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後感>

《覺醒年代》觀後感集合11篇

文思屋 人氣:2.43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覺醒年代》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覺醒年代》觀後感集合11篇

《覺醒年代》觀後感1

“我只願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

——題記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樑。”這蕩氣迴腸的歌詞不禁讓我聯想到我最近在看的《覺醒年代》這部劇。這部劇從開播到現在,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好評,這背後的一切不僅是由於劇中真實還原了那個年代的實際情況,更是由於劇中充分展示了那群青年即使生逢亂世,即使命運如螻蟻,仍然心向光明,向上走的精神面貌。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那個時代,那些青年人,風華正茂,書生意氣。偏偏就是這些人拿起了手中的筆一點一滴拯救國人迂腐的落後思想,一筆一畫描繪祖國的巨集偉藍圖,為那個久病難治的中國尋求一點的出路。

在劇中,被捕學生不畏強權,勇敢伸出自己的拳頭向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據理抗爭;李大釗先生紮根群眾,表現出鮮明的革命性;陳獨秀一生不懈探索救國救民真理;陳延年、陳喬年烈士赴法勤工儉學,寧死不跪;蔡元培先生置身北大,雪中三請陳獨秀,扛著巨大壓力支援學生運動;辜鴻銘先生以國為大,致力於翻譯事業……

希望今天的人們可以瞭解那些捨棄小我擁抱大我的先驅,記住那一個個閃閃發光的名字,不忘今天幸福生活的來路。

我已經不記得是在哪看到的這段話了,但記得大致意思:我們站在歷史後來人的視角看先輩們,感覺到他們的偉大。但其實,他們的偉大和悲壯遠比我們所能想象的深重得多。因為我們看見了他們的勝利,所以能感受到他們的奮鬥意義重大,而他們在犧牲之時並不能預知未來,不知道自己的犧牲對中國的勝利有多大意義,也不知道我們要用多少年才能迎來勝利,甚至不確定我們能否勝利。他們抱著一腔熱血,在犧牲之時所能依賴的只有滿懷的信念。原來我一直知道他們的偉大,卻依然低估了他們的偉大。

希望大家有機會都能一觀這覺醒年代的故事,他們絕不應該只是存在於教科書的白紙黑字,而是筆筆用血淚和犧牲寫就的真實的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貴之時期也。回望青春年月,你能看到導彈之父錢學森,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肝膽之父吳孟超……他們以青年之軀鑄就了以“父”之名。他們把國家,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書寫了他們那代人的青春華章。

“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於青春死於青春,生於少年死於少年也。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應學習先輩,創造未來的新徵程。

《覺醒年代》觀後感2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高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陳獨秀同志如是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青春該如何安放?立足基層,積極踐行“此心安處是吾鄉”“守住初心終不變”“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信仰,把美好的青春獻給基層。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大學生村官時說,“農村基層的工作經歷是人生的一個座標,有了這個經歷,就更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群眾、如何尊重群眾,知道什麼叫實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實。”所以,青年要將青春獻基層,紮根向下,青春向上。

向下紮根,向上青春,“此心安處是吾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年輕幹部因為參加工作的時間短,歷練不足、定性不夠,下基層後難免出現心浮氣躁、好高騖遠的情況,這對黨的基層工作和年輕幹部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蘇軾和寓孃的豁達自如、隨遇而安對年輕幹部來說可謂是一副“清心劑”,讓年輕幹部的“初心”在紛擾的外界環境中找到一處歸宿。年輕幹部只有通過不斷淨化內心,強化修為,正心明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政績觀、名利觀,才能讓自己做到“既來之,則安之”,成為一名真正的“吾鄉人”。

紮根基層,綻放青春,“守住初心終不變”。“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時刻將人民群眾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樑家河記憶,是他的群眾觀,也是中國夢的出發點。正是在樑家河,他樹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我們年輕的黨員幹部,不管是在哪個崗位,都要找到能讓我們不斷成長、不斷奮進的“初心”。作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我們應隨時捫心自問“初心”是否如故,方知前進之路。

致敬基層,奉獻青春,“梅花香自苦寒來”。如今不少年輕的黨員幹部時常埋怨基層條件艱苦、工作壓力大、待遇不高……的確,當前基層工作繁雜,但越是條件艱苦,國家和人民就越需要我們青年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發揮幹事創業激情,發揮創造力和聰明才智,需要我們帶領老百姓“擼起袖子加油幹”,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艱苦奮鬥永不過時,作為年輕的黨員幹部,我們要敢於紮根基層,沉下身心,向基層致敬,讓青春之花在基層綻放。

正如《我愛你,中國》歌詞中“我願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那樣,青年一代的青春只有在基層才能更美的綻放,“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田野。”可見基層最能鍛鍊人,也最易體察到民間疾苦。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我們應該勇於擔當,甘於奉獻,深入基層,紮根基層,甘做基層的“吾鄉人”。希望我們基層的年輕幹部在面對“試問基層應不好”的問題時,也都能從容、由衷地答道“我願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

《覺醒年代》觀後感3

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

——題記

看完老師佈置的12集《覺醒年代》後,再次拾起筆來,想在此寫寫自己對這部影視劇的評價。覺醒年代是由於和偉,張桐,張晚意等一批沒有流量的老戲骨主演的,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電視劇展播,沒有營銷,沒有熱搜,沒有詞條,就是這麼低調的,過了十多天,沒有說教,沒有無聊,沒有為了獻禮而拍攝的臭毛病,有的只是慢慢陳述那段歷史,那段崢嶸歲月,講述她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

查詢《覺醒年代》相關背景資料時,網頁上各種聲音眾說紛紜,有說其演的不好,有說不符合歷史的,這些都僅是表層的。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僅看一眼就這般評議它未免也太過跟風了吧,經典就是經典,毋庸置疑,在我看來這反而是一部值得我們全國上上下下的人都細細揣摩的影片。

《覺醒年代》劇如其名,講述的是從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到中國紅船革命之間近十年的歷史,短短十年,喚起了中國這沉睡了數百年的巨龍。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胡適,蔡公,魯迅等人成為這期間中國人思想之啟蒙,他們共同經營著新青年雜誌社,掀起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他們是光,照耀著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

黑漆漆的“吃人”社會終於覺醒了。

看劇的過程中,我被一些影片細節所打動,李大釗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講話,“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一群日本留學生中斬釘截鐵的他似乎象徵著中國的意志。還有一幕尤為感人,陳獨秀的長子陳延年立志要靠自己謀取一片新天地,烈日炎炎下,衣衫襤褸的他和弟弟卻要看人眼色,飽受折磨,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背上揹著兩三大袋糧食沒站穩,倒了下來,就要被主子用皮鞭狠狠的抽打,一道道鮮紅的血印折射出當時社會之腐敗,處處充滿酸臭味的吃人社會,平民老百姓過得連牲畜也不如,延年和喬年啃著發了黴的幹窩窩頭,身為哥哥的延年儘管生在黑暗中,卻一心向陽,碗中的'一隻小螞蟻也要將它放歸自然,這要是放現在,螞蟻早被人們碾死了。

劇中無聲勝有聲的細節片段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但從這些英雄的革命先驅身上,我們都不難發現,它們愛才愛國,不畏懼犧牲,心繫革命,他們是革命的先驅,是中國14億人共同的偶像。

這部劇中涉及眾多,革命社會底層的婚姻,友情等眾多領域來自那個封建時期的韻味,只有細細揣摩才能悟出來,那時似乎每個人不論底層人士還是學術人士,都會有一場無奈的婚姻。

伴隨著共產黨的成立,影片即將落幕,我想說的是,影片會落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歷史永遠都不會落幕。

中國之覺醒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犧牲,是信念的堅守。

謹以此片獻給那些革命先驅者們,歷史永存,國家騰飛,都源於你們的堅守。

《覺醒年代》觀後感4

最近學校組織觀看《覺醒年代》,讓人感慨萬分,特別是一些文人,比如,李大釗、魯迅、蔡元培、陳獨秀等等。《覺醒年代》無疑是給觀眾帶來一場極其盛大的“歷史盛宴”,清晰勾勒出那個時代人們的現實生活和精神風貌,展現出了那個時代文人們不畏犧牲,追求真理,令人欣佩不已!

這部劇主要敘述了李大釗、陳獨秀和胡適從相識,相知到分別以及周恩來、毛澤東、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和趙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故事。

張桐扮演李大釗,於和偉扮演仲甫,候京健扮演學生時代的毛澤東……這強大的演員陣容,又給這部劇增加了看點!

仲甫的兒子陳延年、陳喬年,,兩個年輕人的演技超好,他們熱情奔放,又嫉惡如仇;他們善良忠實,又堅持原則……而在父親面前,又成了一個讓老父親放不下心的孩子。

《覺醒年代》中堪稱一代國士的蔡元培,北京大學的校長位子非他莫屬。北大之所以能成為今天的北大,就是因為有那些大師們的存在,比如:文學巨匠——魯迅;《新青年》的創始人——陳獨秀;還有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偉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釗;還有後來的胡適、劉半農、辜鴻銘、梁漱溟等學術權威性人才。

看《覺醒年代》就像在讀歷史,每一個人物都活靈活現,劇中大多人一出場便讓人肅然起敬,他們讓觀眾看起來有故事,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懷,有教育。每一人都了不起,忠於人民,熱愛國家,追求真理。

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締造者,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急先鋒!

雖然有人認為劇中人物不盡然是光彩照人傳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劇中的辜鴻銘就讓人討厭至極,但在我看來,也不盡然,因為辜鴻銘這個人是“老古董”級大師,他精通九國語言,學慣中西,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奇才,號稱清末之怪傑,說實話,論講洋文,論學術上的造諧,當時都沒幾個人比得上他辜鴻銘的。但是他還是走錯了一步,襄助張勳復辟,好在他讓北大師生有幸看到他的對“中國人的精神”的演講。他留著長辮子,在學生們看來,他封建,保守,迂腐,但在他自己眼裡,留長辮子是愛國。而在當時,很多從外國歸來的思想家又大力推崇國外的各種制度,免不了會有部分人失去對中國甚至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當然,辜鴻銘、劉師培、黃侃等人皆是如此。

這部劇滿屏的正能量,一點一滴皆是歷史,我認為劇中的很多題材都可以納入學生的教材裡,好的作品就應該流芳百世,讓後輩們知道,有多少人用當初的前仆後繼,才換來一個新的中國。

《覺醒年代》觀後感5

近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覺醒年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震撼開播。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永新執導、龍平平編劇、於和偉、張桐、侯京健、張晚意等聯合主演。以史為據、以人為本的創作原則,呈現歷史真實,傳遞愛國情懷,重溫黨的初心。首播後反響熱烈收視率不斷攀升,特別是張晚意飾演的陳延年一角,頗受觀眾喜愛好評不斷,新生代演員抗領大旗,顏值演技雙雙線上。

電視劇《覺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風雲和歷史畫卷,清晰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全過程,真實地再現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崢嶸歲月。其中,張晚意飾演的陳延年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黨早期主要領導人陳獨秀(於和偉飾)的長子,曾為中國解放革命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該劇的導演張永新在採訪中也表示:“張晚意成功塑造出了陳延年這種後生可畏的氣質和氣勢,本身陳延年在劇中的戲份吃重,而張晚意又是年輕演員,但他的戲很穩,可塑性也很強,角色最後呈現出來的狀態,與人物十分契合”。

對於陳延年一角的塑造,在很多細節上足以印證了張晚意的用心程度,首先是人物的臺詞方面,少壯有志鏗鏘有力,一字一句均完美表現出了角色不同於常人的胸懷與筋骨。其次是人物內心戲份的演繹,因與父親聚少離多而產生的生疏感和敬畏心拿捏的恰到好處,真實還原了人物內心渴望新知識新眼界卻又礙於父子關係的這種矛盾心理。最後是張晚意對於人物小細節的新增,在拾金不昧的那場戲中,陳延年與弟弟在原地等候失主,碰到醉酒的外國人前來打招呼,陳延年第一反應是用手將弟弟護在身後,擔當與勇氣盡顯,也因此而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

網友評價張晚意“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靠實力”。從《林海雪原》到《莫斯科行動》,再從《共產黨人劉少奇》到如今熱播的《覺醒年代》,張晚意在熒屏塑造了多個正義、正直、意氣風發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優勢加之細膩的演技功底,令觀眾和粉絲對他的影視作品抱有一定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遞交高分答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張晚意的另一部作品《風起霓裳》正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熱播中,此次他所飾演的“曹王”傾心權勢、野心勃勃,在亦正亦邪間無縫切換。結合他今年的另一部待播劇《喬家的兒女》,可謂是開年霸屏未來可期。

《覺醒年代》觀後感6

安全是什麼?安全是企業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種珍愛的人生態度。春天走了會再來,花兒謝了會再開。然而,生命我們卻只能擁有一次!安全上班,安全回家,會讓親人少一份牽掛,父母多一份寬慰,家庭多一份歡樂。

今天我們車間利用車隊學習會的時間,組織參加學習的全體職工觀看《覺醒》這部安全警示教育片。1997年4月29日,廣鐵集團————車站,因電務施工違章作業,導致訊號顯示錯誤,致使兩列火車追尾,造成126人不幸遇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對於安全這個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確實太沉重了!天天講安全,月月說安全,但迄今為止,在我們的身邊仍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也時常有違反安全規章制度的事件發生;

管理者的苦口婆心、再三提醒,安全事故血的教訓,讓我們每一名鐵路職工對安全的重大意義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誰都知道安全關係著我們千家萬戶的幸福與快樂,但是在現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仍大量存在思想麻痺,習慣性違章操作的不良習慣。其實從事故最終調查結果看主要責任在於施工單位違章作業,雖然最終將事故主要責任人繩之以法,但從這些血的教訓中我們應該得到更多的啟發......在生活生產中還有許多因為一時疏忽大意而發生的慘劇,一樁樁、一件件毀滅了多少了溫馨的家庭,帶走了多少幸福的夢想?可想而知,安全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家庭、一個人是多麼的重要,

所以說,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說到幸福,人們會想起家人團聚,其樂融融的場景;

說到幸福,心中會湧起付出而收穫後的成就感;

說到幸福,耳畔會響起朋友牽掛的問候……,而這一切幸福的根基是什麼呢?是極易忽視,卻又重如泰山的安全。安全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責任。在工作崗位上,每一位鐵路職工都應有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只有保證安全,工作才能順利有效地開展。所以工作中要是時時把安全擺在首位,不要以為安全是個人的小事,它應是重於泰山的大事,是成就事業的保障,是每位職工的責任。

安全就是你我幸福快樂的源泉,而這快樂是我們親手製造的,如果說幸福是一首美妙的樂曲,安全則是與之並存的音符,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安全的音符譜寫生命最美妙的樂章。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為了家庭的溫暖,讓安全銘刻在心。讓安全時刻陪伴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覺醒年代》觀後感7

以前提起陳獨秀,總是覺得遙遠而陌生,但是看完《覺醒年代》後,我對陳獨秀以及和他一樣的英雄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從他們的英勇事蹟中我也學到了許多精神和知識。

愛國之情

“君去矣,甘將熱血紅青島;吾來也,不許狂奴悍泰山。”陳獨秀如是說。在“巴黎和約”簽訂期間,陳獨秀先生不懼進監獄,帶領學生走上大街遊行,要求拒籤“巴黎和約”。他用畢生的精力吹響了新文化的號角。面對外界的種種壓迫,他毫不退縮,愈進愈勇。我想,支撐他的一定是愛國之情吧。

當下,新冠病毒肆虐,凝聚我們的不正是和陳獨秀一樣的愛國之情嗎?

自強不息

“當牛做馬不是咱的命啊,命,得咱自個兒定。”這是李大釗在領導工人上街遊行前說的一句話。李大釗先生向來強調要自強,中國人才能站起來。他不怕警察的追捕,在街上演講、宣傳,呼籲中國人要自己站起來,新文化的成功一定也包括了李大釗先生的自強不息。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要退縮,迎面而上,這正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自強不息。

勇敢無畏

“我們也要準備,做共工這樣的,萬死不辭。用於徹底粉碎舊社會的猛士。”這是毛潤之的宣告。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有許多衝鋒在前的猛士都犧牲了,毛潤之不怕丟去性命,領導各種活動,對於生命的壓力,他毫無退縮之意。革命的勝利離不開他的勇敢無畏。

可能對於我們國中生來說,勇敢似乎距離我們太遠了,可是能夠面對生活,面對一個不完美的自己,不正是勇敢無畏的一種體現嗎?

相容並濟

“新舊文化之爭,那是學術之爭,應該百家爭鳴。”這是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的看法。在新文化盛行於全國時,那些舊文化的代表人物會想盡一切辦法推翻與自己敵對的文化。可是蔡元培看到那些批評自己的文章,非但沒有“還手”,反而選擇包容,理解他們的行為。這種相容並濟同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

在遇到矛盾時,我們也應該聽取對方的合理意見,吸取其精華,這種相容並濟同樣是我們需要的。

看完了這部電視劇,我不僅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而且學到了很多。這讓我感到很有意義。無論是陳獨秀的愛國之情、李大釗的自強不息,毛潤之的勇敢無畏還是蔡元培的相容並濟,都是我們中學生所必備的。雖然時代在改變,但是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傳統美德是不會改變的。

《覺醒年代》觀後感8

《覺醒時代》這部劇以1915年起始,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機關讀物,展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繼而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等歷史事件。以陳獨秀、李大釗等愛國救國人士為第一視角,更加真切的突出了一百年前,被政府壓迫的人民的艱苦和當時受辱的舊中國,內有政府的不作為,外有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入侵,這時就體現出了陳獨秀等愛國人士,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大義,也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是在危難中凝聚而成的,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在危急的時刻一批批的愛國人士將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後繼的希望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經過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十月革命過後,給了中國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那就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於是乎中國共產黨高舉以馬克思主義道路發展的旗幟,用以氣勢磅礴的力量,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巨龍,經過黨的一百年來的探索與實踐,事實上也證明了馬克思主義道路是也是最適合中國發展的一條道路,也是一項需要時間發展的長期任務,需要我們一代接一代的人民永不言棄的努力奮鬥,在當今新中國成立七十餘年,建黨10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從剛開始的一青二白到如今的蓬勃發展,都是在一代代像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的帶領與努力下,一步步完成的,在政治方面,我們的港澳迴歸,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各國互贏,成為常任理事國等等,在科技方面,我們從靠外國進口到自主研發,中國天眼,是世界的望遠鏡,北斗衛星,再到登月,這都是一代代先驅者的努力才讓我們可以生活的如此平靜祥和,就拿這次的疫情來講,我們國家嚴陣以待,我們的黨也積極採取應對措施,頒佈一系列的利民政策,以人民為中心,與他國形成強烈對比,我們努力控制,嚴加防範,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採取防範,醫護人員也日以繼夜的研製疫苗,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優秀的領導和國家的強大。

我們作為青年一代要將愛國銘記於心,國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我們就像花朵一樣,若是離開了國,就像是失去了土地的花,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我們更要智存高遠,努力奮鬥,因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只有現在努力奮鬥,才會在以後國家需要的時候奉獻出自己的能量,而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有一聲嘆息。祖國的強大,就依靠我們青年一代。前輩吃過的.苦我們可能沒體會過,那是什麼樣艱難險阻的滋味,但我們能竭盡全力去為國家人民乃至自己的事一定不可以懈怠。

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永遠存於我們心中,那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榜樣,也是前進的動力與方向。

《覺醒年代》觀後感9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立100週年,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徵程、落實“十四五”整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北京公交集團建企百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為慶祝建黨100週年,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正在熱播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電視劇--《覺醒年代》。觀看該劇,使我回想至1919年那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作為一名站在新時代的青年,正處於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我更應接過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奮鬥、圓青春夢想。

我們所處的新時代,賦予我們新的機遇和考驗。我們有要求索的新徵程,有要完成的新使命。今天,激越的時代鼓點令人感奮,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舒展於眼前,更壯闊恢弘的征程鋪展在腳下。青年人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我們更應有朝氣、有激情,敢嘗試、敢創新,勇擔當、勇作為,做奔湧的“後浪”。通過該劇,我感受到無窮的力量。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強化使命擔當,盡心竭力地服務於乘客和職工。紮實地學習知識、鍛造本領,勇扛責任、踐行使命,爭做偉大的“實幹家”,爭當實現偉大夢想的“築夢人”。

堅定愛國信念,砥礪前行。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許許多多的青年身影奮鬥在這個無聲的“戰場”上。“90”後成長為抗疫的中堅力量,廣大青年動身抗疫前線、下沉基層一線,投身報國事業。基層社群的日夜堅守、口罩壓痕的堅毅面容令人動容,無不彰顯了青年一代矢志報國的堅定信念與堅強決心,無不展現了青年一代專業專注的職業素養與精神面貌。在疫情期間,作為一線的一名管理人員,我也以身作則,規範口罩佩戴,嚴守各項防疫措施。同時作為運營專業管理人員,及時調整行車計劃,確保車輛滿載率不超標準,實時監控線路運營秩序,為乘客提供一個安全、便捷、高效的乘車環境不斷努力。今後我也會不斷強化思想認同感,銘記“國之大者”,讓心中的報國之志、愛國之情滲入骨髓、鑄入靈魂。讓愛國主義情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激發一腔熱血、一股衝勁、一種韌性,在需要的地方積極貢獻我的青春力量。

春來潮湧東風勁,揚帆奮進正當時。作為一名年輕幹部的我,要乘著奮進新時代的東風,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奮鬥成就偉業。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歷史當口,走在時代前列,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以青春奮鬥放飛青春夢想,用執著信念、優良品德、豐富知識、過硬本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跑出新時代青年的好成績。

《覺醒年代》觀後感10

顧名思義,《覺醒年代》講述的是中國覺醒年代時,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歷程。它不僅僅是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到來,它更是為了讓今天的中國人,讓當代的青年人回顧黨史,不忘初心。

第一集,袁世凱對外賣國,為了當上皇帝,他不惜犧牲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簽訂了日方“二十一條”的大部分內容,打算復辟帝制。但是他的復辟行經不得人心,愛國青年共同奮起,一片倒袁愛國的聲音紛紛湧現。一系列故事便由此展開,《青年雜誌》問世,新文化運動開始興起,五四運動爆發,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宣告誕生。

縱觀前九集,其中可以觸動心扉的,當屬蔡元培初到北大的就職演說。

當時,蔡元培接受了大總統黎元洪的任命狀,正式出任了北京大學的校長。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百日維新期間創辦的京師大學堂。總的來說,在當時,北大是一所腐敗,封建的所謂“大學”。學生們都是富家子弟,大多數人都是一心想當官發財而來此求學,而蔡元培的到來,無疑是猶如一束陽光,照亮了北大黑暗的局面。

在一片掌聲歡呼中,蔡元培緩緩走上演說臺,他往臺下望了望竟作文然也恭敬地向前邁出一步,鞠躬還禮,在此,他與北大的一眾師生約法三章:

“予今長斯校,請以三事為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二曰砥礪德行……

三曰敬愛師友……”

這場著名的演說,簡短卻不簡單。它使北大完成了脫胎換骨,烏雲盡散,曉霧將歇,北大已經不是昔日裡那個陳腐的“京師大學堂”了,北大,儼然已經成為了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

還記得演說中有這樣一段話:“平時冶遊,考試來了,才去翻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唯爭分數之多寡,考試結束,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潦草塞責……”

這不正是我的生活現狀嗎?平日裡不務正業,上課時不專心聽講,下課後去操場上無所事事,聊天閒逛。想著離考試還遠,應當及時行樂,多快活幾天,等快考試了,才嚷嚷著要“考前突擊”,臨時抱抱佛腳,匆匆翻幾頁書,考試來了,手忙腳亂地複習一晚,結果成績往往不盡如人意。放假了,又恢復成往日遊手好閒的狀態,之前背過的寥幾頁書,也都忘得一乾二淨,這可真是“光陰虛度,學問毫無”呀。

蔡公的這一席話,真可謂是如雷貫耳,激盪人心,這番話真真正正地激勵了當時的廣大青年。哪怕是我現在讀著這些句段,心裡都會產生一種異樣的感覺。

現在的我們,還能夠在學校中學習;現在的我們,還能夠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現在的我們,還能夠有老師和父母督促來學習。學習自然也很辛苦,學習當然也更快樂。趁現在為時不晚,請努力學習吧,切莫耽務了自己,再去耽誤他人啊。

希望在數十年後,蔡元培的話依然能伴我左右。

《覺醒年代》觀後感11

讓“三分之一”注入黨的事業強大活力

“80後、90後”黨員已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資料顯示的這一結果,讓人們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生機和永葆青春的活力,黨的肌體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黨員隊伍結構得到優化,黨的生力軍持續壯大發展,黨的事業永遠朝氣蓬勃。

100年前,一批有志青年彙集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也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最年長的不過45歲,最年輕的只有19歲,平均年齡只有28歲,此後改變整個中國面貌的中國共產黨,最初就是由這樣一些年輕人成立起來的。共產黨從成立一開始,就是一個青春的政黨。正如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所言,是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從那時開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中,總是集合了了一批又一批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在革命戰爭年代獻出生命的20xx多萬烈士中,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劉胡蘭、董存瑞……無數年輕人為偉大事業獻出青春和生命。正是無數優秀青年暗夜中的孜孜以求、探索中的前赴後繼、前行中的不離不棄,才讓我們黨走過100年風雨歷程,仍然保持著蓬勃的生機和活力、擁有青春的激情與魅力,讓一個從只有50多名黨員的政黨,發展成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從嘉興南湖紅船上尋找光明的擺渡人,發展到駕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航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黨擔負著千秋大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為之奮鬥。100年來,無論是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還是如火如荼的建設時期,無論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還是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廣大青年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黨和人民事業必勝的信心,一顆紅心向黨,成為先鋒隊的一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他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鬥,以堅定的信念、寬廣的胸懷、奉獻的精神、務實的作風,為黨旗增光、讓黨徽閃光,使黨的事業後繼有人、薪火相傳。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黨的事業生生不息、滾滾向前,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彙集在黨旗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敢地肩負起歷史使命,無私奉獻、奮發有為,踴躍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譜寫壯麗的奮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