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幼兒音樂教育之音樂遊戲化論文

文思屋 人氣:6.97K

幼兒音樂教育是用遊戲化、活動化的方法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明顯的感受到幼兒對音樂方面的喜好。比如活動之餘給幼兒一段音樂,幼兒就可以在音樂的伴隨下翩翩起舞,不加任何修飾的身體跟著節奏自由跳動。當音樂是歡快的,幼兒的表現也是高興的;當音樂是緩慢悠揚的,他們的動作也隨之減慢。似乎音樂與幼兒之間是相通的。不用語言幼兒就能夠知道音樂的內容。

幼兒音樂教育之音樂遊戲化論文

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在戶外活動或與小朋友遊戲時,會不自覺的唱起歌曲並隨之蹦蹦跳跳,手裡有個小東西就會敲敲打打,弄出各種聲音。因此,我們採用遊戲化的音樂教育。

遊戲化不僅體現在音樂遊戲這樣的特殊成分,而且體現在它的一切活動形式方法都比較自由、靈活多采、具有遊戲化和類似遊戲的特徵,是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自覺自願地,不知不覺地,快樂地,不知疲倦地,投身於活動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

一、內容的遊戲性。

首先,在內容上,我們會多樣一些。每個小的音樂活動都有各種音樂素質和能力訓練的小遊戲,簡單而且易使用。

但要注意活動的內容設計情節化,趣味化,使幼兒對每個音樂活動的角色感興趣,不自覺地被吸引到其中,得到訓練。

還有在進行發聲練習也要做到遊戲化。每節教育活動唱歌之前用各種小遊戲活動做簡短的`模式發生聲練習,訓練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如看動作發聲;或看圖片內容發聲;或由老師即興用歌聲問幼兒,幼兒發揮想象即興創編歌詞回答;也可讓幼兒模仿各種車輛或小動物的聲音。

二、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自由性。

幼兒在這種多樣感受活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感受了音樂,幼兒一直高興的在用心地聽、看、並情不自禁地跟著學唱,自覺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這種熱鬧愉快的環境中,產生了愛小動物的情感,這就是音樂所富有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的藝術特徵。將音樂學習與幼兒的活動融為一體,使幼兒能自覺地去聽,去唱,去動,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效果,使學習過程輕鬆愉快,而且具有培養高層次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長時效應。

三、教學方法的遊戲性。讓幼兒在在玩中學

比如,在音樂遊戲《袋鼠》中,幼兒在玩中學會了音樂遊戲,這種邊玩邊學的教學方法,使幼兒玩的高興,對遊戲規則記得特別勞。因為:在玩中學,主要利用幼兒的好奇,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一個規則,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著極高的興趣,對遊戲規則進行探究。在這種玩中學的過程中,利用“頓悟說”的一種認識理論:獵人打槍,狼倒下後,時有所領悟,對情境的直覺結構豁然改變,領悟到:“獵人開槍,狼倒下後我們不能動,因為還不知道狼死了沒有,一定要等獵人檢查後,說大灰狼被獵人打死了以後才能動。”所以對這個遊戲規則記得特別勞。

運用時要靈活,正確地使用示範方法:示範法對老師來說是示範,對幼兒來說是模仿。

幼兒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提供正確的、熟練、富有表情、能正確體現作品音樂形象的示範,供幼兒模仿,在音樂教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但不能只讓幼兒單純機械和模仿,排除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因為每一個幼兒都是具有與眾不同的天資,都有創造的需求,更不能排除幼兒對主體對元素的能動發現以及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的組合能力。

音樂的遊戲化,使幼兒喜歡上音樂課,並愉快的投身於活動中,從中得到發展。也使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更得心應手,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