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蒙氏幼兒音樂教育論文

文思屋 人氣:1.23W

蒙臺梭利教育作為一種世界知名的幼教理論,具有世界性。從世界各國的教育實踐看,蒙臺梭利教育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論,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幼兒教育。”

論蒙氏幼兒音樂教育論文

本文主要從蒙臺梭利教育體系中的音樂教育入手,順應蒙氏教育的理念,借鑑蒙氏教育的方法,以期更好地開展蒙氏幼兒園音樂教育。

瑪利亞·蒙臺梭利(Maria Motessori,1870——1952) 是繼福祿貝爾後的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家。創立了聞名於世的蒙臺梭利教育體系。她於1896年獲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僅被聘為精神病診所的助理醫師,就是這份工作促使蒙臺梭利對教育萌發了熱忱,也是她獻身兒童教育的起點。

1907年,羅馬貧民區開辦了一所招收3一6歲貧民兒童的幼兒學習的新型學校,命名為“兒童之家”,蒙臺梭利受聘照管這所學校。她制定了一套教材、教具和方法,系統地進行了教育實驗,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一、提供有準備的環境——設定音樂教具區域

蒙臺梭利認為,“任何教育計劃的施行,首要的是給兒童提供安全、真實且適合兒童大小的環境,以激發兒童發展他自己的進步”,教師要為兒童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提供“實境、實物,儘可能讓孩子使用‘真’的東西”。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環境——創設真實自然的音樂教學情境。

真實自然貼近生活的幼兒音樂教學情不但有利於誘發兒童的積極思維,喚起學生創造的靈感,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學生髮展,達到提高幼兒整體素質的目的。

孩子所處的環境必須是一種激發他去感受和理解音樂的環境。郎朗曾說過,他對鋼琴的興趣起源是動畫片《貓和老鼠》中貓的一段彈琴的片段。在幼兒園裡,應該儘可能地讓孩子接觸到音樂,短時期不可能期望他們演奏的很好,或給他們設定簡單的樂器,例如奧爾夫樂器中的打擊樂器。

二、尊重孩子——摒棄獎懲制度

傳統的獎懲制度是成人控制兒童的手段,是利用外在力量控制的方法去抑制兒童的行為。蒙特梭利通過長期觀察,發現獎懲對兒童不但無用,反而摧殘了兒童萌芽的自尊心。不但無法協助幼兒改善自己的行為,而且會誤導幼兒的價值觀。因此,蒙特梭利教學採取尊重兒童的方式,培養兒童正在萌芽的自尊感和自控力。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完成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之後,需要老師的肯定,以確保自己努力方向的正確,但自信心主要取決於兒童自己,一旦他對自己的工作有了足夠的信心,他感興趣的就是學習和工作本身而不是是否得到別人的讚揚。

目前我們的幼兒教學總是把獎勵和表揚孩子作為一個法寶,許多孩子變得十分在意別人的讚揚和獎勵,若是得到讚許就沾粘自喜,受到批評或得不到獎勵是就失去意志力和自信心。而根據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真正自信的學生不會把表揚和獎勵看成是唯一的前進動力,因為吸引他的是音樂本身和他學習音樂的過程。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持久的對音樂學習保持熱情。

在教授音樂的過程中,面對無數關愛有加的父母,面對一個個靈透稚氣的小臉,我不止一次地想,珍愛孩子是一種偉大的責任!真正地珍愛,就是尊重。聰明的父母和教師,應該是孩子最最要好的朋友,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扶他一把,多給以掌聲,多給以心的激勵,讓他們在歡笑中享受成就的快樂和滿足。

三、激發興趣——讓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

讓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也是調動孩子興趣的方式。首先,教師要為孩子選擇圖文並茂的歌曲,吸引孩子視覺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孩子給歌譜裡的圖畫填上美麗的色彩。有時甚至讓孩子為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總之,讓孩子的繪畫和創作的才能融入在音樂學習當中,讓兒童學習音樂的過程成為一種多元智慧發展的途徑,孩子們也就不覺得枯燥了。例如,在幼兒音樂課中,當老師播放一段優美的旋律時,孩子們可以邊聽著音樂,邊拿著彩筆給畫種塗色;甚至有些年齡大點的小朋友可以創編一些簡單的舞蹈組合。

四、自由創作的最好方式——音樂教育

蒙特梭利認為:老師應協助孩子獲得自由,避免限制孩子自發性的活動受到壓抑或干涉,孩子必須自由活動才能真正表現自己。

而音樂活動就是孩子自由表現、自由創造的最好方式。

讓兒童從小接受美好的音樂教育,在敏感期薰陶音樂,培養高情商的兒童,這也就是我們在蒙氏教育背景下開展音樂教育的理念。在蒙氏教育背景下的音樂教育,應以持續發展幼兒的整體性為目標並以情感教育為基本點。

孩子們能夠感受到富有情感的音樂節奏,他們不但會用雙腳打拍子,而且還會自由的舞動手臂和身體。當老師播放音樂和歌曲時,有的孩子會用兩種不同的動作打拍子,當聽到連貫的旋律時,他的手臂和身體會隨音樂舞動。過於呆板的教具操作,雖然可以很好的培養兒童對“工作”的持久熱情,但不利於兒童創造力的發展,音樂教育是培養兒童創造力發展的最佳方式。

五、敏感期薰陶音樂——培養高情商的兒童

林格在《改變孩子一生的多元智慧》中提到:3歲至5歲是音樂能力發展的關鍵期。而蒙特梭利認為,關鍵期它能使兒童以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接觸外部世界。在這一時期他們能愉快地學習所有事務,對所有事情都充滿活力和激情。在兒童期,特別是4一6歲處於聲音和音調敏感發展的關鍵期,音樂能力的發展規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這一時期,我們能給孩子一個豐富的音樂環境能夠為今後孩子音樂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六、從做中學——音樂教育應開始於做

奧爾夫說過:“音樂教育應開始於做”。這與蒙氏的理念不謀而合,動作表現既能滿足幼兒對音樂的參與探究、獲得表現和交流的快樂體驗,更能促進幼兒身體運動能力和協調性的發展。

在蒙氏教育背景下,直接性、體驗性、發現性、創造性成為幼兒學習的集中特徵,一系列物化操作材料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師“教”的色彩,轉而由“教學具”引領幼兒自主學習,同時也讓幼兒能在這種寬鬆、自由、自主的學習中真正體會到作為獨立學習個體的存在感和自豪感,這對於幼兒的人格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做中學,這與杜威提出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相符。蒙特梭利所期望的,是對人類生命本質的更深入的理解,以及通過教育來促使兒童的生命,開放出更加燦爛圓滿的花朵。強調做中學習,操作中學習,主張自我學習,主張順應兒童心理及需求,主要通過對兒童天性的領悟和順乎天性的教育。