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文思屋 人氣:3.25W
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摘要:論述了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並以例項說明了英漢習語翻譯的幾種常見方法,強調了在翻譯過程中要注意“貌合神離”的現象。

關鍵詞:英漢習語;文化差異;翻譯;貌合神離

習語是某種語言經過長期使用而提煉出來的固定短語或短句。本文所說的英語習語(idioms)是就其廣義而言的, 包括俗語(colloquialisms)、諺語(proverbs)、俚語(slang 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 英語和漢語是兩種高度發展的語言,因而都擁有大量的習語,這些習語是語言中的重要修辭手段,具有鮮明的形象和恰當的比喻,並且習語中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訊。由於地域、歷史、宗教、習俗等方面的差異,英漢習語承載著英漢兩種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資訊。因此習語的翻譯不僅要翻譯出原語習語的形象、修辭方法,還要翻譯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並充分注重其文化差異。
本文通過探討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提出習語翻譯的基本策略,並探討習語翻譯中的“貌合神離”的現象。

1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是指人們在不同的生態和自然環境下習慣養成的語言、知識、信仰、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道德、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差異會導致人們對同一事物或統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釋,有時甚至會引起誤解,習語恰是反映這種文化差異的.極精練的方式之一。就英漢習語而言,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地理環境:
英漢語中有不少反映其地理環境特點的習語。英國是個島國,航海業和漁業在英國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此,產生了大量的與航海和捕魚有關的習語;例如, spend money like water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 go by the board表示“(安排)落空,(計劃)失敗”; burn one’s 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斷退路”;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處在陌生的環境中不自在”等等。而中國則是陸地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國家,與此相關的習語有很多。如“瓜熟蒂落”、“斬草除根”、“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等。

1.2 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種文化現象,英漢習語中與宗教有關的習語反映了宗教對語言的影響。英語中有些習語主要與基督教有關,如: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進對了教堂,但坐錯了椅子,比喻總的來說是對的,但細節上不對),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 to hell(下地獄去)等,而我國是個多神教國家,其中尤以佛教的影響最大,因此漢語中的習語主要來自於佛教,與佛、廟、和尚等有關,如:“借花獻佛”、“閒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等。

1.3 風俗習慣:
英漢風俗習慣的差異是多方面的。人類與動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朝夕相處,逐漸形成了一種“寵物文化”。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動物,因此寵物文化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如中英兩國人民都有養狗的習慣,但中英兩國人們對狗有不同的傳統看法。狗在漢語文化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狼心狗肺”、“狗腿子”、“狐朋狗友”等。但英國人大都對狗有好感,認為狗是忠實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語中有許多關於狗的習語(canine idioms), 並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 lucky dog(幸運的人),Clever dog(聰明的小孩),Every dog has day(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讒貓”來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暱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如 old cat(脾氣壞的老太婆)。

1.4 歷史典故:
中英兩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蘊藏著豐富的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習語中有很大一部分皆來源於此。如英語中“cross the Rubicon”(孤注一擲)源於羅馬歷史故事;“castle in the air”(空中樓閣)源於神話傳說;“hang by a thread”(千鈞一髮)則源於希臘故事。這些習語結構凝練、意義深遠、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含蓄幽默,並都具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單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的。如:cat’s paw 直譯為貓爪子,源於《伊索寓言》,用來比喻“被人當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