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談圖式理論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文思屋 人氣:2.36W

形式圖式是指讀者對文章邏輯結構、修辭方面的知識,是對閱讀材料的型別、結構、題材、佈局等方面的研究。在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擴充語言知識、滲透文化背景知識、講解文章的語篇結構、分析閱讀技巧等方式和手段,幫助學生構建、豐富、完善並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提高閱讀理解效率。

談談圖式理論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語篇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探討的突出問題,但就目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來說,語篇閱讀教學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未得到明顯提升。本文將從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現狀入手,以圖示理論指導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理論與實際相聯絡,研究基於圖示理論下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正確教學方法。

【關鍵詞】圖式理論;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應用研究

閱讀是人類獲取語言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對語言進行綜合運用的過程。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重點。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的聽和譯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寫和說的能力。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目的旨在培養學生具有一定得中西方文化知識、為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打下基礎,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跨交際能力。本文將以圖式理論為理論指導,探討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意識,啟用和充實學生頭腦中的圖式網路,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一、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傳統的大學英語閱讀課程教學模式基本是以教師、課本、講授為中心;教學重點是著重講解詞彙、語法知識,培養語言能力。從文字為開始,從單詞到短語、句子,再教學生如何判斷作者在文章中的意圖。一堂課上教師花費大量時間來講解詞彙、語法及句型的運用,卻讓學生對文章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相關背景知識能力的培養採取的是囫圇吞棗式的.教學。在這種教學課堂上,學生對文章理解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就造成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只是處在對文章表層結構的理解,並未達到對文章深層語義和語用的理解。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忽視傳授語篇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要真正學會一門語言,充分理解外語語篇的含義就必須瞭解這門語言所蘊含的文化。語言和文化不能脫節。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在語篇閱讀教學中很少能堅持有效地將語言和文化聯絡起來教學,因此學生在語篇閱讀中缺乏背景知識,對很多文章的理解就會產生偏差,難以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形成閱讀障礙。這種教學現狀必將導致學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下降、閱讀速度緩慢,語篇意識薄弱、邏輯思維能力差,並在閱讀過程中存在語言知識障礙、背景知識障礙和篇章語用障礙。

二、圖式及圖式理論

圖式(schema)是一種抽象的知識結構(Schank&Abelson,1977)。它對一群資訊的一般和期望的排列做出規定(桂詩春,2000)。Barlett(1932)將其定義為人們過去的經歷在大腦中的動態組織。圖式是通過認知經驗發展起來的關於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認知結構,是在以往經驗基礎上與新資訊相互整合、分析而形成的。現代圖式理論是於本世紀70年代後期,經過哥德曼、魯姆哈特、皮亞傑、卡魯爾等諸多學者的努力下發展起來的,並被運用到閱讀當中。根據圖式理論,閱讀這一複雜的認知過程涉及讀者的圖式和語篇資訊持續的互動作用過程(VanDijk&Kinstsch,1983)。它強調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讀者的關鍵作用以及文字和讀者背景知識的互動作用。圖式閱讀理論中主要包括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等內容。因此,閱讀時要想正確理解文章,讀者必須具備與文章相應的圖式,同時,還要在閱讀過程中成功地啟用該圖式。

三、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圖式理論認為,語篇的意義並不存在語篇本身,而是存在於讀者頭腦中的圖式中,是讀者所賦予的,不同的讀者對同一語篇可以根據自己的圖式賦予不同的意義。因此,在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調動學生頭腦中的圖式,幫助學生主動構建圖式,以啟用原有的圖式並積極建立各種新的圖式,從而實現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教師應從知識傳授者向學習促進者的身份轉變。根據圖式理論,讀者大腦中的圖式越多,對文章的理解就越正確、透徹,閱讀能力也就會越強。本文將從以圖式理論為指導,探討和分析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及學習。

1.強化語言圖式

語言圖式是指讀者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對構成閱讀材料語言的掌握程度。閱讀理解的第一步是辨認詞彙並建立詞彙意義的表徵。語篇中的詞彙、習語、語句結構和語法方面的知識即為語言圖式。當讀者知道某個詞的意義和用法時,就會在自己大腦存貯的資訊中尋找能夠說明所輸入資訊的語言圖式。當這些圖式被找到以後,讀者才產生了理解,否則閱讀就會出現理解障礙。詞彙、語法是構成文章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對文章進行通讀,進而對文章進行研究。因此,在教學中可採用圖示理論指導學習單詞,增強語言圖式。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關鍵詞,指導啟發學生利用上下文,啟用相關語言圖式,讓學生在對生詞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單詞,增加熟悉感。利用詞根相同、用法相同的單詞,或如同義詞,反義詞及同位語等來猜測詞義,運用聯想法將生詞儲存為長期記憶。提倡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教學中運用圖式來幫助理解,增加語言輸入和輸出運用。

2.優化內容圖式

內容圖式是指與閱讀材料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地理、歷史等一系列背景知識。內容圖式,在一定程度上所發揮的作用大於語言圖式。如果學生缺乏相應的內容圖示,在閱讀過程就不能與頭腦中相關的語言圖式和形式圖式進行資訊的整合、分析,也就無法完成文章的理解。在語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可能將教學內容與背景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充分利用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優化學生的內容圖式,引導學生從文章的整體脈絡上進行深層次理解;設法幫助學生建立和構成新的內容圖式,努力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分析和概括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固化形式圖式

形式圖式是指讀者對文章邏輯結構、修辭方面的知識,是對閱讀材料的型別、結構、題材、佈局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體裁和結構的多樣性也會對閱讀理解產生影響。因此,對文章體裁和結構的掌控程度,可幫助讀者迅速提煉最重要的資訊而達到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分析不同體裁文章的特點和結構,通過直接教授的方式直接、高效地幫助學生構建形式圖式,固化形式圖式,幫助學生迅速理解所讀材料的大意,指導學生融會貫通,提高閱讀的效率,從而推動閱讀能力的增強。

閱讀理解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一系列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只有將語言形式與背景認知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正確理解的目的。讀者大腦中的圖式越多,對文章的理解就越正確、透徹,閱讀能力也就會越強。因此,在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擴充語言知識、滲透文化背景知識、講解文章的語篇結構、分析閱讀技巧等方式和手段,幫助學生構建、豐富、完善並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提高閱讀理解效率。

【參考文獻】

[1]郭麗.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11.

[2]王華珍.大學生英語閱讀的預習障礙及教學對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

[3]林朝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J].廣西教育,2006,(35).

[4]崔春燕.圖示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為例[D].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09.

[5]王玉.基於圖式理論和建構主義教學觀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改革[J].教育界,2013(19).

[6]李波.圖式理論在商務語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商務英語閱讀教學為例[J].教育探索,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