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場動態>

我國建築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戰略發展分析

文思屋 人氣:1.15W
我國建築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戰略發展分析
作為開發中國家,我國資訊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成為資訊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對資訊化建設的投資,目標是建立滿足社會需求的基礎設施並適應現代化發展。隨著資訊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應用資訊化技術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增加效益。各種企業根據行業特色,具體運作狀況,均加大了對資訊化建設的投入,積極推動企業資訊化建設向縱深發展。據國家經貿委對2000年IT投入最大的100家重點企業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企業建立了資訊化建設的專門機構,80%以上的企業設立了主管資訊化工作的副總裁或副總經理。  從我國企業資訊化建設過程來看,國家和企業對資訊化的投資建設隨著資訊化的發展也在發生變化,大致可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國家將資訊化建設納入社會發展戰略,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外部網路,構建資訊化發展的基礎。一些大型國有企業的資訊化也得到了發展,但僅處於簡單的使用計算機階段。第二階段,部分企業逐步認識到資訊化建設的廣闊發展前景,開始把資訊化建設列入到企業發展戰略中,主動加大這一領域的投資力度。一方面政府積極發展資訊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致力於政府資訊化,利用資訊科技改革政府,構建電子政府。第三階段,資訊化的全面發展導致資訊產業的迅猛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面臨自身發展的需要,企業逐步加大對資訊化建設的自主投資及經營力度,資訊化服務作為新型產業也應運產生了,同時,也吸引了民間風險資金的進入。  一、我國建築企業資訊化發展的侷限和不足   由於工程專案管理的生產經營特點,如工序複雜、動態性強、資料檔案繁多、資訊管理難度大等,建築業應用資訊化管理整合企業資源的整體水平較低,存在著明顯的侷限與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有關法律相對滯後。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取決於相關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訂,只有制訂一系列規則和標準,使企業資訊化的政策法律環境進一步優化,為企業資訊化營造公平的交易平臺,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迴圈發展中。但是電子商務在我國發展緩慢,國內關於此類法律要麼空白,要麼簡單,難以確保建築業資訊化運作的安全性、合法性。  2.一方面,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建築企業資訊化管理的促進作用認識不足;在技術、資金、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支援力度不夠。另一方面,政府資訊化程度不高,沒能為企業資訊化提供良好的支援環境和對接方式;未發揮對企業資訊化的推動作用。  3.社會相關資訊化服務機構不健全,整體服務水平不高。不論政府網站還是商業網站,大都以資訊釋出為主,缺少工具類網路軟體,缺少資訊互動;以企業管理診斷和重組為特長的諮詢機構太少,軟體市場的無序競爭問題也亟待解決。  4.建築企業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帶來的便利,實現網上材料採購、招標、專案管理、資訊交換、資訊釋出等,電子商務沒有真正開展起來。  5.以應用單機版軟體為主,單機操作,僅僅利用了計算機計算速度快的特點,沒有形成網路,沒有實現企業資訊的共享和即時傳遞,效率較低。據有關資料,美國的PC機的深度使用率為38%,而中國只有6%。  6.具備較深厚的計算機知識、熟悉本單位業務的複合型管理人才是企業實施資訊化、網路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和有力推動者。  但長期以來,對計算機知識和管理知識的培訓相互脫鉤,分開進行,缺乏對複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訓,人才過於單一化。我國建築企業資訊化發展滯後於其他行業,因此,現階段我國建築企業資訊化的投資發展策略,主要應該是根據自身財力、技術、發展戰略、市場核心競爭力等,研究介入資訊化建設的時機、投資的力度、建設資訊化的模式等。  二、政府促進資訊化建設的戰略  我國資訊化建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歷程,政府作為社會資訊化建設的倡導者、促進者及使用受益者,利用政策指導了行業的資訊化發展,促進資訊共享,投資建設公共設施基礎,提供社會公益服務,大力發展電子政府等。  1.尊重企業的主體作用。通過各條渠道調動和提高企業的積極性,使之產生資訊化的`內在動力和自覺性。發展電子政府工程,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帶動政府部門的政務管理和執行,把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切實轉變到巨集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去。一切以企業為中心,通過市場運作,循序漸進地推進資訊化的程序,以此帶動全社會資訊化建設。  2.政府在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資訊資源開發的同時必須立法保障。一方面,在資訊化建設初期政府致力於建立高速資訊公路,為企業的資訊化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如銀行、稅收等金融管理體制、政府財政管理體制等的聯網資訊化建設。政府主要通過政策法律保障社會資訊化的發展,激勵企業投資資訊化,從而促進資訊化的提高發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運用資訊科技,推進政府的管理體制、管理觀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轉變,推進政府職能向巨集觀調控、社會服務、公共管理和市場監督的要求轉變,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的資訊化。  3.引導民間資金的投入,擴大第三方(如資訊化建設服務商)的投資力量。由於資訊產業的廣闊市場前景,對民間資金具有不可抵擋的誘惑力。我國資訊化建設應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將一些能產生經濟效益的專案交給第三方來做,引入民間資金,發展資訊產業。因此,國家應當出臺相關的風險投資管理規定,開放民間資金市場,引導民間資金進入風險投資市場,增加對資訊產業的總體投入。如通過稅收、財政等政策,通過維持低廉資費擴大需求等手段,對資訊產業單位給予一定的支援,政策性降低風險投資的風險,增加資訊公司的收益。  三、建築企業促進資訊化建設的戰略  實現資訊化是建築企業生存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建築企業必須深刻地認識到資訊科技在工程專案實施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而加大這一方面產品的應用工作。資訊化建設一定要從企業的本身條件出發,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來推進。企業也要認識到資訊化建設在帶來高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高風險,即資訊化建設在提高企業生產率、擴大收益的同時,若投資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資困境。為此,建築企業必須準確理解和應用資訊化管理,對資訊化管理進行評價,制定並實施有效的資訊化發展戰略。對建築企業而言,一個準備充分的、有效的資訊化建設戰略應包括:  1.企業內部進行資源整合、準確定位。儘管在企業制度、管理模式、發展階段、經營規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業,可以相互借鑑資訊化建設的經驗教訓,但是,任何企業資訊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因為,每個企業所面對的問題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因此在投資建設資訊化之前,企業決策層首先應當從經營戰略、體制、技術、管理、企業文化、人力資源、行業環境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面的自我診斷和準確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礎上確定本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關鍵需求、方針、範圍、階段和深度,確定資訊化建設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務於企業未來經營發展和增強核心競爭力。  2.明確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由於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是一個動態、長期的過程,因此,企業首先應制定總體目標,同時,根據企業本身的經營方式、產品特點、管理流程來規劃資訊化發展的階段目標。一般來說,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總目標有:加強企業各層人員之間、企業與各合作單位之間的溝通;加強客戶關係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和優化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等。只有逐次實現階段目標才能不斷推進企業的資訊化程序,如建立企業內部網路,加強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計算機系統、資料庫系統、網路系統、資訊應用系統等;加快資訊流通,實現內部資源共享;連線企業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充分利用企業網和網際網路,建立網上營銷系統,積極推進企業電子商務,實現公司經營資訊化,實現經營資訊系統輔助決策智慧化,建立客戶關係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利用企業資訊化系統的先進管理理念,調整企業管理與組織模式,使之與資訊化系統相配套的,逐步實現企業各項工作的資訊化管理等。  3.確定啟動資訊化建設的時機及投資力度。資訊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啟動涉及到企業管理理念的變革、流程的新建、重組與再造及企業資源的整合;關係到人員的工作方式、思想觀念等。因此,啟動時機和投資力度的選擇就變得至關重要,企業應全面、客觀地分析國家對資訊化建設和企業自身對資訊化建設的關係,蓄積動力,克服阻力,積極地、有計劃地準備資訊化實施所需的條件,並由此確定啟動資訊化建設的最佳時機和最佳投資額。  4.進行資訊化建設的評價。資訊化建設是高投入、高風險的過程,所以必須定期對資訊化管理和資訊化業務進行評價,明確企業資訊化建設過程中的不足與過剩,及時調整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策略,才能實現優化企業的價值鏈,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價值的目標。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建築企業的資訊化應用範圍較窄,主要集中在技術應用方面,如單機操作文件處理、資料計算,未能對施工過程中的進度、質量、成本進行整體化管理控制。建築業在繼續加大對資訊化投資的同時應更加註重建設和應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藉助第三方資訊公司的力量,深入開發資訊資源,利用資訊科技,建立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等,實現建築企業的資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