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論文

文思屋 人氣:3.3W

國中歷史教學方面的研究開展是為了更好地提升歷史教學質量。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論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論文

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論文(一)

摘要

在國中階段,學習歷史知識是義務教育的要求,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需要。選入教材中的歷史事件都是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必須知道的基本歷史事實,學習難度不大,而教育意義深遠。教師要鼓勵質疑,使和諧氣氛充滿整個課堂,同時研究課堂趣味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歷史;課堂;趣味

歷史作為一門記錄人類成長曆程的學科,它是人類文明和經驗的積澱。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學習歷史對於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都意義重大,因而歷史的學習是必要的。在國中階段,學習歷史知識是義務教育的要求,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需要。選入教材中的歷史事件都是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必須知道的基本歷史事實,學習難度不大,而教育意義深遠。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看到學生在歷史課上垂頭喪氣,聽課不認真,還總是搞小動作;對歷史學習並不重視,老師留的歷史作業也不認真對待;每次考試的時候,只要求及格。這樣的歷史教育是失敗的、悲哀的。總結失敗的經驗,分析歷史教學現狀,有利於我們改革自己的教學,拯救國中生的歷史學習。

1 鼓勵質疑,使和諧氣氛充滿整個課堂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質疑是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開始,學生有了疑問就會進一步思考。要學生能質疑,教師先須設好“疑”。 歷史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瞭解其對歷史學習的看法、情感波動以及心理動向,及時獲取學生的最新動態,並以此為依據,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例如,在講解唐朝歷史的時候,學生對於背誦性的歷史知識熱情不高,直接降低了國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與唐朝歷史有關的電視劇片段(《武則天》、《隋唐演義》)、電影以及綜藝節目等,讓學生在觀看中逐步瞭解唐朝的成立、發展、演變情況,為教材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歷史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的做法是抓住三點設疑:其一是抓住認知結合點設疑。歷史課程,有新舊知識結合點,有背景條件結合點,有思想方法結合點,我們可以就此設疑。其二是抓住思維興奮點設疑。如新舊知識間的差異處、認知結構中的空白處、史實的不確定處等,都可以用之設疑。其三是抓住情感融合點設疑。國中生的情感很豐富,也很直白,老師易於知曉。應當預計在他們被教材內容感染時、遇到問題困惑時、個人自學有悟時、與他人合作成功時、被老師賞識愉悅時設疑,不要放過這稍縱即逝的機會。要學生會質疑,教師先要培養其質疑能力。歷史教學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一般有四種辦法。第一是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大膽質疑。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於質疑,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始,教師應當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建立大教學觀並營造積極、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一種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要多用微笑、點頭、注視、手勢等方式來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提出問題,無論提得正確與否、簡單與否,或者不切主題、奇思異想,都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真誠的表揚、積極的.肯定或善意的點評,以充分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質疑意識。第二是指引學生方法,讓學生會質疑。這一點應當訓練經常,不要求學生個個訓練有素,但至少都得掌握一些基本方法。第三是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善於質疑。第四是創設問題情景,讓他們樂於質疑。課堂教學除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主線,那就是教師不斷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創設充滿趣味、富有挑戰性以及與現實生活相聯絡的問題情景,讓學生想象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從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和習慣。啟發他們開動腦筋,不迷信教材,敢於發表個人見解,真正做到樂於質疑。要學生敢於質疑,就得讓師生成為知心朋友。教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合作的夥伴。要使學生有此感受,老師就要用愛心去開啟他們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要學生喜於質疑,就得讓老師的評價成為學生的美好期待。教師平時不要吝嗇點頭、微笑、鼓掌和肯定、表揚、讚美、欣賞,因為人性最深層的需求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和讚美。要學生樂於質疑,就得讓學習成為一種精神享受。我們總是說要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為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上獲得一種精神上的高度自由。這種精神上的高度自由,是一中精神享受,是一種成功的體驗,是愉悅,而不是雜亂無序的、自由散漫的、鬆鬆垮垮的學習。因為自由程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程度愈高,學習效果愈好。我們的歷史老師能做到這些,你的學生們能不“動”起來?你的歷史課能不“活”起來?

2 國中歷史趣味教學策略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是講解知識的引路人,充分帶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使其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教師應給自己準確定位,變一味地知識講解為指導性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歷史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歷史文獻講解等多種途徑活躍課堂氣氛,給課堂教學注入活力,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其參與度,讓其在愉悅的氛圍中收穫歷史知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逐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要想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歷史課的時間學好歷史,首先就要讓學生愛上歷史課;要想讓學生愛上歷史課,教師就要改進教學方法,用趣味教學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多媒體集視、聽、感於一身,它以其多樣的表現手段、豐富的網路資源在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歷史課堂中,恰當好處的利用多媒體,讓多姿多彩的文字、視訊、音訊資源衝擊學生的感官,將歷史講活。比如,在講《辛亥革命》時,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電影《辛亥革命》的片段,其中展示了孫中山先生偉大壯舉和當時革命鬥爭的艱苦以及革命志士的大無畏精神。學生看得聚精會神,對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也有了大概的瞭解。除此以外,我還時常利用多媒體資源給學生放一些與講課內容有關的音訊,展示一些圖片,蒐集一些網路資源等等。同時在歷史課上運用競賽形式進行練習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國中生有很強的好勝心,比著勁兒的學習才有動力,老師不妨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將競賽融入課堂,增加課堂的多樣性和學生的新鮮感,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比如,我在講課前就告訴學生,本次課上的所有問題以搶答的形式出現,搶到問題並答對的學生能夠獲得小獎狀。這樣一來,有了獎勵的鼓勵,學生的積極性被大大地調動了,課堂氣氛極為活躍。

總之,對國中歷史的學習要掌握合適的方法和技巧,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提高授課質量,巧設課堂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歷史教學,不斷探索歷史知識,積累學習經驗,為其今後的歷史學習奠定基礎。

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論文(二)

一、當前中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原因

(一)中學歷史教學觀念的滯後性中學生缺乏歷史學習中的問題意識,與當前社會、學校等對歷史教學觀念的滯後性有著密切的聯絡。教師選定一個問題,指導學生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學生提問題,這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在應試教育等傳統的教育環境中,歷史學習的主要目的在於應對考試,教師也只以傳授知識為主,而忽略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沒有認識到如何能將方法和知識進行連結的方式。在當前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歷史教學的本質、目的、過程等都應當有所改進。

(二)中學歷史教學手段的單一性歷史學習主要是以歷史素材為基點的,而中學的歷史教學材料大多是以課本為主,並且以平面化的文字、圖片為主,過分政治化、理論化,缺乏生活化、時尚感,從而弱化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歷史教材通常會有固定的觀點,缺乏對立、辯證的史學思維,從而使得學生們的創造思維、問題思維被束縛。另外,在當今資訊化不斷髮展的今天,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變得多樣化,但是有些教師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將多媒體技術等與歷史學科的優勢結合在一起,不能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故而也很難引導學生產生問題意識。

二、培養中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中學歷史的課堂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其功能和作用也各有不同。在當今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程序中,中學歷史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能力,選擇和運用適當的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構建問題平臺,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一)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的觀念,鼓勵學生提出疑問一切創造始於“問題”。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絕不能在知識層面上止步,而是應當大膽地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們提出問題,樹立問題意識的理念,並讓課堂教學成為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思維實驗室。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置於問題情境之中,創設自由、寬鬆、愉快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設一個積極、主動的問題探討課堂,讓學生以問題的發現者、提出者、解決者的身份而存在,使師生之間能夠達成一種和諧、互動的交流方式。

(二)培養中學生對歷史課程的興趣,激發學生提出問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好奇、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們產生問題的重要前提,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進行歷史知識灌輸、思維方式培養之外,還應當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提出問題、探究問題並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歷史歌曲、播放歷史影像材料、展示歷史圖片、讓學生出演歷史短劇等形式,讓學生自己去琢磨歷史、觸控歷史、理解歷史,對歷史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並將好奇心轉化為持久的精神動力。另外,在課後學習中,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材料、圖書等引導學生閱讀,並讓他們提出問題,探討問題。

(三)提高教師的問題意識和教學能力,引導學生質疑提問作為“靈魂工程師”的歷史教師應當在培養學生歷史問題意識的過程中起到示範作用,不斷增強自身的問題意識,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時,應當多提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設計好提問的問題,幫助學生聯想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培養學生獨立、成熟的學習思路。另外,教師還應當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對當下教材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實踐上的優化,將簡單的理論分析和史實記述等輔以矛盾的說法、各種史學觀點、豐富的史料等,達到“無疑處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氛圍方面,而且也體現在學生質疑能力等方面。總之,教師應當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努力構建問題平臺,達到引導學生質疑、思考、探究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