成英語中的`一個較長的複合句。

如:TomtogetherwithhisparentshasbeeninParisfortwoyearsandtheylivedandworkedtherehappily.

湯姆和家人在巴黎兩年了。他們在生活和工作的很開心。

(二)調整句子重心

在語言表達中,英語的思維習慣把中心思想放在開頭說明,更加直截了當,然後再新增其他次要成分;而漢語的思維方式往往是習慣先用委婉語義進行鋪墊,然後再說出中心內容。這是英漢句子在翻譯的過程中的一個明顯區別。如果不注意這點,在翻譯中勢必會影響譯文的流暢度。

英語的開門見山和直奔主題,對重要資訊的表述,經常放在句首。漢語語序則大多是按照事情的先後順序來敘述。漢語更注重語言哲學和文化傳統。這對中國語言結構和應用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四、結論

所以兩者在結構上存在著諸多差異。因此,想要在翻譯中能夠地道地表達出說話人的意思,譯者一方面需要了解兩個民族不同的思維模式,能透徹分析出兩者本質的差別;另一方面要掌握兩者的結構差異,樹立好兩種語言結構的轉換意識。英漢翻譯只有在譯者掌握了英漢語言結構的差異,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地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靜.語言冗餘與英漢翻譯[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129-135.

[2]湯璦寧.試論英語語言文化教學過程中的英漢文化差異[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91-94.

[3]鄭金霞.英語學習中的英漢語言差異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