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國中歷史說課稿彙編八篇

文思屋 人氣:4.4K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歷史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中歷史說課稿彙編八篇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突出地講了“鐵農具、牛耕的推廣”與“商鞅變法”兩個史實,該課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是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題材,也是學生借古看今,深切認識改革開放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重要戰略的好的學習材料

2、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層次,理解能力都不強。前面已經學習了“春秋戰國的紛爭”,學生對春秋戰國的社會形勢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為爭奪人口,土地和對別國的支配權不斷地進行兼併戰爭,與此同時,紛紛進行改革,發展經濟,強化軍事,形成了社會大變革的趨勢。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對春秋和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得到推廣這一歷史現象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歷史資訊的能力及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商鞅變法原因及後果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動力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討論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鐵農具和牛耕產生髮展情況的討論研究過程,以及對商鞅變法的瞭解,研究過程,幫助學生感知人類生產進步與社會變革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初步掌握、歸納、比較、置疑等基本的學習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斷、推理能力;養成自主探究的個性與習慣,逐步掌握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樹立科學的唯物史觀、世界觀,樹立凡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改革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念,將來積極支援和投身到社會主義改革事業中去。

重點、難點:

本課有兩個重點:一是鐵農具、牛耕的推廣及意義;二是商鞅變法。

本課的難點是“生產力的進步推動社會大變革”,即鐵農具與牛耕的推廣與各國變法之間的關係。

教法與學法:

可採用“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或“學生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因為本課內容難度較大,為啟發學生思考,可將所有教學內容均以提問置疑方式切入,然後通過師生共同討論,逐一解決突破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關於“鐵農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廣”這一目的可以分為“鐵農具”和“牛耕”兩個部分來討論。

1、“鐵農具”可設定這樣一些問題

①中國境內大約在什麼時候開始製造和使用鐵器?其依據是什麼?(學生閱讀課文後思考回答)

②想一想:圖中的各種農具都有些什麼用途?它們與今天的鐵農具有何不一樣?原因是什麼?(多媒體演示《戰國鐵農具文物圖》,然後組織討論)。

③《戰國鐵器主要出土地點分佈圖》給我們提供了一些什麼資訊?說明了什麼問題?多媒體演示教材《分佈圖》,然後提問,組織學生歸納——鐵器分佈非常廣泛,說明鐵農具不僅開始使用,而且得到推廣。

2、“牛耕的使用推廣”可設定這樣一些問題:

①牛耕發明以前,人們是怎樣耕田的?②牛耕大概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③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有著什麼樣的關係?(組織學生閱讀課文,並展開想象,進行討論,然後回答。)

3、“鐵農具和牛耕推廣的意義”這一小目下可設定問題: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有何重大意義?(組織學生拓深、拓寬教材內容來回答,教師作必要的分析補充)

二、關於“商鞅變法”可設定以下四個問題展開教學

1、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什麼要相信變法?(組織學生閱讀課文,進行討論)

2、你知道“商鞅舌戰”和“徙木立信”的故事嗎?請講給同學們聽聽。(對商鞅變法主要的經過補充一些故事,這樣能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3、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其中哪條措施最重要 ?為什麼?

4、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是什麼?(用多媒體的互動功能將內容與作用結合起來,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揮,教師隨機演示)

內 容 作 用

承認土地私有,准許自由買賣 廢除了舊制度 增強了國力

獎勵耕戰 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

建立縣制 增強了秦軍戰鬥力

總結:

1、使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2、為以後兼併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拓展延伸

1、設定材料問答題:

(多媒體)有一次,前總理朱鎔基在北京觀看話劇《商鞅》。當該劇最後演到商鞅因變法被舊貴族們處以極刑車裂而死時,朱總理潸然淚下,感慨地說道:“改革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①設問:舊貴族為何這樣仇視商鞅?商鞅遇害後,他的變法事業失敗了沒有?為什麼?朱總理的話表達了他一個怎樣的信念?

②問答題:

為什麼“商鞅雖死,而秦法未敗”?它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示?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一統的漢朝》,它選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的第三課時。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大板塊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作為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由秦王朝的學習轉到漢朝的學習的過渡課,屬於概括性的篇章,向學生梳理了漢朝興衰的基本脈絡。西漢的漢武帝的時期,不僅是西漢強盛的一個頂點,也是中國封建的時期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活動建議: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

那麼根據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我的教學三維目標制定為如下內容:

(二)教學目標

1、 瞭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並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基本史實。

2、 學會一分為二地全面評價歷史人物;

3、通過談話法實現師生互動;藉助表格歸納法記憶基本史實;利用歷史短劇將學習難點簡單化。

4、 體會統一、安定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維護統一的歷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這些目標,則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確立依據:首先,這個重點的設定符合課標要求;其次,本課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講述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時間跨度較大,涉及的史實較多。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的範圍縮小在西漢的興盛,而漢武帝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則成就了這一興盛,所以,將漢武帝的大一統作為教學重點是比較恰當的國中歷史說課稿:《大一統的漢朝》國中歷史說課稿:《大一統的漢朝》。

2、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確立依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促成大一統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對這一內容的闡述較為簡單,不利於學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認識,因而這一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至於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會在後面的說教學過程中具體說明。

二、說教法、學法

(一)學情分析

授課物件:七年級學生

優勢:本課的授課物件是七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思維較活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會比較積極地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

不足:剛剛接觸歷史不久,還沒有積累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所以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根據學生的學情,我運用了下列的教法、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談話法和講解法,對於重點內容將採用表格歸納法、由學生表演歷史短劇的方式,加上多媒體的輔助,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歷史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1課時)

(一)匯入新課 (3分鐘)

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大一統”這個名詞,所以我會在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前向學生解釋清楚“大一統”這個名詞的概念,讓學生對本課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明確學習方向。然後我會用語言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那麼,漢朝是如何實現大一統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尋找答案。

這樣的匯入簡單直接,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並且帶著疑問有目的地展開新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34分鐘)

1、文景之治(10分鐘)

這一子目的內容比較簡單,首先我會讓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漢初的社會環境。然後利用這樣一個表格,與學生一同完成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這個表格是秦王朝和漢初文景的時期統治政策的對比。我將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所學內容並利用本課教材內容完成這一表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複習鞏固前兩課的內容,還可以在對比中加深對文景之治的認識。另外,表格內容條理清晰,有助於學生記憶。

在完成這個表格歸納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內容後,我會讓學生試著用一句話定義“文景之治”,讓學生提高歸納概括能力的同時對“文景之治”形成明確的概念。

接著我會用這樣一句話過渡到第二子目的學習:漢初文景的時期休養生息帶來的經濟繁榮,為西漢進入強盛的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為漢武帝得以實現大一統提供了客觀條件。

2、漢武帝的大一統(17分鐘)

這一子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首先我會讓學生閱讀小字部分,回答這一個問題:漢武帝完成大一統的主觀因素是什麼?――漢武帝年輕有為,善於用人。

然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3分鐘分別討論總結出漢武帝在政治思想兩大方面所採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至於經濟方面的措施,將在後面一課獨立單獨學習,這一點我會向學生說明。在小組討論總結出答案後,我會給出我的答案國中歷史說課稿:《大一統的漢朝》教學反思。然後對學生較難理解的推恩令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行進一步講解。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老師在學生小組討論後給出答案,可以讓學生在已經思考總結過的前提下發現自己認識的不足之處,加深理解

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討論得出的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點撥。

那麼,對於推恩令的講解我將用這樣一幅圖表,直觀清晰,方便學生理解認識。

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內容,我會讓學生表演課前準備好的歷史短劇,即由四個學生分別扮演漢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別說明自己的主張,由漢武帝選擇採用,扮演漢武帝的學生要說明為什麼這麼選擇。

然後我會進行小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為法定的封建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利用歷史短劇不僅可以重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將教學難點簡單化,加上教師的進一步總結,讓學生較輕鬆地進行理解學習。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六單元第20課《社會生活的變化》。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套教材的編排充分體現了現代化史觀、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的特點。本課主要講述的是從戰爭到民國時期,隨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國由傳統社會 逐漸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社會生活領域發生變化的一些情況。這種敘述體現了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本課內容又與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社會生活的變化緊密相 關。所以本課佔有承上啟下的總結性地位。

二、說目標

在反覆閱讀教材、認真鑽研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課標”)和《宜賓市國中畢業會考與高中招生考試說明》的基礎上,我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目標:

(1)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的史實。

(2)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瞭解大眾傳媒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

(3)瞭解民國以來剪髮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

2、能力目標:

通過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運用發展的觀點和歷史縱向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西方社會工業文明的傳入使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些變化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這些變化是以我們中華民族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為代價的,進一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發展觀和社會進步觀。

三、說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在社會的轉型期,交通和通訊工具的改變是社會進步特別是物質文明進步的標誌性產物,影響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社會發展的前瞻性,有力的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而大眾傳播媒體的變化主要是精神文明進步的產物,與物質文明相輔相成,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所以本課的重點確定為:新式交通和通訊工具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社會習俗的變化。

2、教學難點:

從文明史觀來分析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原因和評價,需要對政治史的基本知識較準確的掌握,對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本課的難點確定為:近代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特點、原因、評價。

四、說教法、學法

採用多媒體演示法,給學生以直觀的歷史感受;情境教學法,創設新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合作探究法,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其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其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所以,本課採用的學法有:比較法、討論法、歸納法。

五、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呼喚的教學過程是 “依賴主體的不斷活動”而構建認知的過程,整個過程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有效的、科學的課堂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設計為“為拍攝電影做準備工作”的活動課,對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的設計:

1、匯入新課:(約2分鐘)

為了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上,我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電影”為話題匯入新課。導語為:“同學們喜歡看電影嗎?”在得到學生肯定的回答之後,我進一步提問:“你知道為了拍出一部高質量的影片,需要哪些人的努力工作嗎?”問題提出後,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可能會想到導演、演員、編劇、監製、燈光師、化妝師、劇務、製片人等等。這樣學生的精力立即集中到了課堂上。

2、講授新課:(約15分鐘)

在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之後,我緊接著提出本節課的設想:“我們班準備拍攝一部反映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電影。今天,就由同學們來擔當導演和劇組人員。全班分成4組,分別從交通、通訊、文化生活、社會習俗等四個方面來為本片的拍攝作一些準備工作。”

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並請其將新舊事物進行對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接著,每組派兩名學生,其中一人介紹近代之前的社會生活某個方面的情形,另一人則介紹近代以來該方面出現的新變化,其他人可以及時進行補充或者糾正,教師則用多媒體課件適時地加以演示。這樣,學生的身心都融入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高漲。通過師生互動、討論,我們已將我國近代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變化一一指出。如下:

第一組:交通工具

——近代之前有:馬車、木船、轎子等。

近代有:火車、輪船、汽車、電車、飛機。

在此,我請所有學生思考新式交通工具與中國傳統交通工具在動力方面的區別是什麼。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以得出結論:新式交通工具主要以蒸汽機或內燃機、電力為動力,而中國傳統交通工具主要靠畜力、水力、風力、人力等自然力。這樣,學生就明白為何西方文明剛傳入中國時,中國人 “無不充滿好奇”了。

第二組:通訊工具

——近代之前:喇叭、擊鼓傳聲、烽火臺、驛站、訊號旗、信鴿、燈塔等。

近代有:電報、電話、郵政。

在此,教師請學生舉例說明新式通訊方式有何優點,使學生明白這樣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是歷史的進步,以培養其社會進步觀。

第三組:文化生活

——近代之前有:畫像、舞臺劇、皮影戲等。

近代有:照相、電影、近代報刊、書籍出版業。

在此處,我以《申報》不同版面的內容為例,請學生評價近代報刊起到的作用,以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為了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其感受到歷史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在介紹近代書籍出版業時,我展示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的圖片,因為這是學生必備的工具書。

第四組:社會習俗

——由於該方面的變化主要發生在辛亥革命之後,故將社會習俗進行對比的時間界限劃為“辛亥革命”前後,與前三組有所不同。

辛亥革命之前:男人留辮子、長袍馬褂、跪拜禮、女子纏足等。

辛亥革命之後:剪辮、易服、改稱呼、變禮儀等。

在第四小組的學生介紹社會習俗的變化之後,教師展示一些眾所周知的明星(如張國立、王剛、陸毅等)在影視作品中的相關照片。我又介紹了中山裝的內涵、“三寸金蓮”的來歷。明星、故事這兩大元素將所有學生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也將本節課推向高潮。

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我設計了“火眼金睛”環節,請學生為劇本糾錯,劇本如下:“1921年的元旦,我在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聲音很大。突然有人進來說,從南京來電報了,中華民國成立了,我們快把辮子剪掉吧,於是,我很快去做了,還照了一張照片做留戀,然後我坐火車去了南京,見到了孫中山,他說:“你見到了本總統還不下跪?”

最後我鼓勵大家:“相信我們一定能拍出高質量的電影”。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其實踐能力。

3、合作探究:(約10分鐘)

(1)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化有什麼特點?

我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歸納出變化的特點。“同學們,你有沒有注意到馬車、燈塔、訊號旗、舞臺劇等一些近代之前的事物到近代乃至現在依然存在?這說明了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什麼特點?”“中山裝的來歷又說明了什麼特點呢?”在學生們討論回答之後,我總結其特點為:中西並存、土洋結合。

(2)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我採用講解法突破此教學難點,火車、輪船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有線電報、電話、照相和電影等則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這些變化都是隨著列強對中國的不斷侵略而出現的;而社會習俗的變化主要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出現的。

變化的原因為:①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兩次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②辛亥革命的衝擊。

(3)如何評價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

學生通過對中國近代之前和近代社會生活進行比較,可以總結出這些變化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這是其進步性。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侷限性,我節選了老舍先生《茶館》的一段文字:

宋恩子:“民國好幾年了,怎麼還請安?你們不會鞠躬嗎?

崔久峰:“做過國會議員,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麼用呢,不過自誤誤人而已!”

通過簡短的兩句話及課本內容,學生很快就歸納出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侷限性——變化是有限的,很多變化只是出現在大城市中,廣大農村變化沒有這麼大。傳統的習慣勢力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的。

最後,教師指出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評價為:①變化有限,且以中華民族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為代價,②這些變化卻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

本探究題目可以培養學生全面、客觀地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4、課堂總結:(約5分鐘)

結合板書與學生一起回顧本課所學的知識,再次指出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板書設計為結構式,目的在於力求思路清晰,使板書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有效工具。

5、課堂練習(8分鐘)

六、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討論探究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國中歷史新課程,一起有效地實施歷史新課程!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本課上承《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下啟《第8-9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和《第10課 秦王掃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確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課。教材已經在第6課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變動,但是,經濟是基礎,只有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才是最根本的變革,也才會導致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文化出現生機勃勃的繽紛局面,也為秦國最後統一六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包括鐵器、牛耕的推廣和水利工程的修築);生產力的發展使大量荒地被開墾為私田,私田主人改變了剝削方式,封建剝削方式出現;新興地主階級產生,他們為爭取政治、經濟利益,先後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特別是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變法運動使各國封建制度得到確立。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通過分析戰國時期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初步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理論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故事講解、分析比較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使學生認識到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為鞏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改革,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評價變革及歷史人物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和整理相關歷史圖片、視訊,或者指導學生製作簡單的flash動畫、課件的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到鐵器、牛耕的推廣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築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鐵器的廣泛應用的意義);通過"立木為信"、"舌戰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最後自己卻被秦國以‘謀反罪’車裂而死,他為變法獻身值不值?"進行課堂辯論等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資料的查詢、篩選、歸類和分析、討論、比較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生產工具的改進、農業技術和農業科學的領先地位、聞名世界的都江堰,說明我國古代經濟、技術都處於世界先進行列,也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有著高度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從而也加深對當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認識。

通過對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學習,倡導科學利用自然資源的觀念。強調只要利用得當,就可以化害為利,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等環保意識。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激勵學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於實踐,並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各國的變法運動,是春秋戰國以來,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社會變革的'最集中反映。變法運動最大的歷史作用,在於促進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顯著,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是一個複雜的演變過程,它是社會本質的變化。國中學生對這樣的歷史轉變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難。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階級的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了。

二、學生情況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樂於表現、求知慾望強烈,對事物充滿了好奇,有主動學習的願望。這樣便於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及知識結構出發,通過較多圖片、小故事、小常識等資料入手,抽絲撥繭,逐層深入,使學生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有所收穫。而且,廈門市區的中學生普遍能夠熟練使用網路來蒐集和整理資料,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樣便於老師提前佈置課前預習。

2.不利因素:

七年級學生經過只有一個月的中學歷史課程學習,還沒有形成比較規範、有效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識積累有限,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但同時又存在著看問題重表象、輕本質等特點。

三、教學設計思想:

在歷史教學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應該"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瞭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人文素養。"學生歷史知識積累較少,要掌握較抽象的歷史概念,就必須運用淺化機制,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逐漸培養起他們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一統的漢朝》,它選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的第三課時。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大板塊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作為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由秦王朝的學習轉到漢朝的學習的過渡課,屬於概括性的篇章,向學生們梳理了漢朝興衰的基本脈絡。西漢的漢武帝時期,不僅是西漢強盛的一個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期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活動建議: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

那麼根據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我的教學三維目標制定為如下內容:

(二)教學目標

1. 瞭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並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基本史實。

2. 學會一分為二地全面評價歷史人物;

3.通過談話法實現師生互動;藉助表格歸納法記憶基本史實;利用歷史短劇將學習難點簡單化。

4. 體會統一、安定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們維護統一的歷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這些目標,則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確立依據:首先,這個重點的設定符合課標要求;其次,本課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講述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時間跨度較大,涉及的史實較多。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的範圍縮小在西漢的興盛,而漢武帝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則成就了這一興盛,所以,將漢武帝的大一統作為教學重點是比較恰當的。

2、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確立依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促成大一統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對於學生們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對這一內容的闡述較為簡單,不利於學生們形成全面清晰的認識,因而這一內容是學生們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至於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會在後面的說教學過程中具體說明。

二、說教法、學法

(一)學情分析

授課物件:七年級學生們

優勢:本課的授課物件是七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們,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們思維較活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會比較積極地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

不足:剛剛接觸歷史不久,還沒有積累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所以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根據學生們的學情,我運用了下列的教法、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談話法和講解法,對於重點內容將採用表格歸納法、由學生們表演歷史短劇的方式,加上多媒體的輔助,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歷史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1課時)

(一)匯入新課 (3分鐘)

因為學生們是第一次接觸“大一統”這個名詞,所以我會在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前向學生們解釋清楚“大一統”這個名詞的概念,讓學生們對本課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明確學習方向。然後我會用語言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那麼,漢朝是如何實現大一統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尋找答案。

這樣的匯入簡單直接,可以讓學生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並且帶著疑問有目的地展開新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34分鐘)

1.文景之治(10分鐘)

這一子目的內容比較簡單,首先我會讓學生們閱讀教材,歸納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漢初的社會環境。然後利用這樣一個表格,與學生們一同完成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這個表格是秦王朝和漢初文景時期統治政策的對比。我將引導學生們回憶前面所學內容並利用本課教材內容完成這一表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複習鞏固前兩課的內容,還可以在對比中加深對文景之治的認識。另外,表格內容條理清晰,有助於學生們記憶。

在完成這個表格歸納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內容後,我會讓學生們試著用一句話定義“文景之治”,讓學生們提高歸納概括能力的同時對“文景之治”形成明確的概念。

接著我會用這樣一句話過渡到第二子目的學習:漢初文景時期休養生息帶來的經濟繁榮,為西漢進入強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為漢武帝得以實現大一統提供了客觀條件。

2.漢武帝的大一統(17分鐘)

這一子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首先我會讓學生們閱讀小字部分,回答這一個問題:漢武帝完成大一統的主觀因素是什麼?——漢武帝年輕有為,善於用人。

然後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在3分鐘分別討論總結出漢武帝在政治思想兩大方面所採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至於經濟方面的措施,將在後面一課獨立單獨學習,這一點我會向學生們說明。在小組討論總結出答案後,我會給出我的答案。然後對學生們較難理解的推恩令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行進一步講解。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老師在學生們小組討論後給出答案,可以讓學生們在已經思考總結過的前提下發現自己認識的不足之處,加深理解。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們討論得出的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點撥。

那麼,對於推恩令的講解我將用這樣一幅圖表,直觀清晰,方便學生們理解認識。

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內容,我會讓學生們表演課前準備好的歷史短劇,即由四個學生們分別扮演漢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別說明自己的主張,由漢武帝選擇採用,扮演漢武帝的學生們要說明為什麼這麼選擇。

然後我會進行小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為法定的封建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利用歷史短劇不僅可以重新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將教學難點簡單化,加上教師的進一步總結,讓學生們較輕鬆地進行理解學習。

最後,我依舊會用語言過渡到第三子目的學習:漢武帝的大一統,使西漢進入了鼎盛時期。但是,百餘年後,西漢逐漸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漢朝,定都在洛陽,歷史上稱為東漢。

3. 東漢的統治(7分鐘)

這一子目內容在教材中可以作為自主學習部分,所以我會將其進行簡單處理。學生們在閱讀全文後,讓一名學生們試著對“光武中興”進行簡單定義,還有一名學生們簡單向大家講述東漢的滅亡。這種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鞏固總結 3分鐘

做好課堂總結有助於學生們理清本課的歷史發展線索,也有助於老師重新強調重點和難點。這裡我將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們整理本節課的基本線索。

(四)課後作業

寫一寫:

俗話說,功過自有後人評,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漢武帝在位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漢朝經歷了百餘年後才走向衰亡,你怎樣看待這兩位皇帝?

這一環節的設定是為了對應課標要求“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因為課時的限制,我將其靈活處理,作為學生們課後自主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6

一、學情分析

1、九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廣,個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課堂上,應當順應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對學生的積極思維給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導,從而激發學生敢想、敢說、愛說的慾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部分學生對自主學習還不大習慣,缺乏相應的主動性;另外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他們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課要理清知識脈絡,由淺入深,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並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1、主體線索和分期:資本主義發展史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確立及進一步發展完善的歷史,對於這段歷史的學習可抓住兩條線索,一是資本主義的發生史,二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資本主義的發生史是資本主義的童年時代,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資本主義的興起;二是資產階級的革命時代。

資本主義的發展史是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並進一步發展走向成熟的時代,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二是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三是兩次世界大戰;四是二戰後至今。

2、教材重難點

重點: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點,使學生全面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

難點:使學生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絡,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亮兵中學的校情和學情,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教學緯度,本課的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點,全面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歸納所學知識的規律,弄清知識間的相互聯絡、前後知識間的聯絡。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2、過程與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並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能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不足的原因,使自己獲得提升;正視自己,樹立信心,確立目標,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教學方法:

1、從激發學生的目的出發,啟發誘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想法、意見給予充分肯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歷史學習中應提供主動建構的時間和空間,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在課堂上要提供平臺給學生展示和討論,同時,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豐富教學資源,在有限的時間裡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概念、啟發思維的目的。力圖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構思:

1、本課共分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最終確立。

2、根據以上線索,重新組織教材並適當加工,利用真實、形象、有說服力的史實加以佐證,使學生的認識得到昇華和提高。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多角度探討問題。

六、教學設計:

1、匯入新課。教師明確資本主義的發展線索,直入教學主題。

2、教師講授新課,理清資本主義發展的知識脈絡,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資本主義的發展。學生自讀教材,完成《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英美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簡表》,鞏固基礎知識。

4、資本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確立。學生回顧工業革命的知識點,並自己歸納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革命和改革的知識點。

5、活動與探究。教師提問並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和探究問題,每組派代表回答。

這樣,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思考,開拓思路,多角度深層次地認識這一問題,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6、課堂總結。

7、課後作業。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7

我說課的內容是《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第二次工業革命”,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對本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從歷史發展階段來看:從教材的整體佈局來看:

本課是源頭。是19世紀7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大發展的起點,是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開始,它促使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上了新臺階,還由於列強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它上承第三章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下啟第四章其餘四節,形成緊密的內在聯絡,在本冊書中具出突出地位,是歷年大學聯考的重點

2、三維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根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加上對教材和對我校校情、生情、學情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掌握基礎史實,把握歷史概念,如“壟斷組織”“帝國主義”②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如從歷史條件、主要內容、程序、影響等方面來比較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異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分組討論與探究,使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能力、參與意識和探究意識①通過對壟斷現象的分析,理解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和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的含義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激發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③聯絡晉江實際,懂得“博覽會”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3、重點難點:

(1)兩次工業革命的內在聯絡和異同點

(2)壟斷組織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學生在國中階段學過,而兩次工業革命的對比和壟斷組織這兩個問題,理論性較強,都要求學生具備相當的歷史思維能力,因此作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來處理。

二、教法、學法的選擇及依據

1、教法與學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的教學總體構想是“教師搭臺,學生唱戲”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樂於探究,改變傳統學習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學習的現狀。“教師搭臺”是指我製作網路課件,為學生提供知識脈胳,精心設定由淺入深,由易而難5個問題和配套練習;“學生唱戲”是指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派代表上臺發言和提交作業,並相互評價。在這堂課中,我創設了活動情境,起到的是組織者和引路者的作用,學生才是課堂活動的主角。

採用的教學方法:網路環境下階梯設疑法,啟發引導式教學法

學生學習方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學習法

2、主要依據

(1)學情分析:

A、現有知識基礎:有關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學生在國中學過,對主要人物及重大發明和事件起因、影響有所瞭解。課前,我要求學生充分預習,細讀課文,完成學案配套練習,編寫教材提綱,掌握知識體系,總之,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此外,我校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較為突出。

B、學生心理特徵:我校學生思想活躍,敢於表現自我,獨立性強,具備一定的團結協作的能力,能與學習夥伴合作討論。但在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上還需改進。

(2)理論依據: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資訊吸收者,而是資訊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不能由他人代替。

(3)充分利用網路教學資源性和互動性的優勢

資源性:從我組《春秋風》網站“高中歷史資源庫”欄目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採用網頁與幻燈片相結合的方式,設計製作了大量的圖片,展示給學生。

互動性:藉助網路釋出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分小組自主探究,積極參與討論。利用網路教學優勢,縱橫對比,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網路;在講練結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4)我校歷史組的網路課件製作技術相當成熟,為本課提供了技術保障,我有多次網路教學的經歷,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三、學習程式

1、學習準備

(1)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對照比較,檢測預習”和“任務驅動,學生探究”兩個環節,第二課時完成第3環節“一試身手,鞏固知識”。

(2)課件準備:教師製作網路課件,由導學提綱、知識體系、重點分析、基礎訓練、視野拓展五部分構成。

(3)學生分組:選十位同學擔任組長,並由組長自己按照5到6人的比例,自行招兵買馬,對班上同學進行分組(依據知識水平、表達能力、電腦水平)

2、學習過程

首先,介紹課件的結構,點明本課教學的三大環節

(1)對照比較,檢測預習

學生自行瀏覽課件中的“導學提綱”和“知識體系”,引導學生迴歸教材,歸納重大史實,理解重要概念。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基礎知識,看看自己的知識體系編寫是否完整。

(2)任務驅動,學生探究

“重點分析”設定適合學生知識和智力水平的五個問題,把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逐個丟擲,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派代表上臺發言。當回答出現困難或不完整時,我適時進行啟發和鼓勵;當回答準確無誤時,我會給予表揚,同學也報以熱烈的掌聲,發言者及小組成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從背景模組(政權條件、資本條件、市場條件、勞動力條件、科技條件)切入,把握第三章和第四章(兩次工業革命)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

(下面問題的背景文

字、圖片材料參見教學課件,在此不一一羅列)

2、如果你是1902年美國博覽會的策劃者,你要設立幾個展區,展出哪些產品,這些產品各有什麼特點?

———從主要發明模組切入,通過角色體驗,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走進歷史,體驗歷史,也使學生對現實社會更加關注(結合xxxx上海世博會、晉江各類博覽會)。

3、壟斷組織產生的原因?有什麼作用?如何評價?

———從影響模組切入,全方位把握“壟斷組織”這一重要概念。

4、兩次工業革命比較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背景

起止時間

顯著標志

主要工業部門

特點

影響

———細化課本知識。

5、想一想,兩次工業革命分別對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

提示:從破壞性和建設性雙重作用入手

———引導學生進行中外聯絡,把中國的歷史發展程序納入世界大背景會考察。(3)一試身手,鞏固知識

A、學生完成“基礎訓練”中的七道選擇題,利用網上線上測試,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實時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效果。

B、學生分組完成“視野拓展”中的材料問答題,要求學生在留言版上做答(文字錄入),並提交答案。通過BBs學生可檢視其他小組的答案,上臺對其他小組的答案進行點評。最後,我對課堂練習、學生的點評進行簡要分析和小結。

四、教學反思

反思之一: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這種課對他們沒有什麼大的困難,反而比較喜歡。他們喜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第二,學習起來更輕鬆有趣。

反思之二:從課堂上學生的合作情況來看,他們能夠積極參與討論,實現互動。而且,這種討論的反映很激烈,一些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發言後,常伴有同學們發自內心的“真棒”的感嘆。說明學生之間已經有了共鳴,產生了“欣賞”,在互動中將他人的智慧“據為已有”。在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概括出歷史特徵、總結出歷史認識時,大多數同學會邊記邊點頭。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已有的知識被啟用,同時又發現了自己在知識掌握和運用中的不足,這會激勵他們“查漏補缺”,增強學習成功的信心。

反思之三:從教學手段上看,充分利用網路教學互動性特點,教師設定問題,分小組完成,先採取生生互評,學生為了本小組的“榮譽”,積極參與,爭先恐後,在爭鳴中分辨是非,掌握知識,最後是師生互評,在互動中促進教師對教、學生對學的反思和改進。

反思之四:聽課教師在聽課後充分肯定了這堂課,認為我這節課融入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創意新穎,是一堂並不多見的好課,有許多亮點值得學習和推廣。他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探討①多設定亮問題諸如“如果你是1902年美國博覽會的策劃者,你要設立幾個展區,展出哪些產品,這些產品各有什麼特點?”②探究需要較多時間,不可能將所學的知識都用探究方式來獲得,如何掌握知識講授法與問題探究法的“黃金比例”,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優化。

國中歷史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戰後初期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對峙的局面,表明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所取代。美蘇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劍撥弩張,形成“冷戰”局面。但這種冷戰的格局並不符合戰後世界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兩大陣營的存在也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很快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轉化,是新舊歷史階段交替的一個過渡環節,因此,本課具有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瞭解二戰後初期的世界形勢。

(2)瞭解鐵幕演說和兩極對峙局面形成的史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美蘇對峙局面形成背景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2)通過對世界近代史國際關係格局演變的梳理,培養學生比較、歸納能力及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兩極格局,初步認識冷戰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世界和平的可貴。

(三)教學重點:美蘇“冷戰”的表現;兩極格局的形成過程

(四)教學難點:兩極格局的認識與評價。

二、說學情

本課的“冷戰”和兩極格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絡不密切,較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要藉助文字材料、歷史圖片,以利於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冷戰”、兩極格局和“熱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課的實際特點,我主要採用談話法、閱讀指導法、問題導學法和直觀演示法等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做到在思中學,在學中思。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教學。

四、說學法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課程標準,我通過上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與學生的主體性。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一)溫故知新,複習匯入

通過複習提問的這個環節,使得新課與舊知識很好的銜接,便於學生形成整體的認識。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根據學案預習,並且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本內容。

三、合作交流,拓展昇華

本課書共有三個子目,根據我的教學物件及新課標要求,我自主設定四個步驟來完成主體部分的教學。

步驟一:“冷戰”興起的原因。

在講這一目時,我先用幻燈片展示出美蘇兩國戰後的發展情況,由此得出,美國已經成為世界霸主,而蘇聯成為其稱霸的主要障礙,雙方的矛盾日益激化,主要凸顯雙方在意識形態的分歧。

針對矛盾,美國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對付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即冷戰。

引導學生分析“冷戰”的含義與實質。並讓學生探究冷戰的原因。

步驟二:“冷戰”的形成過程。

在講這一目時,我用談話法和閱讀指導法的方式讓學生閱讀相關課文,讓學生了解美蘇對抗的相關史實。學生自己總結出兩大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峙的表現,從而使學生加深對這一過程的瞭解。

“冷戰”的形成過程閱讀性較強,知識點比較明確,而且美蘇兩大陣營之間遏制與反遏制、對抗與反對抗的線索也比較清晰,屬於學生了解識記的層次。所以把“冷戰”的形成過程通過幻燈片的形式播放出來,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展開自主學習,從而理清“冷戰”形成的基本步驟。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步驟三:區域性“熱戰”

“冷戰”時期的“熱戰”是以美國參與發動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最為典型。我首先向學生展示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兩幅圖,並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小字部分,藉此來反映出“熱戰”的實質(是“冷戰”的延續)和影響,在過程中培養了學生閱讀歷史圖片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步驟四:拓展昇華,設疑培優

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有何影響,這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把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結合前面的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來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出兩極對峙格局的影響,鍛鍊了學生的閱讀、分析、概括、歸納能力。

四、前後貫通,課堂小結

通過讓學生回顧這節課所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得出:不應該把意識形態作為處理國家之間關係的原則,不同制度的國家也可以和平相處,理性、寬容和智慧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最後引導學生以史為鑑:遏制和對抗沒有出路,和平、合作才能共贏!

五、學以致用,當堂檢測 【見學案】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