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有關高中美術說課稿合集七篇

文思屋 人氣:2.55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高中美術說課稿合集七篇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一美術鑑賞第19課《中外園林藝術》。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教具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園林是人與自然緊密結合、相互交融的產物,園林是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創作素材廣泛,創作手法豐富、靈活。我們極有有必要將中外優秀園林藝術介紹給學生,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審美品位,感受園林藝術“巧奪天工”的魅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園林藝術的特殊地位,也是我們學生必須瞭解的。因此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深刻領會到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拓寬眼界、相容幷蓄,領略外國造園藝術的成就,不能故步自封,這樣才能對中外的園林藝術概貌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從而客觀評價中國園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義和價值,更好的理解民族傳統,將其發揚光大。

(二)重點

園林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分支,各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審美追求、造園手法和藝術風格。無需爭辯他們之間藝術水平的高低,而應包容的看待藝術的多樣性,因此確定本課重點是:

幫助學生了解中外園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徵,建立對園林藝術概況的認識,培養初步的鑑賞能力。

(三)難點

園林藝術表面看來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風格其實都是不同的表現形式。這些形式背後有更深層的自然、社會、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複雜交織在一起。這種相互關係及其內在規律,是我們在學習藝術史中應當特別注意的。因次確定本課教學重點為:

探索不同園林藝術流派的產生原因及發展脈絡,從而學會分析藝術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因和決定因素。

二、教法:講授 、演示、討論

三、教具: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通過提問同學們曾經遊覽過或者通過電視、雜誌等媒體瞭解過那些園林建築,其中說出學生們最喜歡哪個來匯入本課

教師活動:展示一段蘇州園林和西方几個典型園林的視訊介紹,綜合瞭解一下園林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活動:感受、欣賞、簡單回答,產生認識和欣賞的強烈動機,從而進入良好的學習準備狀態。

 (二)中國山水園林

這節在本課做重點介紹,分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方面介紹,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造圓被是同書法、繪畫藝術緊密相連的,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與古典文學淵源深遠、並且深受寫意山水畫的影響。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頤和園、拙政園、留園等著名園林

提出問題:a、中國園林大致分為那兩類?B、它們在表現上分別有什麼特點?C、蘇州園林有什麼獨特風格?有那些典型代表??

學生活動:觀看多媒體展示,通過了解課本內容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總結出:中國古典園林寫訪自然、寄情山水的藝術特色

(三)日本傳統園林“枯山水”

枯山水繼承了中國山水的藝術特色和中國園林有很深的淵源,但通過其發展演變又不同與中國山水而獨具特色。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日本東京龍安寺方丈園,提示學生觀察欣賞其獨特的藝術特色。

學生活動:欣賞討論,明確枯山水的獨特風格。

師生共同總結出:枯山水的園林藝術是與宗教哲理相結合的藝術,善用沙石創造氛圍,闡明日本園林與中國園林的淵源和發展演變過程及對西方園林的

影響。

(四)西方三國古典園林

義大利、法國、英國同屬於西方的古典園林藝術,他們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而又各有特色,在這裡我們並在一節通過比較的方法來了解西方的古典園林,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異同點這樣能更好的理解西方古典園林藝術。這一部分內容較多,通過多媒體有重點的對各國代表性的園林進行分析概括,儘可能的達到言簡意賅。

教師活動:

1、展示圖片,義大利《法爾奈斯莊園》、法國<<維貢府邸花園》)、英國《布倫海姆風景園”

2、展示講解過程中適時提出問題:A、分析比較三國古典園林各自的特色。

B、他們與中國古典園林相比有何不同?

學生活動:

1、伴隨多媒體展示,欣賞各國優美的古典園林藝術精品,感受至高無上的審美情趣。

2、參考概括課本知識,同時完成相關問題

最後總結出:三國不同的造園風格,英法兩國古典園林具有代表性的造園大師及其作品。

(五)現代景觀園林

這一節作為欣賞輕鬆的環節,用多媒體展示豐富多彩的現在園林藝術,讓學生繼續開闊視野,瞭解現代園林藝術的實用、多樣性和開放性。

回顧總結:這節課我們欣賞和比較、分析了中外古典園林藝術重要作品及其風格、特點,認識到園林藝術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和他的獨特意義

五、板書設計

本課採用多媒體展示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2

第一課 什麼是美術作品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審美觀念形式法則的產生和一般規律,以及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培養用審美的眼光去對待美術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種物品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美的觀念和形式法則是如何產生的?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難點:如何從生活中去發現美?結合例項明確如何鑑賞美術作品(重要意義)。

三、教材分析:教材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1、審美觀念是如何形成的。2、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3、美術鑑賞的重要意義。

四、設計思路:本課教學主要鼓勵學生參與形式美評判的活動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則,從形式美的法則入手,提高鑑賞美術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內容較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加以調整、刪除)

五、課時:一課時

六、新課教學:

影視 (溫州嫁具) 匯入 揭題—第一課 什麼是美術作品

1、 審美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陶鯢魚紋瓶》、書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則”,讓學生初步來認識“形式美法則”。

“美”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源於生活實踐;“美’的觀念與形式法則是長期的歷史積澱的結果

彩陶鯢魚紋瓶 、 永 、 羊(羊大為美)

2、 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什麼叫美術

① 什麼叫美術

身邊的美術,

提問學生什麼是美?什麼是美術作品?(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視的靜止的,佔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亦稱“造型藝術”“空間藝術”“視覺藝術”。它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四大門類圖片)

② 美術的特點:與音樂文學相比較。(中國古代手藝、工藝、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③、美術的性質:精神產物 具有獨創性 意識形態形式與形式美

3、 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意識形態形式與形式美

① 形式與內容關係:內容存在與形式,是內涵,形式是內容物質化體現,是外觀。形式應準確而鮮明地表達內容。形式有獨立審美意味。

② 形式美是指藝術語言的合規律與合目的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與符合審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結構。

馬克思說:“有懂音樂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A、形式美法則

① 多樣與統一

美術作品個別形象,形式要素、語言多樣化、豐富作品的藝術形象,但必須高度統一,構成二種有機整體的形式。例如:太極圖、最後的晚餐、 米洛斯維納斯。

② 對立與和諧

對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徵更加明顯,更加強烈。和諧:各個部分或因素之間相互協調。例:黑白?

③ 比例與尺度

比例包括數學的秩序,尺度是標準規範,包含體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美的規律。(黃金比例 1:1、618 1:0、618) 例:帕特農神廟、薩平婦女

④ 對稱與均衡

對稱就是指整體的多部分依實際或假想。對稱軸或對稱點,兩側形成等形、等量的對立關係,它具有穩定和統一的美感。 均衡是從運動規律中昇華出來的美的形式法則。例:邊防軍

⑤ 節奏與韻律

節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現,有條理反覆,交替或排列

韻律:動勢、氣韻、有秩序、近似對比因素、交替重複 例:巴黎聖母院、西斯庭聖母

B、 實戰演習

(多幅圖片)學生選擇評判

4、 美術鑑賞的意義

A、為什麼要提高審美能力、學會鑑賞。(馬克思說過“如果願意欣賞藝術,你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

① 是不可缺少的現代人文結構 、美是人們長期積累形成的,也是藝術家長期探索形成的規律。

中國的四大美女、 羅丹雕塑的羅米哀爾、委拉斯開支作品《宮女》的侏儒、等。 ② 從實用物品向美術作品的轉換

要求學生說說身邊的生活用品。美術作品有的實用退化,審美凸顯.(玉文化,木版年畫,月份牌年畫等)

③ 情趣高尚,抵禦格調低下,提高精神汙染免疫力。

5、 討論和思考:講一講身邊事物的美

6、 小結: 美——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非常注重營造美的環境,所以我們要學會去認識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們要學會鑑賞美術作品,提高審美能力。

7、 備用資料

美術鑑賞《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眼睛》教學案例一單元3課

(一)教材分析:本課為(湖南美術出版社)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一單元《美術與眼睛》第三課。本單元是美術鑑賞的入門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主要是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進行嘗試性分析,系統地獲得美術鑑賞的基本意識,掌握科學的鑑賞方法。本課介紹的就是美術作品的四種鑑賞方法。

這個內容主要包括兩個層面:1、對美術作品的認識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而不同的欣賞角度所獲得的感受和認識是不同的;因此,對美術作品的認識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可以有更新的方式去解讀作品的內涵。2、理解並掌握美術鑑賞的四種基本型別:①感悟式鑑賞、②形式鑑賞、③社會學式鑑賞、④比較式鑑賞。這四種鑑賞方式之間有相互滲透的關係,不是彼此對立的,而是感性向理性深度過渡。

(二)學情分析

在與高中學生的交流中我瞭解到:現在的學生對經典美術作品的興趣並不大。究其原因:第一,是對作品的相關內容、背景瞭解不夠;第二,不知如何瞭解,不會欣賞作品;第三,學生的文化學習壓力很重,沒有時間對作品做深入瞭解 ;另外,經典作品所產生的時代和

它所表達的精神、內容與現代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也是造成學生沒興趣的原因之一。 《蒙娜麗莎》是一件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對於這件已經被反覆講述的作品,人們的頭腦中已經形成了一些習慣性的認識,比如說“蒙娜麗莎非常美”,或者“蒙娜麗莎的微笑很迷人”,這些表述已經成為這件作品的固定標籤,把人們對蒙娜麗莎的認識給簡單化、概念化了。甚至很多人不是在用眼睛欣賞蒙娜麗莎,而是用“耳朵”和“嘴巴”在欣賞這幅作品——以一種鸚鵡學舌的方法複述對於作品的評價。但這種態度顯然不能算是真正的欣賞。事實上,蒙娜麗莎的美是有時代性、典型性的,而並不是永恆性、普遍性的。因此,一方面要鼓勵學生豐富對這幅作品的認識,發現以前被忽略的細節,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提出對這幅作品的個人見解。

(三)教學思路:

這節課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欣賞美術作品的問題。

本課圍繞《蒙娜麗莎》這件作品而展開。先以一段影片匯入,再通過比較生動的語言描述,借用一些引人入勝的細節內容作為突破口來引發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面對一幅在藝術史上被反覆提及的作品《蒙娜麗莎》,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幫助學生突破以往簡單化、概念化的欣賞習慣,使他們意識到一幅作品所傳達的資訊是多方面的上。另一方面也給學生提供四種較為合理、科學的鑑賞途徑,讓他們能夠比較熟練地從形式和社會學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內在精神,以及通過比較的方法來全面認識一幅作品,使學生在視、聽、思、說中輕鬆的掌握知識,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四)研究主題:

瞭解美術作品所包含的資訊是多方面的,學會用科學、系統的鑑賞方法來讀取美術作品中的視覺和文化資訊,以達到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提高美術素養。

(五)教學方法

教學中始終貫徹教師邊導邊教,學生邊學邊練。

採用欣賞、講述、討論、比較、合作、練習等方法幫助學生突破以往簡單化的欣賞模式,

使他們意識到一幅作品所傳達的資訊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一種較為合理、科學的鑑賞途徑,讓他們能夠比較熟練地從形式和社會學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內在精神,以及通過比較的方法來全面認識一幅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六)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美術鑑賞的四種方式

技能目標:掌握美術鑑賞的四種基本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運用這四種方法對作品的形式特徵、社會含義、內在精神以及文化內涵進行具體鑑賞分析。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鑑賞美術作品。

(七)教學重點:如何從多角度去欣賞一幅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四種鑑賞方法的運用

(八)教學準備:教具:教材,課件,多媒體裝置 學具: 教材,筆記本

(九)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新課匯入

師:播放一段影片

在巴黎的羅浮宮裡,它被稱為第779號畫座。它是描寫一位不知名的義大利女士微笑的畫作,它的名字叫做蒙娜麗莎。從它被畫下來的那一刻到現在已有五百年。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這位神祕女郎究竟是誰?她為什麼會成為今日的超級巨星?她的微笑隱藏著什麼祕密?

今天就讓我們一塊兒走近《蒙娜麗莎》,一起感受大師的風采。

二、初步觀察

師:映示《蒙娜麗莎》圖片。請學生談對作品的初步印象:提問1:這幅作品表現了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

生:分四人小組討論,將談話記錄整理在課堂練習反饋表上。 生:請代表發言 師:提問2:你看到這件作品之後想到了什麼? 生:討論,記錄,發言

師:歸納總結。引導學生看教材P7頁上的圖表。 提問3:我們的發現和書中圖表有何不同?這說明了什麼?生:回答

師:總結。1、一幅作品所包含的資訊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單一的。2、僅僅靠觀察外表和淺層次的思考並不能真

湘版高中美術鑑賞教材第二課《禮儀與教化》第二課時

本課教學目的:

1、瞭解並感知人類早期文明的傑出代表——古埃及美術多方面的輝煌成就,認識它的價值和意義。

2、初步瞭解美術的起源和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能用所學的知識鑑賞古埃及的美術。

3、能瞭解古埃及美術的原始作用,深刻理解早期美術的服務物件以及發展到現在的功用。 教學重點為了解古埃及美術與古埃及人的信仰與觀念,以及其服務物件及作用,瞭解沿用千年的風格程式。

教學難點為埃及流傳千年的風格程式需要在審美方式上樹立正確的觀念,進行深入的理解。 採用的教學手段為資料圖片展示,相關資料影像播放,師生討論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 匯入部分

採用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斯芬克司的神話故事入手,由故事中的謎語作為開場匯入,一步步深入設問,引出獅神人面像,從而進一步引出課題古埃及美術。

a、謎語: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 (謎底是人,簡單解釋)

b、提問:這個謎語的來源?請簡單介紹

獅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話故事。

c、進一步提問:世界上最著名的獅身人面像現在那裡?距今多少年?(埃及,距今4500年)

引出課題——古埃及美術(板書課題)

第二部分 授課分為四部分

(1)提問思考

a、法老修建獅身人面像的目的?為什麼要把法老的身體做成獅子的形象?

古埃及法老為了製造人們對統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來的巨大的人工紀念碑。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身體雕刻成獅子。古埃及人認為獅子是力量的象徵,統治者們喜歡用獅子來比喻自己。雕像實際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徵,是統治者為了製造人們對他的崇拜的產物。如同商朝的鼎一樣,是權利和禮儀的象徵。

b、獅身人面像旁邊的建築是什麼?

吉薩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就是胡夫的兒子。

c、金字塔的原始作用?——法老的陵墓

討論:金字塔從外表給你什麼樣的感覺?請同學朗讀遊記

金字塔非常突兀地屹立在開羅西南的高地上,沒有任何鋪墊和過渡。關於金字塔的圖片和報道,我已經看到過很多,按說是不陌生的,但目光接觸的一剎那,還是不由自主地被震撼和俘獲,心生驚悚(s?ng),與生俱來的渺小感就充斥全身。

金字塔除了作為陵墓,法老還出於一種什麼樣的目的把它修建的如此高大?(對於人的精神有一種震懾作用,對於當時神化法老本身以及更好的從精神上統治臣民有很大的作用。) 金字塔作為法老的陵墓,外部巨集偉壯觀,內部也被精心的裝飾有許多壁畫。(引出下一部分內容——埃及壁畫)

(2)壁畫影像播放,壁畫圖片展示

壁畫記錄了法老或貴族的豐功偉績和日常生活,空白部分用文字填滿,當時只有貴族才能夠有權利習字。

a、討論總結古埃及壁畫中人物各個部位的角度變化,討論原因。

頭部側面,眼睛正面,肩部正面,腿部側面,古埃及人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清晰完整的包括在一個圖形裡。

b、埃及繪畫即定程式總結,影像播放

埃及的壁畫非常裝飾,但是雕塑非常寫實。(引出雕塑的內容)

(3)結合欣賞雕塑《拉荷特普及其妻諾夫爾特公主像》

展示欣賞圖坦卡蒙王陵出土的法老黃金面具。

(4)對比《涅菲爾蒂王后像》和《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

西方美術史家認為雕塑史上的兩件最美的女子雕像

討論思考:喜歡哪一個?說出理由

最後進行總結,古埃及美術的原始作用:為法老和他的統治服務,體現了君主化的神權。同時播放片段影像動態總結。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基本思路

a、本課的教學主要是圍繞民間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從瞭解民間美術與普通人的生活之間的重要關係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入手,讓學生認識到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勞動人民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作品,這些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其他美術作品相比毫不遜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2.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

3.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4.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民間美術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它是一種自發性的美術形式,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積累中,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願望,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美術門類。

本課主要圍繞中國的民間美術這一主題來展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從而能夠自覺地保護這一傳統。教材通過大量的圖片和一些深入淺出的論述,向我們分析了民間美術的內涵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首先指出,民間美術紮根於人們的具體生活,甚至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與人們對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願望密切相關。在這方面,教材就民間美術的種類以及與生活的關係列舉了若干圖片,目的是讓學生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材進一步指出民間美術的價值:

①它是研究民俗的重要途徑;

②它體現著勞動人民質樸、自然的創造力,有著專業美術不可替代的價值;

③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為人們帶來一些風格獨特的生活用品。

④它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它是藝術家們重要的靈感源泉之一。

接著,教材又進一步深入分析了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以及它們的內涵,列舉並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項。

2、教學目標

理解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係;瞭解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認識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瞭解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a .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b.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瞭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展美術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可以找一些錄影資料來給學生觀看,尤其是關於本地民俗的資料片。或者找一些教材中所列舉的一些中國現代導演拍攝的電影中涉及到民俗與民間藝術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所具有的巨大價值。讓他們在體驗中意識到民間美術的重要價值。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美術的重要門類,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認識並且注意保護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和形式。

可以建議學生分小組來完成,去圖書館查詢本地區的資料或者詢問一些長輩。如果條件允許,在本地區又有很有特色的民間美術形式被保留下來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集體活動的形式來進行現場調查與體驗。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製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後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學生對本地民間藝術耳聞目染較瞭解。但對其它民族民間藝術瞭解甚少。

2、心理調節的方法指導:,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製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後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3、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瞭解民間美術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促使他們瞭解多種美術形式。引導學生製作一些簡單的作品,提高他們的興趣。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的選擇及依據:主要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思考能力。

理論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四、教學程式

創設問題情景匯入、激發興趣誘發探究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轉身板書《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回到原來位置

一、說教材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教材第15冊第1課的內容。本課屬於“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本課的設定突出體現了美術課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從文化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認識美術作品所折射的時代文化特徵,所打上的歷史烙印。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發展綜合思考能力。教材選擇了若干中外美術作品,包括繪畫、服裝、工藝、建築和攝影等。引導學生理解在人類的歷史程序和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中,美術是如何反映社會文化,以及社會文化是如何影響美術創作的。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授課物件是國中二年級學生,所以我會注意學生的學情。針對他們的年齡及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把握。由於他們的認知領域已經比較完善,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開始向多維度發展。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的來啟發引導,結合他們的學習能力足以很好的完成本課的學習活動。

1.知識目標:對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欣賞、比較,讓學生理解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化的關係。並對“美術作品以它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

2.能力目標:將歷史、地理等科學知識與美術能力結合起來,提高對問題的整體認識和綜合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美術作品,認識美術是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從而更加喜愛美術,更加珍惜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美術是人類的文化造型載體”這一基本知識。

(2)難點:美術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絡。

四、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中我先說教法,根據本課的性質和學生物件的情況特點分析,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欣賞法和情景教學法。

接下來我說學法,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採用現代教學媒體網路查詢資料,實施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主動探索,強化獨立思考意識;引導點撥,激發學生自學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這一環節,我將分為匯入,教授課程,共同探究,最後小結這幾個步驟:

1.匯入:展示一組圖片:出示作品——壁畫藝術.《舞馬銜杯紋銀壺》(唐)和《三彩駱駝載舞俑》(唐),欣賞《韓熙載夜宴圖》提出問題思考與討論。我在學生常識性地回答問題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在人類沒有創造文字之前,我們對歷史的瞭解主要是通過一些造型實物(繪畫、雕塑、工藝品、建築等)獲得的。即便文字出現以後,也需要造型實物提供直觀的印證。所以,一件美術作品不僅僅是有美術的意義,而且能夠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徵,所以我們說“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2.教授課程

我們在接觸一件美術作品時,不僅要從審美的角度加以欣賞,而且要善於發掘其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A欣賞圖片:我會利用媒體展示圖片:《簪花仕女圖》以及時代背景。在欣賞的同時我會穿插提出問題:

(1)比如在看《簪花仕女圖》整體場景的時候,讓學生再仔細觀察過後說說自己的對這幅畫的理解。從作品中,你能看出表現了什麼樣的生活場景?

(2) 在欣賞區域性的時候,我會引導學生從作品仕女的華美服裝和精美的首飾中入手,觀察討論唐代紡織技術與工藝水平如何?

(3)從畫面上的人物動物在唐代就已經被描繪的如此栩栩如生細緻入微,而在當今社會卻甚少佳作。對這一現象你有什麼感受?我想通過本問題的設定使同學們明白在當今社會中繪畫教育的利與弊,從而深化本課的情感價值目標。

3.共同探究

為了進一步論證“為什麼說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同時也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我會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的欣賞評述方法對本組作品進行簡單分析和評價:

分別展示“青銅文化”、“唐代人物畫”、“西方繪畫”、“建築與文化”、“服裝文化”五個方面的圖片。師生共同探究證明“為什麼說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通過同類美術作品來反映當時的歷史。

每組代表分別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的討論結果。

4.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讓我們更進一步的認識到了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深刻魅力和內涵,我希望我們以後再欣賞美術(藝術)作品的時候,不要僅僅只從審美價值的方面去做審視,而且還要善於發掘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將歷史、地理等學科知識與美術知識結合起來,提高對問題的整體認識和綜合思維能力。

5.作業佈置

(我主要根據對學生情況的分析佈置作業,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如:欣賞淡彩畫作品《春》,並試著分析作品蘊含的人類文化,有不懂的地方下

次上課大家一起討論。

探討:除了美術外,其他藝術,諸如音樂,戲劇,電影,文化等是否也是人類文化的載體?為什麼?

六、板書設計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我的板書線索明確、邏輯嚴密、層次清楚、簡潔明瞭。由於時間關係板書展示不完整,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5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對的性質、畫法、各種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傳統,有所瞭解,有所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審美趣味,懂得如何領會和感受藝術的美,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著重理解獨特的藝術傳統。

教學難點 :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創造,既是的重要藝術傳統之一,也是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重要方面。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具準備:圖片、錄象資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常規)

二。引入新課:

今天學習第十課。 (出示課題,開始使用課件)

本課內容為欣賞。通過對典型的名作的賞析,瞭解的性質、畫法,各種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傳統。

1. 的性質和它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的重要地位:

上兩節課我們已經瞭解到,中國古代繪畫習慣按傳統分成人物、山水、花鳥三個畫科。 的主要描寫物件是自然風景。它不但表現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自然觀與社會審美意識,甚至從側面間接地反映了社會生活。

中國山水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科比人物畫晚,但它在中國繪畫史上得到了突出的發展,並且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多種畫法和藝術風格。主要的有:青綠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青綠山水——青綠是指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用這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稱作"青綠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筆少,著色濃重,如《千里江山圖》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略施青綠兩色,如《遊春圖》。

淺絳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

水墨山水——以渲染為法,用筆簡練奔放,強調水墨效能的發揮。

1. 名詞解釋: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靈感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大 意是,山水畫家創作既要以自然為師,同時又得力於畫家對自然的感受。它正確地指出了中國山水畫創作的基本原則,對後來中國畫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南北宗"——是明代畫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禪宗分為南、北二宗,來解釋自唐至明數百年的繪畫發展,他按繪畫的創作方法和畫家的身份,將唐以後的山水畫也分為南北二宗,將水墨畫法的文人畫家比作"南宗",將青綠畫法的職業畫家視為"北宗".例如,唐代的王維、李思訓,後世稱為"南北宗".

北宋的山水畫,雖然在所描繪的自然景物中包含著畫家對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還是以客觀地描寫自然物為主。代表人物是范寬、郭熙和王希孟。

範 寬《溪山行旅圖》 絹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佔據畫面約三分之二,聳立在中的主峰,右側有深谷瀑布,另一邊矮小的側峰。中景與主山間,被雲氣阻絕,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氣勢。這幅畫構圖並不複雜,細部的描寫卻很仔細,顯 示出畫家有高度觀察能力和寫實的工夫。描寫的手法也極其生動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規律。 范寬運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顫動的筆觸,畫山石的輪廓和皴紋,分出岩石的塊面,然後用濃淡層不同,雨點般的短線,順著石塊組織的方向,逆筆皴擦,產生明暗深淺的立體感,而且加強了由皴紋引導的山石的動勢,賦予山石強韌的生命力。

《 溪山行旅圖 》中,山的地位遠遠超過人物,它顯示了中國傳統的宇宙觀:大自然生生不息,恆古不滅,人類則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暫停留的過客。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南宋的山水畫與北宋的山水畫有明顯的不同,突出表現在追求詩的意境。許多南宋山水畫的標題就很富有詩意,如寒江獨釣、風雨歸舟等。()著名的山水畫家有馬遠、夏圭等。

從以上作品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畫家善於運用空白的藝術手法,稱之為"以白當黑".南宋的山水畫儘管題材、場景、畫面小得多了,但由於極力追求詩的意境,善於進行大膽的藝術概括,運用以少勝多 的藝術手法,作品的意境更為濃厚、鮮明,顯示了中華民族美學傳統的重要特色。

元代的山水畫在意境的創造上更強調主觀抒發與個人風格的創造。代表畫家有倪贊、王蒙等。

(2) 其次,在空間的處理上,採用"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畫家自己看作是一個巨人,面對自然,就象人觀盆景狀。這樣,千里江山也可盡收眼底,或用長卷的形式表現,如《千里江山圖》,長達11米。或以中國畫特有的高遠、平遠、深遠的構圖方法,畫十分繁複的山嶺,如《溪山行旅圖》、《早春圖》、《青卞隱居圖》等,其空間處理突出地體現了中國山水畫獨特的構圖方法。創造的這種獨特的處理空間關係的藝術手法,既體現了中國畫家獨特的觀察自然的方法,同時也蘊含著中國民族的審美胸襟,體現了中國人的自然觀。

(放映錄象)

(3)此外,中國山水畫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

如表現各種山石就有各種皴法,什麼披麻皴、雨點皴、荷葉皴等。在這些表現程式的應用上,主張靈活運用,不斷有所發展。在山水畫的筆墨技法上,也更為豐富多變,如筆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種皴法和點苔法等;墨法中溼者為"染",幹者為"擦",還有"破墨"、"積墨"等等。可見,也同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傳統和體系。

(放映錄象)

三。小結 (課件使用完畢)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6

(一)抽象藝術及其兩種形態(冷抽象,熱抽象)

1、抽象藝術的含義?

在20世紀初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用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作的美術型別。

2、冷抽象、熱抽象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及觀點。

冷抽象含義: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熱抽象含義: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賞析《百老匯的爵士樂》。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先鑑賞紐約百老匯夜景的照片,然後一邊聽爵士樂(爵士樂:《藍色狂想曲》),一邊欣賞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

教師活動:老師介紹:1、爵士音樂;2、蒙德里安生平簡介;3、蒙德里安對百老匯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對爵士音樂的感受。

問題思考與探討:

學生活動:同學們分組討論後回答問題:

1.這幅作品使用的語言有哪些?不同的顏色塊讓你聯想起什麼?橫豎交錯的線條讓你想起什麼?

教師活動:老師補充總結

能力練習:欣賞幾幅作品,判斷它們是屬於冷抽象還是熱抽象藝術作品。

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思考:具象藝術能夠如實的再現客觀世界,而抽象藝術卻完全排除現實形象的可辨性呢?那麼藝術為什麼會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問題引出:

(二)藝術走向抽象的原因

問題思考: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25頁,回答問題。1.抽象藝術的形成?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1.抽象藝術的形成:

19世紀中葉照相機的發明加速人們對美術的本質思考,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已經基本確立

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照相機的發明,現代的社會化大分工,西方科學理性的影響。

抽象藝術形成之後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三)抽象藝術的特點:

分析性,即把藝術的各種語彙分析、抽離、孤立出來並加以誇大,甚至絕對化,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特殊的藝術美。

抽象藝術獨特的藝術美包括:A形式與色彩;B構圖與筆觸;C材料與肌理;D空間與透視;E光影與運動。

學生能力練習:讓學生自己來欣賞作品,判斷作品的藝術美的表現。 知識補充:抽象藝術在我國的獨特表現,抽象藝術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

拓展:學生欣賞完這些作品後,躍躍欲試,都想創作抽象藝術作品,那麼,這時候老師要適時滿足學生的慾望,動手實踐,創作作品。讓學生聽一首音樂,創作一幅抽象藝術作品。

(四)課堂回顧

這節課重點講述的是冷、熱抽象藝術作品,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

四、板書設計:

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課課題,然後分別展示冷抽象、熱抽象美術作品,分析其分類、代表藝術家、特點等環節,分析鑑賞部分作品。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美術欣賞》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和欣賞一些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尤其要讓他們掌握如何去欣賞、認識和理解這些美術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和鑑賞水平。

外國現代主義繪畫是標新立異、多元化的藝術世界,從再現客觀世界轉變為表現主觀世界,表現形式也從具象轉變為意象和抽象,與傳統的繪畫藝術在觀念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區別,欣賞難度較大。由於受傳統審美習慣以及我國特定的社會、政治環境的影響,我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外國的現代主義繪畫,特別對廣大中學生來講,這是一個陌生的藝術世界,一個急切想了解的藝術世界。隨著改革開放,我們有機會更多的接肋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展覽和作品,但人們常常是"許多人去看了,有些人竊竊私議,不說好,也不敢說不好,更不敢說看不伍,而事實是看不值。"

我們有必要對現代中學生進行欣賞外國現代主義繪畫員基礎的啟蒙教育。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種類繁多、流派紛呈,表現形式和藝術理論也各不相同,它的出現有其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哲學的歷史淵源,對於外國現代主義繪畫,不僅在我國,就是在西方也是褒貶不一,眾說紡壇,要通過一節課讓學生真正瞭解和接受外國的現代主義繪畫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課的重點以轉變學生的欣賞觀念為主,以不能把象不象,看懂看不懂作為美術欣賞的標準為線索,通過一些現代主義繪畫的代表面家自身從具象到意象、抽象的觀念和表現形式的轉變,引導學生理解現代主義繪畫的欣賞特點,初步學習用視覺藝術的語言去欣賞美術作品,開拓視野,逐步提高學生對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鑑賞能力。

教學目標:

認知:通過對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介紹,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外國現代主義繪畫,初步學習用視覺藝術的語言去感受和欣賞外國現代繪畫作品,瞭解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藝術特徵。培養學生欣賞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正確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欣賞方法

難點:正確認識和理解外國現代主義繪畫。

二、教法運用

以教師講解為主導,啟發學生在讀、議、看、談的過程中逐步提高欣賞外國現代攝繪畫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教學手段

電腦課件以及相應的投影儀等

四、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由於受傳統審美習慣的影響,我們常用"栩栩如生"這樣的詞彙來稱讚我們認為的

好作品。(通過提問由同學再補充幾個"栩栩如生"的近義詞,如: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活靈活現……)

但是,我們現在從畫冊上、展覽中看到的許多外國現代繪畫作品,其中包括世界級藝術大師的作品,卻再也不能用"栩栩如生"這個標準去衡量了,有的畫得不象,有的讓人看不懂,這些作品還算不算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怎樣來欣賞,這就是本課要與同學們一起討論的課題--"標新立異的外國現代主義繪畫"。

(課題:"標新立異的藝術世界--外國現代主義繪畫")

(二)、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簡介:

教師活動:講解西方現代主義繪畫(西方現代主義繪畫,是指西方國家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展起來的現代繪畫中的某些流派--野獸攝、立體派、未來派、達達派、表現派、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波普藝術等的統稱。"現代主義"或"現代派"是和某種新的、非傳統的、區別於過去的藝術思想聯絡在一起的。)

(投影以上的文字,加深印象。)

(瀏覽外國現代主義繪畫作品《吶喊》、《我和我的故鄉》、《格爾尼卡》、《百老匯的爵士音樂》、《麵包》、《內戰的預感》,介紹作品名稱、流派、作者。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各類作品的表現形式,由教師進行適當歸納:藝術分三類:具象、象意、抽象。而外國現代主義繪畫是以意象和抽象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

(提問:與傳統具象繪畫相比較,同學們更習慣或容易接受哪一類作品,用一、二句話說明一下理由。出示傳統和現代主義繪畫作品)

(三)、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徵

(引導學生找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徵)

教師活動:展示作品圖片《吶喊》、《我和我的故鄉》、《格爾尼卡》、《百老匯的爵士音樂》、《麵包》、《內戰的預感》

提出問題:通過這些作品同學們會發現有些跟現實的差距很大,請同學們思考這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

(通過多發動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討論,讓學生樂於思考,善於總結,敢於闡述自己的觀點,使本課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教師總結: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徵:

1.從再現客觀世界轉變為表現主觀世界

藝術家不再以畫得與客觀世界逼真肖似為能事,而是以描繪的物件為媒介,表現自己的情感、意趣、意念、思想等主觀世界為主,甚至包括潛意識、夢幻、夢境等,為此而將物件按照主觀意圖子以變形和抽象化處理。(作品配合)

2.表現形式從具象到意象、抽象

①客觀物象並非是繪畫藝術必不可少的因素;

②客觀物象的描繪反而會損害繪畫藝術,於是只有抽象的描繪才是最完美的藝術。

(四)、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欣賞

(提問:你覺得應該怎樣欣賞現代主義的繪畫作品?以畢加家《三個音樂家》為例,進行適當討論。)

(每一排由一位同學發言,希望出現一些不同意見。)

關鍵在於要學會用視覺藝術的語言來欣賞外國現代主義繪畫。 (放錄影片《視覺藝術語言的構成》)

(放投影片文字)

"藝術所要表現的是人們對於生活的種種獨特的感受,當我們面對一件藝術品的時

候,重要的並不在於去弄明白它描繪的是一件什麼東西,而在於去體驗作品歷引起我們內心的感受是什麼。"

(請同學前後左右四人互相討論,分析和欣賞課本中提供的圖例,每小組推一位同學準備發言:①首先,哪一幅最能打動你,讓你最感興趣。②作者想表現什麼,這幅面給你帶來什麼感受。)

(從學生自身出發講述自己的感受,也檢查對本課學習理解的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穿插介紹作品和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用視覺藝術的語言來談感受,調節課堂氣氛,及時發現討論中的熱點。)

(五)、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初步和欣賞了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瞭解到不能把象不象,看懂看不懂作為評價的標準,學習了用視覺藝術語言去分析作品,這還剛剛是開始,西方現代主義繪畫中確實有消極、荒誕和藝術趣味不健康的東西。還要進一步學會鑑別和欣賞,開拓視野,逐步提高審美能力,真正地感受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藝術魅力。

列寧說過:"一句話,那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

(六)、板書設計

1、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簡介

2、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徵

3、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