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課教學效果

文思屋 人氣:1.21W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課教學效果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對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學生來說,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顯得尤爲重要。下面將結合本校高中英語閱讀課的開設,就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效果作些探討。
         一、精選閱讀材料
         高中學生對周圍的事物較爲敏感,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想獲得更多的資訊。在英語學習上,他們不只是想把英語作爲一門死記硬背的課程來學,更希望能學到知識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內容,從英語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閱讀課的傳統做法是選用一本現有的閱讀教材,在規定時間內讓學生完成一定的閱讀量,然後完成文章後面的判斷正誤題或多項選擇題。教師在此基礎上覈對答案,並作一定的講解。這種教學過程和方法主要的缺點是學習的機械性大,容易使學生感覺緊張又索然無趣。 
         因此,在進行閱讀訓練時,首先從材料的選擇上進行改革,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拓展題材範圍,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誌上精選閱讀材料。這些材料的特點是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包括文化 、教育、體育、明星、時事、新聞報導、幽默故事等;另外,這些文章文字難度適中,如有的文章僅爲二三百字,能夠爲學生所接受。 
         二、進行限時訓練,注重方法指導。
         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的, 這就要求閱讀者必須具有一定的速度和準確性。要想達到這個標準必須改正不良的閱讀方法和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一)克服逐詞閱讀,養成成組視讀的習慣 
         有些同學閱讀時總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且常伴有一些習慣動作:用手指、 擺頭等,這些都是速讀的障礙 。成組視讀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
         1.它要求把所讀的句子儘可能分成意義較完整的組羣,目光要儘可能少地停頓。
試比較:        
         (1)DO/you/read/word/by/word?(目光停頓6次)
         (2)Can you read/phrase by phrase?(目光停頓2次)
         2.讀的時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個詞上,而應停在第二個詞上;用兩眼餘光看這個詞兩側的詞。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這些映入眼簾的便是詞組而不是單個的詞。         3.讀的時候要少眨眼、不擺頭,只要眼球來回轉動就可以了。保持坐姿端正,書本應放到眼睛正前方,眼睛與書本距離大約一尺爲宜。這樣才能保證同一適當距離、同一視角範圍內儘可能多地攝入文字資訊。
         4.成組視讀的關鍵在於它既不是默讀更不是朗讀,而是透過目光在外語與大腦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即外語思維。這是一個簡捷快速的過程,不經過大量閱讀訓練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        
         試做下面訓練:
         Four weeks ago/I was late for work./I left my house/five minutes later than usual, /and I saw /my bus coming/toward the bus stop./I began to run, /but I was too slow./I waited ten minutes/for another bus,/and I was gasping for air/when it arrived.
         (二)跳讀和略讀相結合。
         熟練的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內容和文體調整閱讀速度,並利用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藉助儘可能少的文字資訊進行選擇、推測和推理,必要時還可跳出讀物客觀地判斷作者意圖。這便是跳讀和略讀。跳讀和略讀的關鍵是要抓住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以及各段的關鍵詞和主題句。主題句可能在各段開頭也可能出現在結尾。
         (三)符合邏輯的推理。
         邏輯推理屬於主觀理解的範疇,是閱讀理解的深層階段,它貫穿於整個閱讀活動的.始終。深層理解的推理判斷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其要求學生根據已知的資訊以及文中的內在聯繫,去挖掘文中沒有明確表達出來的意思,即隱含意義。它包括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態度的推理、目的推理、原因推理和結果推理等。其技巧是透過文章所陳述觀點或描述的事實,引出合乎邏輯的判斷或推理。
         總之,只有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使學生在日益豐富的閱讀中豐富閱讀體驗,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各種閱讀技能都孕育於閱讀實踐中。只有透過大量閱讀,才能嫺熟地掌握這些技能;只有進行大量文字的閱讀,才能積累大量詞彙、習語、結構和句型,才能擴大知識面,培養語感,提高對文字的反應能力,從而真正具備接受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